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251节

  “没来。”李建国卸好苇子,看着郑秀梅和张老实的女儿去铺铺盖,这边牵着马往边上走,边走边说:

  “他一家都回老家去了,我就没再让叫人。看队里这么多,再多叫外村人,该让人说了。”

  “是这个道理。”李龙点点头说,“今天一天,队里人就送来了一千多苇把子,这还是没准备的情况下,后面每天送过来的只会越多。不过不合格的也不少,以后队里积压的不合格的苇把子不会少了。”

  “他俩干着咋样?”李建国扭头看了正在抽苇子的陈兴邦和李俊峰,小声问道。

  “有小聪明。”李龙笑着说了一声,“我丑话说前头了,抽苇子和压苇把子是轻省活,那自然就便宜。想挣钱也没问题,只要苇把子合格。标准就在那里放着,别人啥标准他俩就啥标准,不合格我肯定是不要的。”

  “他们不恼?”

  “反正有点不高兴。不过我也说清楚了,我得对上面负责,不然钱拿不到,我也不能亏我自己对吧。我说当初老爹在这里干的时候就是这标准,想干,那就按这个来,不想干,那我也不勉强,供吃几顿饭还是没问题,但想钱就没门了。”

  “对,就是这个话。”李建国现在初步对几个亲戚的感觉也都对上了,“不过你放心,老家那边挣钱少,等晚上你把账一结,那肯定都开心得很。”

  李建国说的没错,等到他三趟把李安国和李俊山的苇捆子拉来,这边陈兴邦和李俊峰也各都压出来十几二十几个个苇把子了。

  “姐夫,俊峰,你们两个也别急,这压苇把子头一道工序就是抽苇子。你们今天虽然压的苇把子少,但抽的苇子可不少,看那苇子数量,至少一个人能压三四十个苇把子了。明天就不一样了。”

  李龙一边算着账一边开导着有些垂头丧气的陈兴邦和李俊峰。

  “当然,如果你们觉得这抽苇子和压苇把子的活不好弄,想去割苇子也没问题,明天看你们自己选。不过也就再选一次,不能再变了,不然这院子里就搞乱了。”

  “不改,我不改。”陈兴邦第一个开口,而李俊峰想想,也没改。

  “最后算出来了,俊山割了三十四捆苇子,合三块四毛钱;二哥割了二十九捆苇子,一捆不合格,算五分,合两块八毛五。姐夫割了九捆苇子,两捆不合格,又做了十八个苇把子,一共合一块七毛钱;姐夫,这苇把子质量不算好,今天先不算你不合格了,等明天开始,这样的苇把子就不行了。”

  “好。”陈兴邦接过一块七毛钱,心里还有些激动,虽然才是俊山的一半,但他有信心明天一定能多压苇把子,至少一天能挣三块钱!

  “俊峰十一个苇捆子,两个不合格,压了二十三个苇把子,这中间有两个太差,不算了啊。”

  “行行,小龙叔,没问题,明天我争取都合格。”李俊峰没想着和谁比,只要挣到钱就行。

  出去跟别人干大工,那一天最多也就一块钱,还下那么大的苦!

  “那你就是两块零五分。行了,过来拿钱吧。”

  四个人接了钱,都很开心。

  以前去干大工,那是得活干完才得钱,现在虽然是给亲戚干,有点难为情,但这钱给的真是痛快,这样多爽!

  李建国这边卸下苇子后,又去拉韩本忠他们打的苇子,等回来后,李安国就知道了差距。

  虽然人家打苇子才不过两三个小时,但最后拉回来的量,却是一家十七捆,一家十五捆。

  而且没有一捆不合格的。

  韩本忠和张老实还有些不满,说自己手生了,割慢了。

  好在这样以来,明天抽苇子有活了。

  这边李龙并没有给两家结账,李安国问了才知道,这两家人是一起干,最后按苇捆子结账的。

  这样就感觉人家和自己是真不一样。

  四个人挣了钱,也感觉到了累,各有心思。

  晚饭是郑秀梅和何苹帮着老罗叔做的,馒头,汤饭。有干有稀,这吃着就是舒服。屋子里的炉子都架了起来,李龙这边想着是该买一些煤了。就光这几个炉子,一冬天烧的可不会少。

  韩本忠等人这个任务结束就回去了,二哥李安国和其他亲戚是肯定要住到明年的。多买煤肯定是没错。

  当然,这得见缝插针的去做,不然的没时间。

  晚上李安国他们几个早早就休息了。李龙则在外面检查了那些苇把子、苇捆子,发现没有什么安全隐患后,关了大门。

  这大门是原来老马号都有的。本身在分队产的时候应该是要分走的,不过李龙花钱把老马号一起买下来,这两扇大铁门就也留了下来。

  在李龙看来,老马号里还缺一条土狗,然后就齐活了。有啥动静,那狗可比人警醒。

  他这边才关门,外面就又来了人,李龙看着那板车,就知道是来送苇把子的。

  他打开大门,认真接货。这也没办法,人家来送,总不能不接。

  打着手电,把苇把子一捆捆检查完,李龙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他对送苇把子的陶大勇说:

  “大勇,你这苇把子质量可不咋样。这三十多苇把子,有十一个不合格,我不能要。剩下的二十四个,我给你三块六毛钱……”

  “小龙啊,别啊,这苇把子是我家里今天才打出来的,咋可能不合格哩……”陶大勇还想套套近乎,“你看我以前哪次都是把最好的给你拿过来,这次你就别那么太严了……”

  “大勇,我要收了,那县里检查这些苇把子肯定不过关,钱就得我补上。问题是你这口子一开,你能拿不合格的,别人也能拿,我这任务就别想着完成了。”

  李龙是坚决不会开这个口子的,刚才陶大勇他们还没来的时候,李龙就已经把陈兴邦压的三个不合格的苇把子抽出来扔房顶上了。这个不能交出去,放院子里也碍眼。

  他知道现在只要一松口,那后面绝对是麻烦不断。

  陶大勇见说不通,也没办法,不合格的只好拉回去。

  又收了两家的苇把子,李龙心情才好一些——毕竟大部分村民不是像陶大勇这样的想钻空子,基本上还是挺好的,至少拉来的东西基本上合格。

  有那么一两个不合格的,也是正常。

  一直到十二点多,李龙锁好门,打算坚决不开了。这样断断续续,他得熬到啥时候?

  好在后面还真就没人送过来了。他大约的估了一下,差不多今天收了一千八百多苇把子。明天说不定就能突破两千,这样的话,不用十五天苇把子数量就够了。

  还好先前结了账,不然手头的钱都不一定够。

  也不知道后天李向前会不会派车过来拉,不来的话,自己手头的钱真就要紧了。而且这院子里也堆不下那么多东西啊。

  容易火灾。

  想着想着,李龙就睡了过去。虽然不干体力活,但这一天到晚的检查,算账,和那些人掰扯合格不合格的标准,也挺累人的。

  第二天继续。李龙明显能感觉出来,第二天开始,二哥李安国、姐夫陈兴邦和两个堂侄干活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

  这才对嘛,本身就是过来挣钱的,何必搞那些小聪明呢?踏踏实实干活,把钱挣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晚上一结算,四个人都拿到了三块钱以上。虽然不如韩家和张家两家拿的多,但人家那是集体行动,他们四个也不羡慕,晚上吃饭的时候话都多了不少。

  这一天收的苇把子的数量直接突破了三千,李龙吓了一跳!

  大家的积极性可真高!

  当然也挺开心,这样下去,可能十天就能收够苇把子了。

  第三天技术员陈振明带着卡车过来拉苇把子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按李向前的说法,他今天应该是能拉走五千个,现在看来,这快上万了啊!

  这动作也太快了吧!

  就这样下去,自己一天来一趟都行。今天这至少得忙活半天才能检验完,剩下的还需要拉两趟才能拉完。

  还好自己来的早,想着早来早点结束,这要来晚了,今天活还真不一定能干完。

  陈振明的到来,让李龙收苇把子的活告一段落,他全力配合着陈振明把院子里的苇把子给检查、交接。

  大半天就这样过去了。

  当然,结果还不错。

第315章 后面的挣钱活是什么?

  “小李同志啊,这活交给你是真的没错。我原想着这第二次接这活,现在比先前冷了,苇子也没原来那么好打了,你这边质量可能会降一下,没想到今天接收的这七千多苇把子,质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陈振明是下午和李龙一起吃饭的时候说的这话。

  原本是中午一起吃饭的,不过陈振明的意思是把所有的苇把子全都检查完,装车拉走一车后再吃饭,不然不放心。

  李龙自然知道陈振明的意思,这检查完了,剩下的想要再搞点什么小动作就不容易了。不合格的直接剔开,合格的拉走,吃饭的时候也不用时时看着做的那么明显。

  拉走七千个苇把子,不合格的只有不到二十个,已经非常不错了。

  给李龙开了票,付了一千四百块钱,陈振明跟着拉第二趟的车离开时,说道:

  “后天我还早早过来,你这边做好准备就行。”

  院子里抽着苇子的陈兴邦看着李龙手里的那一厚沓钱,羡慕得不行。不过他也明白,想到达到李龙的这个程度,那需要自己好好的再努把力才行。至少得有相当的人脉,相当的积累,才能接到这样的活。

  现在就先老老实实的干吧。至少自己的这个小舅子给钱是真痛快,就这三天,他已经赚了快十块钱了。

  十块钱啊,以前在村里干一年,到年底也不一定能落下十块钱。

  这三天累归累,真就跟做梦一样!

  不光是他,晚上一个铺睡觉,除了李安国话少一点,李俊峰、李俊山都是在说着这几天的感受。李俊峰已经在想着等自己挣够一辆自行车钱,回去就买一辆,跟三爷爷一样骑着在村里四处转。

  “我可不,赚够钱回去,我得起一座屋。”李俊山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找媒婆给我说个媳妇。俺爹俺娘说了,早点成家,让他们早点抱孙子哩。”

  “哈哈哈哈,俊山啊,你这想法好。”陈兴邦靠在被子上笑着说,“实在。”

  炉火很旺,屋子里很暖和,刚才李龙就进来提醒了一句,小心煤气。他们也明白那玩意儿可毒,门上面有个洞是专门透气的。

  “我说实话嘛。”李俊山也不恼,笑着说,“现在知道三爷爷为啥回去能整那么多东西了,这钱可真好挣!”

  “那以后你就落户到这边算了。”李俊峰开着玩笑,“这日子可比老家好,天天都能见着肉,白面一天至少吃一顿,老家以前地主老财也没这样吃的。”

  李俊山没接话。

  李俊峰原本是开玩笑,结果说完,他也愣了,这不是不可以啊。

  “就是不知道落户麻烦不麻烦。”李安国突然开了口,“听大哥说,这边队里地都分过了,再落户,人不给分地咋整?”

  “二哥,你不会真想着落户吧?”陈兴邦吓了一跳,“这离老家可远着哩。那你下火车的时候也说了,这地方可荒,比老家差远了。”

  “但这生活可比老家好太多了。我也看了,这边的人也没老家那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人不多,事情也少,大家都忙着挣钱,加上你看小龙在这里各方面关系多好……”

  李安国似乎是真的下定了主意说道:“真要能落户,那至少不愁着能不能吃饱了。这挣钱的法你们也看到了,小龙虽然对咱和对其他人一样标准,但那钱给的可真不含胡……”

  其他人都不说话了。

  实话。兜里装的块块钱、毛毛钱可做不了假。

  以前他们也跟着其他亲戚出去打过工,画大饼的不少,真付钱的时候,少有像李龙这样痛快的。

  虽然私底下多多少少都会说李龙不太近人情,毕竟是亲戚啊。

  但真在每天接过李龙给的钱的时候,那喜悦是藏不住的。

  再想想,每天吃的饭,这住的地方,烧的炉子,李龙还真没亏待他们。

  夏天农闲的时候跟着村里其他人出去打工,那吃的是啥?连现在老罗叔煮的猪食都不如!

  真话!

  屋子里一片安静,然后就听着李龙在外面还在打着手电说话。

  应该是有人又来送苇把子了。

  “小龙叔也不容易。”李俊山爬了起来,“我去帮一把。”

  “你能干啥?小龙又不让咋检验。”陈兴邦不想动。

  “不检验,那咱能帮着把苇把子搬垛上。”李俊山笑着走到门口,“这时候下班了,都是亲戚哩。”

  他出去了,李俊峰也跟着出去,接下来是李安国,最后陈兴邦叹了口气,也出去了。

  总不能自己当恶人。

  李龙现在接的是陆英明家送来的苇把子,后面还有顾博远送来的。

  陆家送来的多,一车装的近一百个,顾博远送来的少,差不多有四十个。

  “陆大哥,顾叔,你们咋来的这么晚?”李龙开着玩笑,“我都不打算开门了。”

首节 上一节 251/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