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过我得提前说好,”李龙半开玩笑的说,“队长,价格是一毛五,但要不合格那我是不收的,就算你是队长我也不收,不然就得我赔,我划不来。”
“放心,不合格你只管给我退回来,我半个字都不会说!”
“那队长,现在就通知吧,不然队里其他人也不知道……”
“好。”许成军把电源开关打开,把话筒推给李龙:
“你来说吧。”
李龙也没拒绝,拿过话筒便说了起来。
“通知,通知,现在有重要通知和大家说一下,大家都听好了,重要通知……”
第313章 亲戚也不例外——我不是在施舍,你也不是乞丐
“重要通知,我是李龙,从今天开始,连续二十天收购苇把子,每把子一毛五。标准,两米五长,每把十根苇子,苇子要粗,毛苇子不要,捆三根细铁丝,质量要好,检验合格当场付钱,记住,只收二十天!再说一遍,重要通知……”
李龙通知了三遍后,关掉了麦克风。
“小龙啊,还是你说的利害,只收二十天,我猜现在有人可能已经拿着镰刀准备出门了,一毛五啊,这二十天,挣不少钱哩!”
“所以说,先到先得,我得赶紧回马号去,不然的话,人卖苇把子,我都不定能接上。”
李龙猜的没错,等他到马号的时候,队里已经有两家人拉着苇把子送过来了。
“小龙,真的一个一毛五?”
“得合格。”李龙笑着说道,“老蔡大哥,只要合格,你送多少我这收多少,现在就付钱。”
“好好好。”老蔡把板车里的苇把子卸下来说道:
“你看吧,合格多少拿走多少。”
李龙也不敢大意,一个个检查。李安国几个人也走了出来看热闹。陈兴邦在旁边问李龙:
“这就是苇把子啊?咋弄的?”
“姐夫,呆会儿给你说,我先检查人家的货。”李龙一边检查一边说。
老蔡拉来二十七个苇把子,有五个不合格,李龙付了三块三毛钱。老蔡挺开心,把合格的苇把子帮着李龙送到马号里面放好,接过钱,把剩下的拉走了。
李龙又把另外一个人的苇把子收了,这个人拉来的更多,五十多个,也有十来个不合格。收完付完钱后,李龙对李安国、陈兴邦四个人说:
“这个苇把子是从苇沟里把苇子割过来,然后抽掉苇叶子,用那个钳子压紧再用细铁丝扎成苇把子,最后量好长度,把头剁掉,就行了。呆会我带着你们过一遍扎苇把子的过程,从抽苇子开始。
下午我让我大哥带你们去割苇子,你们把整个活都了解了之后,然后看谁想干啥。
这活呢,通常是一家子一块干,这样好分工。毕竟要好几道手续最后才能成把子。一个人既要割苇子又要抽苇子又要压把子,怪麻烦哩。
等你们熟悉过程了,再看想干哪个。合伙干也行,分开干也行。合起来干,那就按最后的苇把子数量我给你们给钱,你们自己商量咋分。
如果是分开干,那就割一捆苇子一毛,抽苇子,压一个苇把子五分,你们自己看咋弄。”
陈兴邦转了转眼珠,笑着说道:
“小龙啊,弄那麻烦干啥。咱都是自家人,你看你一个人收那么多苇把子也怪麻烦哩,不如我们几个就帮着你收吧,你看着给钱就是了。”
李安国、李俊山有些意外,没想到陈兴邦会说出这话,都扭头看着他。倒是李俊峰听了眼睛一亮,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
“姐夫,这可不行。”李龙摇摇头,“你们干不了这活。”
“有啥干不了的,我看你刚才检查的时候也就是看看长短,看看里面的苇子,这活是个人都能干啊。”陈兴邦觉得李龙落了他的面子,说话就不太好听了。
“那活让你说起来是个人都能干。”李龙也不生气,两世为人,这些亲戚啥德性他都清楚,笑着说道:
“前两天队里有一个和我一样给供销社收苇把子的。他一个苇把子收一毛,结果人家供销社过来检查,五千个里面有一千多个是不合格的。
“我不是说不给你面子,是说实话。真让你们检查,出了问题你负责还是我负责?你们都是外行,第一次接触苇把子,知道什么是合格什么是不合格?”
“我们不知道你不会给我说吗?”
“姐夫,别那么犟,说了你就会吗?真那样,那学生个个都考一百分了。”陈兴邦的不配合让李龙这回有点火了,“真让你们检查,检查出问题你负责吗?他五千个苇把子,出问题一千多个,最后他自己赔了。现在是三万个苇把子,你检查要有五千个不合格的,最后上交的时候赔一千块钱,你赔吗?你赔得起吗?”
一句话就把陈兴邦给怼死了。
陈兴邦的脸阴晴不定,不再说话。
李安国急忙打圆场:
“小龙啊,你姐夫不是这意思,他就是想帮帮忙。咱都是自己人,那自己人不帮自己人咋叫自己人哩?想着你一个人检查那么多,多累啊……”
“二哥,你也别这么说,我不是不向自己人,不然的话,你们来了我根本就不会管。赚钱,要么出力气要么出脑子,啥都不想出,那钱是捡来的吗?”
他这么一说,陈兴邦恼了,还想发火,李龙没管他,继续说道:
“我老爹过来,我接过其他活,那老爹挣钱,也是跟我和我大哥一块去山里砍杆子。老爹哪里来的钱?不也是一根根杆子砍出来的?想挣钱就有下力气的准备!
不想干也行,吃喝我这里养着,都是亲戚,我不会赶你们出门,但看别人挣钱的时候就别眼红!为啥别人拿不到活我能拿到?
不就是我给人交货的时候质量不会出问题,人家相信我!我要是让你们一帮子外行帮着我检查质量,那这三万个苇把子,我得赔死!”
李龙这话说完,其他人都不说了。
话虽然难听,但道理是没错的。
给大家把话摊开说,总比事到临头了再忙乱解决要强。总之他在这里摆的就是红脸的。你们是亲戚,没错,所以我能养着你们,不干活也行。但你们想挣钱,要么出去自己找门路,要么就跟着我干。
跟着我干,那就得听我的,听我的我保证你们能挣上钱,想要出去自寻门路我也不拦,还是那句话,至少能保证你能吃上碗饭,这么做,也算仁至义尽了。
陈兴邦脸色还是很难看,直到李建国牵着马车过来。
“小龙,活来了?我听到喇叭里的声音就过来了,你说吧,咋干?”
“大哥,我寻思让二哥他们看看干活的过程,他们想跟韩老哥那样合伙也行,想各自干也行。各自干,打苇捆子运回来,那就是一捆子一毛,抽苇子压苇捆子,那就是一个五分。没干过,那就得过一遍,要么你带着他们走一遍看看?”
“行啊。”李建国笑着说,“我先带着他们去打苇子,顺便去把老韩大哥他们叫一下,有活了,先前说好的,得给他们说一下,是吧?”
“那是,屋子还给他们留着哩。”李龙指了指另外两间房,“现在三个屋子都有炉子,这两天上冻也不怕。到时打苇子如果湿了衣服,回来就能烤干。”
“嗯,行。”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俩兄弟说完后,李建国看向了李安国他们。
没说话,但意思很明显,你们要有意见,就直接说,没意见就跟我走。
“行,我们去看看这苇子咋割哩。”李安国拍了板。陈兴邦有意拒绝,但话没说出口。
刚来就吃不了苦,那过来挣个屁的钱啊。
他虽然是想轻松一点,动脑子把钱挣了,但眼下还真没找到机会。
那就先苦一阵子,后面看情况吧。
李龙给每个人发了一双线手套,免得到时割苇子的时候磨出水泡来。
李建国带着人和工具,驾着马车赶往苇湖,一路上看到不少人,大都是步行带着工具往那边走。
现在队里大多数人家里都没有马或驴这种大型畜力牲口,不过板车倒是有不少,可以人拉着走。有些人就借别人家的牲口使,关系好的就是借,关系一般的就租或拿东西换。
大喇叭一出来,村里人都知道要挣钱了,所以一个个都很开心。
李安国他们原本还挺忐忑的,毕竟没干过这样的活。现在看路上这些人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心略微放了一下。毕竟看大家这么开心,那割苇子应该不是什么重活吧?
李建国带着李安国他们来到苇湖,往里走了走,走到比较干的一块地方停了下来。李建国对已经下来的李安国他们说:
“这外面长的是毛苇子,看我给你们割掉,留出来一个口子,然后里面的高苇子就是要用的。小龙说了,那苇把子至少要两米半高的,那就得从根上割,这苇子割一抱粗这么一捆,差不多能扎两个苇把子。”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很利落的把外围一堆不到两米高的毛苇子割了,开出一片路,露出里面的高苇子来。
“里面有水,不过眼下不是那么冷,要把鞋湿了也没事,回去有炉子就烤干了。这挣钱嘛,肯定没那么容易。”李建国说着。
李安国他们看着简单,一个个都要过来试一试。
“要有人问你们是哪的,你们就说是我带过来的。”李建国说,“谁要敢惹你们,别怕事,队里我和小龙还是能说上话哩。你们先割,割一抱子就捆一下,捆完扛出来放外面,到时我马车过来就能拉。”
“那大哥你去哪里?”李安国问。
“我去找兵团那几个老乡,看他们干不干。要干的话,把他们接过来。这活比较多,得多找些人。”
李建国离开,李安国他们便开始割了起来。
第314章 累是真累,钱也是真的好赚
李建国从兵团那边把韩本忠两家人接过来的时候,割苇子的只剩下了李安国和李俊山。
之所以是两家人,因为郑松林一家回老家去了,张老实跟了过来。原本韩本忠的意思是不是再叫些人,李建国拒绝了,因为全队现在都能干,本身叫韩本忠他们就是因为先前答应的,不然本队的人打这三万个苇把子,都是绰绰有余的。
“兴邦和俊峰去抽苇子压苇把子了。”李安国看到大哥过来,放下镰刀解释着,“那两堆是他们打的苇子,一个人还扛回去一捆,这两堆是我和俊山打的,大哥,你看行不?”
“行啊。”李建国笑着说,“苇子捆不小,差不多,能用。对了,你们吃中午饭了没有?”
“吃了,小龙送过来的。”李安国笑着说,“馒头和菜,送来的时候还热呼着哩。给咱还还了水,现在还没凉,怪好哩。”
“那你们先打,我先把兴邦和俊峰打的苇子拉回去,然后再回来拉你们的。”
“中,中。”李安国当然是没意见的。
他喜欢出力,不喜欢动脑子干技术活。所以才会留下来打苇子。李俊山纯是因为陈兴邦和李俊峰两个吃中午饭的时候主动提出来回去压苇把子,所以他就不好开口了,其实哪样活都是可以干了。
他现在还在盘算着,自己这从早上到现在打了二十多个苇捆子,刨掉零头算不合格的,现在是不是就已经挣两块钱了?
两块钱在老家是能买个老母鸡了。就算在老家挣钱,这两块钱也要好几天才能挣到!
他有点忐忑,就是不知道晚上把苇子拉回去,小龙叔会不会真的付钱?
想归想,但干还是要干的。
李建国事先带了绳子,这时候韩本忠他们早就已经从马车上下来,帮着把陈兴邦和李俊峰割下来的苇子数好装车。
“俊峰割的这苇捆子还行,兴邦割的这个有点太细了。”李建国评价着,“俊峰十一捆,兴邦九捆,我记下了。”
把苇捆子装车摆好,又用绳子“刹”住,因为苇捆子不多,不需要用绞棒固定,所以两道绳子一刹之后,李建国就和李安国李俊山打个招呼,牵着马车去往老马号那里。
让李建国有些意外的是,韩本忠和张老实都留在了苇湖这里,两家各出一个人跟着李建国回去,剩下的就在这里打起了苇子。
这钱现在就开始挣了!
李俊山顿时就有了危机感。一共就三万个苇把子,别人多割一捆,那自己就少挣一捆的钱。
原本他累的够呛,这一下子顿时就又有了精神,快速的割了起来。
李安国倒没那么大的危机感,毕竟李龙是他弟,李建国是他大哥,咋都不可能让他吃亏的。
李建国到老马号的时候,李龙正在检查着村里人送来的苇把子,李俊峰和陈兴邦两个人则在院子里抽着苇子。
“兴邦,你和俊峰把位置让让,我得卸车,这是你们两个打回来的苇子,我给你们拉回来了。你九捆,俊峰十一捆,对吧?”
“对对。”陈兴邦点点头,弯腰抱起自己抽好的苇子让位。
李俊峰也急忙让开了院子中间的位置,去边上找了合适的位置抽苇子。
“先别忙,过来一起把你们两个的苇子给卸下来。”李建国看两个人没有帮忙的意思,喊了一声。
“好哩。”陈兴邦应答的很快,不过动作有点慢,李俊峰没吭声,人小跑着过来,在李建国的指点下卸苇子。
李龙那边把送来的苇把子检查完,不合格的剔出去,剩下的让运到垛堆上,最后付完钱后走了过来,帮着把苇子卸了,问大哥:
“大哥,这回老郑大哥他们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