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37节

  关总已经不在乎什么狗屁缺点了,一个“老旧坦克防护能力升级”,一个“进一步提升防护能力”,就这两个作用,就值得搞。

  而且,高振东提出来的想法,结构、材料、工艺都非常完整,草原拖拉机厂这边,只需要按图索骥,做试验验证就可以出成果了。

  他拿著纸笔,向高振东仔细的请教著,两人说了很久。

  终于,高振东说完了装甲的事情,关总收获满满的从桌上伸直了腰。

  然后,他听到高振东说了一句让他惊讶,甚至有点惊惧的话:“关于火炮,我也有点想法”

  振东同志,你这没完了是吧?

  关总理了理自己脑海中的思绪,开口道:“振东,等等。坦克三大要素,火力、防护、机动,你这是要把防护和火力都包圆?不过你暂时别说,等我回去,请火力子系统的总师亲自过来一趟。”

  高振东有点懵,我这儿告诉伱,你回去转达不就得了,何必跑这么一趟。

  草原拖拉机厂到京城,可不是骑个自行车就能到这么简单。

  关总解释道:“我不是火力那条线的。一来,你说的东西,非常详细,非常可行,也非常先进,跨专业了,这会带来一点保密上的要求。二来,我也不够专业,我怕我在转述过程中,有什么遗漏或者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那就太遗憾了。”

  高振东听了,也表示理解,保密无小事。

  看看天色已晚,他和关总站起身,出去招呼外面的同志,也准备想办法解决一下祭五脏庙的事情。

  两人出门一看,愣住了,杨厂长和陈总都在,林参谋和几位军人也警惕的分布在高振东家四周。

  两人以为杨厂长他们都已经走了,没想到却一直等在这里。

  看见两人出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杨厂长道:“二位同志辛苦了,走走走,晚饭我都安排好了,先填填肚子吧。”

  两人应下,高振东拔腿就准备往院子外走,被杨厂长笑呵呵的拦下来:“这边,这边,我请食堂何师傅去厂里领了材料,在他家做的。”

  高振东在心里给杨厂长比了个大拇指,看看这领导当得,太周全了。

  关总一边跟著杨厂长他们往傻柱家走,一边叮嘱草原拖拉机厂一起来的同志、还有林参谋他们:“今天不能喝酒,我们明天尽快回厂。”

  林参谋眼神一凝,大概明白了关总的意思,转头叮嘱一起来的战士:“大家记住,回厂途中,一切以关总的安全为要。”

  几位战士短促有力的应了一声:“是!”

  傻柱家,他守著一桌子菜,何雨水在旁边流口水,不过他们两已经吃过了,高振东和关总谈话谈得实在是晚。

  看见一群人进来,高振东也在里面,傻柱猜大概是他又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否则杨厂长和陈总不可能在这个院子里饥肠辘辘的等他和另外一个人一起吃饭。

  这让傻柱有一点儿与有荣焉的感觉。

  杨厂长热情的招呼大家落座,不过关总很坚决的拒绝了喝一点儿的提议,看著他的态度,杨厂长和陈总大概猜到了点儿什么东西,暗叹高振东了不得,临时的交流,都能让关总他们对于交流内容如此重视。

  吃过晚饭,何雨柱一脸开心的收拾著剩下的菜,高振东送所有人出院子。

  临别,关总道:“振东,想不想去我们那边工作啊?”

  对于高振东,他是非常眼馋的,哪怕杨厂长和陈总当面,他还是没忍住挥舞起了锄头。

  高振东还没说话,杨厂长先发话了:“振东是我们厂的8级工程师,科研组组长。”杨厂长没明说什么,不过从侧面强调了高振东的重要性。

  这个关总,简直过分,刚帮你们解决了问题,转头就挖人是吧。

  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们,看看高振东的年纪,都惊讶他8级工程师的职称,不过转头一想,从在第三轧钢厂听到的这位的累累硕果,好像也不奇怪。

  看著杨厂长的做派,就知道高振东这条大鱼的墙角是撬不动的,见猎心喜的关总,想著能预定点儿小鱼也不错。

  “振东啊,你有没有什么明年毕业的同学推荐一下啊,你们学校冶金专业能出你这么个人才,别的同学肯定也差不了啊。”

  高振东一头雾水,啥?冶金?

  “关总,我是自动化专业的。”

  关总一脸懵逼,啥?自动化?

  带著一点小小的“自动化震撼”,关总脑子嗡嗡的和高振东道了别。

  数十年后,关总在接受国产坦克研发纪录片的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起了他这次的京城之行:“这一次京城之行,解决了材料问题,得到了两种先进装甲的设计,让我们当时非常高兴。当我知道高振东同志是自动化专业的时候,我非常惊讶,以至于很久都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他在材料方面的天赋、造诣和成果,让我完全想像不到他的本专业居然是自动化,在当时的我看来,他学自动化完全是选错专业了,如果他能一开始就学习材料专业,恐怕那时的成就会更高。”

  在记者的惊叹声中,关总说起了后面的话:“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后面很多保密资料解密之后,我们才听说了高振东同志在他本专业方向、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方向上的巨大成就。只能说,一位努力的天才的高度,是普通人难以想像和企及的。”

第87章 好货,但是太好了

  就在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离开后,很快,十七机部的通知就下到了第三轧钢厂。

  3Z-591材料正式命名为591型高温合金。

  3Z-T1材料正式命名为592型无镍高硬合金钢。

  3Z-T2材料正式命名为593型低镍铸造合金钢。

  这种命名方式,在那个年代很流行,59年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合金材料,简单明了,还兼顾了保密,日后的601、603等装甲钢的名字,都是这么来的。

  像616装甲钢(3Z-T1)日后使用的实际钢牌号:22SiMn2TiB,这个时候是看不到的,因为会泄密。

  能在国家层面,获得这种命名,也从侧面反映了这几种材料的重要性,以及那个年代全国范围内,材料工程的困难和艰辛。

  这就意味著,以上这几种材料,正式被纳入了全国一盘棋的材料体系,成为通用材料品类进行生产。

  当然,说是通用,其实能用得上、而且还能被允许使用的单位和产品,其实都是有限的,无他,这几种东西,肯定优先被使用在高精尖和国防军事上面,大规模民用暂时是不要想了。

  在这个背景下,十七机部也在通知中指出,这几种材料,以第三轧钢厂的现有规模、生产设备构成、人员配备、运输成本需求来看,是难以满足其大规模生产所需的。

  因此,第三轧钢厂要做好其他合适的兄弟单位的异地转产配合工作,为兄弟单位投产这几种材料,提供技术转移、人员培训等相关工作。

  对于这个要求,第三轧钢厂和高振东本人,都没有意见,这个年代的很多事情和日后不太一样,倒不是说高低对错,而是这时候的首要目标和紧迫任务,和日后不一样,自然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和看法就不同。

  简单举个例子,红色会议圣地的臻酒,其实就是茅子酒异地转产的成果。

  对于兄弟单位的异地转产,高振东的工作很轻松,技术科第一研究室的同事们基本上把这些工作都包圆了。

  哪儿来的第一研究室?没错,厂里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就把高振东那个“重特产品投产技术支持组”顺势升格为“第三轧钢厂技术科第一研究室”,级别副科级,高振东任研究室主任,梁发明任副主任,并补充了一些人手。

  看得出,厂里这个安排,也是很有意思,你保卫处给了高振东一个副科是吧?诶,我技术口这边也给他一个副科。

  虽然级别是副科,但是职位却不是副科长,而是另外一条相对纯粹的路线——纯技术路线,这样一来,也能降低技术科原有的两位副科长对高振东的忌惮,减少工作中配合出问题的可能性。

  高振东的精力,现在主要还是放在ESR上面,抛开抓总的那些工作不谈,到了详细设计阶段,自耗电极最优插入位置自动控制系统、滑动结晶器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就要他花不少时间。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又是一个周日,一大清早的,娄晓娥就兴冲冲的来了,她准备约高振东逛书店。

  从电视剧里可以看得出来,娄晓娥其实是有那么一点点文艺青年的味道在里面的,所以书店这个东西,她是没事儿就喜欢去逛逛的。

  现在有了高振东,那她就更爱拖著高振东去逛了。

  虽然是个理工科的,但是高振东前世网上冲浪那可不是白冲的,和这个年代的娄晓娥谈起这些东西来,那也是头头是道。

  文艺方面,不能说娄晓娥知道的他都知道,那不现实,但是他知道的,娄晓娥多半是不知道的。

  作为一个共同爱好,相互之间可以共同提高,也可以互通有无,娄晓娥和高振东大概就是后者。

  甚至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业余爱好来说,后者比前者,更能让两人之间有一种不断发现小惊喜的浪漫。

  高振东把娄晓娥接进家,打闹过后,娄晓娥去高振东书架上倒腾书去了,高振东自己,第一件事情就是:系统,抽奖!

  好货!!高振东差点就叫出声来。

  一本日后公开出版的,坦克炮稳定系统的书,可是在这年月就是妥妥的神书。

  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也有,实际内容也有,特别是理论,放几十年都不过时的那种。

  就是有点太好了,这让高振东很纠结,拿出来太快,有点妖孽,拿出来慢了,那又是坦克研发的损失。

  但是好在这东西,和高振东本专业联系很深,他能拿出来,也说得过去,而且据高振东所知,二代坦克的研究上马还有几年,来得及。

  二代坦克因为技术薄弱等原因,导致了很多技术要求被取消或者缩减,成了一个5DL的改进型,而不是新型坦克,火炮的双向稳定,也在这些技术要求中。

  高振东想著,啥也不说了,刷声望吧,声望上去了,他拿什么逆天玩意儿出来,别人都觉得理所应当。

  把这个事情先暂时放到一边,高振东做好了准备,和娄晓娥出了门。

  两个人骑著车到了兴画书店,一股墨香扑面而来。

  那个时候的书店,不像日后全开放的,想看哪本拿哪本,而是所有书都放在柜台里或者是柜台后面的架子上,想拿哪本看一眼,要请售货员拿的。

  高振东和娄晓娥正在柜台前,慢悠悠的寻找著自己感兴趣的书。

  这个时候,旁边来了几个人,一边走一边聊天。

  “听厂里总工说,高工的那本书现在在这儿有卖的了。”

  “昨天十七机部不是送了一批到厂里么?你没搞一本?”

  “那批书啊,哪儿轮得到我,厂里领导,车间主任,技术口的工程师,一人一本就扒拉完了,听说还不够,有两位工程师差点儿吵起来。”

  “这书这么好?”

  “嗯,听拿到书的人说,内容很丰富,很齐全,基本上项目管理的各方各面都涉及到了。”

  “管理?你特么一个技术员,买这个书是不是早了一点?”

  “去去去,那你是来干嘛的?”

  “噢,我啊,我也想买那本书.”

  高振东听著他们的话,觉得他们说的东西自己好像很熟。

第88章 娄晓娥买书

  难道是自己写的那本项目管理体系的书出版了,这么快?

  这个时候,就看见刚才聊天的几位同志已经走到柜台边,问售货员了:“同志你好,请问这里有没有一本叫《项目管理体系》的书,作者是高振东的。”

  售货员应该是这一天听见不少人问了,印象很深刻,马上就回答了:“啊,有的有的,同志,你来得还算早,本来这书发过来就不多,现在也没剩几本了。”

  买书的几位同志大喜过望,连忙挥手:“太好了,赶紧给我一本,给我一本。”

  那动作,那语气,好像怕书飞了一样。

  这里的对话,娄晓娥也听见了,她看向了高振东,眼睛中满是惊喜和小小的崇拜,著书立说啊,这放到任何时候,都是了不得的事情,没想到高振东这么不声不响的就弄了一本。

  她还有些不敢确认,万一同名同姓呢?

  她小心翼翼的问高振东:“振东,是你写的?”

  声音非常轻,好像怕声音大了,就把好消息吓飞了一样。

  高振东也是激动,搞技术的,就没有几个在自己出了书之后能淡定得起来的,尤其是他写的,还是开门立派的书。

  高振东强忍激动,点点头:“应该是的。”

  娄晓娥比他还激动,倒是没做出大庭广众抱著亲两下这种动作来,而是一转身,冲到柜台边,对著售货员道:“同志,快,刚才那个《项目管理体系》,有多少本我要多少本!”

  这时候的售货员,对这种土豪行径,那可是从来不惯著的,双眼一翻:“都给伱了,其他同志买什么?最多两本,多的没有!!”

  娄晓娥也没在意:“那就两本,快快快。”

  售货员开了张票:“去,先付钱!”

  娄晓娥蹦蹦跳跳的跑去把钱付了,把盖了付讫章的票交给了售货员。

  售货员拿了两本还散发著墨香的《项目管理体系》,递给了娄晓娥,她把书放在自己鼻子面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傻呵呵的笑著。

  高振东看她这样子,也笑了,悄悄的问道:“至于么?”

  娄晓娥鼻子一皱:“怎么不至于?这可是你写的书。”

首节 上一节 37/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