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54节

  娄父沉吟了一下:“嗯,这个大方向倒是不错,我们有资金,那边有市场,振东有技术,你有运营能力,要是不做下去,恐怕老天爷都看不过眼。”

  两人的想法与高振东不谋而合,都是人中翘楚,行业精英,有这个眼光并不奇怪。

  高振东赞同道:“爸,大哥,你们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们就做消费类电子产品。下一步大哥具体准备怎么做?”

  “消费类电子产品”?娄家父子二人一听,嗯,这个类型概括得好!

  娄守行道:“你说的那个白岭无线电及电话电报展快要开展了,我已经叫人联系购买了展位,按照你的计划,今年就带收录机和磁带过去,好好推广一下。我深入了解了一下,这个展会是西方世界消费类电子的最大、最广的展会,GG效果应该非常好。”

  “展会之后,我准备好好的趁著展会的风,把收录机和磁带在那边全面的推广开来。我研究过,根据最新修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公约》,再加上即使没有缔约,但是我们抢先申请了专利的主要国家的专利法律,我们在西方世界范围内有15到20年的保护时间,足够我们做得很大了。”

  娄守行果然是不折不扣的商业精英,能去研究《保护工业产权公约》,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这个公约于于1883年3月20日在高卢鸡的首都签订,1884年7月7日生效。

  其保护范围是工业产权,随著不停的修订完善,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物标记或原产地名称等,日后常说的“国际专利”,就是由此而来。

  其最新的修订版本,是1958年在软木之国首都修订的。

  娄守行已经深入考虑了利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来赢得时间,发展壮大,说明他远远不只是想在港岛卖两台收录机就了事那么简单。

  不过对于他的想法,高振东倒是有一些不同意见。

  “大哥,我的建议是,我们发展一两年,站稳脚跟、打出口碑、树立品牌之后,就选择合适的合作厂商,把专利共享出去,或者以较低的专利费授权出去,让大家一起来生产这个东西。”

  娄守行毕竟没有做过或者了解过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眼光还是看不了那么远,对高振东的话,一时间有点转不过弯来。

  “振东,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把优势拱手让人了?”

  娄父也有类似的想法,这不是资敌了吗。

  高振东点点头:“从短期收入来看,我们会有一定损失,但是不这样做,我们的损失会更大,甚至有可能根本做不大。我们要知道,关起门来吃独食,别人参加不进来,那他们就有可能另开一桌,甚至直接掀桌子。”

  听了高振东的话,娄家父子陷入了沉思,他们得缓缓。

  这方面的典型反面教材,就是小鬼子了。

  比如他们设想中随身听的换代产品——MD,还有氢能源汽车,都是例子。

第253章 振兴电产的方向

  以氢能源为例,小鬼子是把氢能汽车的技术里,比较简单容易的都给先做了,卡住了技术路线上比较容易实现却又绕不过去的关卡,把硬骨头都留给别人啃,反正别人技术再高,有些他们已经拿走的基础专利也绕不过去,然后坐等获利。

  结果就是,其他国家不约而同,研究倒是继续研究,但是一时间都不主推氢能源了,等你们专利过期了再说吧小鬼子。

  见岳舅两人在深思,高振东补充道:“我们需要一个大家都用我们专利的环境,如果无利可图,他们肯定会考虑放弃这一技术,转而寻找其他替代的方案。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困难,甚至极端一点,他们都不用寻找替代方案,而是直接盗用。”

  娄守行疑问道:“不会吧,他们不是有专利条约么,总不可能他们自己都不遵守吧?”

  高振东摇摇头:“不要高看他们的道德,他们从来就没有这个东西。当在守则内没有希望战胜你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撕毁这些守则,并且还要把屎盆子扣到你的头上。相信我,我和他们在战场上交过手,他们看起来文明的时候,只是因为他们不需要野蛮。”

  高振东随手给娄守行举了一个例子:“你研究过他们的法律,那你想想,当他们直接盗用我们的专利,并用旷日持久的官司活生生把时间拖延到专利过期,你如何应对?或者他们拿出反垄断的大旗,你又如何处置?”

  反垄断是不折不扣的大杀器了,不说商业帝国一夜崩塌的标准石油,四分五裂的AT&T,高振东前世,网上曾经有流言,电脑CPU红蓝争霸,红厂最惨的时候,蓝厂并没有一鼓作气击垮红厂,而是背著骂名十年如一日的疯狂挤牙膏,留住了红厂最后一口气,就是怕红厂垮了反垄断的刀会落到自己脖子上。

  它真的,红厂哭死。

  这些鲜活的例子,让娄守行悚然而惊,一下子清醒过来,想了好久,开口道:“振东,你说得对,还是伱的头脑清醒,我的格局不如你。”

  娄父这个时候,也把利弊权衡完了:“守行,振东说得有道理,吃独食能吃一时,却吃不了一世。就算他们不耍无赖,我想他们也有办法绕开我们。毕竟市场、守则都在他们手上,技术他们也不缺。”

  高振东对老丈人的话表示赞同:“是的,这个东西,技术上难度并不高,想要绕开,并不困难。我们要抓住的,是产业集群领头羊或者至少是决策参与者的角色,而不是想著自己能吃完一个产业。别忘了,就算我们做得到,他们会反垄断的。”

  听了自己老爹和妹夫的话,思虑良久,娄守行狠狠的点头:“爸,振东,你们说得有道理,我这趟回来是回来对了,我只看到花团锦簇,却没想到底下暗流涌动。我还是短视了,长远的眼光和大战略这块,我得向振东学习。”

  高振东又给娄守行上了今天的最后一课:“大哥,我觉得,随著西方经济的市场一体化和技术的发展,在西方框架里做企业,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我希望我们能向一流企业的方向走。”

  高振东搬出了前世在网上看到吐的这三句话,让娄家父子有一种“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感觉。

  这个时候还不存在经济全球化,大洋公约和经助会还在那儿杵著呢,上哪儿全球化去,不过在西方阵营内部,这个苗头却是已经显现了。

  高振东又向娄家父子道:“自从约翰牛和高卢鸡这两个最大的殖民国家的殖民体系被花旗佬和老毛子联手瓦解以后,这个趋势已经是越来越明显,所以我相信往这个方向走,收益会非常高,只是也很困难就是了。”

  没错,瓦解殖民体系的功臣,正是花旗佬和老毛子,在这个事情上,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或者说在这个事情上,食利者和劳动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前者得到了开放的市场,后者解放了被奴役的弟兄。

  娄守行仔细咂摸著高振东这三句话的味道,娄父和高振东都没有打扰他,半晌之后,他一拍大腿:“振东,你这几句话大有深意啊,简简单单就把一个有上进心的企业的三步战略说得明明白白!我要把这句话作为公司的总体战略,刻在大门上!”

  日后被无数企业管理者奉为圭臬的“振兴商略”,就这样明确的、正式的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命运没有改变,依然还是那么的烂大街。

  娄守行说完转过头,满怀希望的看著高振东:“振东,下一步怎么弄,你再说说你的想法,给我换换脑子。”

  高振东想了一下:“先按你说的做,然后在有条件放开磁带专利的同时,把随身听的专利护城河构筑好,再放出来,这样基本就能奠定我们在音频类消费电子产品行业里的地位,再后续的,条件成熟了我会把技术做出来交给你。”

  高振东的话带著不少日后的行业术语,不过老丈人和大舅子都是精英,能大致听懂。

  “专利护城河?”又是个新词。

  “对,不只是技术和商标本身,还有相近的类似的都要申请了,就好像你叫娄守行,那就要把娄受行什么的也申请了,甚至极端一点,反过来的娄不端也得申请了。”

  说这话的时候,高振东不由得想起了前世买到过的“康帅傅”、“雷碧”、“太白兔”、“青鸟啤酒”.还有看到过的“全庸”、“金康”、“全庸新”、“全庸名”、“全庸著”等作者。

  对于高振东这个例子,娄守行有点儿哭笑不得,以前还真没看出来,自己这妹夫正经归正经,居然还带点儿幽默。

  不过这个让他印象深刻的例子,倒是真让他马上就理解了“专利护城河”的意思,振东不愧是顶级大学出身,随口一说都这么通俗易懂。

  高振东又给娄守行说了一个要求:“你过去之后,不妨在技术上多投入一些,多招些人,毕竟我事情多,只能帮助振兴电产占据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地基和基本面,还得靠他们来打。”

  娄守行点点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具体方向,就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娱乐、家电、日用等等,注意一点,如果有进入集成电路制造的机会,尽量抓住。如果在技术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爸爸这边联系我。”

  高振东是不准备自己去折腾这些东西的,不过帮著他们突破难关,却是比较有把握,这个时候很多东西缺的其实是眼光和方向,尤其是在消费类产品方面。

  娄守行边听边记,虽然具体执行过程中肯定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和应对,不过大方向上却没什么问题。

  看著郎舅二人相处和睦,互补长短,娄父老怀大慰,放出去一个儿子,闺女又给自己拐回来一个,甚好,甚好。

  这个时候,他已经忘记自己的打字机和电视机了。

  三人商讨良久,一直到娄晓娥敲门叫他们用餐了,才带著意犹未尽的感觉,出来吃饭。

  娄父兴致很高,拉著儿子女婿小酌了几杯,连娄母都没忍住,喝了一点,没办法,高兴嘛。

  两人一直在娄家呆到了晚饭后,回家的时候,娄守行对高振东道:“振东,这边就交给你了,我明天就准备过去了。”

  高振东点点头:“放心,在那边一切小心。”

  娄晓娥也摇了摇娄守行的胳膊:“大哥,保重身体啊。”

  娄守行笑著摸摸她的头发:“放心吧,我注意著呢,那边就交给我了。”

  等小两口回到家,却发现有人一直在他家门口等著。

  一问之下,却是十二机部的人。

  婚礼那天,十二机部领导说的特批的满配DJS-59已经准备好了,他们是过来和高振东落实时间和预先勘察现场的。

  毕竟要放一台电脑进来,高振东的南屋是肯定要改造一下的,以前高振东草创时期的DJS-59,这个环境对付著用,可是正儿八经特批的机器,那就不合适了。

  预计要花两天时间,明天后天,高振东家南屋就要变小型工地了,其他房间也会受影响。

  这倒是正常的事情,高振东欣然应允,终于可以提前在自己家里又用上计算机了。不过看著过来联络沟通,勘察施工现场的人,有那么个把两个的气质,看起来不太像十二机部的,大概是泥瓦匠或者打灰人?

  等来人勘察好现场,送走他们之后,高振东和娄晓娥一商量,干脆明后天,他们回娄晓娥家去住。

  幸亏不是今天开始,不然按规矩,新娘子回门当天是不适合在娘家住的。

  估计岳父岳母会很高兴,你看,就说这虽然闺女嫁了,但是没出去吧,这不就又回家了。

  两人早早睡下,明天高振东得上班了

第254章 就是这个名字了,改不了了

  就在高振东喜结连理的这几天,在国外,却因他而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

  就在高振东婚后第一天,星期一,北方老毛子的最高科学院发表了一篇名为《阵营的胜利!红色光芒诞生东方!》的科技评论。

  文中用平易近人的方式,介绍了光的受激辐射放大的来由、理论以及意义,并用热情洋溢的文字,高度赞叹了东方同事们在这一高能物理领域的卓越工作。

  倒不是老毛子没见过世面,而是这玩意确实有利于宣传。

  不像纯理论那么艰深难懂,不可得见。

  也不像纯应用领域那么过于实际,看起来毫无逼格可言。

  领域属于对普通人有一些距离,却又刚好能够通过科普文章能基本理解的那条在线。

  展现形式直观中带有一点神秘,这是光啊,哪个民族的上古神话中,没有对光的向往和追寻。

  配上那句耳朵都听起茧子的“要有光”,对于欧陆大部分国家的民众来说,简直是绝杀。

  不过这玩意在高振东看来,却远不如“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最大区别就是,一个是莫名的施舍,一个是自我的奋斗。

  而且激光这东西与大伊万那些东西不同的是,这玩意无需保密。

  与极度“凭亿近人”的粒子加速、电子对撞这些东西相比,激光虽然逼格较高,但在高振东迈出第一步之后,其他人想要跟著他的脚步,实现起来却是不难,实在是非常的平易近人。

  而且,这是阵营里另外一个大块头做出来的,是他们在百年抗争,民族解放之后,在国际科学界发出的第一声属于自己的清鸣。

  这让老毛子不禁有点“可算是有人同挑重担了”的感动。

  同时也是让大家看看,在这条道路上,一旦获得了解放,自主奋发之后,就能很快的发挥自身的潜力,奋起直追,扶摇直上。

  快来看啊,阵营的优越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多少信一点反正不要钱了啊

  而且看看我们的同事们做出来的第一束光是什么颜色?红色!这简直就是天意!老毛子觉得不好好宣传一下,都对不起同志们的努力啊。

  甚至为了凸显这一切,他们在报导中,对于这个光受激辐射放大发出的光的名字,用的都是“ЖиГуанг”,没错,就仅仅是将汉语拼音“JiGuang”直接转换为老毛子用的西里尔字母,其他一个字都没变,甚至大小写都没动一下。

  人家开创者就是这么起名字的,我充分尊重人家的权利,没毛病。

  科技评论文章之后,附上了高振东的《一种激光器的研究及实现》论文的汉语、西里尔文、英语三语版本。老毛子非常贴心的,把论文又翻译成了英语,论文里面,“JiGuang”依然叫“JiGuang”,一字不易。

  不过鸡贼的是,《激光》创刊号里的其他文章,老毛子一篇都没放出来。

  有打头的那一篇就行了,其他的还不得关起门来自己研究?

  不过老毛子倒是放上了几篇自己在制成激光器之后,在《激光》创刊号范围之外做的研究,又占了几个坑。

  这几篇文章,就没有英语版本了,提供翻译服务,那是给开创者的殊荣,我们不配,就不翻译了。

  老毛子此文一出,在同阵营国家的科学界掀起了一阵风来,那个块头同样庞大,但是体弱多病的二哥,要开始站起来了?

  至于紧跟大哥二哥的脚步,也开展研究?想多了,除了少数国家能有这个想法之外,其他的阶级弟兄们多是欢欣鼓舞,跟著喊“666”就完事儿了。

  要跟上,他们是真的跟不上,没这个能力知道吗。

  这其实也是这个世界最冰冷的现实,越往后,越明显,大部分国家连想拉近一点距离都根本有心无力,甚至连这个心都没有,只能看著少数前行者越走越远。

  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通过西方各国在老毛子的外事渠道传了回去,是的,不是特工,不是间谍,就是通过外事部门的渠道正大光明发回去的,因为老毛子就是大张旗鼓的发的,就是要让你们知道,这个山头,我们阵营的人占了!

  当晚,这个消息就登上了花旗国的电视新闻播报,从接到消息到播出,时间有点紧。

  这时候,花旗国还是有自信的,并没有在这个重要却又不非常重要的成果上搞什么么蛾子,充分尊重了开创者的权利,同时为了抢时间抢新闻,在播报的时候,依然用的“JiGuang”二字为名。

  “我的天哪,这个名字真是太拗口了,希望他们以后别再出任何成果了,这对我的播音生涯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播音员在播出之后,在办公室里抱怨道。

  不过很不好意思,她或者她的后辈,注定是要受这种折磨的。

  花旗国某飞机公司的一位工程师,看见这了这条新闻。

  起初,他一边喝著咖啡,一边吃著甜甜圈,并没有在意这个名字古怪的东西,他只是按照收视惯性在看著电视。

首节 上一节 154/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