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道荣满脸笑容看着他,“呵,你求我?可不敢当个求字,先说说什么事,难办的我可不办。”
其他人也是笑呵呵地看着他,江南文坛的后起之秀嘛,别说这个办公室,就是整个江南作协,那些老作家们哪一个不是把他当晚辈看待,相处起来自然没那么多规矩。
看看,这就是有组织的好处。
要是换成一个野蛮生长的“草根”,能不能得到这些组织内文人的认可,还是两码事,更别说视作晚辈。
那跟作品是否优秀无关,而是与“立场”有关。
自己人,什么都好说,不是自己人,什么都再说。
也就是陈凡第一篇小说稿便投在了《江南文艺》,否则后面的路不一定有这么顺。
当然,现在又多了一个重要的原因。
正式被徐祖瑞先生收为弟子。
有了这个牌面,别说江南文坛,便是全国各地,也大可去得!
陈凡抓起桌上的黄金龙散了一圈,最后一支递给何青生。
何青生黑着脸,一把抢过去,“尽拿我的烟做人情,你抢走的那箱烟呢?”
陈凡掏出打火机给他点燃,嘿嘿笑道,“不是抢,是预支。”
随后给自己点上,抽了一口,环视一眼众人,满脸傲然地说道,“真不是我针对谁,就在座的各位,写文章、做学问,都是一把好手,可是论俗务,那就得看我们这种从生产队里摸爬滚打过来的社员了。”
省作协副主席谭庸指着他笑骂道,“你这拍马屁的功夫还差了点。”
许启珍也抿着嘴点头,“不就是在农田里摸爬滚打吗,跟谁没做过似的。”
一时间“群情激奋”,对陈凡围而攻之。
陈凡吓得往后躲,“诶诶诶,再这么攻击我,函授培训中心的事儿我可不管了啊。”
旁边郭道荣摇头笑道,“你也就这点本事。”
顿了一下,他看着陈凡问道,“你还没说是什么事呢?”
陈凡干咳一声,往前挪了一点坐正,正色说道,“是这么个情况,我在生产队那边弄了个养殖场,养了一点东西。”
郭道荣眉头微皱,“养殖场?那你应该找畜牧局啊,我那是动物园,野生动物跟养殖场可不是一码事。”
陈凡干笑两声,“我那儿也是野生动物。”
郭道荣眉角轻扬,“哦?是什么动物?”
陈凡伸手比划了一下,“三只大熊猫……”
这一开头就把郭道荣镇住了,满脸惊讶地看着他,“大熊猫?那东西可不好弄,也不好养,你从哪儿买的?”
不好弄吗?
陈凡眨眨眼,“就在云湖码头不远处买的,是四川那边来的驯兽卖艺人带过来的,本来只有一只,当时正好要生小宝宝,卖艺人怕养不活,就80块钱卖给了我。
然后我就把那只大熊猫,还有两只龙凤胎熊猫宝宝带回家养起来,现在两只小的都快一岁了。”
郭道荣张大个嘴巴,“你是怎么养活它们的?熊猫可能吃了!”
其他人也满脸好奇地看着陈凡,熊猫卖艺他们都见过,可身边有人养熊猫的,还是头一回见。
陈凡听到郭道荣的话,深以为然地点头,“确实很能吃,一个生产队的竹子还不够养他们娘仨的,要把整个公社的竹子都用上才够。”
这时何青生长叹一口气,指着陈凡、眼睛看着其他人说道,“这小子在他们生产队,就是个活祖宗。他们生产队办的养殖场,还有农户自家养的禽畜,都是靠他一手撑起来的。
后来又利用养殖的禽畜,办起了副业,有熟食作坊和熟食店,现在一天能收入几万块。”
许启珍一听,不禁更加惊讶,“一天收入几万?”
何青生点点头,“虽然是整个生产队的收入,回头还要分摊成本、给社员们分红,但这个收入在全国来说也是拔尖的了。”
顿了一下,他话风一转,“这还不算,去年高考的事你们都知道,一个卢家湾就飞出来23个大学生。”
他说着手指对着陈凡点了几下,“你们说说,干出来这样的事,卢家湾会不会把他当活祖宗供着?别说薅一点竹子喂熊猫,更出格的事人家也得捧着。”
陈凡靠在沙发上,迎着众人惊讶的目光连连眨眼,心里怎么感觉怪怪的?
“不是,谁是活祖宗啦?”
陈凡挺直腰杆,一本正经地解释,“我那是本事大、能力强,再加上卢家湾的大队领导们相信我,愿意配合,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有现在的一点点成绩……”
“嘚嘚嘚。”
郭道荣转身拦住他,满脸希冀地问道,“说回熊猫的事,是不是你们现在养着困难,想把它们送到动物园?”
说着便一拍胸口,“没问题啊,我来包办!”
陈凡赶紧拦住,“不不不,不是这么回事儿。”
郭道荣一愣,“不是?那是什么?”
陈凡嘿嘿笑了两声,“是这样,我那里除了三只熊猫,还有一只燕隼、一只八哥、两匹东洋马、两只绵羊、一条菜花蛇。”
他看了看目瞪口呆的郭道荣,小声问道,“这么些动物,能在云湖动物园下面挂个名,弄个卢家湾分园么?”
郭道荣咯噔一声把下巴合上,满脸古怪地打量他,“这么多动物,你是从哪儿弄来的?”
陈凡眨眨眼,呵呵笑道,“买的呗,还能从哪儿弄?”
他拽着郭道荣的胳膊,“这点小忙不难办吧?”
郭道荣眉头紧锁,显然有些为难,“办分园?好像没有这个先例吧?而且你那里的动物也不够办个园子?”
陈凡立刻说道,“不够是吧?没事儿,我们那野生动物不少,回头我再弄两只狐狸、几只野兔,够不够?不够还有麂子、狍子、狗獾、刺猬……”
郭道荣举起右手,“停停停。”
他看着陈凡,眼里有些无奈,“我可以帮你跟园里打个申请,能不能通过我不敢保证。但是有一点,不管成不成,你都要去考个野生动物饲养员证,这个我们园里就可以考,回头我来安排。”
陈凡两手一拍,乐得合不拢嘴,“没问题,都听您的!”
何青生指着陈凡,转头对着其他人说道,“看看、看看,求人办事就是这副嘴脸,让他办点事,就要开条件。”
陈凡脸色变幻,对着何青生正色说道,“何叔,怎么能这么说呢。刚才不是说了么,我那是预支,以后函授培训中心建起来,我还能撒手不管不成?!”
一阵轻笑声中,许启珍立刻看着他说道,“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没人逼你!”
陈凡大义凛然点头,“我说的,一诺千金!”
“好!”
何青生咧嘴笑道,“既然如此,那对你函授培训中心主任的任命,就通过啦!大家鼓掌。”
啪啪啪啪啪……
掌声中,陈凡有些愕然,转头看了看几人,“什么主任?”
何青生站起来、走到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函授培训中心主任啊,就是你上次提建议的那个。”
他挺直腰杆,一手抽着烟烟,一手背在身后,在沙发旁来回踱步,“你不在的这几天,我们理事会已经通过决议,决定设立文学创作函授培训中心。
关于设立中心的申请,也已经得到文化厅的批准,下一步就是要组建班子、正式开始工作。”
他转身正对着陈凡,“刚才我们就是在讨论,由谁来担任这个函授中心的主任,最后我们一致认为,由你这个建议的提出者来负责,是最合适的选择!”
陈凡抿着嘴,“所以今天我是自投罗网?”
谭副主席摆摆手,“哎,怎么能这么说呢?应该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个位置,我看非你莫属!”
创作研究部熊主任也点头附和,“刚才我们也讨论过,要不要把这个函授中心交给创作研究部来负责,最后的讨论结果是不合适。
我们作协内部搞创作研究,针对的是有写作基础的作家,与零基础的文学爱好者有很大的区别。
函授中心面对的学员,可能并不需要太高深的文学理论,而是需要能让他们快速入门的写作技巧,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可以来提供,甚至包括给学员上课、回复学员的问题,我都可以来安排。
但是负责具体事务,就需要一个能把控全局的人。我还要负责作协会员的创作管理,实在是有心无力,而且对这种新事物也不熟悉,所以,你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陈凡嘴角微抽,说了一大通,还不是要栽到我头上?!
他沉吟两秒,抬头看向何青生,“呐,何主席,我现在算不算身兼两职?”
何青生轻轻点头,“算。”
陈凡瞪大眼睛,“那工资?”
何青生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别想得太美。”
他指了一圈屋子里的人,“你问问他们,哪个不是身兼多职?”
随后话风一软,“年轻人不要太讲回报,应该多做贡献,这才是优秀青年应该有的态度!”
许启珍连连点头,“再说了,你那个外联部欧美分部主任的工作,不是个空壳子吗,正好把精力放到函授中心上面来,这才对得起你领的工资。”
陈凡幽幽叹了口气,“其实,欧美分部的主任我可以不做的。”
何青生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给许启珍使了个眼色,让她闭嘴。
开玩笑,之前这个位置就是个烫手的山芋,好不容易忽悠陈凡接手,哪能轻易让他撂挑子?
随即干咳一声,缓声说道,“既然总会设立了外联部,就一定有他的意义所在,这个担子还是要挑起来的。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让努力的同志受委屈,只要工作做好了,福利、奖金,统统都会有滴!”
陈凡瞟了他一眼,没想到你也会画大饼?!
何青生见他没反应,只能出底牌。
转身坐到沙发上,抽出一支烟递给他,轻声笑道,“函授中心在你的管理下,如果真的和你预计的一样,能够产生很高的效益,那奖金福利还不是你说了算。”
陈凡眼睛一亮,“我打申请你就批?”
何青生干咳两声,“只要是合情合理,我们肯定都是会批准的嘛。”
陈凡扫了一眼众人,顿时心中了然。
这个函授中心本来不属于作协的责任范畴,加上作协本来就属于“耗钱户”,那么函授中心赚的钱,理所当然便是作协的小金库咯!
就在他准备答应的时候,谭副主席又加了一码,“小陈同志,好好做事,只要能做出成绩来,等今年年底正式选举理事会成员,我推荐你选副主席!”
陈凡一拍大腿,“干了。”
这个诱饵下得大哇。
副主席诶,那已经是副厅级。
当然这个不是重点,看看谭副主席就知道,这是一个“位高权重责任轻”的位置,平时屁事没有,但单位里的任何重要事件,都离不开他的一票。
不像自己现在担任的欧美分部主任,那是迟早都要忙得要死的。
副主席这样的清闲工作岗位,才是陈凡同志的最爱啊!
第553章 软文
他们今天聚在一起开会,就是为了讨论函授中心的事,现在既然已经引陈凡入坑,他们自然拍拍屁股走人。
不一会儿,屋里只剩下何青生和陈凡。
随着最后一个出去的许启珍把办公室门关上,何青生起身走到陈凡对面坐下,扔了一支烟过去,说道,“你的那笔稿费外汇,已经审查得差不多了,过几天应该就能收到汇款单。”
他身体后仰靠在沙发上,手里夹着烟,看着陈凡笑道,“好家伙,38万多,将近39万块钱,别说现在,就是五几年的时候,也只有寥寥几个大作家拿过这么高的稿费。而且还不是单笔,是慢慢累积起来的,这要让人知道,眼珠子都得红。”
陈凡笑了笑,将烟放在嘴里叼着,提起热水壶倒水,说道,“我这也不能算一笔啊,一整年的积累、不对,应该是之前所有写的小说,整个打包卖出去,才换来这么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