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704节

  滕进贤不免心动,“如果要申办的话,我们该怎么做?”

  “需要经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证,才能正式成为非专门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

  方言显然有所准备,言简意赅地讲述创办的程序环节。

  谢缙越听,两眼越是放光,“岩子建议把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点放在沪市!”

  滕进贤喔了一声,作为曾经是上影厂的一员,其实他也倾向于让沪市来举办。

  “说说看,为什么选沪市,而不是燕京。”

  “这是要结合城市的定位来考虑,沪市既然要打造成国际性大都市,国际电影节这种能增光添彩的盛事又怎么能少了呢?”方言提到了白玉兰奖,最初面向的不是国内的电视剧,而是国际奖项。

  “的确,沪市在这方面有更丰富的举办经验。”

  滕进贤点了点头。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方言道:“最关键的是我们要举办的国际A级电影节是个什么样的电影节?”

  滕进贤越发好奇:“想来你心里肯定已经有个章程,说说你的想法。”

  “戛纳致力于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威尼斯则是鼓励用新的艺术手法、技术手段和创作技巧拍摄形式新颖、独具一格的影片,也就是支持实验先锋电影,那么我们沪市国际电影节该有个什么定位?”

  方言伸出4根手指,“在我看来,不外乎就是12个字。”

  “哪十二个字?”

  滕进贤和谢缙面面相觑。

  “‘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

  方言直截了当道。

  滕进贤眼里迸射出精光,从这十二字里看出了引领性、国际性、专业性的办节理念。

  谢缙投去问询的目光,“岩子,能不能再讲得具体些?”

  “‘关注华语、扶持新人’这八个字不难理解。”

  方言解释了一番,“至于这‘立足亚洲’,是说咱们这国际电影节先不要一上来就直接对飚欧洲三大电影节,毕竟戛纳、柏林、威尼斯创办时间久,招牌响,口碑好,美国呢已经有金球奖、奥斯卡,而在亚洲,只有个创立才没几届的东京电影节,至今也没出过什么能引起全球关注的作品。”

  “这恰恰是沪市国际电影节的机会,只要打响名气,就能成为亚洲范围内最具代表的电影节!”

第767章 诺贝尔奖提名(二合一)

  钓鱼台国宾馆。

  包间里正举办着隆重的庆功宴,方言、滕进贤、谢缙等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岩子,刚才关于沪市国际电影节的的建议,能不能写一个报告?”

  滕进贤满怀期待,就像方言以前写过主旋律、娱乐片以及院线发行制度改革的报告一样。

  方言道:“如果滕局不介意我在你面前班门弄斧的话,我自然是很愿意的。”

  “又谦虚了不是!”

  谢缙不禁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当今的电影界里,恐怕没人比他更懂华语电影。

  “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滕进贤甚至觉得方言完全可以胜任电影局局长一职。

  “可别了。”

  方言委宛拒绝,毕竟很快自己就要回人文社,接管《人民文学》。

  “这真的是太可惜了。”

  滕进贤扼腕叹息,就在此时,背后忽地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什么叫可惜?今天这么难得的日子,还有什么好可惜的?”

  “王老师(王部长)!”

  方言、谢缙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王朦。

  王朦在了解个大概后,伸手搭在方言的肩膀上,故作不满道:

  “岩子可是我们文学界的挚爱,滕局、谢导你们可不能夺我们所爱啊!”

  “哈哈哈。”

  谢缙也不恼,笑着说了句“君子不夺人所爱”,然后就把聊天的空间让给王朦。

  方言跟王朦碰了杯酒,然后把汾酒一饮而尽,这年头的酒局上摆的都是汾酒,而不是茅台。

  “你小子这些年花在电影上的精力,可比文学上要多的多。”

  “天地良心啊,王老师,虽然我在电影上投入的是多了点,可一点儿也没有耽误文学。”

  “你啊!”

  王朦摇头失笑:“今年的诺贝尔奖再有几天就要揭晓了,你知道吗?”

  方言点了下头,就听他为沈丛文的仙逝而感到遗憾,就差了几个月的工夫,华夏文学界就将迎来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这对于日渐式微的文坛而言,会有多么大的震撼!多么大的振奋!

  “王老师,您千万别这么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咱们华夏作家人才济济,早晚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也就你小子能说这话。”

  王朦说,除了老一辈的文学家,目前新生代里最有希望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只有方言。

  “呃,我觉得我还是差了点火候。”

  方言咂摸了下嘴,尽管自己的作品被翻译成法文、德文、日文、意大利文、英文等语言在全世界传播阅读,掀起了“方言热”,引起了全世界的推崇,但大部分都是大众通俗文学,而非严肃文学。

  “《霸王别姬》不是得了不少奖吗,特别是那个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王朦轻咦了一声。

  “这个嘛……”

  方言迟疑片刻,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是由意大利文学基金会所颁发的意大利文学方面最高奖项。

  因为前几届的秘鲁作家略萨、波兰作家束沃什等作家在获得该奖项之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该奖项也被视作是诺贝尔奖的晴雨表,和21世纪初成立的卡夫卡文学奖并称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也正因为此,当时《霸王别姬》获得该奖的消息一出,东西方文学界立马沸腾。

  不单单是方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华夏作家,也是整个亚洲最年轻的获奖者,当然也拥有了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唯一欠缺的就是一部一锤定音的经典代表作,这个难度可以说非常之大。

  像村上春树一直以来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却始终是年年陪跑,究其原因便是他虽然写出《挪威的森林》这样的青春伤痕文学,但没有像川端康成的《雪国》一样一锤定音的小说。

  况且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标准全凭个人喜好,要不然也不会把奖颁给民谣歌手鲍勃·迪伦。

  “但至少有这么个机会!”

  王朦叹了口气。

  “您也别抱太大的希望。”

  方言解释说,诺贝尔文学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和国际安徒生奖一样,都是一种终身成就奖,基本上都是在作家创作生涯的中期或者末期才会评选颁发,以自己如今的年龄,获奖几乎是不可能获奖。

  “能入围也好,也能振奋下如今的文学界。”

  王朦说自己明年就会从文化部门退下来,但是在离任之前,实在不忍看到文坛江河日下。

  方言宽慰道:“王老师,您别担心,会好起来的!”

  “今后就靠你们了。”

  王朦说方言出任人文社副总编辑兼《人民文学》主编的任命,年底就会下来。

  方言道:“也就是说,明年上任。”

  王朦嗯了一声,说他的老部下王扶、朱伟等人依旧在《人民文学》,到时候可以无缝接手工作。

  方言笑了笑,“我把香江那边的手尾处理干净了,等任命书一到,就立马赴任。”

  “你到《人民文学》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重振编辑部的士气,止住销量下滑的颓势。”

  王朦拍了下他的肩膀,“其实最简单的法子就像当年你给《人民文学》写几篇稿子。”

  方言也同样考虑过这个问题,最初的打算是在《人民文学》上连载《大秦》系列的第二部、第三部,也就是《大秦之纵横》、《大秦之崛起》,毕竟《大秦之裂变》的成绩摆在那儿。

  “除了这些,你还有别的什么打算吗?”

  王朦倒是希望他能多写几部严肃文学,像之前的、“幻觉现实主义”、“军事幻想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那样,再创出一种全新的写作风格或者流派,也好冲击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我暂时还没什么头绪。”

  方言摊了摊手,苦笑连连。

  “那就不说了。”

  王朦深知把人给逼急了,反而出不来创作灵感,适得其反。

  于是乎,又拿酒碰了下杯,“预祝这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有你岩子的大名!”

  “那就借王老师的吉言!”

  方言把酒一饮而尽,满脸涨红,心潮澎湃。

  结果等庆功宴一结束,张国榕、王佳卫、谢缙等人无不不喝得酩酊大醉。

  方言也是如此,醉眼惺忪,摇摇晃晃,右臂被龚樰紧紧地抓住,吃力地往卧室里搀去。

  就在此时,朱菻搭了把手,扶住方言的另外半边身子,配合着龚樰往前走。

  龚樰笑盈盈道:“谢谢。”

  朱菻回之以微笑,“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也没见他喝这么多,今天怎么喝成这样?”

  “谁知道呢?”龚樰没好气地白了眼,“兴许是高兴吧。”

  朱菻瞄了下醉得睁不开眼的方言,鼻间能闻到浓郁的酒味,虽然刺鼻,却并不生厌恶心。

  俗话说,男人喝醉了就会变成一只猪,而方言恰恰就是头酒品极好的醉猪,既不耍酒疯,也不作妖,安安静静地被龚樰和朱菻扛到卧室,然后被丢到床上,摆出一个大大的“木”字。

  “朱菻,能再帮我个忙吗?”

  龚樰一身的白毛汗,呼哧呼哧喘了十多分钟。

  “你说。”

  朱菻诧异不已。

  “你帮我盯了会儿他,我先去洗个澡,然后再给这臭猪清理擦拭一下。”

  龚樰难为情道。

  “没问题,这你就交给我吧。”

  朱菻满口答应下来。

  龚樰道谢的同时,瞥了眼酣睡如泥的方言,本该高高兴兴的庆功夜,甚至两口子都商量好来个难得的情|趣,可惜白瞎了这么好的良辰吉日,心里窝着一团小火,很是无奈地往浴室走去。

  偌大的房间里就剩下两人,朱菻静静地凝望着醉后一脸憨态的方言,心怦怦地狂跳。

首节 上一节 704/7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