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如果让我选的话,我会选浦东。”
方言却提出了一个相反的建议。
“浦东?那种鬼地方怎么能住人!”
龚父说,浦东的房子就算是送人去住,也未必有人乐意去。
只因为80年代的沪市,黄浦江划出了一道无形的“贫富分界线”。
浦西外滩的万国建筑群灯火通明,而一江之隔的浦东却是一片农田与棚户交织的乡野,坊间一直流传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俗语,道尽了浦东的荒凉跟浦西的繁华。
“爸,我们不能只光顾着现在,也要考虑到将来。”
“您想,您细想,沪市想要发展成像香江、纽约那样的国际性大都市,就不可能只发展浦西,那完全是本末倒置,只有打破浦江天堑,在浦西和浦东架桥联通,彻底激动浦东,才能给沪市,甚至江三角洲注入新的活力。”方言信誓旦旦道,“也只有开发开放浦东,沪市才能进入快车道。”
“岩子,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龚父思索了一会儿,“不过买在浦西比买在浦东要保险得多……”
“爸,我觉得这个险值得冒,不知道你信不信,在以后肯定会流传这么一句话。”
方言幽幽道:“沪市就是浦东,浦东就是沪市。”
第752章 上美厂的困境
上美厂,厂长办公室。
严定宪一如往常一样,总是会比厂里规定的上班时间提前10分钟到,几乎是风雨无阻。
原因无它,作为亲自操刀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人参果》等动画电影的导演,见证过华夏动画辉煌的老人,他对上美厂以及这份动画事业爱得深沉。
“嘁嘁”,握在手里的水壶浇着盆栽,整张脸写满了心事,眉头拧成了一团。
不一会儿,秘书敲开了门,提醒严定宪早上将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
“知道了。”
严定宪拿上一系列会议材料,快步地走向楼下的会议室。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此时会议室里没坐多少人,在场的全部都是上美厂的高层领导。
严定宪环顾四周,确认全员到位后,清了清嗓子:
“咳咳,那就开始开会吧。”
“这第一项议题,由余大金同志为大家汇报下《舒克和贝塔》上映以来的成绩。”
“啪啪啪。”
伴随着阵阵掌声,被点到名的余大金站起身,笑着说出了《舒克和贝塔》目前每集的收视率。
等余大金汇报结束后,面色凝重的吴龙率先发问,语气里透着几分质疑。
“那么,可否请金主任再讲讲,《舒克和贝塔》为我们上美厂带来了多少盈利呢?”
“这……这个,直到现在为止,除了中央台买了《舒克和贝塔》的首播权以外,其它有意购买播放权的电视台还在与我们接洽,预计会有10到15家,一集按6000元来算的……”
余大金认真地回答。
“按15家来算的,也就是117万是吗?”
吴龙直直地盯着他看。
余大金点了下头,但当被追问到《舒克与贝塔》的制作成本时,一时间梗咽语塞。
“也就是说,我们投入大半年的时间,投入五六十万,最后的收入只有117万。”
吴龙眼神里透着失望,“想必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前年在沪市台播出的《变形金刚》吧?”
这话一出,全场瞬间鸦雀无声,一个个的脸色都极其难看。
就在1987年,美国孩之宝公司以免费的形式,把98集《变形金刚》的播放权送给沪市电视台。
结果这部无偿赠送的动画片引发了收视狂潮,其他电视台闻风而动,孩之宝却没有继续白送,而是开价每集5000,如果按95集来算,孩之宝至少能从每家电视台赚取近50万元,到后来全国有20多家电视台买了播放权,孩之宝的这波收入超过1000万元,而且大头还不只在动画片经销权上。
因为《变形金刚》的火爆,掀起了一场玩具销售热潮,当年一些变形金刚玩具的售价是迷你大黄蜂11元,机器恐龙48元,威震天108元,声波72元,红蜘蛛是54元,头领战士80元……
然而昂贵的价格并没有影响到销量,王府井仅展销几种变形金刚玩具,零售款即达80多万元。
在商业模式上,上美厂被孩之宝等国外厂商打得溃不成军,甚至影响到了动画片的收益。
“吴厂长,我们厂可没法跟孩之宝比,人家的动画片完全是白送!”
人群里冒出一个质疑吴龙的声音。
余大金跟着补充,由于来自美国、日本等地的竞争对手经常白送动画,甚至倒贴钱,全国的电视台都更乐意播放它们的动画片,结果是国产动画片越来越没市场,上美厂的亏损也越来越严重。
毕竟,国内的美术厂是卖动画片赚钱,而人家纯粹是把动画片当广告,卖的是玩具等等。
众人也很是无奈,为了跟这些免费的海外动画片竞争市场,上美厂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动画片播放权价格,否则大多数的电视台都不愿意采购,以致于单部动画片的盈利越来越少。
其实如果能够实现“薄利多销”的话,上美厂也不至于沦落到这步田地。
关键就在于上美厂受限于计划体制的影响,动画片的产量始终不高,通常长篇剧集也就三五部。
而且这个长篇还跟长达95集的《变形金刚》不同,一般都是像《舒克与贝塔》那样的十几集。
只是指望《舒克与贝塔》这种动画片把上美厂这一年,乃至下一年的钱给赚出来,基本上不可能,以致于不得不向银行贷款,长期以往,债台高筑,上美厂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也正因为此,在场的所有人一直在千方百计地设法为上美厂寻找新的出路!
“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效仿这种模式,主动跟玩具厂商合作,就比如《舒克与贝塔》吧。”
严定宪一脸严肃道:“既然动画片这么火的话,完全可以推出相应的玩具……”
“厂长,我们恐怕晚了一步。”
余大金不免尴尬道。
“什么?”
严定宪皱了皱眉。
余大金说,《舒克与贝塔》的相关版权早就被一个名叫“韩跃民”的商人,从郑渊杰的手中统统买走,做出了玩具、文具、服装等周边产品,而好巧不巧的是,这个韩跃民恰巧就是方言的姐夫。
“唉,煮熟的鸭子白白飞走了!”
吴龙不无遗憾道。
“不要觉得可惜,我们不还有《葫芦兄弟》嘛。”
严定宪摆了摆手。
“是啊,吴厂长。”
余大金说《葫芦兄弟》的第二部,《葫芦小金刚》已经在创作中,预计明年就能开播。
“光一部《葫芦兄弟》可不够,其实我觉得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动画电影上……”
吴龙直截了当地说。
“动画电影?现在就连电影,都没有多少人愿意看了,都在家里看电视剧呢!”
“是啊,电影院的生意都不好做,更何况以儿童观众为主的动画电影了?”
“在这样恶劣的电影环境下,做动画电影实在是太冒险了,万一卖不出几个拷贝,赔的钱就不是几十万了,而是上百万,这么多钱都足够做三五部动画片了,所以为什么要做动画电影?”
“………”
一下子,在场不少人对动画电影提出异议,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反对上美厂冒风险。
严定宪左看看,右看看,整个上美厂如今化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以吴龙为首的动画电影阵营,一个是像余大金主张放弃动画电影的“电视动画片”阵营,两派争论不休,直到现在也没争出个结果。
就在气氛逐渐剑拔弩张之时,一阵敲门声突兀地响了起来,打断了屋内的争吵。
第753章 雪中送炭(二合一)
会议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一双双眼睛全盯着秘书看。
严定宪皱了皱眉,“什么事?”
秘书直截了当道:“刚刚上影厂的谢贤导演来电话。”
吴龙满脸疑惑,“上影厂怎么突然会打电话给我们?”
“谢导在电话里有讲什么吗?”严定宪发问。
秘书回答:“谢导说他也是受人之托。”
余大金语气急切道:“谁?”
“方言!”
秘书说本意是方言想要登门拜访上美厂,但不好冒昧打扰,所以找谢贤这个熟人引荐。
“嘶!”
众人听到这个名字,倒吸了口冷气,脸上或震惊、或意外、或狂喜、或疑惑……
但更多的是好奇,严定宪追问道:“谢导在电话里有没有说,方老师到上美厂的目的是什么?”
“好像是想和我们上美厂达成一桩合作,但具体是什么,只有等面谈的时候才知道。”
秘书把自己所知道的,原封不动地都说了出来。
吴龙沉吟片刻,隐隐推测道:“这个合作会不会是《千与千寻》?”
在场的并非所有人都听过看过《千与千寻》,经过一番窃窃私语,方才得知刊登过《舒克与贝塔》的《童话世界》杂志,这几期里一直在连载着方言的这第一部儿童文学小说,而且是好评如潮。
“我最近也在看这部小说,本来打算等小说彻底完结,再拜托郑渊杰,跟方老师取得联系。”
余大金语气认真道:“看看能不能把《千与千寻》授权给上美厂,做成10到15集的动画片。”
“那正好,不管方老师来上美厂是不是为了《千与千寻》,索性就借这个机会,跟他谈一谈《千与千寻》的合作。”严定宪眼神坚定如铁,对方言的这部儿童文学显然是势在必得。
不争不行,就上美厂目前这德性,一部《千与千寻》真的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咳咳,厂长,那我们该怎么回复?”
秘书假装咳嗽了几声,人谢贤大导和方大作家可还在等信儿呢!
“当然是欢迎,而且是热烈欢迎,到时候厂里要搞个隆重的欢迎仪式。”
严定宪传达了一道道指令后,斩钉截铁道:“时间就定在明天下午!”
………………
第二天,上美厂。
严定宪带着余大金、吴龙等人早早地侯在大门口,以高规格来迎接方言的到来。
过了没多久,一辆出租车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就见方言脸上带着平易近人的笑容,走了过来。
严定宪伸手一握,“欢迎方老师莅临,你的到来让我们上美厂蓬荜生辉啊!”
“过奖了,严厂长。”
方言一一地和前排的上美厂领导握手,在上下职工的夹道欢迎下,被簇拥进了招待室里。
虽然能看出是在尽可能地精心布置,但隐约中也能看出上美厂的落魄和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