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87节

  “文艺范儿,小资情调。”

  方言说,《滚滚红尘》在剧情叙事和戏剧冲突上还略有不足,而且总觉得差了点感觉。

  林清霞戏谑道:“什么感觉?像《花样年华》那样的第三者‘偷感’?”

  方言愣了下神,然后用一种怪异的眼神打量着她。

  “我又不是没看过《花样年华》的剧本。”

  林清霞说,翻看的过程中,总会把他们俩代入到周慕云和苏丽珍的情感纠缠中。

  “你不是苏丽珍,我也不是周慕云,至少我买船票会连你的那一份也买上。”

  方言眨了眨眼。

  “我说的是窗户纸还没有捅破时的我们。”

  林清霞玩味地白了眼,话锋又重新地转移到《滚滚红尘》的剧本上,“三毛是第一次当编剧,难免创作的时候照以前写小说的习惯来,你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方言并没有马上答应,“急吗?不急的话,等我从日本回来以后,再帮你们改一改。”

  林清霞疑惑不解:“你要去日本?”

  方言如实相告,“我要去促成一桩动画电影的合作,弄好的话,说不准算是华夏动画电影史上第一桩中外合资成功的典范。”当然更重要的是,能一解上美厂的燃眉之急,在国际上打出名气。

  林清霞虽说不了解动画电影,但在大是大非上拎得非常清楚,让他先专心在动画电影。

  “剧本倒是不急,现在剧组还在筹备阶段呢。”

  “要不这样吧,我先提上几点建议,你代为转告给三毛,让她先试着赶一赶。”

  “啊!你说就说,怎么突然抱我起来?”

  “这里不是聊剧本的地方,咱们换个地儿悄悄说。”

  伴随着楼梯传来一阵阵沉重的脚步声,微风似是拨弄,似是挑逗般地轻轻吹起剧本的一角。

  《滚滚红尘》,此时的卧室里可不就在上演“滚滚红尘”,毕竟通往女人灵魂深处的通道是……

  ………………

  四天后,飞机在半空划出一道白色的线,而后直冲云霄,从绵绵的云海里穿透而出。

  紧接着一轮红日洒出点点光辉,方言坐在靠窗的座位,双手抱怀,心不在焉。

  过了几个小时,飞机稳稳当当地停在了东京的机场。

  角川历彦看了眼手表,又瞥了眼正打着“欢迎方言君来日”牌子的秘书,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焦虑,但当方言那道熟悉的身影从出口处出现时,心头的那股急切便瞬间荡然无存。

  “方言君!”

  “历彦君,好久不见!”

  两人结结实实地来了个拥抱,同时放声大笑,笑声顿时引来路边人群的注意和投目。

  “吉卜力工作室那边我已经帮你约好了。”

  角川历彦直截了当地说,宫崎骏和铃木敏夫随时欢迎方言到工作室。

  “好!那就定在大后天!”

  方言露出玩味的笑容,明天他准备先到电击文库视察一番。

  “这个先不急,我已经在银座订好了位子。”

  角川历彦做了个“出发”的手势,“一刻揍!”

第744章 宅文化

  银座,二町目。

  华灯初上,灯红酒绿,角川历彦带方言去了平时经常光顾的一家酒吧。

  东京泡沫时代如梦如幻,整个日本从上到下纸醉金迷,大把大把的钱砸在娱乐场所和奢侈品。

  此时此刻,人山人海,几乎座无虚席,好在角川历彦是老主顾,提前预定了雅座。

  当外表眉毛、气质清高的妈妈桑得知,来的竟然是前不久凭《霸王别姬》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方言,挑选了店里最好的女郎,甚至还担心招待不周,亲自上阵,专门为方言这等顾客服务。

  毕竟,方言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人气丝毫不逊色于程龙,为此还成立了“方言粉丝应援会”。

  恰巧妈妈桑就自称是应援会中的一员,边倒酒,边察言观色道:

  “我有个不情之请,我非常喜欢您写的《情书》,待会儿能给我签个名,合个影吗?”

  “当然可以!”

  方言爽快地答应下来。

  “阿里嘎多,方言君!”

  妈妈桑喜笑颜开。

  方言浅尝一口酒,心里非常清楚在银座开酒吧拼的除了资源和人脉,还有服务和名气。

  名气顾名思义,就是名人效应。

  就像众多餐厅里会有明星墙一样,方言的名头能为整间酒吧提高逼格和人气。

  看到他在给妈妈桑签名,角川历彦不动声色地摇晃了下格兰凯恩杯,威士忌在其中摇晃。

  方言写好字之后,问到了出版社和线下书店的发展情况。

  “出版社一切都好,但书店就差点意思了。”

  角川历彦叹了口气,由于这些年日本的地价和房价暴涨,租金也跟着水涨船高,线下书店的开设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他暂缓了之前的扩张计划,把书店的地址集中在东京、京都几个大城市。

  此外,就利用自己在角川书店积攒下的人脉,跟日本各县市的书店合作。

  “那也只能暂时缓一缓了,等租金趋于稳定,或者降下来再说。”

  方言笑了笑,这个日子恐怕不会太远,等日本经济泡沫戳破,楼市雪崩,就是他们的可趁之机。

  角川历彦和他对饮了杯,当被问到“电击文库”时,嘴角上扬,露出得意扬扬的笑容。

  “当然是好极了!”

  “喔?”

  方言一问才知,电击文库所主持的二次元漫画,把日本固有的漫画杂志主导的动漫市场搅和得天翻地覆,比如《罗德岛战记》,手头上已经积攒了一些不输于集英社的知名版权作品。

  “特别是根据你提供的脚本所创作的《东京爱情故事》,目前已经卖出150多万册。”

  角川历彦说:“而且同名改编制作的电视剧很快会在富士电视台播出。”

  这一番话,立刻让穿着和服的女郎眼里异彩连连,因为她们都是《东京爱情故事》的忠实读者。

  “轻小说呢?”

  方言满意地点了下头。

  “轻小说就要差一些了。”

  角川历彦叹了口气,制约轻小说发展的,就在于目前的编辑和作家的能力。

  按理来说,“轻小说”理应面对的是新时代的活泼年轻人,然而90年代后期的轻小说作品,往往都还带着浓厚的“寓教于乐”或者“作者哲学”的色彩,娱乐性不够足。

  “太过文艺是吗?”

  方言不禁感叹了句。

  “没错!”

  角川历彦说,电击文库目前在轻小说的发展轨迹,是照着当年在角川书店里摸索出的路子,初期推出文艺向轻小说同样继承了角川的脉络,所以现在遇到这样的发展瓶颈似乎也是无可厚非的。

  更重要的是,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电击文库面临着“开拓的新航路却被后进者们抢占”的危机。

  “所以必须要加快转型的力度,让电击文库从文艺向向娱乐化路线转型。”

  方言一本正经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这谈何容易,该怎么转型呢?往哪里转呢?”

  角川历彦皱了皱眉。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御宅族?”

  方言语气里透着一丝玩味。

  角川历彦摇了摇头,就听他解释说,最初由日本著名漫画家中森明夫于1983年提出的这一概念,用来描述那些痴迷于动漫并全身心投入的群体,然而这个概念可以延伸到“轻小说”领域。

  “甚至只要是跟二次元有关的群体,都是潜在的御宅族。”

  方言认真分析说:“而这种群体所形成的亚文化,我将它称之为‘宅文化’。”

  包括角川历彦在内,所有人都是一副虽然听不懂,但大受震撼的样子。

  方言耐心地解释,如今的日元社会已经开始原子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但社会竞争压力却在与日俱增,势必会导致年轻一代在社交上出现巨大的障碍,他们与其去交友,倒不如在二次元世界里寻求真正能由自己的意志主导的世界,紧接着悠悠地来了一句日本俳句:

  “虽然我不富有,但在二次元世界里,有温馨的家。”

  “说得好!”

  角川历彦竖起大拇指,“只是要这么办的话,我们不仅需要钱,更需要人,虽然受到‘轻小说’这个概念感召的二次元从业人员数量正在剧增,但质量参差不齐。”

  方言咂摸了下嘴,和国内有所耳闻的单个编辑带大量作者的内容编辑模式不同,日本文库的编辑属于较为传统的实体书内容编辑,单个编辑手里的作者资源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会有更多时间介入到作者的创作中,把他们的理念融入到成品中,像《集英社》、《小学馆》、电击文库都是这模式。

  角川历彦面红耳赤,眼神落寞:“所以要想推动电击文库成为新纪元的‘大人物’,就必须要有老弟你这样的大才,才能堪大任,否则根本是无从谈起,日本有句古话叫创造新时代的不是老人。”

  接着面色一沉,叹了口长长的气,“唉,我已经是旧时代的老人了,只负责推动历史了……”

  “历彦君千万别这么说。”

  方言有意地跟妈妈桑对视了眼,妈妈桑一下子就意会了,“角川社长可老吗?”

  陪在角川历彦身边的女郎也忙不迭补充一句:“怎么会呢!”

  “哈哈哈。”

  角川历彦满面红光,笑着拍了下女郎的大腿。

第745章 吉卜力工作室

  参观完电击文库,方言就在角川历彦的安排下,动身前往东京都近郊的小金井市。

  吉卜力工作室就位于此,因为之前拜访过,所以这一次的登门造访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迎接他的除了宫崎骏,还有他一直以来的老搭档铃木敏夫,以及保持长期合作的导演高畑勋,从《风之谷》、《天空之城》,再到《萤火虫之墓》,几乎参与到了每一部宫崎骏作品当中。

  其中还包括即将在7月份上映的新作,《魔女宅急便》。

  “那真的是太可惜了,无缘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电影。”

  方言静静地站在一面墙壁前,上面挂着《魔女宅急便》的巨幅海报。

  宫崎骏和铃木敏夫眼神交流了会儿,然后笑吟吟地说:

  “这有何难!我们可以为方言君准备个小型的试映会!”

  “会不会太麻烦你们?”

首节 上一节 687/7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