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50节

  可以说是,整整领先全世界将近二十年的技术水平!

  氯化铵中的铵银离子,在火焰实验中会产生紫色火焰,但这要在特定情况下。

  对于这个验证方式,自然是难不倒侯德榜。

  林继庸与他二人相互配合,很快就完成了验证步骤。

  最后,包国维终于能够有些参与感,他负责操作点燃氯化铵。

  铁制的火焰试验棒缓缓接近氯化铵,包国维稳住自己的手臂,轻轻靠近一会儿以后。

  不出一会儿,三张靠近的脸庞之上,营造出了紫色的火光。

  包国维就此不再有疑,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掐灭了火焰之后,笑着看向另外两位化学家。

  “二位先生们,咱们成功了,华夏重化工业从此进步了一大步!”

  林继庸抱在实验台边,一刻也不能离开。

  他神情激动地说道。

  “联合制碱法!秉文你真的是一个天才,咱们真的成功了!范旭东先生!李烛尘先生!还有全国的化学家!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咱们的化学工业,从此要站起来了!”

第345章 入股永利厂!会见范旭东!

  “永利制碱公司。”

  圆形的大门白色标牌,在路灯的映照下,反射出光芒。

  特别是标牌上红色倒三角的标志,极其显眼。

  民国十五年之时,永利碱厂重新开工,有了侯德榜等一众技术人员的加入,所制造而出的纯碱完全达标。

  同年,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牌,被誉为“华夏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永利也被称作当时亚洲第一佳苏尔维法碱厂。

  一时间风头无两,打破了外国制碱厂的垄断局面。

  可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再如何厉害也是受制于人。

  购买来的西方技术是个半成品,即便是有侯德榜等人的努力,可依旧有原料成本过高,国外设备原料采购运输困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甚至于,在国内动乱的局面下,永利厂也几番遇到困难。

  侯德榜是一个科学家,他将自己的一切心力,都奉献到了制碱技术之中,可依旧是在技术之上受制于人。

  不仅仅是制碱还有合成氨等等。

  可研究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接连遇到技术以及资金上面的困难,侯德榜甚至都有些绝望了。

  他曾经幻想过无数次,问题解决的场景。

  但侯德榜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新式制碱法,竟然出自一个少年人之手。

  最离谱的是,这个少年人还是主修文科的。

  深夜的津门工业区,漆黑的天幕上雾蒙蒙一片,偶然才能够看见几颗星星点点的繁星。

  侯德榜带着包国维、林继庸二人,拖着疲倦的身躯,漫步在永利制碱厂的路上。

  走着走着,他不由得停下脚步,不知道是第几次说道。

  “秉文,你.真的是一個化学上面的天才,不知道有没有.”

  包国维停下了脚步,不由得觉得有些尴尬,毕竟这项技术本来就是侯德榜发明的,自己若非想要趁着如今发展的机会,推进一番国内的工业水平,也不会“拾人牙慧”。

  不过他已经习惯了他人的这个反应,倒不是第一次应对。

  他笑着婉拒说道:“先生,国维是一个文人,今日这项技术不过是研究了侯先生的往日成果,结合了国外的一些论文,共同产生的灵感。

  您也看到了,说句不好听的,若非有二位的帮助,我可能再学几年,还是无法实现这个猜想。”

  加入化工?研发各类化工产品?甚至于帮助研发武器?

  这些都是很好的路子,或许比起包国维如今的文学之路,要好上一些。

  可包国维有自知之明,以他的能力,在文学一途上能取得成就,已然是烧高香了,贪多嚼不烂。

  对于其他领域,包国维只打算如今天一般,帮助一些原有历史上的科学家,提前取得成就。

  这便已经是很好的成果了。

  “侯先生,你便不要再逼迫秉文了,他便是这个性子,从前在沪市也是如此,你可不是他第一个拒绝的人。”

  林继庸笑着调侃说道。

  包国维刚刚在沪市扬名之时,在各个领域都展示出了他的天分。

  不论是电影、戏剧、音乐各个领域的大师,都曾经向包国维伸出了橄榄枝。

  林继庸想了想比喻说道。

  “秉文可是咱们华夏如今的达芬奇,什么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秉文乃是天生研究化学的天才,仅仅通过论文和资料,便找出了我们这么多年都没有研究出的公式,若是他肯学习化工,我不敢相信”

  侯德榜只感觉到遗憾。

  听二人越吹越过分,包国维有些无奈,不由得打断说道。

  “二位先生,莫要再说了,我这饥肠辘辘,还是去饭店里面详谈。”

  津门国民饭店,坐落于法租界的领事路,可以说是当时最为豪华的饭店之一。

  作为永利厂的厂长,带包国维来这个地方吃饭,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此时正值深夜,饭店里面并没有多少人,正是谈事情的时候。

  “秉文,此项技术你打算如何处置,国人所研制出的新式制碱办法,必然会在全国引起轰动,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是一个极其劲爆的新闻

  我看你并不缺钱,或许可以入股永利厂,与我们一起继续后面的研究范旭东先生那边显然也会很欢迎”

  侯德榜显然还没有放弃招揽包国维,说这话的时候,他又想到了一个点。

  包国维前段时间,才刚刚因为普利策奖,成为全国热议的对象。

  一华夏人的身份,取得美国人的认可,让所有华夏人都涨了一回脸面。

  如今这个事情爆出去,又不知道国民会有如何的反应了

  包国维自然知道侯德榜的想法,可他还是拒绝说道。

  “我暂时没有继续研究的打算,入股方面可以考虑一下,对于永利厂的未来,我还是很看好的。”

  他笑了一下,并没有打算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包国维平白无故,将这“联合制碱法”给直接送给永利厂,反倒是显得很奇怪,惹人生疑。

  倒不如俗气一些,将这份专利换为股份,对双方都是好的。

  “这个.”

  侯德榜向来是很干脆,却不想今日在包国维面前,倒显得有些婆婆妈妈。

  林继庸立即出来补充说道:“侯厂长,你便不要再提了,我想让秉文入股永利厂也是极好的事情,今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搭把手不是?范先生知道是秉文先生的话,估计也不会推迟。”

  “好吧。”

  侯德榜叹了一口气,终究是拗不过包国维。

  但他还是提到。

  “联系范先生需要点时间,秉文你也得在津门多待几日,我好尽一尽地主之谊,太炎先生那边,我会去书信的。”

  来的时候,包国维就提到要提前回去,侯德榜知道章太炎病了,但听说如今已经大好,便想让包国维多留几日。

  希望能够多研究出一些东西来。

  想了想,包国维也不好推迟,只能点点头说道。

  “那好吧。”

  正好他来津门,也不仅仅是为了“联合制碱法”,还有闽北建厂的事情。

  这件事情,他一开始便打算沟通联系侯德榜与范旭东两个人。

  现在想想,还是找范旭东比较好。

  说到化工技术的研究,首当其冲肯定是侯德榜。

  可若是说到建设工厂的经验,特别是与各个军阀打交道。

  范旭东当仁不让。

  况且,这位范先生的可信度也绝对高。

  他被称作近代民族化学工业之父,甚至于被教员赞誉为国民不可忘记的四大实业家之一。

  将技术和机密,交到他手上,绝对是没问题的。

  国民饭店的饭菜尚可,不过对于包国维来说,也仅仅是填饱肚子。

  几个人简单地吃了饭,便重新坐车回到了厂内。

  夜已经深了,倒也不便联系范旭东,三人便说好明日联系。

  侯德榜想为包国维安排旅店,但包国维执意要在厂里面,便只好安排了一个最好的宿舍给他。

  包国维不住旅店的原因也很简单,如今津门也不太平,厂里配备了保安队,比起旅店什么安全太多了。

  永利厂的宿舍也带着一股子化学药剂的味道,不过包国维倒是睡得很香。

  就是曹晏海一直在旁边说着梦话。

  “服务员,牛排红酒一模一样的再来两份,爷爷我要大快朵颐,叉子?不能直接用手么?”

  先前去国民饭店,单独给他一个人开了一桌,梦里似乎还在回味着牛排。

  第二天一早,还没到十点钟,宿舍门就被敲响了。

  往常包国维没到十点钟,是绝迹没办法起床的,不过想到今日有事情,便起来开门。

  一打开宿舍门,厂里的警卫队长便站在门口,笑嘻嘻地说道。

  “先生,侯厂长叫你过去呢,说是一起去与我们的范大老板见面,您要不要先吃个早餐。”

  警卫队长比昨天还要热情。

  这也难怪,毕竟昨天包国维刚到门口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哪家的富贵公子来找茬呢,后来知道是侯厂长的客人,态度好了些。

  今早听说,这位少年竟然还要跟范旭东谈事情,当即收起了一切轻视。

  久大精盐公司。

  坐落于津门赤峰道63号。

  1910年范旭东从京都帝国大学化学工业系毕业,随后在梁启超的介绍下,进入到北洋政府工作。

  因为不满当时官场的腐败,遂辞去了工作。

首节 上一节 350/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