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第127节

“你又买羊肉了,队里又杀羊了?你这样队里杀一次羊,你就买一次羊肉,家里什么时能攒下钱,我们家少平高中毕业了算不算好事?”..

“外人都抢着买咱们村的羊肉,冬天净吃白菜,萝卜,土豆了,你怀着孕,猫蛋,狗蛋都还是孩子,需要营养,不吃点好的补补怎么行。”

其实一个月在村里买几次羊肉,真花不了多少钱,一斤羊肉五六毛钱,一个月也花不了几块钱,兰花就是穷日子习惯了,消费观念改不过来。

王满银一边收拾手里的羊肉,准备做一个羊肉炖萝卜,一边对着兰花说:“少平毕业是从上高中那天就知道的事,又不是什么惊喜,能让你这么开心?”

高中毕业在农村算是一个人才,但是高中毕业也不能说有什么大用,生产队需要文化的岗位的都有人占着了,村里都有文化人,虽然知青调回城里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哪个村子都有剩下的知青。

罐子村剩下的两个知青就都在学校教书,所以现在的村里都办的起来小学,不缺少文化人。

少安能当上队长,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公道,本来会计,记工员,小学文化就足够,做的也挺合格,不可能换成孙少平去做这些工作,少安不能同意,队里社员也不能同意。

“少平不只是毕业回来了,还被安排到村里小学当老师,一年不仅上课的时候可以挣二千六百个公分,放假出山劳动还另计公分,公社每个月还发六块钱的补助。”王满银听音都能听出来兰花,发自肺腑的高兴。

人民教师的地位,在人们心目中,从来都具有颇高的地位。

孙少平这个人能做主角,还是有主角气运的。

所有的好事都能赶上,有困难了总能遇到贵人。

双水村这一茬一共有三个孩子去县里上高中,孙少平,金波,和田润生。

田润叶性格绵软,身体也瘦瘦弱弱的,作为双水村的权二代,家里条件优越,从没下过地干活,现在高中毕业,回到了农村,田福堂哪里舍得让润生下地劳动。

田福堂整天的在家里发愁,田福堂不开心,狗头军师孙玉亭当然也跟着着急,但是孙玉亭能被田福堂器重,还是有几分小机灵的。

还真让孙玉亭想到了办法,让田润生到村里学校当老师去。

村里就这么多的孩子,双水村已经有了两个老师,一个公派教师姚淑芳,地主成分在县二门市部上班的金光亮的婆姨,另一个老师是民派教师金成,双水村的副支书金俊山的儿子。

两个教师的岗位都不是孙玉亭可以撼动的,但是没有空缺孙玉亭可以制造空缺。

双水村就两个生产队,适龄的孩子就这么多,生源就这么点,初中加起来都不够一个班的,但孙玉亭还是合计在双水村办一个初中。

由于只让田润生一个人去学校教书,田福堂怕村民说嘴,影响不好。

村里上高中的就只有三个人,金波已经去当兵,就让村里唯二回来的高中生孙少平占了便宜,可以跟着田润生一块去学校教书。

第七十四章 都要帮忙

经过孙玉亭和田福堂的一通操作,卖了生产二队的老母猪,已经顾不得考虑帮助社员繁育猪崽,腾出来了空窑洞,作为教室,双水村就办起来了初中。

但是孙少平和田润生,两个人哪有水平真的教的了初中,自己都没学明白。

最后安排就是孙少平小说看的多,勉强教教语文,公派教师姚淑芳的数学水平不错,可以教一下数学,其他理化生科目,双水村就当作不存在了。

双水村初中班开的意义,也就是帮着田润生和孙少安解决了工作岗位,农闲的时候帮着带带村里的半大孩子,孩子们多多少少也能学那么一点知识。..

兰香和金秀,这种要上高中的孩子,当然还是要辛苦去石圪节。

双水村这个初中班办的真可以说弊大于利,不仅增加了双水村大队不少的开支,孙少平当老师这段时期,双水村孩子都在双水村上初中,也耽误了真正有学习天分的孩子。

当然了这是田福堂和孙玉亭做的决定,不能都怪孙少平水平低。

“当老师挺好,也算没有白上高中。”

王满银也是昧着良心说出来,哄兰花开心了。

“也不只是少平有喜事,现在秀莲也怀孕了,少安也马上就要做爹了。”

“这个算的上是一件喜事,咱们什么时候去双水村了给秀莲带点鸡蛋过去,怀孕了可不能还是高粱都吃不饱,也要补充点营养。”

母鸡下蛋和温度,日照时间有直接关系,王满银为了家里能时常吃上鸡蛋,也是下了大功夫,给鸡住的窑洞挂上了草帘,电灯虽然没接,也挂了煤油灯每天补充日照,不时的补充粮食,白菜。

王满银家母鸡产蛋量受到冬天的影响不大,自家的鸡蛋供应紧张几天,送点给秀莲问题不大。

兰花不是自私的人,母鸡多产蛋的方法当然是告诉了不少人。

但是跟着学的人家并不多,保暖都有办法解决,喂粮食和浪费煤油,多产鸡蛋,也说不上多赚,宽裕一点的人家,更愿意一些。

今年罐子村,年底结算的时候,就欢乐了很多,罐子村公分一下子就值钱很多。

已经没有倒欠户,劳动力多的人家可以分二百多,不过因为现在孩子结婚以后都要分户单过,家里壮劳力都不会太多,王满银家也分到手一百多块钱。

加上年底家里可以卖一头猪和一只羊,几只羊羔,家里的明面收入已经不少。

“兰花,明年开春咱们把家里的两口窑洞家收拾出来吧。”

“咱们现在住的挺好了,急着收拾窑洞干嘛。”

“怎么挺好了,一家人住一块热闹啊,猫蛋和狗蛋都大了,应该自己睡了,而且咱们现在住的这孔窑洞,墙皮都掉了,墙面也得粉刷一下了,门窗也该刷刷漆了。”

兰花不擅长做这些决定,对物质要求也不高,能吃饱穿暖就再无追求,说是商量,王满银也就是从尊重的角度通知兰花一下。

虽然特殊时期已经过去,但是这个春节和之前过的还是区别不大。

等年过了之后,王满银就先找王满仓申请买木材,买了木材之后,就到邻村找了木匠,开始定做门窗。

木匠也是庄稼人,现在箍窑洞的少,打家具的也不多,两幅门窗王满银不需要等待太久。

修家里的两孔窑洞最大的开销的就是两幅门窗,陕北木材卖的贵,加起来就要花费近三百块钱。

木匠虽然也是庄稼人,但是在有活的时候可以请假,挣公分哪有做木匠挣钱,木匠师傅给了王满银保证,半个月时间两幅门窗绝对可以打好。

因为陕北缺木材,木匠数量自然也缺少,但是罐子村并不缺少的高明的泥瓦匠,壮劳力都还在基建工地忙活,王满银也只能先做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买了白灰等各种材料,用架子床拉了回来。

“满银,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动工粉刷窑洞?”

王满银不过就是偶遇了一次王满仓,就被拦住拉话了。

“看情况吧,怎么也要等基建工程结束,还不能耽误春耕,除去这两个时间,才有人手,满仓哥你还真要来我们家帮忙?”

“你以为我是和你开玩笑的!我做泥瓦工也是一把好手。”

“还是不用了吧满仓哥,你怎么说也是村支书,我哪好让你帮我们家做泥瓦匠的活。”

“你小子还真不用我帮忙,村里的人都还在基建工地,听说你需要粉刷家里的两孔窑洞,不少人都让我给你捎消息,说要来你们家帮忙。”

王满银的动作并不小,准备修葺两孔窑洞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村里。

虽然壮劳力都吃住在基建工地,但是毕竟没有出石圪节公社,隔三差五的还是要回一趟罐子村的,消息自然也传回了基建工地。

“那我王满银可是要谢谢大家伙惦记了,等开工的时候一定好酒好菜的管够。”

有人主动提过来帮忙,王满银也想明白了,因为去年罐子村年底结算,都多发了不少的钱,原因就是王满银带回来的青储技术,村民朴实,有人感激王满银想要过来帮忙,不奇怪。

就算村民里面不朴实的,心眼多的,王满银掌握着青储的核心技术,家里想养羊,也用得着王满银,也会想着来王满银家里帮忙。

“满银,你要没定好时间,我就帮着你定了吧。”

“你能帮我定个时间最好,你是村支书最了解村里的情况,安排的时间最合理。”

“等基建工地结束,到开始春耕之前,中间会有几天不忙,你们家也就粉刷两孔窑洞,装一下门窗,人少了两天,少多了一天就可以结束,定这个时间就好。”

“行,听你的。”

“人手我来帮你联系,你把后勤工作做好就行,这几天有功夫了多磨点白面,都是来帮忙的,吃的可不能差了。”

天天叫哥没白叫,王满仓这省了王满银不少事。

“这几天回家了我什么都不管,就磨白面,来帮忙的全吃白面馒头,菜有肉,酒管够。”

第七十五章 外出

虽然王满银忙着修葺两孔窑洞的事,但是家里最重要最要紧的是兰花。

77年的春节过的比较晚,阳历二月十八是春节,过完了春节,距离阳历三月也就没有几天了,兰花预产期就在阳历三月份。

王满银娶兰花之前家里就王满银一个人,兰花进门之后,不用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各种妯娌,嫂子和小姑子的家常理短,是省心不少,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也少了人照顾帮衬。

兰花的预产期还有一些天,伺候月子肯定是王满银的责任,孩子满月之后,兰花要一个人带三个孩子,就算猫蛋可以帮一定的忙,家里也离不开王满银。

因此王满银决定趁着孩子没有出生之前,去一趟黄原,特殊时期已经过去,了解一番外面的情况,主要是之后一段时间不能出去,王满银不想荒废了自己的时间,购买一批书籍,孩子将要出生,采购一批孩子用的东西也有必要。

“兰花,这两天我想要出去一趟?”

对于兰花来说,苦点累点都不怕,就怕王满银出去当逛鬼,其他事情王满银都可以不商量,但是出去的时候一定要先和兰花说好,不说好直接跑了,王满银就担心兰花受不住打击,老三都要提前出生。

“你想要去石圪节还是米家镇?”

“我想去黄原一趟,你先不要着急,我不是准备去外面乱逛,去黄原也就一两天,把事情忙完了我就回来。”

“满银,有什么事情现在要去黄原?”

“我这不是想着老三就快要出生了,添个孩子需要买不少东西,而且,孩子出生之后,我都要在家里陪着你,不好再出去,原西县里书店里面书不多,我想看的没有找到,我准备到黄原买去。”

“买书可以,但是给孩子买东西就不用了吧,我准备的挺齐全了,被子,褥子,衣服,尿布,尿垫,还有猫蛋和狗蛋穿过的,用过的,不管孩子是男娃还是女娃够用的了。”

兰花怀孕之后,就开始准备孩子用的各种东西,这么长时间下来,穿的和用的在农村确实不算少了。

“孩子这不是还没有准备吃的吗,我准备去看一下能不能买桶奶粉,奶粉如果买不到麦乳精也可以。”

“这你不用准备了,你忘了咱们家有新鲜羊奶?”

“忘是没忘,但是买书总要去黄原一趟,能买到了就买一桶,多准备一点准没错。”

王满银不好给兰花解释,刚出生婴儿只喝羊奶营养不够,在附近也就是在罐子村有这个条件,其他村子如果孩子母乳不够,喝的都是米汤,羊奶都不敢想。

“满银,你不会又出去乱逛吧!”

“那不可能,窑洞的门窗都在做了,各种材料也都拉回了家,家里这一摊子事,我怎么可能出去闲逛。”

王满银两年的改变还是有效果的,信誉度恢复了不少,让兰花比较平静的接受了王满银要出去两天的事实。

“兰花,你这离预产期也没多少天了,我早去早回,还要在黄原住一天,我去大队部开介绍信去。”

“这都天黑了,明天去不行吗?”

“明天去不是又耽搁一天,现在天也刚黑,时间还早,我出去一趟,请假,开介绍信一下就齐了,明天就走,后天就可以回来。”

看王满银说的这么笃定,兰花又放心不少:“那我明天早点起来,给你做点煎饼做干粮。”

“行!”

这年代农民出门哪有不带干粮的,家里也没有什么粮票,也不是到处都有饭店的时代,只有少量的国营食堂,兰花的一番好意王满银欣然接受。

王有财带着壮劳力都在基建工地,不经常回家,王满银找了在村里的副队长请了假。

然后就来到了大队部,王满仓不在大队部,省了王满银的一通解释,张志强在开介绍信也没问题。

第二天,王满银吃过早饭,带着干粮就来到了村外面的公路旁等车去黄原。

米家镇到黄原的公共汽车时间还是挺固定的,赶时间王满银也就没有等过路的货车白嫖。

距离虽然不远,但是路况一般,公共汽车不时人上人下的,也快不起来,王满银到黄原的时候,时间也差不多来到了中午。

黄原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其历史可追溯至周。周以后,历代曾分别在这里设郡、州、府,既是屯兵御敌之重镇,又是黄土高原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地区首府,管辖着黄原市和周围十五个县,大小应该有将近三万平方公里。

黄原位于一个大川道里,四周被连绵的群山包围。黄原河由北向南穿城而过,于几百里外注入黄河,王满银就是在河东岸车站下的车。

东西两岸被两座桥连通,一座老桥,位于市中心,桥面狭窄,也就四五米宽,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个年代的高峰期都能造成拥堵。

这次王满银来原西,发现黄原河,在离市中心远一些的地方,又建了一座新桥,桥面宽阔不少,车辆和行人不多,没意外的话黄原城以后就会向新桥这边发展。

到了黄原抬头望去,没有什么高楼,一眼就看到黄原的地标,位于古塔山上面的九层古塔,黄原城,规模要比原西县城大几圈,

首节 上一节 127/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