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第126节

“满银,你看各位村支书,都想要你去村里指导做青储,你这边能不能辛苦一下?”

“白书记,这不是我辛苦不辛苦的问题,你可能不太了解,秸秆合适做青储的时候,是越青越好,牲口吃了也就越有营养,但是为了保证玉米和高粱的丰收,只能等庄稼成熟之后,收割了就尽快做成青储,要不然效果就大打折扣,咱们石圪节的秋收,都是前后脚的功夫,我想去也是有心无力啊。”

“满银,我们村的高粱和玉米种的早,能比你们罐子村的早收两天,这两天就准备动镰了,你就来我们石圪节大队,等忙完了我们这边,再回你们罐子村秋收,这样也算两全其美,耽误你的公分,石圪节大队亏待不了你。”

第七十一章 身不由己

“满银,我们牛家沟也准备秋收了,一定要先来我们村,我们村穷啊!”

“满银,我们下山村可以等几天,等你们罐子村秋收了!”

“满银,我们王家村也可以等,不能忘了咱们王家村,咱们可都是亲戚,早些年都是一家人。”

王满银话落,因为赵志高不讲武德先开口,办公室就乱了起来,王满银都听不清楚具体说了,就听见了满银…满银。

“啪!”的就听见了一声响,就看见了拍了桌子的徐治功说:“都安静一下,开会呢,吵什么吵,一个一个说,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些混不吝的村支书,就公社领导发话更管用,县官不如现管,公社领导真能影响到各个村的利益,说话当然好使。

等各个村支书都安静下来,才听着白明川开口:“满仓支书,你们罐子村什么时候开始秋收?”

“我们村再有两天,大后天开始秋收。”

“把王满银给你们留村里两天,怎么都够你们村两个生产队做青储了,其他时间王满银要调其他生产队帮忙,你们生产队就少个人,辛苦一下。”

“我们尽量,白主任,我们罐子村不少社员家里养了羊,也都等着满银帮着做青储了,这个也不能耽误了。”

“满仓支书,做事不能只考虑自己嘛,石圪节全体社员都是自己的阶级兄弟,自己过好了,增收了,也不能忘了其他兄弟嘛,我做主,罐子村就定两天时间了。跟民,你现在统计一下各个生产队秋收的时间,然后咱们再看怎么能合理安排一下。”

“哎,好!”

刘根民拿着本子,去找各个支书统计时间,白川明就坐过来了王满银旁边。

“满银,你最近就辛苦一下,咱们石圪节各个生产队穷啊,好不容易有了增收的方法,怎么可能不珍惜,你能无私把青储技术贡献出来,等我和徐副主任商量之后看具体怎么给你嘉奖,至于你去各个生产队指导耽误的公分,我让各个生产队按最高的技工标准补偿你。”

现在这个场面,王满银真就不好拒绝了,不只有公社领导,还有罐子村附近各个村村支书,这群人都得罪了,王满银在附近就不存在什么人际关系了,兰花不像能轻易舍得离开村子的样子,王满银一家还要在村里生活很久。

“好,都听白主任你安排。”.

“没有提前和你说,也是因为事情太急,来不及和你提前沟通,各个村支书都在公社等着了,希望你能理解一下。”

既然要答应,面子功夫也就要做好,也算还个人情,去年的时候王满银能从基建工地放回去,也要承两个公社主任一份情的。

王满银没想到在这农村,自己也能体会到身不由己的感受,人情社会还是肆意不了。

等刘根民统计完,按着各个村,各个生产队的情况,最后也前前后后的给王满银安排了半个月的时间,唯一的安慰就是各个支书都同意,按着农村的各个技术工种一天五块钱给王满银发放补贴。

这个补贴王满银就心安理得的收下了,这是农村的正常工资,如果请人箍窑洞,去外村请一个大工,就是一天五块钱的工资,或者结婚请厨师都是这个水准。

物以稀为贵,给王满银这个补贴,也算是王满银技术扶贫,半卖半送了。

这个结果不能说大家都满意,只能说达到了各个村支书的最低底线。

“满银,这次你可落下了不小的好处,公社奖给你不少肉票,粮票,布票。去各个生产队指导,也能挣不少的补贴,咱们村里穷,就不单独奖励补贴你了。”

等到了罐子村村口,和田福堂分开,王满仓才对着王满银说。

“那不用,村里已经因为我掌握着青储技术,平常劳动给我算成满公分了,哪有再奖励的道理。”

“还有,这次再挣到钱了,就攒起来不要乱花了,马上就要是三个孩子了的爹了,应该知道要给孩子攒钱了。”

“行,知道了,这次就不买自行车了,家里有一辆就够了,等我攒够了钱,先把家里的两口窑洞给修葺了,修好了窑洞,备着给我家狗蛋娶婆姨用。”

“你这样想就对了,等修窑洞的时候我去给你家帮忙,你们家多好的三口大石窑,都是咱们先人传下来的,等修好了又是罐子村的上等人家,不愁你们家狗蛋娶不到婆姨!”

王满银就是开开玩笑,但是这就是王满仓的真实想法了,孩子结婚这么大的事,哪能临到头了才打算,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打算了,不攒几十年钱,哪里够箍窑洞,置彩礼,办婚席的花费。

“那你想喝喜酒可有的等了,起码要等一二十年。还有今天既然安排了有人替我了,你再帮我请个假吧,我下午就不出工了,从明天开始要连着忙好久,我带着兰花去双水村一趟去。”

王满银自己不去请假,当然是嫌山上找人请假,来回一趟耽误时间。

这次回双水村,目的简单很多,就是因为王满银这半个月都不会有什么空闲,没有时间陪兰花回去,兰花怀着孕,带两个孩子回去,王满银也不放心。

现在回去一趟,给孙家带点粮食,到了秋收卖力气的时候,吃不饱可不行,王满银一家短时间也就不回双水村了。

回去一趟孙家变化不大,老两口一切如旧,小两口蜜里调油。

有了变化的也就是,孙少平继承了少安的小土洞,现在放假回来都是在孙家睡觉了。

因为少平好基友金波,在九月份部队招兵的时候,因为有吹笛子的才艺特长,被部队召走去西藏做文艺兵了。

没了金波,孙少平在金俊海家里住就不合适了,上学骑的自行车也没有了。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孙家不是没有地方住人,少安住了好多年的小土洞,孙少平住起来本就没什么问题,讲道理少安结婚之后孙少平就应该搬回来的,就这都在金俊海家里多赖了半年。

第七十二章 两级反转

至于没有自行车上下学,更不是什么问题,石圪节村民去原西,大部分选择的都是步行,能走路干嘛要花车票钱。

也就石圪节公社的各方面条件不错,交通也便利,真正的山区,孩子们想上个小学都要走几十里山路了,孙少平这都成年人,高中生了,跟着金波享受的都是职工家庭孩子的待遇,也该体验一下生活了。

兰香变化也不小,之前是学习是跟着老师的课程走,现在是满心扑在学习上,进度已经超前了,不爱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更不爱玩。只要有空子,就往数、理、化老师的房子里跑。

别看孙少平是一个高中生,兰香是一个初中生,数理化的真实水平,两个人正好的颠倒过来。

当然了真实情况也就王满银一个人了解,孙家人眼里孙少平还是一个好学生哩,学习辛苦,哪次回家不得吃点好的补补。

第二天,王满银起来之后,晨练,挑水,做饭,喂养家里的猪,羊,鸡。

兰花怀孕之后,王满银就尽量把早晚能做的活都做了,王满银出山劳动之后,兰花打猪草,捡柴草,营务自留地,王满银也阻拦不住。

在农村,职工家庭的婆姨怀孕也是该出山出山,该做家务做家务,婆姨挺着大肚子出山,把孩子直接生到地头,在哪个农村都出现过,不存在怀孕就不劳动的情况。

吃过饭王满银就骑着自行车,出发去石圪节大队。

赵志高确实没乱说,石圪节大队耕地面积大,生产队众多,播种周期更长,所以有一部分高粱,玉米最先成熟。

王满银第一个过来的村子就是石圪节,王满银直接选择来大队部。

“满银,总算是把你给盼来了,吃了早饭没有,没吃的话去家里吃点。”

刚到石圪节大队部,就找到了热情的赵志高。

王满银觉得赵志高待人接物,比田福堂强多了,要不是田福堂有背景优势,在石圪节公社争取各种好处还真不一定能比得过赵志高。

“赵哥,我吃过了,时间有限,咱们就赶紧的开始忙正事吧,先带着我看看你们这边几个生产队挖的青储窖,没问题的话,咱们就开始了。”

时间确实也挺紧张的,一个生产队要忙着秋收,又要同时帮助做青储,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这时候又要感谢陕北雨少了,要不然粮食要被糟蹋不少。

“那行,社员们都等着了,等到了中午好好的招待你吃点好的,晚上了再一起喝酒!”

石圪节这种生产队多的村子,王满银待两天,生产队少的村子王满银待一天。

时间这么少,青储饲料肯定做不完,但是每个生产队都能示范着帮着做几窖,剩下的就要生产队自己来了,王满银也不藏私,能教的都尽量的交给村民,能不能成功发酵就看村民学的怎么样了。

虽然王满银现在到各个村里都挺受欢迎,就王满银一个人人少的原因宰羊谈不上,杀鸡还是有的,吃的不错,村里的干部和王满银的二流子好友作陪,还有补贴。

村里人都羡慕的一份好活,但是王满银已经膨胀了,看不上这一天的五块钱,要是长期的话还不错,就这十几天,挣几十块钱,多这些不多,少这些不少,只能说是鸡肋。

所以王满银不怕其他村民学会,就怕学不会,今年还没有看到收益,都有这么多村子跟风,等看到了今年冬罐子村分钱,不说石圪节各个村支书了,公社两个主任都该带头在石圪节公社推广了。

石圪节两个主任一个一心为民,一个为功,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前前后后的忙碌了半个多月,王满银也说的上是早出晚归,几十块钱挣的也不容易,就连自家的青储,也是村里帮着一起做的。

在罐子村附近村子,王满银二流子的标签,也算是变成了“能人”王满银,人设两级反转,这个就是意外之喜了。

秋收过后,一件喜事降临了罐子村,罐子村要通电了。

石圪节早已经通电,罐子村离石圪节不远,其实拉十里的电线早不成问题,但是制约着罐子村不能通电的原因,都是因为电厂发电量有限,能供应工业用电,和城镇用电都很勉强,自然轮不上农村。

现在发电厂发电量有增加,有一部分农村,可以通上电,罐子村因为距离原因,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了这个机会,当然了也有一部分罐子村收入增加,不怕用不起电的原因。

供电局人手有限,村民对通电也是热情高涨,迫切的想要通电。

村民秋收之后也就是一些农田基建的工作,村里的壮劳力都停下了农田的活计,也都帮着去埋电线杆子,原始的木制电线杆子,没用几天,电线就通到了村里。

村子也不只是通了电,村大队部和公社通上了电话,村里也通上了有线广播,家家户户不只装上了灯泡,每家还都装上了一个小喇叭。

灯泡都是十五瓦,二十五瓦的小灯泡,比起煤油灯当然方便亮堂很多,但是这个不算是惊喜。

重点是小喇叭的作用不小,小喇叭就是接通的公社的有线广播。

有限广播当然就是公社放什么,村里听什么,公社很早就有广播站,不过之前能听到广播的只有石圪节的村民。

公社广播站,有时播送公社的工作通知,有时还播送一些上级文件和宣传材料。

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同步转播县广播站播出的节目,每次转播时间为一到两个小时。

早上《东方红》开始,晚上《国际歌》结束。

然后县广播站,除了很少一部分的自制节目,大部分时间都是转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陕北人民广播电台。

最后连通的是大队广播室,大队广播室设备很简单,一台收扩音机加几只话筒。收扩音机用作接收、传输公社广播站输入的节目。话筒是在召开大队广播会议和播通知的时候用一下。

其他先不说,有了小喇叭,找人方便多了。

第七十三章 空缺

通了广播之后,下工之后就不见了在村里聚在一起聊天的人了。

都是回到家里听广播,这个热乎劲,一时是肯定消散不下去,了解时政要闻,天气,知晓县、公社、大队要抓的中心工作。

每天还能从门头喇叭里听到《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革命歌曲,相声,评书也是应有尽有。

小喇叭可能在其他地区不稀罕,听了十几年的都有,但是对于刚通电的罐子村来说确实是新鲜事物,罐子村人还真没少羡慕石圪节大队村民家里都有小喇叭。

当然了罐子村现在也是其他村子羡慕的对象,少安就对罐子村通电之后的广播羡慕的不行。

今年的冬季基建任务是还是修水利,这种任务,村民就要比给双水村修梯田热情高涨很多。

等农田的事情忙完,各村就被组织起来修大堤,一个生产队为一个单位,一个标段,明细任务要求,提前完成可以提前回家。

拿到任务统一全员上堤兴修,路比较远吃住在大堤上,搭临时草棚,男人住一个草棚,女人住一个草棚,照明用马灯。

7点开工挑土,上午9点休息半小时,中午11点半吃饭休息一小时,下午14点再休息半小时,18点下班吃饭,20点熄灯睡觉。

壮劳力都去基建工地,留在村里的劳动力也不闲着,只是比较松懈些,不是那么忙,农民干活有说有笑的,家长里短的,生产队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小麦草要锄一下,农家肥要挑到大田,农田沟渠要铲草清淤,道路修整一下,小水利要加固除险。另外会比较多,总结会、表彰大会、批判会、斗争会、学习会、评比会、忆苦思甜会等等。

当然了挣的公分也是相对公平的,去了基建工地的都是满公分,留在村里的就相对的少一些。

农村基建还是有很大价值的,不管是修水库和修堤坝,修河道,修梯田,要不是公家组织,让村民自己来修,缺少大型机械设备的年代,做不了大工程,几十年后再来看,好多的农田基础设施,也都是这个年代打下的基础。

王满银虽然留在了村里,也没有清闲,羊群规模扩大了,事情也成倍的增加,加上其他村子青储,出了问题,王满银总要去帮着找下原因。

养的羊多了,宰羊,卖羊自然也多,队里的青壮挑一下,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也就王满银算一个壮年,王满银也就多了,帮着李来顺一起宰羊,卖羊的任务,自己买起来羊肉是方便多了。

时间很快了的就到了77年,兰花怀孕也有了七个多月,身子明显的笨重了起来,王满银回到家就看到了兰花哼起了样板戏。

“兰花,你是遇到什么好事了,这么开心,知道我今天要买羊肉回来,吃好吃的?”

首节 上一节 126/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