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备当豫州牧时,其治所便是谯县,吞并沛县,正符合当下刘曜的战略部署!
而另一波则由刘曜率领,带着亲卫典韦,还有颍川土著荀攸,赶往颍川阳翟,前往那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颖川书院,拜见大儒郑玄。
其实刘曜原本想把典韦也撵回谯县,毕竟这家伙屁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在一帮文化人面前,只能给自己栽面,完全帮不上半点忙。
但怎奈不管何人,都不同意如此,毕竟亲卫是守护主上安全的,打发一个回去,就已经是违规了,全打发走那还得了?
又考虑到谯县乃是许褚老家,所以干脆把许褚撵回家,夫妻团聚,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潇洒一段时间,权当给他放假了。
两队人马于阳翟附近分别,刘曜三人大约行了半日,便抵达了阳翟古城,一股浓重的历史厚重感,霎时萦绕上来。
或许因为颍川书院在此开办的原因,阳翟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儒生装扮的人,甚至连满街走的小孩,都能文绉绉的白活几句古诗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走在阳翟的街道上,刘曜有种回到现代,正在上初中历史课的感觉,不穿越不知道,一穿越才知道,原来背诵古文,还能有如此大的好处。
荀攸原本还想带着刘曜,回荀家老宅做客,怎奈刘曜似乎心情迫切,三人直奔颍川书院,完全没有半点疲态。
苍劲有力,透着浑然天成气息的四个字跃然匾上。
颖川书院!
刘曜心情澎湃:“终于来了!”
荀攸非常有眼色的上前叩门。
咚!咚!咚!
吱呀
门打开一条缝,从里面转出个小童,年纪约莫只有三四岁的样子,一脸呆萌的望着荀攸,绽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荀叔父,你怎么回来了。”
“小毓啊,快向师尊禀告,就说当今沛武王来拜访师尊了。”
小童眨巴眨眼睛,望向刘曜这边,嗯的点了点头,哧溜钻回书院:“叔父稍后,小侄这就禀告。”
刘曜走上前:“公达,这小孩像个白瓷娃娃,好可爱。”
荀攸嗯的一声回应:“他是书院最小的学生,其父与攸一样,乃是黄门侍郎,唤做钟繇。”
“钟繇?”刘曜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
突然,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钟繇?
那岂不是钟会之父?
可钟会应该还没有出生,那眼前的小童岂不是钟会的兄长?
果真不愧是汉末人才孵化地啊! ..
(未完待续)
第130章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片刻后,小书童折回,与之同来的,还有大儒郑玄。
当郑玄出现在大门口,亲自迎接刘曜到来的的那一刹那,荀攸整个人都惊呆了!
刘曜、典韦或许不知道,但荀攸却不可能不知道,郑玄品性清高,可谓高风亮节,完全不屑于官场上的人和事。
虽然他绝大部分弟子都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但他依旧像是汉末腐朽风尚中的一股清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毫不客气地说,即便是当今圣上亲自造访颍川书院,郑玄亦有可能告病,亦或是提前游山玩水,于以躲避。
他便是这么个人,对于自己不喜的人或事,便是天王老子来了,钢刀架在脖子上,亦不会有丝毫改变。
可偏就是这么执拗的一个人,没有拒绝刘曜的到访已经堪称奇迹,如今居然还亲自出门相迎,甚至无视了他这个文采出众的弟子,直接朝刘曜本人走了过去。
荀攸心中顿时一万头草泥马狂奔而过!
这……完全不合常理啊有木有?
“不知沛王殿下到访书院,玄有矢远迎,望乞恕罪。”
郑玄阔步而来,长袍轻甩,双手当即一揖作礼,笑容满面道。
刘曜也是一个愣怔,虽然他贵为朝廷沛武王,兼豫州牧,身份显贵,但在郑玄这样的隐士大家面前,他这点身份还真没有多大分量。
正因为知道自己分量不足,所以刘曜一直恭敬地等在书院门口,可没曾想,郑玄居然能亲自出门相迎,实在是受宠若惊呐。
不过刘曜却没有傻愣在那里,而是大大方方地迎了上去:“小子仓促到访,未能提前通知郑师,叨饶之处,望乞海涵呐!”
“诶”郑玄笑盈盈道,“沛王殿下能来鄙书院,乃是郑某的荣幸,何来叨饶之说,前些日子子干曾来信,说你不日必来颍川,没想到还真来了。”
嘿!原来是卢植这家伙。
刘曜长舒口气,真没想到卢植的能量居然这么大。
事实上,卢植的能量远比刘曜想象的要厉害得多,他性格刚毅,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与郑玄、管宁、华歆是同门师兄弟!
最最最重要的是!!!
卢植乃是郑玄的师兄,二人同在马融门下学习古文经,关系极为密切!
刘曜心中暗道:“卢植这个忘年交还真是给力,离开雒阳的那天虽然没有给他送行,但人家给郑玄写信了啊!一件实事儿,顶的上千万句虚言!”
“殿下一曲《将进酒》实在是令人震撼,郑某未经允许,私自将其列为书院经典必读之一,还望殿下切莫怪罪。”
其实郑玄起初也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刘曜,但是当《将进酒》传入颍川,传入书院,传入他郑玄的耳朵里的时候,他勉强算是认可了刘曜的文采。
紧跟着,赵忠垮台,何进命陨,张让被禁足家中的消息传入颍川,让这个对大汉朝廷失望透顶的郑玄,又燃起了一丝希望之火。
他开始关注刘曜!
这才发现,黄巾之乱时,他执意留在颍川,与书院共存亡,不与司马徽一起逃亡荆州,结果大汉朝廷军队大败,阳翟被围,解放整个豫州的人,正是刘曜!
『苍天未死,刘曜在此!』
这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让郑玄有种重燃斗志的心!
虽然直到现在,郑玄潜意识中,依旧认为汉室腐朽到了根基,根本无药可救,但是对于这么一个有宏图大志的年轻人,郑玄还是颇为欣赏的!
刘曜赶忙欠身一礼:“郑师此为,教小子情何以堪呐!”
郑玄手抚颔下五绺白须,似是在调侃道:“只是可惜呐!当时老夫不在场,否则这诗中的名字便该是老夫了!”
刘曜淡笑一声:“凭郑师名望,流芳千古已是必然,又何须借这小小的《将进酒》,倒是小子今日来拜访郑师,或许能蹭蹭郑师的名望,好让后人记住,曾有个小子姓刘名曜。”
哈哈哈哈!
二人相视一笑,气氛极为和睦。
荀攸赶忙迎了上来:“郑师、殿下,咱们老在这里站着也不是那么回事,不如进书院,再叙情分,畅谈诗文。”
“哎呀呀,是为师不懂礼数了。”郑玄一拍脑门,连忙挥手做请状:“殿下请!”
刘曜同样摆手做请状:“郑师先请。”
二人礼让一番,最后并肩走入书院。
早有钟毓开始烹茶待客。
郑玄端坐上首,轻声道:“听子干说起,这碧螺春乃是殿下所制,甘醇可口,实在是茶中精品,千古一绝。”
荀攸嘿笑一声,补充道:“老师或许不知道,你最爱喝的醉仙酿,也是沛王殿下所造,只是还没有大量出产罢了。”
郑玄哦的一声,兴趣大涨:“是嘛?怪不得殿下能做出《将进酒》这样的千古绝唱,难不成会是因为醉仙酿?”
此时的刘曜已经脱离了,因剽窃诗词而尴尬的青涩期,反倒是脸皮厚厚地享受着,原来当诗仙是那么爽!
“郑师若是喜欢,小子明日便命人拉一车醉仙酿来!”
刘曜出手极为阔绰,要知道现在这醉仙酿的价格疯涨,在雒阳甚至一壶难求,由于沛武王的原因在内,他甚至成了打上了朝廷贡酒的标签!
碧螺春一经问世,更是席卷整个士族阶层,深得世家大族,富豪商贾的喜爱,文人墨客更是对此赞不绝口,没办法,皇帝都当了咱的形象代言人,哪个又敢说个不好?
“如此,郑某便先谢过殿下了。”
郑玄揖了一揖,他年纪大了,除了诗词歌赋,经史典籍之外,最爱的就只剩下美酒和茶艺了。
“郑师客气了。”
刘曜轻声言道:“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咱们活在这俗世,又岂能离得了红尘,失得了大业!”
郑玄撮了撮颔下白须,摇头晃脑品味这一句话,不禁称赞:“好一句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说得可真是太好了!” ..
(未完待续)
第131章 《师说》正道,千秋大业
“真不愧是沛王殿下,此话只有从你口中说出,才有那种味道。”
郑玄幽幽一叹,轻声道:“在下已经过了千秋大业的年纪喽,只想安安稳稳地教授学生,享受这红尘俗世的美好。”
郑玄虽然是卢植的师弟,但那是因为郑玄先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周礼》、《左传》等,最后才从马融学习古文经。
事实上,郑玄要比卢植年纪大上十多岁,时至今日,他已经是五十八岁的高龄,这个年纪或许在现代不算什么,但在汉末三国那个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年代,的确称得上高龄了。
尼玛!
刘曜那个汗呐!
自己不过是随意绉的一句,居然能引起郑玄这么大的反应。
于是乎,他急中生智,赶忙扭转道:“郑师此言差矣!千秋大业,就非得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
这一句反问,问得郑玄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
毕竟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他所提倡的从根本上,就是两个字:出仕!
不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好,还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罢,儒家最根本的,就是要为帝王服务,为天下百姓服务。
所以,在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眼中,所谓的千秋大业,就是封侯拜相,亦或是出将入相,只有能做到这一点的,才是真正的千秋大业!
可今日刘曜的一句反问,似是在告诉郑玄,千秋大业不仅仅是封侯拜相,这简直颠覆了郑玄的三观呐!
若是这话出自他学生之口,怕是此时戒尺已经砸在手上了,可偏偏出自刘曜之口,而且从其神情上判断,完全不像是信口胡诌。
“敢问殿下,此话怎样?”
郑玄眉头微蹙,试探性地问道。
其实刘曜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毕竟两个世界的价值观不一样,若是硬套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保不准郑玄会以为刘曜神经病呢。
略一思忖后,刘曜这才试着解释道:“不如咱们便以郑师为例,如何?”
郑玄一下子来了兴趣:“沛王殿下请讲。”
“在下以为,为人师者,亦是千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