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零致富经/重生之娇宠小军妻 第9节

  这话一出,大家就都明白了。这种事情大多数人都做过。哺乳期的妇人们要给孩子断奶的时候,孩子还想吃。有些人就用这种方法在汝头周围抹上苦味的或是是辣味的东西。孩子吃过几次苦头,就不再想吃了。

  可是用这种方法给一个需要贴补的孩子戒鸡蛋,就跟戒奶的性质不同了。这也太恶毒了。人们看向刘氏的眼光都是鄙视加戒备了。

  村里晚娘不少。人们也知道晚娘再好,也比不上亲娘。但晚娘做到刘氏这样也太刷新人们对晚娘的认知了。

  何小西也松口气。只要刘氏承认下药,而不是狡辩是给孩子治病,这事就对他们有利。就算这次不能钉死了刘氏,也在以后双方对峙的时候,对他们这一方有益。

  如果刘氏跟她扯皮,说是给孩子治病用的。还真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偷偷给孩子吃药治病,虽然做法欠妥当,但毕竟是出于好心。外人不会硬出头给他们主持公道。

  “家里日子不好过,我也是没办法”,刘氏依旧不忘推卸责任。何小西心底冷笑,刘氏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走出去端进来三只碗。是之前三碗刘氏娘仨没吃完的晚饭。当时都正吃着呢,还没吃完就打起来了。他们的饭没吃完,放在那儿呢。

  何小西又去锅屋里,把自己和大嫂没吃的晚饭也端进来。

  拿筷子把刘氏母子三人的面条挑起来。何小北的鸡蛋已经吃光了,但还能看到掉落的蛋黄。何小南的鸡蛋吃了一半,刘氏的鸡蛋完整的藏在面条下面。

  没什么比看到的更有说服力。

  众人蔑视着刘氏,好一个日子不好过!

  何小西不怕刘氏翻来覆去抵赖。还有什么比一层层拨开她的画皮,让人看清她丑陋的本来面目更痛快的呢?一下子揭穿,哪有这样揭开一层再揭开一层,一遍又一遍打脸有意思?打完了左脸再把右脸递过来。

  这个话题,能供大家说好几年。

  最终主事的人经过讨论,并征求了何小东的意见,决定放刘氏一马。但让她每日保证拿一个鸡蛋用来贴补孩子。

  这个鸡蛋交给柳氏,由柳氏做给孩子吃,刘氏不得经手。

  这种处理结果非常具有中华传统特色。何小西一开始就知道会是这种处理结果,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满意不满意。没有过高的期待过就不会失望。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讲究的就是家和万事兴。决定了不会有过激的处理方式。

  而且刘氏本身不是下毒,也真不能硬给她按一个下毒的罪名。一开始何小西指证她下毒是为了唬住她。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把罪名定的重些,就等于漫天要价。刘氏痛快交代罪行就是落地还钱。就好比一个本身十元钱的商品,何小西要价二十,刘氏费尽口舌把价钱还到十元,何小西就痛快的卖给她了。

  何小西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她痛快交代耍诡计设计剥夺继孙女的贴补鸡蛋的行为。顺便又引出偷吃来。

  还送他们一顿打,痛快痛快手。就当先收些利息了。一棍子打死有什么意思?何小西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他们钝刀子割肉。

  何小西相信,他们醒悟过来就会后悔认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除了家和万事兴,还有另一个美德,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邻村曾有妇人被婆婆指责偷喝一口香油,羞愤自杀的例子。还有偷吃被打之后自杀的。

  对于女性的要求比对男人更加严苛。今日以后,刘氏母子三人出门,要遭受别人指指点点,这就是何小西的目的。也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

  相信用不了十天半个月,十里八村都能传遍刘氏的光荣事迹。晚娘和偷吃,是这个时代的热词。有了任何一个,都会成为热议的话题。何况还是一下包含两个热词的话题。

  不出何小西所料,这一日她去顶替大哥摆渡,让大哥回家吃饭。坐船的无论无论男女老幼,全都对她投以怜悯的目光。有些大娘,甚至拉起褂襟子抹起眼泪。

  机械生产没有普及的时代,乡村人家,一个大家庭过到几十口人再分家的是常事。没闹到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的程度,根本不可能分家。

  何小西知道那几口子这段时间难受的跟熬油一样,故意出来进去都笑眯眯的跟他们打招呼。刺激他们发神经,借机继续闹起来,实现分家的目的。可是,那几口子虽然眼神仿佛要吃人一般,却迟迟没有动作。

  何小西知道他们没憋好心肠,不仅自己加小心,还嘱咐大嫂加小心和看紧露露。

第24章 马婶

  日子看似平静的过了几日,流言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有愈传愈烈,愈传愈广的趋势。刘氏他们脸阴得能滴出水来。却迟迟未见有任何动作。

  何小南伤了脸,脸上的淤青一直未消。躲在家里没脸出门。

  这天,何小西见到何凤英在自家面前探头探脑,大声招呼她:“凤英,我们家小南不能出门,你怎么也不去找她玩。你们俩一向最好了,她都想你了。”

  何凤英家里,她奶奶齐麻子踩着一双小脚,捯饬的特别快出来拉她:“给我家去,一眼看不到到处瞎跑什么。也不知道天天浪得什么浪。”竟然指桑骂槐。不怪何凤英前世做出那么恶毒的事。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齐麻子一张黑脸长满白麻子。眼睛大得跟牛眼一样。何小西记得,何凤英的弟弟在学校,老师布置了作文让写《我的奶奶》。他写的作文里描写:我奶奶的眼瞪得像牛眼。传得几个村子都知道水洞村有个齐麻子长了一双牛眼。

  看着她,何小西就想起牛眼,噗嗤笑了。边笑边看着老太太,道:“齐麻子,可把你家凤英看好了,别到处发浪啊。姑娘家的名声可马虎不得。”

  齐麻子一拳头打棉花上,气得跳脚:“放你娘的屁,你说谁发浪啊?你再说一句试试。”何小西唱:“浪里个浪,浪里个浪,浪里个,浪里个,浪浪浪……。”

  正闹腾着,巷子口过来一个人,是个人高马大的女人。挎着一个布包袱。用小布巾包着花白的头发。一脸褶皱。

  看到她们吵架,冲何小西招手:“西儿,过来。齐麻子又欺负你了。”何小西笑嘻嘻的躲到她身后:“没有马婶,齐麻子教训她家凤英让她不要发浪呐。我不会说话,插了一句嘴,齐麻子护短呢!”

  两人都未放低声音。齐麻子气得大喘气。

  何家,齐麻子家,马婶家都在一个巷子里。三家呈品字形。何家在他们两家的对面。他们两家邻墙。

  马婶因为长得人高马大的,人称大洋马。二十四岁就守了寡。带着一对儿女,也没改嫁。脾气比齐麻子还厉害。从小,何小西兄妹没少受她庇护。

  马婶家儿子闺女都出息,都在省城定居了。这些日子就是被接了去过了些日子。她也不种地了,地都给了她家小叔子种。

  齐麻子平日是被她揉吧倒的,见到她也不敢理论了,拉着何凤英就走。

  何小西爱娇的对着马婶撒娇:“马婶,你怎么才回来啊。”

  前世,马婶回来不久就遭遇了洪水。这个巷子里的三家都被洪水夷为平地。马婶不等洪水退,就到省城去给何小东酬药费。可惜因为洪水冲毁了一段铁路路基,拿回来钱也迟了,没赶及救治何小东。

  齐麻子家趁火打劫,趁马婶不在家,把她家宅基地多占了许多去。

  马婶儿子怕她生气再气出个好歹来,干脆把她接了去常住了。

  从那以后,天南地北的,何小西就只见过她一次。

  马婶摸摸何小西的头顶:“几天不见,小丫头子还学会撒娇了。”何小西抱着她的胳膊:“这会回来住多久啊?吃饭了吗?我给你擀面条吃吧!”

  上车饺子下车面,接风当然要吃面条。娘俩一起进了马婶家。

  何小西揉着面,盘算着今生怎么阻止马婶家的宅基地被齐麻子家多占去。

  吃过面,马婶从包袱里拿出来一对银镯子,说:“我们西儿长成大姑娘了。大姑娘就得有点贵重物品傍身。”前世也是,马婶回来以后给了她一对龙凤银手镯。可惜逃难的时候乱哄哄的,被人趁乱摸了去。不然那对银手镯也能抵一些哥哥的医药费。

  她离开村子村子后,听说刘氏给总也说不妥媳妇的何小北相了一门亲事,结果遇到了骗婚的。被骗的财物里就有一对银手镯。

  何小北受了打击,开始嗜酒,最终因酒殒命。

  何小西拿着这对镯子,感慨万千。马婶劝她:“戴上,戴上给干娘看看。”何小西兄妹,都认的马婶干娘。那时候他们的亲娘还在。本地人时兴给孩子认姓有四个蹄的或是姓万的人做干娘。据说认了姓马、牛、万等姓氏的人做干娘,孩子会一生顺遂。

  只是后来,兄妹俩的亲娘去逝了。刘氏当家以后,觉得马婶借着干娘的名头管得太宽,硬是把亲给断了。

  何小西戴上镯子,给马婶看。女孩子纤瘦白皙的手腕,戴着银白的镯子,确实漂亮。

  何小西看着手镯,想起一个帮马婶保住宅基地的法子。把两只镯子取下来。跟疑惑的看着她的马婶解释:“我怕弄丢了。要不我们把它埋起来,要用的时候再挖出来。”

  马婶家也不安全,她经常去她儿女家轮着住住。马婶想想,也觉得何小西家那个虎狼窝,确实不保准。就同意了何小西的提议。找了个一对拳头大的坛子,把镯子放里面。

  想想把家里的贵重的银元等也找出来放进去。一起放进去的还有马婶儿子小时候戴过的一把银锁。封严实以后,娘俩在东墙根处找了个地方,挖坑埋了进去。

  娘俩又认真记住了参照物。

  何小西看看一墙之隔的何凤英家。还就不信这个邪,我埋了信物,还能再让他家多占了宅基地去。

  好像是专门配合何小南的那张脸。何小南脸刚好,村里接到通知:上级要在水洞村建一个小学校。新学期开学,村里的孩子就能在家门口的学校上学了,不用再每天都翻一道岭到邻村去借读了。

  新校址定在东山那边的庙里。通知里要求所有家里有正在上学的和新学期准备送孩子上学的人家,每家出两个人,去新学校帮忙休整校舍。

  东山上的庙年久失修,确实需要好好休整一下。

  何小北正在读小学,所以何家也要出人。正好何小南也恢复了,何家出的两个人是何小西和何小南。

  两人各自扛着一把锨跟在队长的后面。上山的途中,各队的人汇集到一起。

  陆家读书的孩子多,但是按照队长的要求,也是出两个人。陆家闲人平日里基本就是陆友财和陆二妹。但是陆二妹不愿意去,只好陆友财和陆大妹来了。

  远远的看到何小西,陆友财眼珠子转了转,拉着陆大妹快走一阵。就辍到何小西他们这些人的身后。

  等到了半山上的庙里,两人就变成站在何小西一左一右了。陆友财的一双眨巴眼眨巴的更快了,不停给陆大妹示意让她跟何小西套近乎说话。

第25章 再现偷吃

  陆大妹对套近乎这种业务也不熟啊。只能苦着小脸,皱着眉头赶鸭子上架:“吃过了吗?”连人也不知道喊。

  而且现在不中不晌的,“吃过了吗”这种招呼再是国人的万用招呼法,也太生硬了。可见这人真是老实头。

  何小西左右看了看,才确定这是跟自己说话。回答:“吃过了,你呢?”

  以前世何小西对陆大妹的了解,她如果不回问她一下,这个话题到这儿基本就算是聊死了。

  想象一下那个情景:一个问:吃了吗?另一个人因为不是很熟,回答:吃了。这个话题终结了,两人开始大眼瞪小眼,瞪完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果然,陆大妹特别高兴话题可以继续,飞快的回答:“我也吃过了。”之后想想马上就到午饭时间了,补充道:“早饭吃过了,午饭还没吃。”

  到处都是乱哄哄的人群。来了有一会了也没有人安排干活。大家就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说话。马上就到午饭时间了,看来这一上午时间就浪费了。

  有人总结过中国式组织活动的规律:七点开会八点到,不耽误九点听报告。

  果然,又等了一会,人才陆陆续续来齐。

  村长做了动员后,看看天色,也干不了什么活了。宣布大家回家吃饭,吃完饭回来干活。

  有些早到的人就抱怨:“早知道这样,我也晚来会了。”从半上午开始集合人,这会人才齐,也难怪有人要抱怨。

  也因为大家都是这种想法,反而越拖越晚。更加浪费时间。

  而此时,陆大妹已经跟何小西熟到抱着何小西的胳膊半挂在何小西身边了。

  何小西一直都知道,这是一个文静而容易害羞的女孩。嘴巴不是那种骗死人不偿命的,所有善意全都在行动上。加上此前就因为何小西把陆二妹拍得抬不起头对她仰慕已久。这下,直接围着何小西叽叽喳喳,雏鸟见到鸟妈妈一样。

  回家要途经陆家门前。陆大妹热情的招呼何小西去他们家吃饭:“你别家去了吧,在我们家吃过饭,下午咱们一起去。”

  何小西可不愿意去看陆二妹的那张晚娘脸。相比于刘氏的晚娘脸,何小西情愿看刘氏的。不是刘氏的晚娘脸好看,而是看到刘氏生气她就高兴。

  婉拒了陆大妹的热情邀约,何小西回自己家去吃饭。

  今日轮到刘氏她们做饭。大嫂记得何小西的叮嘱,防备着刘氏使坏,并没有出来帮忙。

  刘氏本来就不擅长做家务活。毕竟中间那么些年不干活,早就手生了。这些日子和何小南互相帮衬着,好不好吃还能勉强做熟了。但距离独挡一面还差得远呢。

  今天只有她一个人,她自己又要顾着灶上,又要顾着灶下烧火。顾住头顾不得尾,一锅饭烧得是糊头燎嘴。

  何小西端着饭,闻着那一股子焦糊味,对着刘氏笑。刘氏拉长着脸不吭一声。

  何小西:就喜欢看你们这样,心里恨不得咬我,却不敢动的样子。

  柳氏带着露露给何小东送饭去了。何小西一人落单了。刘氏眼珠子转转,生出一肚子坏水来。“他爹,你看看,没人给我帮忙,我也忙不过来,这饭都烧成什么样了?”,刘氏一把年纪捏着嗓子学少女腔装嫩。

  何小西喝呛着了,差点粥从鼻子里喷出来。

  何中槐本来就喝着糊味心烦着,随口接道:“让她们给你帮忙就是了,看这饭做的,是人吃的吗?”

  刘氏打的主意是再轮到她做饭,她就拿着鸡毛当令箭,指使柳氏干活。何小西一定会替她大嫂出头。或者干脆何小西这会就反对。正好惹怒何中槐出手收拾她。

  这种事以前刘氏做的顺手,扇阴风点鬼火的,次次都把何中槐支使着打何氏兄妹俩。

  别说何小西现如今根本不把何中槐当回事,何中槐敢打她,她就敢还手。就说何小西这么多年的米饭岂是白吃的,哪里会看不透刘氏的鬼蜮伎俩?

  何小西:“就是,明天大嫂也一个人做饭,我也怕她忙不过来呢。这下好了,明天有你帮着,我就放心了。”

  刘氏没料到何小西会附和她的话,被何小西的话说得一噎。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占着便宜,明天还得多干活。

  正想怎么翻盘呢,又听到何小西接着说:“要我说这给公家干活就是麻烦,今天这一上午就白耗那儿了,什么活也没干成,都聚一起聊天呢。瞎耽误一早上工夫。”

  把刘氏听得心里一动。以为干活就是去走个过场。何小西看刘氏眼珠子乱滚,心底冷笑。

  “要我说,今天让出人去修学校,以后指不定还得让咱们干什么事呢。再让出个钱建学校也说不定。现在这学费一学期三块钱,一年就得六块钱。老师教的又不好,小北什么都没学到,考试都考不及格。上学也没什么用。瞎浪费钱。”何小西这话,听得何中槐喝粥的动作一顿。

首节 上一节 9/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