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刑官一听,也觉得有理,暗自想了想,还是不拆散为好。蓝新盛见状又大声请求:“请大人明断.一定将米蓉归还于我,否则以后谁还愿意为国效力,谁还拿我们帝国军人当回事啊!”
被告邱正斌也磕头作揖:“大人明断,此事万万不可!”
提刑官看看原告,又瞅瞅被告,谁说的都有道理,究竟该判给谁,真是左右为难,犹豫了半天,不得已便说:“此案本官今日暂不判决,容思虑成熟后.再作决断。退堂。”
提刑官对这一案件冥思苦想了数日,也没想出一个能够妥善处理的办法,最后只好求助上司,将案卷呈送给上司狄仁杰,让狄仁杰来了结此案,以求公断。
狄仁杰是个认真细致、忠厚正直之人。他曾经断过不少案子.每件都要追根究底、力求公正,因此受到百姓赞扬,在整个大英帝国都有口皆碑。但当他看罢此案的卷宗,也觉得十分棘手,不好处理,这蓝新盛是帝国军人,帝国律法明确保护军婚,可是此案被告邱正斌也不是有意触犯军婚条例的,他一个小商人还没那么大的胆子,这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这让帝国副相,司法部门的最高领导,大理寺尚书狄仁杰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
没错,在李路统治的大英帝国,军人是一个非常崇高和神圣的职业,就连他们的婚姻也受到律法的保护,李路召集法学家编撰的大英帝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式六条第一款就是破坏军婚罪,律法明确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一律处死。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帝国军人的妻子,或者勾引军人丈夫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强.奸罪)定罪处罚。
李路之所以颁布这样的律法,就是要为那些给自己卖命的军人提供以一个安稳的后方,不至于让他们在前线出生入死,后方却给他们拖后腿,而蓝新盛此案,特殊就特殊在,被告并不是有意触犯军婚条例的,要是一个处理不好,那后果狄仁杰简直不敢想象..
狄仁杰也被此案给难住了,在一阵思索后,他决定把此案捅上天,让帝国的至尊主宰李路来裁决此案。
李路在听取了狄仁杰的报告还有调阅了此案的卷宗之后,见多识广的李路也被此案给难住了,不过李路就是李路,他略一思考,就决定微服私访,一来深入细致地调查案情,弄清此案的来龙去脉,好下决断;二来听听百姓的意见,看他们对此案有何看法。
想到这里,李路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他当即乔装打扮,带领几个护卫就深入民间,进行私访。
李路来到蓝新盛所在的村庄,碰到一位老者,先闲聊一番,很快就切入正题,向老者求教。
老者说:“依我看就应将米蓉断给前夫蓝新盛。若不如此,日后谁还愿意应征从军,保家卫国呢?要是蓝新盛败诉,那谁还把帝国军人看在眼里,那军婚条例还有个屁用?再说,那邱正斌年轻貌俊,家富业丰,舍了米蓉,再娶一房又有何难?可蓝新盛就不行了,他家境贫苦,寻个媳妇很不容易。如果官府不将米蓉断给他,那就苦了他,恐怕这辈子也寻不上媳妇,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李路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又询问了其他百姓,大多都同情蓝新盛,说应该把米蓉断给他,这时李路的心里已有了谱。回府后,他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较为妥善处理的方法来顺应民意、树立军威。
过了几天,李路的依仗就到了热海,他以帝国至尊,英军最高统帅,司法裁决者的名义下达旨意,重审此案。原告、被告和米蓉均到衙门这里听判。百姓们听说皇帝陛下亲自断案之后,也拥到堂前旁观,热海提刑官的衙门外被围得水泄不通。
开审时,李路命衙役拿来三个蒲团,分前、中、后摆到堂下。然后让邱正斌跪在最前面的蒲团上,米蓉跪在中间,而蓝新盛则在最后的蒲团上跪下,这才开始问案。
首先原告和被告又都说了一番理由,李路听后点点头说:“你们二人各说各有理,叫朕左右为难,不好决断。常言说,强扭的瓜不甜。不如让米蓉开口,尊重其意愿,她愿意跟谁,朕就把米蓉断给谁,你们可有意见?”
原告和被告见通判说得在理,都点头同意。李路又问米蓉:“米蓉,朕问你,你是愿意跟前面的丈夫,还是愿意跟后面的丈夫?”
米蓉想了想,觉得蓝家不如邱家富有,去蓝家受穷,在邱家享福。蓝新盛长得粗犷平庸,不及邱正斌英俊标致,再说这一段时间也和邱正斌亲热了,有了感情。她看了看跪在自己前面的邱正斌,羞羞答答地说:“启禀陛下,民女愿意跟前面的丈夫。”
李路当即宣判:“那好,原告被告,听朕的裁决:既然米蓉愿跟前面的丈夫,那朕就把米蓉断给其前面的丈夫蓝新盛,至于你邱正斌,虽然你也是明媒正娶,但是蓝新盛作为帝国军人,他没有牺牲,那么军婚就依然存在,但由于你不知情,所以朕赦你无罪,但你与米蓉的婚姻属于无效婚姻,你明白吗?”
邱正斌听了李路的决断,只能低头认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破坏军婚那可是要杀头的,如今皇帝陛下赦免了自己的罪过,哪里还敢多求?至于蓝新盛自然是高兴的不行,皇帝陛下就是皇帝陛下,这裁决才算公正嘛。
官衙外的百姓们一听,也都是个个拍手叫好,称赞自家皇上判案合情合理,既考虑到国家利益,又顺应民意,让蓝、邱两家都口服心服。
只有米蓉暗暗叫苦,意欲分辨,但仔细一想,觉得是皇帝陛下早已有了主意,无非要借自己的口让邱家心服,无论自己怎么回答,都会把自己判给蓝新盛。说“前面的丈夫”,蓝新盛不就是自己早先的丈夫吗?可如果回答愿意跟“后面的丈夫”,后面蒲团上跪的也是蓝新盛呀。看来这是天意,只能乖乖地跟蓝新盛过一辈子了。
就在米蓉心里嘀咕的时候,李路说话了,“米蓉,朕知道你有些不愿意,但是朕要告诉你,蓝新盛是帝国军官,是朕的人若是你不愿意重回蓝新盛身边,那也可以,只要你坐上三年苦役即可.”
“”米蓉听了此话,哪里还敢说不愿意,再说了她可是听仔细了,蓝新盛是现役军官,是陛下的人,这前程要比邱正斌好许多,她现在自然是千肯万肯了
第472章难为厨师一下
李路最近吃山珍海味有些腻味,所以这货就打算出去吃点民间的小吃,来换换口味,于是他叫上狄仁杰便服化装上街去搜寻美食。他俩在碎叶的街头东走西串,走到朱雀大街尽头,在楚河岸边,君臣二人看到在这儿有个一间门面的小饭店,横匾上书:“味浓文萃”四字,门旁一幅草书对联:调尽天下佳肴,招来四方名人。”
李路十分惊异:自己走南闯北,巡视天下,也走了不少名山秀水,从未听说饭店与“文”字相连,这次倒要见识见识。李路微微一笑,然后和狄仁杰一起走进店门。小小的饭店,虽不宽敞,倒也窗明几净,墙上几幅名人字画,很是别致。环视四周,座左客满,虽有猜拳行令,却也文质彬彬。饭店只有一个厨师,一个跑堂的。李路坐在临窗一个位子上。狄仁杰推开窗户,河水清清,蒲苇绿绿,鱼帆点点,杨柳依依,李路顿觉心旷神怡。
小跑堂端上两碗香茶说:“两位客官看样子是远道而来,请问你想吃点什么?”
李路一不要饭,二不点菜,对小伙计说:“看你这小小饭店,口气还不小,你真的能调尽天下佳肴?”小跑堂的满不在乎的样子说:“将就吧!”
狄仁杰说:“那好,我们要菜,你做得出,加倍给钱。可要是做不出来呢?”
小跑堂的说:“任凭你发落!”狄仁杰听后,然后环视了一下四周,忽然他瞧见了一个驼背从桥上经过,他拿手一指那驼背之人,然后说道:“就以那位的罗锅为题吧。我要吹三遍,打三遍。罗锅钻胡同-----必须是一菜一汤。”
小跑堂的听后说:“好来!稍候。”工夫不大,端上一盘炭火烤烧饼,一碗葱爆大海虾,小跑堂的端到近前说:“客官要的可是这饭菜?”
狄仁杰说:“倒也不错,想不到厨师如此聪明。”
李路拿起烧饼刚要吃,小跑堂的说:“且慢!既然饭菜不错,就应该按你们的一样子吃,岂不更且其意!”
李路点头称是,拿起烧饼吹了三遍,拍了三下,三人哈哈大笑。
李路有意试厨师,又招呼小跑堂的说:“小伙计,我们再要四样饭菜。”
小跑堂的说:“请吩咐。”
李路慢慢念出四句诗:一条红鲤困沙滩,
二龙戏珠卧睡莲;
三仙同舟去赴会,
四只雏风落山颠。”
小跑堂的又一声“稍候”,就听灶间一阵叮当乱响,不一会儿端出:一碗白米饭,上面一条两眼圆睁的红烧鲤鱼;一个红色托盘上,平铺着一张大荷叶,荷叶上面两条清蒸黄鳝争吞一个四喜丸子;一大海碗三鲜饺子;一盘蒸粉皮,上面放着四只油炸小鸡雏,金黄透亮,色味俱全。
小跑堂的拱手道:“客官要的可是这几样菜吗?”李路刚要张嘴,狄仁杰指了指黄鳝鱼说:“这就是二龙戏珠?”
小跑堂的不紧不慢地说:“不瞒二位,蛇羹早已做好,后来我师傅听你二位不是岭南口音,这才以黄鳝代之。若不中意,可立即把蛇羹送上?”
李路瞪了狄仁杰一眼,说:“这就不必了。难为你师傅这样细心,又蒸得一手好饭菜。不知这“文萃”二字从何说起?”
小跑堂的忙说:“不瞒二位,我师傅不是这大英帝国之人,他原是长安那边的书生,我师傅满腹经伦,可是每年科考名落孙山。师傅一怒之下,离了大唐,来到这碎叶城,弃文经商,经营了这个小小的饭店。不过,在下看来,这生意倒在其次,其实是以文会友,以茶论文,专门结交四方学士,我看..”
他指了隔壁灶间,又小声地说:“只要你们说出一首诗,我师傅就能根据诗的意境,准给你做出一道菜或一碗汤。”
李路十分高兴,忙说:“有此绝招,何不让我们开开眼界!”
师傅隔着窗忙说:“二位不要听他胡扯。诗情画意,不过都是一切日常生活之模拟,要来用在煎炒烹炸,岂不是不伦不类?”
狄仁杰忙说:“不妨试上一试,好让我们一饱眼福,而饱口福。请师傅献技!”
师傅说:“要是二位想看,“我就献丑了!请出题吧?”
李路说:“那某家也献丑了.”
李路说完,从窗户里看到两个黄鹂在柳树枝条上开心的鸣叫,李路一下有了思绪,呵呵呵,杜甫大大,对不住了,谁让你还没出生呢,你的绝句,我要拿走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李路很不要脸的剽窃了杜甫大大的绝句,他刚一说完,就听厨师说了一声“献丑了”,就走进灶间捅火加柴,又是一阵叮当响。李路和狄仁杰隔窗坐着,只听咔嚓声响,两个鸡蛋打进锅里。厨师拿起筷子,轻轻地拨弄着两个荷包蛋,唱道:“两个黄鹂名翠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