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马仙往事 第202节

  “哎呀!不是说这大仙儿可厉害了吗!就这么点事都看不了!?”

  “这让老于太太给吹的,都把这大仙儿给吹成神仙了,真正要拿真本事的时候,也就那么回事吧!”

  “可不是嘛!三嫂,你看这大仙儿能有多大岁数,胡茬子都没长齐呢,就他还能办得了这个事!”

  “……”

  一时之间,邻居们怀疑的话语,不仅传进了我的耳朵里。

  也同样被于伟强两口子听到了。

  就听于伟强说道:

  “张姐,三嫂,王大娘,不管咋说,这先生也是我给请回来的,你们说话就不能嘴边留个把门的!”

  此时正是上午九点多,天空之上艳阳高照,空气中连一丝风都没有。

  忽然我就想到了何雨婷的那个小侄子。

  那孩子当时被爷爷奶奶给惯的不成样子,看到当天饭桌上的菜,如果自己不喜欢吃的话,就会摔筷子摔碗。

  后来他们家老祖宗就出来替家长教育那孩子。

  而且他们家老祖宗每次出来,都是在午夜时分,没有一次是白天出来的。

  于是我就琢磨,我现在开了天眼都没看出来这块玻璃到底是咋回事。

  那会不会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专门会在晚上出来作祟呢?

  于是就对于伟强两口子说道:

  “现在看来,是没什么不正常的事情,可是这块玻璃也不可能谁都没擦它,它自己就这么一直干净下去,这件事一定是有古怪的,等晚上天黑以后我再来看看。”

  之前我就看出来于伟强这小伙子身上有仙家的缘分。

  这时听我这么说,他以为我是生了那些邻居的气,就说道:

  “吴师父,你别听那些人乱说,我从小就有很强的感应,我能感觉到你是有真本事的师父,他们啥都不懂,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又跟他解释了好一会儿,说我不是跟那些人置气,说我晚上一定来云云。

  费了好一番口舌,最后于伟强才算安心了。

  可是,我们刚走出屋子,老于太太就拄着拐棍从院门外走了进来。

  看见老太太,我急忙上前搀扶:

  “哎呦姥姥您怎么来了?虽说现在进了正月,可是这天气还没回暖,您注意点可别感冒了。”

  于伟强也说道:

  “奶奶你快进屋暖和暖和。”

  于姥姥用力攥了一下我的手腕说道:

  “都是我们老于家的事,我能不来看看吗!我这身子骨还行,不会感冒的。”

  一边说着,于姥姥就往里走。

  走到刚刚嘲笑我嘲笑得最凶的那个妇人身边的时候,停住脚步,她把拐棍往地上一顿说道:

  “三小子媳妇,你可真是哪人多就往哪凑啊!你这是又管不住嘴了?忘了上次你家爷们为啥打你了?”

  刚刚被称呼为三嫂的那位妇人马上低眉顺眼的说道:

  “没有啊大奶奶,我们就是来看看热闹的。”

  真没想到,这老于太太在村子里说话,还是有一些震慑力的。

  她一说话,院子里的人居然没有一个敢炸毛的。

  扶着于姥姥进了屋,跟她又说了一遍我晚上再来的事。

  于姥姥就说道:

  “那正好,一会儿就去我们家吧,正好认认门,让你大舅杀一只鸡,你就陪你大舅喝两盅。”

  这新正大月的,我什么礼物都没准备,怎么好意思进人家的家门啊。

  只好推脱说家里还有别的事,以后有时间再去她家,又跟于姥姥聊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于伟强家。

  这时院子里的邻居们在于姥姥来了之后都散了。

  回到玉华家,下午吃完了晚饭,我再次来到于伟强家。

  这时还没有日落,于伟强就陪着我在屋里喝茶。

  这时庞秀丽正在厨房忙着炒带壳花生。

  我再次来到那扇窗户跟前,仔细观察那块玻璃。

  一般来说,炒带壳花生的时候,灰尘都比较大。

  于是就看到原本特别干净的那块玻璃上,还是多多少少沾了一些灰尘在上面的。

  如此说来,日积月累,这块玻璃就不可能这么一直干净下去。

  也让我更坚信这件事一定非同寻常。

  直到日落以后,我就感觉屋子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了。

  我马上放下茶杯,打开了天眼。

  就在这时,我就看到屋里的地面上,一位民国打扮的老妇人,在水泥地面上缓缓地升了上来。

  那老妇人看起来应该有六七十岁的样子。

  下身穿着一条粗布棉裤,上身是一件对襟的青蓝色小褂子。

  满脸的皱纹中,似乎隐藏着很多沧桑。

  花白的头发绾了一个嘎达揪。

  老妇人出来以后对我们三个人视若无睹,直接穿过房门,就去了厨房那屋。

  我赶紧下地,对于伟强两口子做了一个让他们不要动的手势,趿拉着鞋就跟着那老妇人来到厨房。

  这时就看那老妇人站在厨房的地上,四周围望了望,看到我的眼神正注视着她的方向,那老妇人也是微微一愣,也没有理我,径直就奔着那扇窗户走了过去。

  来到锅台旁边,一屁股就坐在了锅台上,从大襟里扯出一方手帕,就开始擦拭那块玻璃。

  一边擦着玻璃,她的表情也随之悲伤了起来

第226 章 我被当成了汉奸!

  老妇人一边用手帕擦拭着那块玻璃,脸上的表情也随之悲伤了起来。

  能看得出来,老妇人是哭了。

  可是鬼魂没有眼泪,只能通过声音和表情来判断。

  老妇人里里外外把那块玻璃擦干净之后,就坐在锅台上,双手搭在窗台上,隔着玻璃向大门的方向望去。

  接下来,一连过了好一会儿,那老妇人都是一动不动,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大门的方向。

  这时在东屋的于伟强两口子,看我在厨房里待的时间太长了,就要推门过来。

  怕那老妇人的鬼魂会伤到他们,我急忙用力推了一下门,隔着门上的玻璃给他们做了个再等一会儿的手势。

  我这边把门关严的声音也不小,可是那老妇人就像没听见一样,还是一动不动的透过那块玻璃,盯着大门的方向独自出神。

  这么一直耗下去也不是办法。

  我就走到那老妇人跟前,微微弯腰行了个礼:

  “大娘,您这是在看什么啊?”

  那老妇人侧过头看了看我,不但没有回答,反而还白了我一眼。

  接下来转过头去,继续注视着窗外。

  嘿!这就有点尴尬了!

  你不是不搭理我吗,那我就找一个你能搭理的。

  于是我就回到东屋,在背包里取出香炉,再次回到厨房,那老妇人依旧是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望着窗外大门的方向。

  我马上点香请出了我那前世的妈妈苏玉红。

  苏玉红一到,那老妇人马上就有了反应。

  只见那老妇人马上从锅台上下来,给苏玉红连着鞠了三个躬。

  可还是一句话也没说,继续回到锅台上去看窗外了。

  这时就听苏玉红对那老妇人说道:

  “张刘氏,我们聊聊。”

  老妇人侧过头:

  “鬼王想唠唠,那就唠唠吧。”

  ……

  接下来通过她跟苏玉红的交流,再加上苏玉红加上了一些她能看得出来的事情,两方面一结合,我知道了老妇人的故事。

  也知道了为什么那块玻璃一直以来,为什么不擦,它也能自己干干净净的原因。

  老妇人说话带着特别浓重的老唐县口音,有一些早年间的方言土语我听不明白。

  不过还是听了一个大概。

  原来,老妇人生于民国年间,长于战乱年代。

  老人没有名字,娘家姓刘,婆家姓张,当时村里人都称呼其为张刘氏。

  于伟强家之前那处荒废多年的老屋,就是张刘氏的家。

  这张刘氏一生育有三子一女,老伴儿在最小的女儿五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留下张刘氏一人,艰难的把四个孩子带大了。

  可是这时,侵略者的铁蹄入侵我华夏大地。

  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战乱中相继惨死在了小鬼子的手上。

  三儿子身负国恨家仇,年仅十六岁,就参加了红色革命队伍,跟随大部队去打鬼子了。

  又过了两年,小鬼子在一次大扫荡中,发现了张刘氏的小女儿。

  小鬼子泯灭天良丧失人性,可怜那张刘氏的小女儿,那时候还不满十五岁,就在小鬼子的蹂躏摧残之下,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自此之后,张刘氏整日以泪洗面。

  唯一的念想就是能早日打跑小鬼子,小儿子也能早日回家。

  那之后,她没事的时候,就会坐在窗前盯着家里大门的方向,期盼小儿子能早日归来。

  早些年玻璃是很值钱的东西。

  穷人家没有钱把整扇窗户都安上玻璃。

首节 上一节 202/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