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156节

  徐庶壮言道:“有焦将军和张将军相助,今夜定能功成。今夜天寒风大,为免众健士受苦,且听我安排.”

  在徐庶部署劫营时,苏由的大帐中,郭援却是怒声连连:“苏将军,你就算要用计,也应提前与我商量,你竟然还真打!”

  苏由却是满脸不在乎的模样,道:“郭从事,稍安勿躁。你穿得那么厚实,鞭子也伤不了你。最多是拉你下马的时候磕磕碰碰到了,不用太在意。”

  郭援怒气不消:“我在意的是受伤吗?”

  诚然,身体上郭援是没受伤的,然而,精神上郭援是受了大创。

  世家大族出身的,往往都在乎颜面胜于一切,郭援认为在两军阵前出丑是苏由对自己的不尊重!

  苏由拱手一礼,随后又躺在榻上,道:“今夜天寒风大,郭从事可多加床被子,等明日一早入了壶关城,我再亲自向郭从事赔罪,以表郭从事大功。”

  郭援虽然恼怒但也无奈,闷闷而哼:“你就不怕徐庶是在诳你,然后明日依旧不放你入城?”

  苏由打了个哈欠,道:“若徐庶依旧是在诳我,我也拿他没辙;可若不是在诳我,我就能拿下壶关城。养足精神,方可以不变应万变!此等浅显的兵法道理,郭从事焉能不知?”

  被苏由讽刺不谙兵法,郭援不服反驳:“苏将军就不怕徐庶今夜来劫营?”

  话音刚落,苏由的大笑声响起:“郭从事,你不知兵啊。今夜天寒风大,更有落雪之兆,这等天气出城劫营,徐庶得先担心自己的兵会不会被冻死冻伤了。更何况,擅自攻伐同僚乃是大罪,徐庶又岂会来劫营?郭从事,不要杞人忧天。”

  话落不久,帐中就响起了苏由的鼾声。

  “睡得倒是快!”郭援忿忿一跺脚,转身出了大帐,猛然一股寒风吹来,郭援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想到苏由那句“不要杞人忧天”,郭援不由羞恼脸红,忿忿转身入了别帐,心头也安了心:这等天气,在寒风中站上片刻就受不了,更遑论劫营了。

  由于天寒风大,营中执勤的兵卒也是稀少。

  到了后半夜,夜空飘雪,执勤的兵卒冻得发抖,纷纷躲进了营帐中烤火取暖,只是偶尔探头望上一眼,便又缩回脖子咒骂这鬼天气。

  谁也没注意到,壶关城北门开启,雪幕之中,一支三百人的劲卒正悄然逼近,嘴里都咬着木枚,皮甲外裹着干草,正是奉命劫营的焦触、张南二将。

  见营中火光稀疏,焦触眯眼望着三十步外的辕门,本该有哨兵的位置,此刻只剩个歪斜的火盆,里头的炭火早被雪压灭了。

  果然都躲懒!

  无声地咧咧嘴,焦触比了个手势,众人鱼贯而入,直取中军帐!

  几乎没有任何的阻碍,这支劲卒就已经抵达了中军帐外,隐约传来苏由的鼾声,帐外连个亲卫都没有!

  天寒地冻,连亲兵都挤去隔壁帐中烤火了。

  就在焦触、张南准备突袭时,隔壁的帐帘突然被挑开。

  却是郭援夜里尿急,正提着裤子钻出来准备小解,正撞上雪地里几十双发亮的眼睛。

  郭援的瞳孔瞬间睁大,刚张嘴要喊,张南的刀鞘已经狠狠捅进胃里处,疼得这世家子像虾米般蜷缩倒地,发不出任何的声音。

  而下一刻,焦触便已经带人旋风般冲进大帐。

  “谁——“苏由从榻上弹起来的瞬间,三把环首刀已经架上脖子。

  焦触盯着苏由,冷笑一声:“你就是所谓的大将苏由?长得倒是俊俏。”

  称呼武将长得俊俏跟夸女人是个男人婆,都极具羞辱,苏由又气又怒:“你是何人?”

  焦触冷笑:“我乃左将军帐下小将焦触,比不得你这大将,徐长史有令,请你入城饮酒。”

  “徐庶焉敢如此!”虽然在刀架在脖子时就料到焦触等人是徐庶派来的,但亲耳听到焦触承认,苏由更是惊怒:“擅自攻伐同僚,该当何罪!”

  焦触冷哼:“伪造大将军文书图谋壶关城,更欲对左将军不利,你又该当何罪?”

  见苏由震惊的模样,焦触又诈道:“别瞪着我,郭援都已经招供了。这厮在河东犯了军法,左将军饶他不死,没想到却跑去投奔钟繇,而今更是被钟繇委派暗用离间计。真不知道你们的脑子怎么想的,竟会相信钟繇的外甥。先有许攸被逼反,后有张郃高览被逼反,如今又想逼反左将军,尔等是嫌命太长了?”

  苏由努了努嘴,最终又叹气不语:总不能告诉焦触,如今的大将军不再是袁绍而是袁尚吧?

  郭援、苏由先后被擒,营地的两千袁兵登时不知所措,睡个觉的时间,主将被擒了?

  焦触、张南等人没有理会众袁兵,只将郭援、苏由押入壶关城头。

  看着一脸挫败的二人,徐庶那气死人不偿命的声音再度响起:“失策了。早知道你二人这么简单就被生擒了,我就不应该劳累将士部署后手了,我这是一拳打在雪花上,有劲使不上啊。”

  说话间,徐庶还装模作样的打向城头飘落的雪花,气得郭援、苏由更是浑身颤抖。

  “徐庶,你竟敢擅自攻伐同僚,亏我还信你。”苏由怒目而视,挣扎着吼道。

  徐庶笑容和煦,语气也冷若寒冰:“这等说辞,也就能诳诳胆小之人,如今我为刀俎你为鱼肉,将你知道的都告诉我,我兴许能饶你一命。如若不然,你苏由就是通曹之罪,家眷族人尽皆受你牵累。”

  2更来啦

第271章 卧龙凤雏一正一奇,刘备回军图河北

  “你说我通曹我就是通曹?”苏由更是愤懑。

  徐庶笑容依旧:“对!我说你通曹你就是通曹,你看左将军是信你还是信我?”

  “你——”苏由气得说不出话来。

  而郭援则是不服气的高喝:“徐庶,你别太得意了!如今大将军已经卸任让位给了尚公子,我等是奉令而来,岂会受你污蔑!你若现在投降,还有生路!否则等尚公子大军杀至,你再求饶也无用了!”

  “原来如此,难怪你二人敢来图谋壶关城,竟有这等倚仗。”徐庶面不改色,随后又指了指脚下,嘲讽道:“可这里是壶关城,十万人以下,我挡之如闲庭信步;万人以下,我吞之如探囊取物。你口中的尚公子,可有十万人之上的兵马?”

  雄豪之语,惊得郭援瞠目结舌。

  本想说徐庶胡吹大气,可如今又被徐庶生擒,再威风凛凛的反驳之言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同样震惊的也有陪着徐庶城头手谈的荀谌。

  虽然早知道徐庶谋略过人,但“十万人以下,我挡之如闲庭信步;万人以下,我吞之如探囊取物”这番雄豪之语也不是等闲之辈敢自诩的。

  “元直。河北生变,曹操极有可能会驱兵河内坐收渔利,需尽快通传左将军,早做应对。”荀谌肃容低声,不论是苏由郭援还是其背后的袁尚,都只是小患,真正的大患是觊觎河北已久的曹操。

  郭援见荀谌开口提醒,怒气直转荀谌:“荀友若,高刺史待你不薄,你不思偿还高刺史的往日之恩竟然助纣为虐,可知羞否?”

  荀谌登时愕然:我招你惹你了?

  徐庶却是挥了挥手,吩咐焦触、张南二将:“押下去,严加拷问。”

  随后又转向荀谌,敛容而问:“友若兄,你的旧主已经卸任让位,而今的你,是选择左将军还是选择袁尚?”

  见徐庶再次提及择主之事,荀谌怅然而叹:“元直之意,我岂能不知?然而我受袁氏恩惠,不可轻离。即便我要择左将军为主,也应先回冀州向袁公辞行。”

  徐庶脸上再次浮现笑容,拱手而道:“那我就提前恭贺友若兄喜得明主了!友若兄你放心,虽然荀彧被称为王佐之才,但我以为你之品行更胜于荀彧。亲兄弟走上了歧途,你不能坐视不管,等今后左将军南下擒曹时,我定助你生擒荀彧,你再用荀氏家法鞭笞荀彧劝其重归正途。荀氏世受汉恩,岂能助曹为虐辱没了门风?”

  荀谌扭头不看徐庶,心头想揍徐庶的念头越来越重,甚至已经在想着改日借着酒劲揍徐庶一顿然后再假意道歉。

  在拷问了郭援和苏由后,徐庶也确认了河北生变的情报,遂派遣快马前往河东。

  自与钟繇休战后,刘备便一直在绛邑屯田,静待局势变化;而这期间,夏侯渊的旗号出现在河内的情报也传到了刘备耳中。

  不过夏侯渊一直驻扎在河内郡的射犬一带,似乎并没有驱兵河东与刘备厮杀的用意,兼之袁绍欲卸任让位给刘备的流言也传到了绛邑,这也让刘备怀疑曹操的意图。

  任何的军事其实都是在为政治服务,军事厮杀只是政治争锋的手段之一而非唯一。

  “明公,元直来信了。”

  庞统自帐外大步而入,将徐庶飞马送来的密信呈到刘备手中。

  扫了一眼信中内容,刘备惊愕而起:“袁尚竖子,怎敢行此忤逆之事?他可是袁绍最喜爱的儿子!”

  “权力之争,哪有什么父子亲情兄弟之义。”庞统轻叹一声,又道:“而今河北生变,明公不可再留在此地,当速返上党,以防曹操趁乱进军。”

  刘备没有立即回答,脸上闪过一丝复杂:“士元,若我此时回河北与袁尚相争,岂非失信于天下?袁绍虽曾算计我,但明面上厚待于我。河北士民若因此视我为背信之人,我岂不是前功尽弃?”

  以信义立足的人,也常会受信义所制衡,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很多事是论迹不论心的,不管内心如何想,没做出来就不能去指责。

  但刘备也不是宋襄公式的迂腐之人,知道有困难也知道去想办法解决困难,询问庞统亦是想让庞统寻个可以不失信义又能起势河北的两全之法。

  闻言。

  庞统只是略思片刻,便有了答案:“明公所虑,无非‘师出无名’。但袁尚矫命夺权,已是自绝于袁氏宗法!若袁绍真愿让位,何须派郭援持兵威逼?此中蹊跷,正可大做文章。”

  刘备眉头一动:“士元有何妙计?可速速道来。”

  庞统展开策略,沉吟而道:“其一,遣使以探病为由面见袁绍。若袁尚阻拦,便是‘囚父自立’;若见到袁绍,则请其亲笔手书,邀明公回冀州主持公道!其二,令元直在河北散播袁尚‘软禁生父’之流言。士族重孝,待舆情沸腾,明公再以‘奉大将军密令讨逆’之名出兵,谁敢非议?“

  刘备点头,仍有忧虑:“夏侯渊屯兵射犬,虎视眈眈,曹操主力也不知行踪,如何防范?”

  庞统冷笑:“夏侯渊按兵不动,正是要等明公与袁尚两败俱伤。不如将计就计,佯装与袁尚争夺,诱曹操主力入河北。届时,明公可联合袁谭,将矛头直指曹操,变‘刘袁之争’为‘共讨国贼’!”

  刘备心头的顾虑渐渐消失,抚掌而笑:“士元此言甚善!如此,既能全了我的信义,又能得到立足河北的实利!”

  庞统又补充道:“可再释放苏由部曲回冀州,散布明公受袁尚所逼,进退两难,钟繇又遣使劝降的假消息。避免袁绍宠溺袁尚而纵容默许!同时再传令黑山军张燕等人,速走雁门郡入常山,打出袁绍背信弃义的旗号,强取常山、中山诸县!”

  此时的庞统并不知道诸葛亮已经将袁尚的后路断尽,故而行计更偏向狠辣,虽然与诸葛亮的计划不同,但目的也是一致:趁着这个机会,让袁绍感受即将族灭身亡的危机,真正让位给刘备。

  刘备朗声大笑:“有士元之谋,何愁大业不成?速传令元直,依计行事!”

  3更来啦

第272章 夏侯渊遇刘备伏兵,庞统论天下之最

  刘备要退兵,开垦的荒地也不能直接遗弃。

  遂将此事委托给贾逵,让贾逵去联络绛邑的豪族大户,出钱粮购买刘备开垦的荒地。

  虽然这地是绛邑的地,但将荒地变为可以耕种的田地,这其中的过程是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豪族大户也不会闲的没事干去组织人力物力去开垦荒地。

  但若是有现成的田地,对豪族大户而言也是值得购买的田产,等买到手后再招募流民耕种,又是一笔丰厚的家资。

  兼之卖田地的又是左将军刘备,在这个战乱年代与刘备结个善缘,今后也能多条退路。

  最重要的是:刘备现在是在讲道理、求双赢,哪个豪族大户真的敢拒绝?若是不肯讲道理而是想等刘备走后直接强占,那刘备也会直接入豪族大户的家中强取钱粮。

  田产钱粮的交易愉快的在绛邑进行。

  数日后,刘备又派人给钟繇去了封信,大意就是:你的离间计用得不错,现在我要回去与袁尚争夺,特派人通传。

  收到传信的钟繇将信将疑,急派人打探,而打探的结果令钟繇又惊又喜:“刘备终于撤兵了!再不撤兵,河东士民都得怨恨于我了。”

  不能退刘备之兵而令河东士民不断的出钱出粮,若不是钟繇靠着朝廷的大义及曹操的兵威恩威并济,河东士民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反。

  虽说贾逵也被刘备带走了,但钟繇并不是很在意。

  如今的贾逵只是初绽锋芒,还没能入得了钟繇的眼,且贾逵愿意跟着刘备走,钟繇想拦也拦不住。

  让河东太守王邑安排了个新的绛邑长安抚绛邑士民后,钟繇也归军返回弘农,接下来的争端也不是钟繇可以插手的了。

  钟繇的职责在于保证关中不乱,若不是刘备忽然驱兵至河东,钟繇都不会来汾河与刘备对峙。

  而在河内郡的射犬,夏侯渊也得到了刘备回军的消息,登时大喜:“袁尚小儿,果然断了刘备的归路,否则刘备绝对不会如此惶惶而退。公明,你且留守射犬,我带兵去袭扰刘备后军,或能烧些辎重粮草。”

  “典军不可。”徐晃闻言大惊:“刘备能征善战,且兵法有云,归军勿追。贸然追击,必中埋伏。”

  夏侯渊不屑而道:“公明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刘备所倚仗者,乃是其招募的军师诸葛亮。眼下诸葛亮未在河东,而刘备在河东也几无胜绩,甚至还在皮氏城下被钟繇大败了一阵。钟繇一个文官都能大败刘备,可见刘备没了诸葛亮,这几年也没个长进,不过尔尔。”

  徐晃见夏侯渊骄矜不听,再次急劝:“典军身系三军之重,岂能轻往?刘备如今要与袁尚相争,双方兵马也不会跑来偷袭射犬。不如我为前部袭扰刘备后军,典军则引兵策应,若有埋伏,典军亦可救我。”

  夏侯渊哈哈大笑:“公明想要立功,今后机会还有很多,又何必跟我争抢?既然你担心有埋伏,我就分你一军为后部,若见我前部中伏,你可引兵来救;若无伏兵,你不许来跟我抢!”

  见徐晃还在开口,夏侯渊直接强硬打断:“速去准备!不可再言!”

  徐晃见夏侯渊执意要亲自追击,只能暗叹一声不再发言。

  当即,夏侯渊挑选了一千步骑为前部,直取刘备后军。

  见到夏侯渊兵马忽然杀来,刘备的后军皆是惊恐不已,纷纷四散而走。

  “刘备自恃兵多,以为我必不敢来,若是听了公明的劝,我又岂能得此大功?”夏侯渊哈哈大笑,招呼左右放火。

首节 上一节 156/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