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141节

  稍作思忖,又下令道:“令明!你且轻骑速行,抢先一步回城,将这两日我与刘备斗将情形,及刘备约战之言,原原本本报与司隶校尉知晓!”

  “末将领命!”庞德虽然对孙资之言仍有疑惑,但对马超命令毫不迟疑,当即点起数名亲随,打马如飞,直向皮氏城奔去。

  不多时,营盘拆尽。

  马超望着缓缓坠落的日头,不敢耽搁,也率大军匆匆撤往本寨。

  “如军师所料,马超果然撤兵了。”

  看着匆匆而走的马超及关中兵马,刘备的嘴角泛起笑意。

  庞统亦是眼神含笑:“将军欲令马超信服,便不能与马超厮杀太狠,否则将士怨恨难消,易生变数;既然不能与马超厮杀,那就只能换个人厮杀了。”

  顿了顿。

  庞统的眼角又生出戏谑意:“马超与将军对峙两日,不仅未折一兵一卒,反而还得了将军馈赠的蜀锦一匹,更是与将军约战皮氏城下。不论马超回去后如何表现,都难以打消钟繇的猜疑之心;马超之母又死于韩遂部将,虽然不是被阎行所杀,但阎行麾下的韩遂部将,必也会对马超这两日的行径起疑;而以孙资之能,又一定会劝马超提防离间计,劝马超唯钟繇之命是从。一腔真心换来的只有猜疑和忌惮,就算有地利,马超也定会被将军生擒!”

  5更来啦

第239章 马超有军师谋策,军师却是刘备卧底

  皮氏城。

  听着庞德汇报马超这两日与刘备斗将情形及刘备的约战之言,钟繇的眉头逐渐紧蹙。

  如庞统预料,钟繇起了疑心。

  前两日刘备下战书斗将的时候钟繇就不赞成,然而马超却言不应战就是自挫锐气、坚持要亲往绛邑挫刘备锐气。

  而现在,马超去跟刘备规规矩矩的斗了两场就回了本寨,还让庞德转达要跟刘备斗智且坚决听钟繇调遣。

  斗将的时候不听我的,斗智的时候就听我的?

  当我傻?

  钟繇不动声色的让庞德离开,随后紧急召见了张既和傅干二人商议。

  “马腾、韩遂一向反复无常,又曾受高干利诱,不可不防;兼之马性情桀骜,前番执意要与刘备斗将时骄矜跋扈,如今却骤然俯首听命,着实可疑。”傅干眉头紧锁,谨慎提议。

  虽然傅干说服了马腾支持曹操,但傅干也明白,马腾其实是个墙头草,谁给的好处多且风险更小,马腾就会暂时跟着谁、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身为马腾儿子的马超,耳濡目染了马腾的见利忘义和反复无常,也绝对不可能是个清廉忠义和言而有信的。

  气势汹汹的要去找刘备逞威风,结果只跟刘备斗了两日就回本寨了,若说马超跟刘备之间没点儿私下的勾结,傅干是不信的。

  张既亦是谏道:“这两日我借巡防之机与阎行闲聊,观其言行,颇知恩义。此人勇武不弱于马超,且又主动将父母送去许都为质,故而我以为,阎行是可以被司隶校尉拉拢的。司隶校尉不如在城中设宴,请阎行赴宴一会,倘若马超真与刘备暗中有勾结,或可借阎行之手除之。”

  钟繇眼底寒光一闪。

  关中诸将反复无常,这是人所共知的。

  但很快,钟繇又按下了心头的猜忌,尽可能的将个人情绪抛掷一旁,冷静道:“刘备一向奸诈,若是料到我等会猜疑马超,或会施以离间计,亦不可不谨慎。今夜我会在城中设宴,请马超赴宴一会;德容再假巡防之名试探阎行之意,彦材则假犒军之名去马超营中打探消息。”

  似钟繇这类大器晚成的,年龄越大越谨慎。

  兼之平日里喜好练字来修养心性,钟繇对自我情绪管控十分到位。

  即便心头猜忌马超,实际上决策的时候也会暂时抛掷个人情绪,以求能以最理性的状态分析和解决问题。

  使者很快将请帖送到马超营中。

  马超亦召庞德和孙资商议:“司隶校尉今夜设宴,我不可不去。令明和军师可留守营中,若营中有变,可商议而决。”

  庞德拍着胸口,保证道:“将军放心,有我在营中,定不会有人来捣乱。”

  孙资则是低头沉吟,猜测钟繇的用意。

  马超见状,疑问道:“军师可是觉得不妥?”

  孙资抬头,道:“将军斗将归来,司隶校尉于城中设宴,倒也合理;然而庞校尉离开时,却未曾听司隶校尉提及设宴一事。由此观之,司隶校尉应是与人商议后亦或者是骤然觉察到了什么,才会临时派人请将军赴宴。这是疑将军之故啊!”

  马超吃了一惊:“是有小人谗言挑拨?还是刘备派人离间?”

  孙资凝声道:“二者皆有可能。将军今夜可带上亲卫,内披薄铠,外穿锦袍,以防不测。我与庞校尉则在营中警戒,不论是小人谗言挑拨还是刘备派人离间,今夜必有人来营中。”

  马超微微蹙眉:“若是穿甲,岂不是更令司隶校尉疑虑?”

  孙资谏道:“古人云,防人之心不可无。昔日横行江东的小霸王孙策,自诩有霸王之勇,却因自恃武勇而死于小人之手。将军虽然武勇,但肉体凡躯也挡不住弓弩箭矢。眼下天下纷乱,人心难测,司隶校尉驱使将军对付刘备,本就有借刘备之手削弱将军之意。将军前番斗将时忤了司隶校尉之意,且阎行与将军又一向不和,倘若司隶校尉欲令阎行督军,趁宴席之际夺将军兵权。届时不仅将军危险,留在关中的令尊及众兄弟亦是危险。”

  听着孙资的弯弯绕绕,一旁的庞德一阵头大:“军师,你这未免也危言耸听了。我回城的时候你们还没回本寨,司隶校尉不曾提及设宴一事也很正常啊。”

  孙资轻轻摇头:“设宴乃是犒赏归来将校的基本礼数,司隶校尉又岂会不知?倘若我猜错了,将军可将我的话当成笑话即可;倘若我猜对了,将军不做准备岂不是坐以待毙?身为军师,本就应该为将军考虑到最坏的可能,若是不能顾虑周全,我又有何颜面为将军效力?”

  “令明,听军师的。”马超很快有了决断。

  孙资劝谏人的方式也是巧妙,不干涉马超的决断,只负责为马超顾虑周全,这样的劝谏方式也很适合马超这种自小生活在反复无常环境中的人。

  结义兄弟都可以反目成仇,更何况与钟繇连泛泛之交都谈不上。

  是夜。

  马超披甲穿袍,带上了几个同样披甲穿袍的亲卫入城。

  由于马超本就喜欢穿锦袍,故而也没人怀疑马超的锦袍下还藏有薄甲。

  马超刚走不久。

  傅干便引了些役夫,牵羊担酒,来马超营中犒军。

  听闻傅干到来,庞德不由心惊:竟真的被军师猜中了?

  孙资思虑片刻,随即让人取来甲胄刀牌,扮作庞德亲卫。

  庞德更是惊讶:“军师,你这是作甚?”

  孙资解释道:“傅干为人机智善辨,倘若知道我是将军任命的军师,言行必会有所顾忌,我假扮你的亲卫,可更容易让傅干无所顾忌。”

  见孙资行事如此的谨慎,庞德虽然不能理解但也没再多问,只是在心底暗暗奇怪:读书人就是想得多,傅干来犒军,也没什么可以担心的。

  与此同时。

  张既也假借巡防之名来寻阎行,借以表达钟繇的招揽之意。

  而在另一边。

  刘备令袁熙、颜良、文丑回守本寨后,也亲自引庞统、关羽、张飞、黄忠等文武驱兵往皮氏城而来。

  1更来啦。

  卖惨话术:更新太快,强迫症犯了又不想合章,导致均定起不来,均定起不来就拿不到推荐,拿不到推荐就没有新增,没有新增就没有均定,恶性循环。

  不卖惨话术:天天五更,我的月票呢?

第240章 刘备没开始用计,钟繇马超嫌隙已生

  兵贵神速。

  就在马超入城赴宴的当夜,刘备就抵达了皮氏城外,且离城五里安营扎寨。

  如此近的距离,几乎是在对钟繇贴脸嘲讽:若有胆色,就趁我立寨未稳出城劫营。

  得到消息的钟繇,不由脸色大变:“刘备来得好快!”

  而席间的马超却是不以为意:“司隶校尉勿忧,刘备既与我约战,来得是快是慢皆无区别。待其营寨立稳后,我再亲自引兵搦战,定为司隶校尉报仇。”

  钟繇眼神一沉,尽量不让情绪影响到语气,问道:“孟起为何不趁着刘备立寨不稳的时候,引兵突袭?若再配合阎行和皮氏城的兵马,定可击溃刘备。”

  马超笑道:“我既与刘备约战,若是提前出兵,岂不是让刘备误以为我是言而无信的小人?”

  钟繇心头顿生猜疑:你马孟起何时成了言而有信的人了?

  眼角余光瞥过马超锦袍下不经意露出的薄甲,钟繇心头的疑虑更深:赴我的宴竟然还穿内甲,这是疑我之故啊!莫非孟起真的跟刘备有勾结?

  看着马超那微醉的面庞,钟繇试探性的问道;“若此番击溃刘备,我有意举荐孟起为豫州刺史治谯县富饶之地。谯县多有司空亲族聚集,孟起若能多与之结交,今后亦可位列九卿,不知孟起意下如何啊?”

  马超心下一惊。

  别看钟繇的话说得漂亮,又是豫州刺史又是谯县富饶之地,还有曹操的亲族人脉可以结交。

  若马超真去了谯县,那就成笼中鸟、网中鱼了,谯县东南西北都有曹操重兵驻守,一旦马超有个异动,不出三日就会被四面合围。

  马超本想婉拒,又想到孙资的叮嘱,遂又佯喜道:“若真能如此,我必携厚礼登门致谢。”

  钟繇更是惊讶:就这么爽直的答应了?

  马超是什么秉性,钟繇早有耳闻。

  若让马超当凉州刺史,马超肯定欢喜。

  受羌人敬畏的马超若是当了凉州刺史,不出十年,凉州就是马超的自留地。

  可豫州刺史就不同了,当豫州刺史就是主动当笼中鸟、网中鱼,钟繇不信马超会想不到这一点。

  以马超的秉性,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婉拒,譬如用“故土难离”“水土不服”之类的理由。

  偏偏马超却爽直的答应了钟繇的举荐,甚至还想携厚礼登门致谢,仿佛占了好大便宜似的。

  这让钟繇不由暗暗反问:这是马超?

  钟繇大笑掩饰心中的惊讶,举樽敬道:“既如此,我就提前恭贺孟起了!”

  而在城外营中。

  傅干则带着犒赏的酒肉,与庞德、杨秋等营中将校周旋寒暄。

  及至杨秋时,傅干佯醉问道:“常听司隶校尉说,司空对天水人孔桂甚为喜爱,常将孔桂带在左右,出入时也随从在身边,又因献策有功而常得司空赏赐,在许都锦衣玉食,真是令人羡煞啊!”

  孔桂本为杨秋麾下,多次替杨秋出使许都拜谒曹操。

  由于孔桂善于奉迎谄媚,又懂局戏,通晓围棋,还踢得一手好球,最后直接被曹操留在了许都随侍左右。

  比起马腾、韩遂等人,杨秋平日里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跟其余关中诸将貌似都一个秉性,实际上杨秋是个很会来事的主。

  派孔桂这个善于奉迎谄媚的去拜谒曹操,也是杨秋在为自己留的一条退路。

  傅干故意提及孔桂又不提孔桂与杨秋的关系,亦是暗含试探。

  果然。

  在听到孔桂的事后,杨秋的原本有些醉态的面容也清醒了不少,登时明白了傅干今夜犒军的用意。

  扫了一眼远处的庞德,杨秋低声反问:“傅从事想知道什么?”

  傅干轻轻一笑:“杨将军误会了,我并不想知道什么,但我以为,杨将军应该会有话让我转达给司隶校尉。”

  杨秋暗骂傅干狡猾,随后又仔细想了想,道:“马将军近日新得一军师,乃太原人孙资,颇有智略。在马将军与颜良文丑一战时,以一敌二颇为险急,孙资一个不善骑射武艺的却笃定断言,刘备只是想以斗将的方式,挫马将军锐气,而非是取马将军性命。结果也如孙资所料。”

  傅干微微一惊,又不动声色的问道:“那马将军对刘备,是何评价?”

  杨秋轻轻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当天夜里,刘备曾遣使携礼去见了马将军,那使者也是由孙资一路送出的营门。后来我借故去见马将军时,得知刘备送了马将军一匹蜀锦,马将军还对我说,打完这一仗,有大富贵与我同享。”

  傅干更惊:“什么大富贵?”

  杨秋举樽一饮:“我能转达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既是军师,为何今夜不曾见到?”傅干又问,方才敬酒敬了一圈也没看到杨秋口中的军师孙资。

  杨秋轻笑一声:‘孙资个性颇为谨慎,平日里也不喜欢与众将校结交,军中知道孙资为军师的将校都不超过五个,大抵都以为孙资只是马将军一个近侍文吏,又岂会来此场合见你?”

首节 上一节 141/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