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
是基本上不可能再打的。
但贾逵并未选择投降,而是履行了与绛邑吏民的约定,让吏民将自己绑着去见刘备。
自绛邑吏民口中了解了贾逵的为人,且又有张飞力保,刘备便当着绛邑吏民的面,亲自为贾逵解了绑。
又道:“此番相争,与贾县长及绛邑吏民无关,我亦可承诺,只取府库钱粮。”
在刘备为贾逵解绑承诺时,贾逵亦在打量刘备。
虽然早听闻刘备名声,但世间有名无实者比比皆是。
如袁绍有宽仁之名,更有传闻袁绍在路上见到受冻的百姓都要上去嘘寒问暖,垂泪而泣。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明知冀州军民多有饥寒交迫者,袁绍却不肯休养生息,反而执意要与曹操分个高低。
刘备的名声有几分可信,贾逵亦不敢武断的得出结论。
看着温润如风的刘备,贾逵直言而道:“绛邑府库中并无多余的钱粮,若是取之,则会令吏民受饥,还请左将军体谅。“
贾逵身后,有混在吏民中的豪强大户使者。
闻听贾逵言,皆是惊骇不已:贾县长这是何意?我等才将钱粮财货运到绛邑城府库,府库怎就没钱粮了?难道贾县长不想将府库的钱粮财货赠给左将军了?这万一惹恼了左将军,我等庄园岂不是
一个沉不住气的抢先高呼:“贾县长,府库还有钱粮!是前两日刚征的赋税!“
贾逵面色一变,呵斥道:“胡说!那是绛邑士民委托我抵御来犯敌军的钱粮,不是赋税!我岂能将绛邑士民的钱粮充入府库?如今我未能守住绛邑,这些钱粮理当退回!“
退?
豪强大户的使者纷纷吓得冷汗直冒!
这能退?
若是退了,我等庄园内的钱粮还如何保住?
“贾县长!你肯定记错了,那些钱粮分明是我们委托给贾县长赠给左将军的!“
“对!贾县长,左将军怎么会是来犯敌军呢!你肯定记错了;既然不是来犯敌军,那不存在你未能守住绛邑的问题,钱粮何须退回?我等自愿赠给左将军!“
“贾县长,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我们何时将左将军当来犯敌军了?我们对左将军一向仰慕,赠点钱粮又有何妨?“
“左将军,你千万不要误会。自张将军高挂七日免战后,我等便一直在为了迎接左将军而筹备钱粮,本想让贾县长代为转交,但贾县长误会了我等的用意。“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纷纷在刘备面前反驳贾逵的话。
见状。
张飞及时出声道:“大哥,贾县长一向刚直,虽然只是个绛邑长,但为了国家的尊严而不愿向郭援低头,此番误会我等为贼,亦是情有可原。不如我先带贾县长入营好生规劝,大哥与众人商议。若真是绛邑士民相赠,大哥不可拒绝了众人好意。“
说完。
张飞便将贾逵带入了营中,留下刘备与众人商谈。
贾逵一走,豪强大户的使者纷纷拿出了交割令,称一开始虽然是委托贾逵抵御敌军的,但现在刘备来了就不会有敌军了,众人一致同意将交割令上的钱粮财货都赠给刘备。
刘备推让了片刻,看向右侧的庞统,问道:“若我取了众人的钱粮财货,有损仁义;若我不取,盛情难却。士元以为,该当如何?“
庞统见众人的目光看向自己,便向刘备出了个主意,道:“既然盛情难却,将军不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让众人将所赠钱粮财货,都分与绛邑贫困的吏民。如此,既不会有损将军的仁义,又不用推却众人的盛情。“
刘备点头应道:“士元言之有理,便按此方案吧。绛邑诸位的好意,我也心领了,身逢乱世,好多事我们都没得选。诸位都是绛邑人,理当同舟共济,可速将钱粮财货分与贫困的吏民,我亦会向大将军表彰诸位仁德。“
兜兜转转,钱粮又回到了绛邑吏民手中,刘备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这操作,不仅绛邑吏民惊呆了,豪强大户的使者们也惊呆了。
亦有后悔的在暗自跺脚:早知如此,我等就象征性的拿点了钱粮财货了。
然而现在有明明白白的文书在,即便有吝啬的豪强大户想要反悔,都得掂量掂量会不会惹怒刘备:我不拿你们一针一线,让你们自行拿去救济同县乡人,然后你跟我说你想反悔?是觉得我这万余大军驻扎在绛邑外,专门来度假的?
刘备没有再与众人多解释,只留下庞统与众人分说分发钱粮财货具体的规则。
而庞统制定的规则,也让想后悔的人不敢心存侥幸。
只因规则中有一条“左将军的仁义不能受损,若有人趁机中饱私囊或苛刻吏民而被左将军得知,涉及的家族全部缉拿问罪!“
庞统能与诸葛亮成为挚友,不仅仅是表亲的原因,更因二人都是善于布局谋大略的。
此番刘备来河东,不是打下河东作为立足之基,而是要在河东留下仁义的民望。
故而。
不论是调兵遣将时给张飞下的那道军令,还是方才给刘备出的主意,都是为了替刘备聚民望。
就如刘备那句:身逢乱世,好多事我们都没得选。
奉袁绍的军令去袭扰关中,刘备无法选择去或不去;但具体的袭扰方案,刘备却可以选择是仁义还是残暴。
而在营内。
再次见到刘备的贾逵,得知刘备竟然将豪强大户的钱粮财货都分与了绛邑贫困的吏民,眼中多了钦佩和敬慕:“左将军的仁义之举,乃绛邑百姓之福。“
刘备的脸上并无得意,在贾逵的惊讶中又向贾逵赔礼:“此番本是我等驱兵南下,才让绛邑吏民受战祸之苦,我只希望能用这些钱粮弥补绛邑吏民一二,不敢当'仁义'二字。“
4更来啦
周日偷个懒,今天就四更吧
明天继续五更
第224章 刘备延揽四方志士,张飞劝贾逵择主
“可若一直将钱粮分与贫困吏民,左将军又如何弥补军需?”贾逵张了张嘴,问出了另一个想问的问题。
刘备营中的万余兵马是需要大量的粮草度用的,仅靠上党运粮并不现实。
战祸之所以会被归纳在人祸一类,便是因为一旦开战,战场波及的城乡士民便会遭到双方兵马的劫掠。
犯境一方,美其名曰“因粮于敌”;守境一方,美其名曰“筹粮御敌”。
然而不论是犯境的还是守境的,都不可避免的会对战场波及的城乡士民劫掠。
讲点儿仁义的,会如刘备一般劫豪强济饥民;不讲仁义的,直接泗水为之断流。
人祸无情,堪比天灾。
“的确是难事。”刘备没有故意在贾逵面前虚伪掩饰,而是坦率的承认了将钱粮分与贫困吏民会导致军需不足的实情,又真诚的向贾逵行了一礼,求问道:“贾县长可有良策教我?”
看着刘备真挚的眼神,贾逵轻轻摇头道:“我为国家长吏,不可”,本想说“不可为贼献策”忽又感觉不妥,改口道:“不可辜负了朝廷恩义。”
“方今乱世,若要拨乱反正而令国定民安,战祸是不可能避免的。”见贾逵左右为难,刘备没有继续逼问,而是走向帐中悬挂的地图,静静的看着。
贾逵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化作一声叹息,诚如刘备所言,乱世中,战祸是不可能避免的。
刘备看向皮氏县的位置,静静问道:“听翼德说,你给河东太守王邑送了份战报,称‘皮氏乃兵家争胜之地,需以重兵把守’。”
贾逵沉吟了片刻,承认道:“确有此事,我为国家长吏,若不能为国家守住绛邑,当为国家争取守住河东的时机。”
“不错的计策。”刘备回身转向贾逵:“方才你问我,若一直将钱粮分与贫困吏民又如何弥补军需,我无法回答;但我可以回答的是,倘若战场在皮氏,我能减少粮草因战线过长而增加的消耗。”
贾逵下意识的回想起张飞的七日免战,惊疑问道:“左将军是故意让我给王府君报信的?”
刘备微微颔首:“庞抚军曾对我言,绛邑长既能据小城而阻郭援,定是善兵之人。既是善兵之人,便一定明白皮氏乃兵家争胜之地。可缓攻绛邑,让河东太守王邑有胆子增兵皮氏。若在皮氏一战而定,则河东诸县,皆会望风而降。”
贾逵愕然当场。
刘备的语气不疾不徐,似在陈述一件极其普通的事,然而听在贾逵耳中却是惊骇莫名:怕王邑没胆子出城而故意缓攻绛邑,如此王邑便会生出小觑之心而增兵皮氏,连绛邑小城都能守上半个月,皮氏大城岂不是随便守?
惊骇之余,贾逵又心生羡慕。
庞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就已经是左将军麾下抚军中郎将;贾逵快三十了,还只是个小小的绛邑长。
贾逵虽然家境贫寒,但自幼立志从军,在孩童时期便在戏耍时常设部伍为乐,其祖父贾习发现了贾逵的天赋后,口授兵法数万言。
然而一个落魄之家,即便曾为河东大族子,也顶多能当个郡吏,贾逵当了几年的郡吏,才侥幸补缺当了绛邑长。
贾逵又不由暗暗叹气:若王府君亦能以我为将,我又何至于沦落至此?
空有才能而无法得到施展的机会,对贾逵这类寒门出身的,是最大的挫败。
看着一群自恃出身却无德无才的豪门子弟执掌权柄,对贾逵而言亦是一种折磨。
觉察到贾逵的神情变化,刘备忽而又问:“贾县长的家小可在城中?”
贾逵点头:“有妻柳氏,祖父亦在城中。”
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喜色,刘备又问:“尊父母可也在城中?”
贾逵摇了摇头,语有落寞:“我在少时,父母便没于战祸,幸有祖父,方能苟得性命。”
“贾县长勿怪,是我失礼了。”刘备亦有感同身受的戚戚感,拱手赔礼。
贾逵叹了口气,回礼道:“世事无常,我早已习惯了,左将军不必介怀。”
见气氛有些沉闷,刘备向张飞使了个眼神。
张飞会意,大呼道:“贾县长,你有一身本事,岂能埋没于绛邑小县,不如你今后就跟着俺大哥如何?”
刘备顺势而请:“若贾县长有意,我愿以上宾之礼相待。”
看着刘备真挚的目光,贾逵虽然意动,但又生纠结:“左将军,恕我直言,我受国家恩义,不愿与.”
贾逵再次将“贼”字咽了回去。
刘备理解贾逵这类人的坚持,道:“贾县长可曾听闻衣带诏?”
贾逵眼神惊变。
刘备语气多了肃然,再次一礼:“我受天子衣带密诏,本欲诛贼勤王,信大义于天下,只可惜董承等人谋事不密又不听我劝,反坏大计。而今天子令不出皇宫,又时常受辱于曹逆,仅我一人之力又无法与曹逆抗衡。故而,我周旋于袁曹之间,又蛰伏于袁绍之下,奔走四方延揽四方志士,只为有朝一日能引四方志士共匡汉室,不负天子所托!”
“此番来河东,若按高干郭援等人的部署,势必会令河东生灵涂炭,我不忍为之,故而我借袁熙之力夺了高干的兵权,又勒令呼厨泉退兵回西河,让翼德夺了郭援的兵权。今欲请贾县长共谋大事,不是为了私心,亦是为了国家。”
贾逵惊问:“呼厨泉退兵,是左将军勒令?”
张飞语有不屑:“呼厨泉曾为大哥所擒,后又放归,本以为这厮可以安分守己,没想到竟然还敢南下扰民。俺大哥遣将令其自缚请罪,现在还在营中跟郭援关在一起呢。不仅如此,俺大哥还遣黑山张燕引兵去呼厨泉在西河的王庭了。”
贾逵更惊:“张燕?黑山贼张燕?也听左将军的号令?”
张飞大笑:“张燕现在可是大哥保举的平北将军,不再是黑山贼了。贾县长,方今天下可称为英雄者,唯有俺大哥一人。各州群雄,能真正行以仁德者,亦唯有俺大哥一人!”
话锋一转,张飞转而正色拱手:“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贾县长乃德才兼备的大贤,俺大哥乃仁德信义的英雄之主,又有什么可迟疑的呢?”
来啦来啦
第225章 贾逵择明主,刘备暗放郭援算计钟繇
张飞此言,再次深深触动了贾逵。
贾逵内心早已翻涌不息:
先是张飞激起贾逵对豪强大户欺压平民的不满。
接着目睹年仅二十出头的庞统已高居左将军麾下抚军中郎将之位,不由生出怀才不遇的嗟叹。
转而刘备的仁德胸怀与远大志向,又令贾逵心向明主,生出无限向往。
此刻,经张飞旧事重提,贾逵心头层层累积的复杂心绪被彻底搅动:是啊!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自认为德才兼备不弱于豪门贵子,左将军仁德信义乃是英雄之主,我又为何要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