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双方汇合,此战的折损便是白费了。
一千重甲骑兵舍弃正在纠缠的八旗兵,后退数百米再次集结,这次他们卸下了所有火器。
丈八马槊平举的刹那,朝阳恰好刺破云层,玄甲上的金漆在晨光中划出刺目洪流。
达木泰早已杀红了眼,现在他不考虑任何折损,只想将眼前这群黑甲骑兵全部留下,以祭麾下儿郎!
奈何冲击起来玄甲骑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达木泰部的前锋就像撞上礁石的海浪,顷刻间碎成血沫。
而玄甲骑也不做停留,继续往落马坡猛冲。
代善的牙旗在三十丈外疯狂摆动,镶红旗的重步兵开始向玄甲骑两翼包抄。
但戚家军的鸳鸯阵突然从侧翼杀出,九百杆狼筅专挑镶红旗的踝甲缝隙猛戳。
刚要跑出来的都类再次被阻挡。
代善嘴角轻笑,根本不在乎明军的反扑,不屑的看着战场说道,“垂死挣扎而已。”
扭头呼唤一声,“多罗格拜,带着你的本部往……”
说道一般,耳边忽然传来急呼。
“王爷!大营急报!”浑身插着箭矢的戈什哈滚落马鞍,“不是明军!是顺军!是顺军的骑兵在袭营!”
“奥巴台吉溃了!蒙古八旗折损两万,溃部正往飞狐岭逃散!”
“什……什么!?谁!?!”
代善两眼圆睁,满脸的不可置信。
他怎么都没想到,袭击大营的竟然是他要拉拢的李自成!!
李自成和南朝不是刚打过一场大战吗!?
不应该老死不相往来吗!?
怎么会支援南朝呢!?
为了拉拢李自成,他还特意派使者过去许下重利高爵呢。
这不对吧!?
此刻朝阳完全升起,代善在不信,也能看见西北天际飘来的黑烟中,有靛蓝色顺字大旗在招展。
朱由检同样震惊地望着战场突变。
五万蒙古骑兵如退潮般从北口溃入,他们身后是数万打着蓝色战旗的步骑混合部队。
这些突然杀出的顺军既不结阵也不恋战,只是疯狂地驱赶着蒙古溃兵往清军本阵冲来。
“陛下,袭营的是闯逆!打着的闯逆麾下大将李过的旗!”
夜不收也将这个情况第一时间汇报。
相比起代善,朱由检更震惊。
打死他也没想到,来支援的竟然是李自成。
这是最不可能出现的援军,却真真切切的出现再了战场上。
局势顿时峰会路转。
飞狐岭内的战场陷入了诡异的僵持。
镶红旗与正红旗残部在坡底汇成团,应对玄甲骑与戚家军猛攻。
而李自成的前锋已开始冲击清军右阵。
三方势力形成的死亡漩涡中,代善急得策马左右乱转。
刚刚还自以为要胜的他,此刻只能去想如何撤军了。
“镶红旗听令!”犹豫许久,这位老将还是做出决定,吼声竟压过了战场喧嚣,“前阵变后阵,往东南突围!蒙古诸部就地阻击!”
“能跑一个是一个吧!”
朱由检几乎同时下达了命令,“传令全军收拢阵型!不得放建奴出去!神机营把所有火药都用上,目标代善,齐射!”
“玄甲骑后撤,追击代善!”
都类的正红旗成了弃子。
原本还不顾一切想要救援的镶红旗主力一滞,而后开始向东南谷口移动。
作为代善的女婿,都类知道自家老丈人尽力了。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更多的人逃出去。
看着眼前拦路的戚家军,不由得狂笑起来,“南蛮!来战!战!杀!!!”
胜负有时只在一念之间,更何况是都吊着一口气的两军。
而李自成的大军,虽然还没有和清军接触,却击溃了清军的那口气。
代善也太想保存实力了,如果他不那么着急下令,擅长打苦战硬战的八旗也不至于溃的那么快。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兵败如山倒。
站在峰顶看着漫山遍野逃窜的清军,朱由检整了整身上的甲胄,对身边的李国祯笑着说道。
“走吧,随朕去见见闯逆的大将。”
第98章 代善溃
“整队!”
朱由检策马行至山脚时,玄甲骑残部已在山道前结成三列横阵。
千余具黑甲倒映着朝阳,每面胸甲都布满了箭孔和刀痕。
在闯军和明军的围攻之下,都类带着的五千殿后军被一网打尽。
加上昨晚的战果,整整一万三千建奴被枭首,溃逃者不计其数。
是崇祯朝时期罕见的大胜!
戚远正用通条清理枪膛,见天子仪仗到来,当即行礼,“末将请为先锋!”
“你部歇息半个时辰。”朱由检却摇摇头,一夜力战明军早已疲惫不堪,就算是要追击,也要缓缓。
而后马鞭指向西北烟尘,“传令黄得功收拢溃兵,在落马坡西侧暂待,李国祯带神机营前出三里,清点剩余火药等待朕令。”
说着突然勒住缰绳,只见远处靛蓝大旗下转出一队轻骑。
当先那将头戴六瓣明盔,锁子甲外罩着半旧鸳鸯战袄,倒像是前明边军的装束。
“臣大顺制将军李过,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来将不是其他闯军将领那般粗俗,也没有什么仪态,乍一看上去就是个普通人。
但内里气质却格外耀眼,如若傲竹,哪怕是行礼也是不卑不亢。
翻身下马时,朱由检注意到他左腿有些瘸。
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位顺军大将竟行的是全套武将觐见礼。
三跪九叩间,镶铁护膝砸在碎石地上铿然作响。
朱由检眉头轻挑,号称一只虎的李过,可是李自成的亲侄,算是李自成最亲信的将领。
竟然给他行大礼。
抬手示意李过起身,朱由检疑惑的问道,“朕听闻李闯在西安建政称帝,卿何故行此大礼?”
“陛下容禀。”李过起身时拍了拍膝盖上的浮土,“吾主虽在西安设坛祭天,改元称帝,却只是为了庇护天下苍生黎民,虽为帝,然仍是汉主,臣为汉臣,陛下为当今天下共主,汉臣面主,自当行礼。”
“且如今建奴入寇,天下板荡,吾主言:纵使与父子亲兄有血海深仇,然草室寡田不可相让,华夏衣冠不可绝于腥膻之手。”
李过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
朱由检搭在剑柄上的手指微微一颤。
心中竟有些激动起来。
他太缺大将了,尤其是有能力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将。
掌管明朝那么久,却也只有黄得功和郑成功算是。
而眼前的李过说话从容不迫,气宇轩昂,不傲不倨不馋不媚,调度大军也从容有余,简直就是名将模板!
更关键的是,李过一番话,明显是被让的汉贼不两立论和告内外寰宇诏给影响了。
如果他没猜错,李自成都是因为这两封诏书,才发兵支援的。
这代表真的可以拉拢李过啊!
他当时发那两封诏书,完全是为了安抚边军,确立政治正确以及引导政治冲突,没想到居然传到了陕西,还让李自成改变了立场!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朱由检正想着,李过却又从怀中取出鎏金铜匣,双手奉上。
“此乃吾主亲笔书信,愿与陛下盟誓:自今日起,大顺军不再西进半步,若陛下允诺三事,吾主愿以臣侍之,另愿亲率十万精兵出潼关,与陛下会猎燕山!”
跟朱由检猜的差不多,李自成确实是受了朱由检诏书的影响,才拒绝了女真,出兵支援的。
不过更多的还是来源于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和当今闯军第一将李过。
前者主要考虑到正统性,毕竟他们是要入主中原的,虽然败了一场,但根基还未损伤过重。
后者则是完全被朱由检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了。
李过之前是边军一员,可谓是饱受欺凌,见证了边关百姓生灵涂炭,也见惯了明朝官员的不作为。
一怒之下才带着十几名边军投了起义军。
正是青年时期的经历,才使得李过格外注重军纪,可以说是闯军内军纪最严明的一支部队。
而朱由检的汉贼不两立和告内外寰宇,简直戳中了李过的心头。
这次领军出征,也是他一力请求的。
目的就是为了见朱由检一面,看看这位明朝皇帝,是否和自己心中的形象一致。
朱由检脸色毫无波动,淡淡的问道,“哪三事?”
这种云淡风轻的做派压迫感十足。
让李过愈发恭敬。
“其一,明发诏书承认大顺为藩属,其二,封吾主为大顺王,世袭罔替,其三,大顺国内爵位府衙自理,秦晋蜀三地为顺国疆域。”
如果李自成只请求为一王爵,不设封地,那朱由检说不定为了闯军和李自成麾下的将领,还真捏鼻子认了。
可惜李自成想要的实在太多了,这三个条件答应任意一个,都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
丢失半壁江山不说,而且还会让刚刚稳定下来的江南地再起烽烟。
你封了李自成,那张献忠要不要封?
这俩封了那之前死在战场上的忠臣义士,被闯军屠戮的臣民百姓又该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