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才是宋世祖 第140节

  他腰悬宝剑,头戴皇帝亲征才能戴的凤翅金冠,纯金的头盔正前方还镶了一块鸽子蛋大小的鸽血红宝石。对着皇兄赵桓沉稳拱手,姿态如渊渟岳峙,一派帝皇气象。

  他对皇兄侃侃而谈,言辞滴水不漏。虽然从字面上看,是请求皇兄宽恕他在天子被俘期间的一切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但实际上正常人都能看得出来,赵子称为了自辩而自述的功绩,全都硬得不能再硬。

  说难听点儿,就算他不姓赵,有这样救天下的功劳,都配得上争一争这个天下了。何况他本来就是正儿八经的亲王。

  赵桓其实一开始就想承认“你说得都对”,但偏偏他还不敢插话打断,只能是耐心听赵子称全部说完,才连忙表态:

  “贤弟让大宋江山、汉人衣冠幽而复明。重塑华夏,再造神州,如此弥天极地神功,旷古难有其比。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今我大宋残存之德运,岂非应于贤弟……”

  还好,赵子称很给面子,没等赵桓说完,立刻谦虚,表示“故都未复,何谈应运”,也算是给了赵桓一个台阶下。

  赵桓便没有再说,但随行的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知道官家和监国殿下已经达成了共识:

  还没收复汴京,那就不算“顺天应运”。

  哪天收复了汴京,就“顺天应运”了。

  赵桓偷眼看了一下两边的文武,没有人对这个说法表示质疑,甚至都没人跳出来,他也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了。

  一个曾经牵羊当过阶下囚的,还能如何?到时候找个道观清修安享晚年吧。

  事实上,“迎回二圣”可能导致的将来“夺门”风险,并没有绝大多数世人想象的那么大。

  原本历史上的赵构之所以对“迎回二圣”那么恐惧,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赵构自己绝后了,失去生育能力了。如果让赵桓回来,赵桓却还有生育能力,将来又生出儿子。那就算赵构生前权位没问题,他死后赵桓的后人继位了,赵构的历史评价也难免被泼更多脏水,不得好死。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提宋朝时的赵桓、赵构兄弟。而以后来明朝堡宗、代宗的情况类比,别看堡宗最后“夺门之变”夺回皇位、还传位给了他自己那一系的子孙,但那并不是说“太上皇”这个身份就有多大的号召力,或者说当时明朝的大臣有多怀念堡宗那种废物。

  主要是明代宗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死了,也没生出别的儿子,所以当时的大臣都觉得代宗死后皇位注定要回到堡宗一系,那还不如早点烧堡宗这个冷灶,免得将来被清算。

  如果朱祁钰有儿子活得好好的,他才不会被政变夺权,他好歹也是守住了北京城,于社稷有大功的。

  赵构和朱祁钰面对的风险都是一样的,他们唯一恐惧的原因就是唯一的亲生儿子死了然后又生不出来了。

  但凡有个儿子,赵构都不用杀岳飞阻迎二圣,朱祁钰都不用被夺门。

  现代人或许觉得没儿子只是屁大的事儿,但对于古代从兄弟手中接过皇位的皇帝们而言,没儿子就等于天都塌了。

  而赵子称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他可以大大方方把赵桓放在身边。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有泼天大功,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早在宣和六年初就有了一个健康的儿子,他的嫡长子现在已经虚岁五岁了。

  中间因为守孝,一直到宣和七年,他都没法再生孩子,就算私下里跟妻妾有些什么,也都要避开危险的日子,以免落人把柄。后来他的妻子还被作为人质,在汴京住了一段时间,直到靖康之变前突围出来,才跟赵子称会合。

  再算上战乱奔波夫妻不能相聚,等赵子称再次能让妻妾受孕,已经是靖康二年初的事情了,后面还要刨掉在外面亲征的日子。

  所以至今为止,赵子称已经生下来活下来的孩子,依然是一子二女,但数字这么少是事出有因的,满朝文武都不会担心监国殿下的身体状态。最近,赵子称又有妾侍怀上了,应该是他这次来亲征之前下的种,这让群臣更加放心。

  以后只要赵子称保持多纳妾侍,甚至妃嫔,天下人心就不会散。虽然赵子称自己知道,历史上自己唯一的儿子身体很好命很硬,但旁人不知道,再上个保险,才好更稳人心。

  赵子称不是为了他自己在好色,而是为了防止将来华夏再发生残害忠良的悲剧,怕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不得不在“当前利益”和“未来清算”之间做出权衡抉择。

  从兄弟手中接过皇位的皇帝,必须儿子多,让天下人确定地知道这一脉绝无可能绝种,才能让天下文武的现世利益和未来利益统一在一起。

  ……

  赵子称把赵桓隆重地引到鄂州城内的临时行在安顿好,把接驾的礼数尽周全,随后兄弟俩就开始讨论正事。

  赵子称奏请赵桓下了几道旨意。

  第一道是授权刘光世、韩世忠、林冲、鲁达乘胜追击,以刚刚平灭钟相的那部分宋军,继续南下,攻灭五岭和粤北地区的巨寇曹成。

  第二道旨意,是宣布赦免曹成身边那些肯幡然悔悟、弃暗投明的部将们。

  第三道旨意,则是进一步重申赵构就是反贼,并授权赵子称今年之内、择机北伐,先收复汉北、襄阳、南阳等地,以图最终收复汴京。

  同时,也宣布赦免襄阳、南阳和河南其余各地之前因为一时不察、站错队的汉人文武,只要重新认准朝廷,并且为朝廷恢复立功,就可以既往不咎。

  旨意下发之后,赵桓一开始还担心会不会过于操切、军事计划做得太激进太仓促,有穷兵黩武之嫌。

  但赵子称却安慰皇帝,说有了皇帝天威加持,加上朝廷军势远非昔比,那些墙头草必然会出现连环崩盘倒戈之势。

  打仗说到底打的就是一个认知,尤其是汉人内战,如果天下人都觉得某一方会赢,另一方很快就会士气崩溃投降,哪里有多少非得死战到底的。

  而赵子称的判断也果然没错,刘光世、韩世忠等人带着一支偏师南下之后,虽然两广的曹成仍然有号称二十万人马,但其实都是乌合之众。

  大批部将听说皇帝都被迎回来了、赵子称还把金人的老巢端了、几个月内彻底灭干净钟相,这些人哪里还有心思跟着曹成干?

  衡州、韶州等地的曹成部叛军,几乎是一触即溃,两地守将分别投降了刘光世、韩世忠,而且立刻就转身帮忙带路,领着朝廷平叛大军去打曹成。

第170章 南平曹成,北破宗翰

  “刘将军、韩将军,这边走!末将带你们去抓曹成!”

  短短两个月后,也就是这年的五月份,

  刘光世和韩世忠的军队,就分别从桂州和广州两个方向、两路夹击曹成最后的据点梧州。

  曾经号称拥兵二十万的曹成,就在这么短短两个月内,彻底土崩瓦解,被曾经的旧部一路带路带到老巢。

  那些曾经跟他称兄道弟的铁杆部将,都像黄四郎家的管家胡百那样,看到如潮的朝廷平叛大军涌过来,立刻转身挥手“跟我来”,直扑曾经主子的碉楼。

  一方诸侯豪杰,最后连个浪花都没翻起。

  甚至其覆灭过程,都不配在史书上被单开一章。就这样被兴复宋室的滚滚洪流淹没了。

  赵子称分兵平南的同时,他自己也带着岳飞一起,在这年四月春耕农忙季结束后,就率领朝廷主力北伐。

  北伐的路线,当然是从鄂州北上襄阳,同时以偏师往西略微扫击江陵、夷陵等地。

  另外,赵子称还让驻守徐州、淮泗防线的杨志、呼延灼等人也别闲着,也可以西渡泗水,把淮北宿州等地收拢收拢。

  那些地方已经没有金军滞留,留下的名义上归附赵构的宋军,肯定也没什么抵抗意志,就当是送杨志也捡几颗软柿子,杨志毕竟是跟随赵子称很早的元老,不管实力行不行,有立功的机会也不能忘了他。

  甚至之前滞留高丽的宋江等曾经的梁山军将领,随着高丽地盘性质的洗白,也从半岛地区调回了中原,驻扎在山东。

  这次从徐州西进收复京东西路部分地盘的行动,宋江也带着武松、花荣等部将一起参加了。

  官军气势如虹,一个月之内,西线就收复了整个荆北,襄阳、江陵等地望风而降。

  在襄阳之战时,还遇到了数千金兵精锐,原本是完颜宗翰北撤时,留下来扼守咽喉、监督赵构麾下宋军作战的。

  但因为赵子称推进太快,前面的赵构旧部投降太多,这几千金人督战队就这样被汪洋大海裹挟,陷入了重围。

  不过这些金人肯定是不肯投降的,被围在襄阳城内后还死守到底。

  赵子称就让岳飞负责攻城,青铜铸炮随便用。

  这也是岳飞终于有机会堂堂正正指挥炮兵攻城。

  之前宋军在中原大地上第一次用炮兵攻城,还是刘光世韩世忠打岳州,当时赵子称刚听说岳飞在上京得手了,立刻就在中原战场这边解禁了大炮的使用权限。

  后来打长沙杀杨幺时,也动用了炮兵轰击城防工事。但这些战斗都不是岳飞指挥的,岳飞也有些技痒,一直等着这一刻呢。

  如今到了襄阳,终于有了岳飞亲自动手的机会。他精神抖擞,要在官家和监国大元帅的面前好好表现。

  整整五十门青铜铸炮在襄阳城南门楼外一字排开,岳飞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直接围一阙三,就死盯着南门猛攻。

  城上的金人留守将领,乃是完颜银术可,也算一时名将,没想到因为“友军”崩得太快,身陷重围,被岳飞围杀于此。

  “开炮!”随着岳飞一声令下,数十枚铁弹朝着襄阳城头飞去,一时轰鸣大作,碎砖断柱迸飞。

  襄阳作为南北枢纽,城墙高厚,远非金人之前被攻破的上京那种破土围子可比,也不是岳州、长沙可比。

  足有六丈高的坚固城墙,数层坚实硬木层叠加固、还装了铁肋的城门,靠发射五斤重铁弹的轻型骑兵炮根本不足以轰破。

  不过好在,岳飞今日之战所能动用的大炮,吨位也不是当初那种自重才五百斤的骑兵炮可比的了。

  以赵子称的铸炮能力,造出更重管壁更厚的青铜炮,技术上难度并不大。

  之前之所以只铸五百斤,一切都是为了围绕着上京偷袭战而部署的,再大的跑不好机动,无法用于上京偷袭战。

  如今回到中原,为了正常攻坚,不考虑机动性,赵子称估计最大可以铸出两千宋斤的青铜炮。

  只是材料耗费巨大一些,昂贵一些。但以如今大宋的财力,两千斤铜一门还是用得起的。

  这次的攻城炮里,就有十门是两千斤级的,一眼看过去粗厚都比原先的炮加大一倍,发射的炮弹也达到了十五宋斤。

  原先的炮,就相当于拿破仑时代的6磅炮,现在则是18磅炮。

  这几门巨炮的铁弹,反复轰击在襄阳的南城门上,几轮之后,坚实无比的巨型城门终于还是轰然洞开。

  城头的完颜银术可看到这一幕,彻底心如死灰。

  “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我们大金勇士不可怯战,要跟宋人死拼到底!”

  完颜银术可下城,组织起城内全部的女真骑兵,冲到南城门堵口。

  见宋军还在轰击,甚至不急于进城,完颜银术可便决然地反杀出城,试图冲锋毁掉宋军的炮兵阵地。

  岳飞看到守城金军主动出城反杀,也是如释重负,乐见其成。

  他已经在炮兵阵地周围部署了严密的防守力量,就是防着金人冲出来摧毁大炮。

  所以他立刻见招拆招,调度有序,一排排的钩镰枪兵和长柄斧手身着铁甲,列阵严密,堵在一门门大炮之间的空隙处,不给金人冲杀的机会。

  而且炮口正前方的位置,岳飞始终没让自己人挡着,以便给大炮继续留出随时开火的射击角度。

  完颜银术可一开始指挥着上千铁浮屠正面硬冲,宋军的重甲钩镰枪手和长斧兵全部士气高涨,死战不退。这些精兵很多是跟随了岳飞数年,在高丽、扶桑就练出来了,也有一些是赵子称掌权后才开始操练的。

  但宋军如今的军饷非常高,赵子称又彻查吃空饷克扣待遇,加上官军连战连捷、监国大元帅天下无敌,士兵们从上到下都被激励得跟打鸡血一样,哪里还有原本宋军那种颓废气息?

  似乎连“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句在宋朝流传了近两百年的社会普遍意识形态,都已经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如今在大宋,能在监国大元帅麾下为民族而战,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扫除金狗!恢复华夏!扫除金狗!恢复华夏!”

  气势如虹地呐喊声中,宋军重甲兵面对铁骑冲锋丝毫不退,硬撼到底,钩镰枪奋死捅刺、横拉猛拽,钩断一条条马腿,让无数铁浮屠如同撞上了一堵铜墙铁壁、钢铁长城,直接原地崩散。

  翻飞的长柄战斧,以优质水锻钢材,反复夹钢锤锻,犀利沉重,刚猛凌厉,铁浮屠的马铠也不能抵挡,无数战马被直接削断折腿,骑士也纷纷坠马陷入了乱刃分尸的凄惨下场。

  完颜银术可反复冲杀不能入,只好调整战术,让拐子马逡巡放箭寻找敌人破绽。但这种打法本来就不太好使了,在宋人可以立大盾并配合海量神臂弓装备的情况下,骑弓和神臂弩对射绝对是吃亏的。

  但今时今日,完颜银术可面对的惨况显然还要比上述情况更严峻数成。

  在金人的铁浮屠败退拉开休整后,岳飞立刻敏锐地指挥将士们给大炮重新再装填霰弹。拐子马逡巡骚扰不敢近前那段时间里,大炮终于装好了。

  然后岳飞就挑了一个金人拐子马走位稍稍风骚了一点、过于迫近过于浪的契机,下令齐射开火。

  拐子马连根神臂弓站桩全力输出对射时都会吃亏,就更别提霰弹炮了。

  “轰轰轰!”几十门大炮轰鸣而出的碎石雨和碎铅雨,立刻把过于嚣张横掠过阵的拐子马队轰得惨嗥不绝,不知有多少金人骑兵直接被轰死轰残,剩下的也都吓破了胆。

  “全军冲锋!随我夺城!”

  岳飞一声令下,镔铁双钩枪迎风一招,带着宋军铁骑当先开路,随后钩镰枪阵和长柄斧阵也呐喊跟进。

  完颜银术可左支右绌率军奋死搏杀抵挡,在乱军之中被岳飞所杀,其余残部也全部被围被歼,一个不留全部斩杀。

  打完之后,岳飞把五六千颗女真精锐的人头,全部排好陈列,请监国大元帅欣赏。

  赵子称对此毫不意外,也没有任何惊讶波澜可言,只是拍了拍岳飞的肩膀:“孤早就知道贤弟之才,今日不过牛刀小试,还需再接再厉,待收复故都,孤再与贤弟痛饮。”

  襄阳城被宋军夺回后,金人在荆北和南阳盆地的军事存在几乎被扫空。完颜银术可和五千女真嫡系精兵全灭,这个伤损对金国而言已经不小了。

  在完颜家很多王子都北返争权夺利的情况下,金人在河南方向根本不可能拉出更多战力来堵口。

  截止到五月底,赵子称亲率岳飞一路北上,把整个南阳盆地完全收复。

  六月初,从方城垭口突破桐柏山防线,进入河南中部平原。

  叶县、昆阳,一座座虽然不大,但历史底蕴浓厚的南北要冲名城,被宋军先后收复,兵锋直指郾城。

  郾城是汴京南部的重要门户,从南阳盆地翻越桐柏山杀进河南平原的军队,必然要经过这最后一道门户,才能彻底一马平川。

首节 上一节 140/1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