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犹自发怔,就被三个将士围住,随即被狠狠按倒在地,脸贴着冰冷的地面,泥土的气息钻入鼻腔,四肢被死死压住,动弹不得。
“放开我,我是薛家的薛大爷,你们是哪里的官兵,竟敢捉拿我……”
薛蟠惊怒交加,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声音中夹杂着不甘与恐惧。
回应他的,则只有三个将士冷峻的目光和铁钳般的手掌,仿佛是对他的无情嘲讽。
祝大家除夕快乐!求月票啊!
第12章 节度使大人
姜家院门外的战斗很快就平息。
薛蟠被擒,他带来的二十多个豪奴、小厮、伙计,也被捉拿了大半,其他人则从巷子另一头逃窜而去,但已无碍大局。
“大爷,我是贺赟,外头已平息了,请大爷出来见节度使大人。”
贺赟立于院门外,高声喊道。
“节……节度使大人?”
被擒的薛蟠,听到贺赟的喊声,急向唐吉纳看去,看清了唐吉纳身上的节度使官服,愈发惊恐。
薛蟠本不认得唐吉纳,心中还在疑惑,这次率军而来的武官究系何人。
现在他知道了,竟是江宁节度使。
江宁节度使乃从一品武官,与两江总督同驻江宁城。
依大庆官职体系,虽说江宁节度使的权力不及两江总督,其地位却比两江总督还高。当江宁节度使与两江总督一起向皇帝奏事,江宁节度使的署名要列在两江总督前面。
薛家如今已大不如前,虽顶着皇商的名头,家中既无官亦无爵,最大的靠山是薛姨妈的哥哥王子腾。
王子腾为京营节度使。
“老天爷,这究竟怎么回事?我不过是要捶那囚攮的一顿,怎就惊动了节度使大人?难不成那囚攮的竟与节度使大人相识?”
薛蟠心内惊恐地想着,思绪乱作一团。
这时,伴随着“咔嚓”一声闷响,紧闭的姜家院门终于开了,不是被“薛家军”破开,而是董良、董丰父子自内开启。
姜念步履从容地走出院门,神色淡然,目光平静,来到唐吉纳跟前,拱手一礼,恭敬道:“拜见唐大人。”
唐吉纳威严的脸上展露微笑,语气温和:“念哥儿受惊了。”
姜念道:“幸大人及时而至,请大人入内细谈。”
唐吉纳颔首。
姜念目光一转,瞥向一旁的薛蟠,此时薛蟠正偷偷抬眼看向他。
两人四目相对,目光在空中交汇,薛蟠竟畏惧瑟缩,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直窜上来,仿佛姜念的目光是一把利剑,刺在了他的身上,他急低头,避开了姜念的目光。
被擒的吉儿,此刻也看向姜念,神情带着惶恐与不安。
在姜念、贺赟的恭请下,唐吉纳迈步走入院门,于院内止步,对姜念道:“我不往里头去了,外头押着许多人,不知念哥儿意欲如何处置?”
姜念道:“有劳唐大人且将他们押往节度使衙门,后续之事,容后再议。”
唐吉纳颔首,心领神会:“好。”
姜念语气中带着歉意:“我本让贺管家去请唐大人派些将士过来,不意竟劳大人亲临,实令我惭愧。”
唐吉纳摆了摆手,郑重道:“贺管家确这般与我说的,然我得知薛家要聚众闹你,恐你有危险,不敢怠慢的,遂亲自率军过来了。”
姜念拱手一礼,诚恳道:“多谢唐大人相助,此情我铭记于心。”
唐吉纳微微一笑,心中暗道:“今日我这般行事,得你这位皇子的人情乃其次,主要为圣上,亦为我自己!”
唐吉纳早已知道,姜念是泰顺帝的儿子!
说起来,唐吉纳与姜念有些缘分。
十几年前,当时的四皇子下江南办重要皇差的时候,唐吉纳是他的贴身护卫与心腹武官。
四皇子与姜雪莲相遇、相恋直至生子,唐吉纳几乎全程见证。
唐吉纳是四皇子大力提拔起来的门人!
六年前,唐吉纳赴任江宁节度使之前,四皇子特意嘱其保护姜雪莲、姜念母子。
现在,唐吉纳又已得知,今上泰顺帝已许姜念进京,贺赟则成了五品龙禁尉。
在唐吉纳看来,泰顺帝对姜念这个儿子是有所关怀的,而且,纵然泰顺帝现在还不相认姜念,以后多半会相认。
今日唐吉纳亲自率军相助姜念,固然有让姜念欠他人情的考量,然此乃其次。主要的是,保护姜念是他对泰顺帝的忠诚,而若姜念今日有何差池,泰顺帝就可能降罪于他。
……
……
姜念、贺赟送唐吉纳至院门外,又目送着唐吉纳率领百名将士押着薛蟠及十余个薛家的豪奴、小厮、伙计离开,其中有三个豪奴是被抬着走的,因受伤不轻甚至被打残废。
待队伍消失在巷子尽头,姜念才收回目光,步履轻盈地步入院门,来到院中,然后抬头,目光投向无垠的天空,天空依然是暖阳当空,碧空如洗,清澈而深邃。
风波已定!
蒙雄、董良、董丰这三个几日前刚买来的奴仆,此刻看向姜念的目光,都带着尊敬与钦佩,今日之事,让他们对这位少年主子有了新的认识。
“大爷非同凡响,今日这场风波,竟能请动节度使大人亲自率军赶来护卫,难怪牙行的王老爷对大爷与贺管家都那般恭敬。”
蒙雄心中感叹。
姜念对贺赟吩咐道:“蒙雄今日防卫勇猛,立下功劳,赏银四十两;董良、董丰亦表现不俗,各赏银二十两以资鼓励。”
今日这场风波,让姜念对蒙雄、董良、董丰三人都颇为满意。
三人都愿冒险防卫,尤其是蒙雄,勇猛果敢。
王典、王茂安确实给姜念挑了几个好奴仆。
“谢大爷赏!”
董良连忙拉着董丰上前,恭敬行礼,满是感激。
“谢大爷赏!”
蒙雄拱手谢赏,心中暗自庆幸,庆幸自己跟了这么一个主子,不仅背后有惊人的靠山,且对下人不吝赏赐,这样的主子,值得他效忠。
姜念的目光扫过院中静静摆放的弓箭与长柄大刀,心中暗道:“今日准备的弓箭与长柄大刀,都未派上用场。”
若“薛家军”今日闯进了姜家,威胁到了姜念的安危,姜念不会手软,他会毫不犹豫地动用弓箭,同时让蒙雄动用长柄大刀,收割人命,必要时他甚至会要了薛蟠的命。
“不知那位宝姐姐眼下在做什么呢?他哥对我闹了这么一出,让她上门对我道个歉,没毛病吧?”
姜念走向内宅的时候,思绪飘向了薛宝钗,嘴角微微扬起,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期待着接下来的好戏……
第13章 薛家母女惊怕
自得知薛蟠领着众豪奴小厮气势汹汹去找姜念闹事,薛姨妈与薛宝钗的心便悬了起来,惴惴不安。
母女二人尤怕薛蟠将姜念打死,惹来祸事。
薛姨妈急遣人前往阻拦,试图将薛蟠唤回。
然而,遣去的人被薛蟠劈头盖脸一顿痛骂,灰头土脸而归,薛蟠一意孤行,执意去姜家滋事。
薛姨妈与薛宝钗心中更是焦急,却又束手无策,只得暗自祈祷,盼着这场风波不要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此时,一个婆子慌慌张张地跑来,喘吁吁地禀报道:“不好啦,大爷被许多将士抓啦!”
薛姨妈闻言,手中茶盏骤然一颤,茶水溅于衣襟也浑然不觉,瞪大双目,声颤而问:“你说什么?蟠儿被许多将士抓了?”
婆子道:“有几个随大爷去闹事的下人回来了,说大爷被许多将士抓了。”
薛宝钗面露愕然之色,秀眉紧蹙,既忧虑也困惑。
薛姨妈也困惑,对婆子道:“大爷今日聚众闹事,即便惊动了官府,来的也该是衙役才是,怎会被许多将士捉拿?必是你听错了,或是回来的下人说错了。”
薛姨妈立即召来逃回的小厮盘问。
得知事情经过后,薛姨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室中往来踱步,口中喃喃自语:“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薛宝钗虽也心急,尚能保持冷静,对薛姨妈道:“妈妈莫急,且将事情说与叔叔,请叔叔去探个究竟。”
其声虽轻,却透着一股安抚人心之力。
薛姨妈连忙点头,吩咐下人速去请薛锦。
薛锦是薛蟠、薛宝钗的叔叔,是薛蝌、薛宝琴的父亲,
不多时,薛锦匆匆赶来。
薛姨妈忙将事情始末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薛锦。
薛锦听罢,眉头紧锁:“我先去探个究竟,你们在家候着消息。”
说罢,薛锦转身便走。
屋内,薛姨妈与薛宝钗相对而坐,皆是忧心,静得可怕,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时间在无声中缓缓流逝,似乎每一秒都显得漫长。
过了一个时辰,薛锦才返回,急匆匆步入室内,神色紧张,语气急切地说道:“蟠儿这回惹下大麻烦了!”
薛姨妈与薛宝钗本就心中忐忑,一听这话,更是如坠冰窖。
薛姨妈脸色泛白,眼中满是忧虑:“究竟怎么回事?”
薛锦道:“据我探得,今日蟠儿闹的那位哥儿,姓姜名念。其父何人,竟无人知晓,他从母姓,母亲将其抚养长大。其母已于两年多前病逝,又无兄弟姊妹,唯他一人带着众下人过活。”
薛姨妈听罢,紧绷的神情微微放松了些:“这位哥儿今日亲口说他非望族子弟,再听你这般介绍,应该确非望族子弟了。”
薛宝钗一双妙目紧张地注视着薛锦。
薛锦叹了口气,神色凝重:“此事说来也奇,按说这位哥儿确非望族子弟,然不知为何,他竟与江宁节度使唐大人甚是亲厚。今日蟠儿聚众在姜家闹事,正是唐大人亲率众多将士赶到,将蟠儿拿下,已关押在节度使衙门的牢房了。”
薛姨妈的哥哥王子腾是京营节度使,她深知江宁节度使乃高位显贵。她惊得睁大了眼睛,声音微微发颤:“什么?那哥儿竟与节度使大人甚是亲厚?竟是节度使大人亲率众将士拿下蟠儿的?”
薛宝钗也惊得花容失色,本就白皙的脸显得更白,纤细的手指攥起衣角。
这对母女也都被姜念惊奇了,两人本都认为,姜念无力与薛蟠相抗,都担忧薛蟠将姜念打残甚至打死,却不料竟是这种反转性的结果。
薛锦继续道:“我业已托人引我去拜见了节度使唐大人,唐大人说,蟠儿此次所犯之事非小,若那姜家哥儿执意追究,会严办。”
薛姨妈满心苦闷,喟然叹道:“头里蟠儿就没少惹是生非的,我屡屡劝他,他偏不听我劝,这回可不就惹来大麻烦了!节度使大人要严办,这可如何是好?看来此事唯有请我兄长相助斡旋了,兄长是京营节度使,或能说得动这位江宁节度使。”
薛锦却摇了摇头,眼中浮现无奈之色:“王大人未必说得动这位唐大人,况且此事紧急,远水难救近火。唐大人说了,咱们可去求那姜家哥儿。如此一来,咱们少不得要赔偿许多银子了。”
薛姨妈虽心中不舍,关乎薛蟠的安危,也只得咬牙道:“银子咱家有,纵然一二千两,也要让那姜家哥儿同意和解。”
薛姨妈素来娇惯薛蟠,薛蟠成为弄性尚气、无所不为的呆霸王,原因之一便在此。
薛锦苦笑:“一二千银子怕是不够,那姜家哥儿虽无长辈在家,然其家富足,又与节度使大人亲厚,岂是寻常之辈?今日蟠儿聚众去他家滋事,又是撞门又是翻墙的。一二千两银子,他怕是不愿和解。不过,纵需花费三五千两,只要能救回蟠儿,平安了结此事,这便值得。否则,咱家的皇商之位或不保,蟠儿或也有牢狱之灾。”
薛姨妈愈听愈惊,面色苍白,连连点头:“是了,是了,平安和解方为正道。你速往姜家寻那哥儿,但能和解,无论多少银子,都在所不惜。”
……
……
姜念素有午睡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