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帝业 第31节

  正说话间,谢嬷嬷缓步走入堂屋,对薛姨妈恭敬禀报:“奶奶,姑娘的行李使物都已搬入西厢房了。”

  姜念对薛姨妈笑道:“既如此,咱们一同去西厢房看看。”

  当即,薛姨妈、薛宝钗、薛蟠随姜念来到西厢房。

  只见房间不小,洒扫得干干净净,还备有雕花梳妆台、紫檀木书柜、绣床,雕花梳妆台之上甚至摆放着一张不小的玻璃镜。

  像这样一面不小的玻璃镜,卖价可不便宜。

  隔壁秦可卿的梳妆台上所摆的也只是铜镜,虽说秦可卿也有玻璃镜,却是一面很小的。

  地上则堆放着多个箱子,里头都装着薛宝钗的行李使物。

  姜念指了指雕花梳妆台、玻璃镜、紫檀木书柜、绣床,对薛姨妈、薛宝钗道:“昨日你们遣人来,说薛姑娘今日会来,我便临时遣下人去采买了这几样东西,供薛姑娘使的。”

  薛姨妈忙道:“姜大爷费心了。”

  薛宝钗盈盈一拜:“多谢姜大爷。”

  姜念微微一笑,温声道:“薛姑娘满意便好,还缺什么,随时与我说,我吩咐下人去采买。”

  难得姜念考虑得这般周到,更重要的是,这番安排体现出了姜念对薛宝钗的重视与体贴。

  薛家母女自然对此满意,两人心中的不安都减了几分。

  薛宝钗走到自己的行李使物旁,细心地查看了一番,见东西都搬齐了。

  接着,姜念与薛宝钗一同将薛姨妈、薛蟠送至宅门外。

  阳光洒在宅门外的土路上,也照亮着薛家的车马,让这些车马泛着光,为这场离别增添了几分柔和。

  薛姨妈站在马车旁,目光落在薛宝钗身上,心中百感交集。来时的路上,她与薛宝钗同乘一辆马车,转眼间,自己便要独乘马车离开,且是要回江宁,再见女儿已不知是何时了。

  薛姨妈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酸楚,泪水夺眶而出。

  薛宝钗见母亲落泪,也终于忍不住,眼中泪水瞬间涌出。

  “妈!”

  薛宝钗与薛姨妈相拥而泣,母女二人的泪水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不舍与牵挂尽数倾泻。

  薛蟠的眼中亦泛起泪光,他伸手拭了拭双眼,低声说了句:“风迷了眼!”

  片刻后,薛姨妈依依不舍地上了马车,薛蟠则骑上了一头矫健的走骡。车马缓缓启动,车轮碾过土路,发出沉闷的声响。薛宝钗站在宅门外,目送着母亲与兄长渐行渐远,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东升的太阳愈发明媚,金色的光芒洒在薛宝钗身上,却无法照亮她心中离别的阴影。

  姜念站在薛宝钗身旁,目光温和,轻声道:“薛姑娘,咱们进去吧。”

  薛宝钗轻轻点头,用帕子拭去眼中的泪水,转身随姜念回到内院。

  薛宝钗本以为,薛姨妈与薛蟠离开后,姜念会有话要单独与她说。然而,当她随姜念回到内院,姜念却只是吩咐香菱、琪儿、琴儿帮她整理行李使物,自己则钻进书房读书去了。

  薛宝钗略感意外,她站在西厢房门口,望着书房的方向,想主动去找姜念说话,却又害臊。

  ……

  ……

  这个时代,许多人家都是一日两顿正餐,即早饭与晚饭,就连贾府都是如此。

  以前的姜家也是如此。

  姜念穿越后,便将家中定为一日三顿正餐,早饭提前,晚饭延后,中午再加一顿正餐。这一改变,起初让家中下人有些不适,却也渐渐习惯。

  此时已到了午饭时间,厨娘姚氏已做好了午饭,午饭也已摆上了堂屋的紫檀木八仙桌。

  封氏缓步来到书房,轻声唤道:“大爷,午饭已备好了。”

  姜念放下手中书卷,略一沉吟,吩咐道:“叫薛姑娘与我一同用饭,日后我用饭时,都叫薛姑娘与我一同用。”

  封氏立刻会意,微笑道:“薛姑娘好福气!”

  在姜家,除逢年过节等情况,一般都是姜念独自先用饭,待他吃完,才轮到贺赟夫妇及下人们。

  即便是豪门大户,妾室也鲜少与家主一同用饭。

  如今姜念特意让薛宝钗与他一同用饭,是抬举薛宝钗的表现。

  姜念此前说过,薛宝钗寄居到姜家后,他会让姜家的下人们把薛宝钗当姑娘伺候着。

  他不会食言。

  封氏转身走至西厢房,见薛宝钗正坐在梳妆玻璃镜前,莺儿侍立一侧,封氏微笑道:“姑娘,大爷请你去一同用午饭。”

  薛宝钗怔了怔,略一沉吟,也不推辞,轻轻点头:“有劳封大娘。”

  封氏笑道:“姑娘不必多礼。大爷说了,日后大爷用饭时,姑娘都与他一同用。大爷待姑娘如此看重,姑娘可是好福气呢!”

  薛宝钗脸颊微红,心中欢喜。

  当即,薛宝钗、莺儿来到堂屋,见姜念已坐在桌前,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菜肴,香气扑鼻。

  姜念见薛宝钗进来,温声道:“薛姑娘,坐吧。”

  薛宝钗依然没推辞,盈盈一拜,道了声“多谢大爷”,便缓缓坐下。她对姜念的称呼,已从“姜大爷”悄然变成了“大爷”。

  姜念与薛宝钗一同坐在紫檀木八仙桌边用起了午饭。

  香菱、莺儿、琪儿、琴儿与封氏侍立一旁,恭敬伺候。

  食不语,唯有碗筷轻碰和吃着饭菜的声响。

  姜念沉默之中快速吃完了午饭,薛宝钗见他停下,虽自己才吃到一半,却忙跟着放下碗筷。

  琪儿用小茶盘捧上漱口茶,琴儿捧上漱盂,供姜念漱了口。香菱则捧上盥手的水,姜念用水洗了下嘴,再盥手。动作一丝不苟。

  姜念对薛宝钗微微一笑:“你继续吃吧,我用饭快,别因我停下了。”

  说完他便起身走向书房,香菱忙跟上伺候,知道他习惯了饭后在书房里用茶。

  薛宝钗目送姜念进了书房,心中暗叹:“这位大爷倒是个讲究之人。”

  她略一沉吟,也快速用完午饭,随后同样漱口、盥手,然后回到自己的西厢房,悄悄取了一份花笺,走向了姜念的书房……

第60章 又一首柳絮词

  书房内,姜念正独自坐在书案旁,呷着香菱为他斟上的香茶,香菱则已出去吃午饭了。

  这时,书房门口传来一声轻唤,声音低柔:“大爷。”

  姜念抬眸望向门口,见薛宝钗羞赧地站着,淡淡道:“进来。”

  薛宝钗步入书房,却回眸望了一眼房门,拘谨的样子。

  贺赟夫妇及下人们都不在正房堂屋用饭,不过此刻有下人在收拾堂屋。

  姜念会意,对薛宝钗道:“你若想关门,就关上吧。”

  薛宝钗心中一松,暗道这位大爷果然心思细腻,便伸手将房门轻轻阖上。房门闭合的瞬间,书房内显得格外静谧。

  姜念抬眸注视着薛宝钗,脸上带着玩味的笑意。他并未主动开口,只是静静等待薛宝钗说明来意。

  薛宝钗见姜念不问话,咬了咬下唇,似在缓解紧张与羞涩。她又深呼了一口气,然后从袖中取出一份花笺,柔声问道:“这是大爷生日那天让我哥哥捎给我的?”

  姜念微微颔首,语气平静:“是的。”

  薛宝钗展开花笺,目光落在笺上,神色带着羞涩与欣赏:“大爷的书法好,这首《临江仙·柳絮》更好,意境深远,我甚是喜爱。”

  姜念微笑:“你喜爱就好。”

  薛宝钗鼓足勇气,抬眸与姜念对视,面上竟带着一点谄媚之色:“头里我不晓得,目今晓得了,大爷是文武兼备的。擅长武艺,又擅长书法诗词,读书还如此用功。”

  她眼下这话发自真心实意,却也有着故意讨好的意思在里头。

  既然她如今已与姜念住在一起,便在心里将自己视为姜念的闺中之人了,且已遵照薛姨妈的叮嘱,开始讨姜念欢心,既是为了薛家,也是为了自己。

  毕竟她可是原著里写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薛宝钗。

  姜念顿时就敏锐地察觉到薛宝钗的讨好之意,享受这种感觉。他淡淡一笑,目光深邃:“宝钗,你容貌美丽,聪慧过人,才情出众,而我文武兼备,咱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怪道咱俩如此有缘。”

  薛宝钗:“……”

  她称呼他为“大爷”,他则称呼她的乳名“宝钗”了,还说出了这般厚脸皮的情话。

  薛宝钗心跳如鼓,呼吸却变得轻微。

  她好不容易忍住了强烈的羞涩,却不敢与姜念对视,微微低着头道:“头里大爷过生日,我母亲遣谢嬷嬷给你送了一套衣服一双鞋袜,大爷可还记得此事?”

  姜念点头:“自然记得。只可惜,那日我本还期待着你能送我贺礼,你却未送的。”

  薛宝钗眼睛一亮,唇角微微扬起:“其实那日我送了贺礼的。”

  姜念眉梢微挑,露出诧异之色:“哦?你送了么?我怎不晓得?”

  薛宝钗脸上泛起既害臊又俏皮的神色:“我母亲本遣下人在水驿的成衣铺子为你买了一双鞋,只是我……我悄悄将那双鞋换成了我亲手做的一双鞋,给你送去了。”

  “竟有此事?”姜念微微一笑,“那时你就已为我做好了一双鞋?如此说来,你岂不是在江宁时就已喜欢了我?如此才会在那时已为我做好了一双鞋。”

  薛宝钗脸颊染上了绯红,忙道:“不……不是这样的。那双鞋本是做给我哥哥的,临时当作贺礼给了你。”

  姜念笑意更浓,道:“原来如此,怪道那双鞋不合我脚的。”

  薛宝钗:“……”

  这个时代买鞋,可没有姜念前世那般精确的尺码,只有大致的“鞋号”,用“脚第几”来表达,若根据这种“脚第几”买鞋,容易不合脚。

  除了用“脚第几”买鞋,这个时代还有定制服务、试穿选购、上门量脚等买鞋方式。

  定制服务,即顾客到鞋店量脚并记录脚型、尺寸和个性化需求。

  试穿选购,即顾客在鞋店里试穿。

  上门量脚,即上门量脚并记录脚型、尺寸和个性化需求,这种服务要多花钱,选择这种服务的多半是大户人家。

  此刻,薛宝钗道:“我记得那日我母亲遣人问过大爷的脚第几,与我哥哥是一样的。”

  姜念道:“纵然这上头是一样的,我与你哥哥的脚也会有差异,所以我穿着不合脚。”

  薛宝钗略一沉吟,羞涩道:“原是我思虑不周,那我便另为大爷做一双新鞋?”

  姜念唇角微扬,他突然伸出一只脚,调侃道:“那你便先为我量脚吧。”

  薛宝钗顿时愣住,下意识以为霸道的姜大爷是认真的,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梨花暗纹,脸颊绯红更浓,仿佛晚霞映照在了她脸上,头低得几乎要埋进脖颈里。

  姜念见薛宝钗羞得几乎无地自容,轻笑出声:“玩话罢了,不必当真。”

  薛宝钗登时松了口气,抬眸轻轻给了姜念一记白眼。

  虽说她现在就已在讨姜念欢心,可毕竟今日才寄居过来,让她现在就为姜念量脚,还是羞赧难当。

  她可是习惯了端庄自重的薛宝钗。

  姜念见薛宝钗如此模样,心中觉得有趣,道:“倒也不用量脚的,你拿一只我的鞋子去,比照着做便是了。”

  薛宝钗“嗯”了一样:“这就挺好。”

  姜念话锋一转,逼视着薛宝钗:“我生日那天,我送了你花笺,送了你一首你喜爱的词,而你那天也悄悄送了我一双鞋。如此说来,那天咱俩便算是互赠定情信物了,你说是吗?

  薛宝钗又害臊脸红了,天啊,这可是她那天心中的念头,今日竟被姜念当面说出来了!

  姜念见薛宝钗又臊得很了,微笑道:“昨日得知你今日要来了,我特意又写了一阕小令,依然是《临江仙》的词牌,依然是以《柳絮》为题,这首词依然是送给你的。”

首节 上一节 3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