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两人得意的笑声一同响起……
广陵港口,一艘海船上。
两百余中一动不动站在甲板上,全都是二十上下的年轻人,眼中有光,脸上神采奕奕。
是从各幢挑选出来的精英,经过督队、督官的检验,忠诚上绝无问题。
很多人都是自愿南下的。
这两年吃饱了饭,人人身强体壮,自带着一股昂扬向上的气质。
“拜见参军!”
八幢最大的优势便是效率高,动员能力强,从不拖泥带水。
“都知道是来做什么吧?”
“知道!”众人齐声道。
“让诸位南下,不是来享福的,广陵南陵是一家,五湖四海皆兄弟,从今往后,这些军户也都是咱们的手足兄弟,一定要将他们拧成一股绳。”
“领命!”
简单的动员之后,船帆扬起,乘着运河先赶到下邳,然后步行南下军户屯田所在地射阳陂。
虽然绕了一大圈,却能掩人耳目。
其实这段时日,中兵参军公廨外面鬼鬼祟祟的人越来越多。
刘道规走到哪里,总有一些不明身份的人跟在后面,也不知道是桓弘的人,还是其他势力派来的人马。
袁鹤之前就提醒过,自己和兄长刘裕在战场大放异彩,已经引起上面人的注意。
这个时候能低调就尽量低调。
穿上斗篷,准备返回城中,半路上却遇到了刘怀慎,脸色有些难看,“桓将军令我去襄阳安抚杨佺期和襄阳百姓。”
“什么?西府诸部大战,管北府鸟事?用得着桓弘派人去安抚?完全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刘道规难以置信。
这道军令中的蕴含的东西太多了。
刘怀慎脸色难看,“军令已经下了,下午就要启程,同行的还有桓家五十部曲。”
刘遵大骂道:“这不是明摆着让你去送死吗?”
杨佺期刚愎自用,看不起江左人物,人尽皆知,如今桓玄、殷仲堪、杨佺期三家已经动手,刘怀慎顶着桓弘长史的身份,跑去襄阳安抚杨佺期和襄阳百姓,简直是在挑战杨佺期的耐性……
借刀杀人也不用玩的这么明显。
但如果刘怀慎不去,那便是抗命,桓弘就能以军法处之,他派来的五十个部曲,防的就是这一手。
刘道规被气笑了,桓弘针对的不是刘怀慎,而是冲自己来的。
刘怀慎道:“南雍州当年也是桓温故地,杨佺期深以为忌。”
“不如立即去京口,找刘敬宣求刘都督出手。”刘遵挠挠头。
“你忘了刘敬宣现在调去了建康?远水解不了近火。”刘道规越是想隐忍,减轻上面大佬对征虏军府的关注,桓弘越是唯恐天下不乱。
“那该怎么办?”刘遵睁大一对牛眼。
刘怀慎道:“吉人自有天相,去襄阳未必就是一条死路,杨佺期总不能平白无故杀我,留在广陵,落下口实,反而让你为难。”
刘道规有些生气,“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咱们是兄弟,什么叫让我为难?难道你去送死,桓弘就能放过我?此地人多眼杂,不宜久留,回去再说。”
第200章 花明
战场上后退一步,有时候并不致命,但内斗,后退一步必死无疑。
刘道规也没想过后退,如今手上的筹码很多。
回到参军公廨,孟干之等候许久,“昨夜子时刘毅与桓弘秘密见了一面。”
桓弘和刘毅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就连桓弘晚上吃了几颗五石散,睡了几个女人,都摸得一清二楚。
整个军府都是刘道规的耳目,刘毅暗会桓弘,这么大的事当然不会错过。
“原来如此,消息可靠否?”刘道规笑了一声。
这么一来,所有的事情都通了。
孟干之道:“赵良之、林舟子都看到了,杜鼠奴也过来传过话,让参军当心!”
刘怀慎诧异道:“这两个人应该是水火不容才对,怎会私下见面?”
刘道规道:“他们两人搞在一起,当然是冲着我们来的,不然桓弘怎会突然让你去襄阳送死?十有八九是刘毅出的主意。”
刘毅反复无常惯了,根本不会忠于任何人,而只有弄倒自己,他们才会拿到征虏军府的兵权。
桓氏现在重新崛起,刘毅两头下注也说不定。
眼下形势,兵权在谁手上,谁就占据优势。
他们两人联合也就在情理之中。
“要不我带人半路杀了桓家的部曲,将人带回来,这年头兵荒马乱,桓弘知道是谁干的?”刘遵眼珠子转了转。
“你能想到,难道他们想不到?只要兄长一出广陵,便是生死难料,说不定半路上还有伏兵,等着我们往里面跳。”
刘毅麾下有诸葛长民、鲁宗之等人,都是骁勇之人。
他们是广陵的地头蛇,只要出了广陵城,刘道规反而无法掌控形势。
动起手来,动静闹大了,会引起上面的关注。
想到此处,刘道规心中一动,顿时有了主意,“来而不往非礼也。原本指望隔岸观火,看他们狗咬狗,现在看起来要给他们添一把火了。”
既然广陵城不能动手,不妨换一个地方,围魏救赵,将动静闹起来。
顺便将上面的目光吸引过去。
“添一把火?”刘怀慎疑惑不解。
刘遵猴急道:“哎呀,这时候你就别卖关子了,有话直说。”
刘道规笑道:“襄阳你就别去了,就待在我公廨中,给桓弘上个文疏,就说偶然风寒,身体不适,让他另择贤明,干之帮我约见我蒯恩,越快越好,咱们给他们来个里应外合!”
“阿规想冲盐渎下手?”刘怀慎跟上了刘道规的节奏。
“不错,要动手就在盐渎,惊动司马元显,破了他的盐场,咱们顺道再发一笔横财,看刘毅如何向司马元显交代!”
盐渎若是被洗劫,刘毅的护身符就没有了。
还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嫌疑者。
因为蒯恩名义是他的人!
“哈哈哈,咱们又能发上一笔横财!”刘遵喜笑颜开。
刘怀慎道:“然则蒯恩……愿意助我们一臂之力否?”
孟干之拱手道:“此人并非刘毅亲信,只是合作关系而已,属下与他私下接触许久,性情豪爽,是个信得过之人。”
“这就够了,他能劫盐渎第一次,就能劫第二次!”刘道规一直对此人印象不错,是个豪杰。
既然是豪杰,就不缺胆色。
这种人物,刘毅驾驭不住,他喜欢结交的是士族名士。
夜晚的广陵依旧灯火通明,此城不仅是南北要冲,也是运河上的一颗明珠。
随着吸收的流民越来越多,广陵城有种畸形的繁华。
而一到夜晚,广陵便是奴隶贩子的天下,运河上布满了大船小船,船头既有花枝招展的女人,也有身体强健的奴隶,等待着顾客上门。
而这些大船小船中间,两艘小渔船连在了一起。
对面渔船上站着几个彪形大汉,腰间插着出鞘长刀,防备森严,两船靠近,却不敢上来。
刘道规一个箭步,主动跳上对方的船,学着蒯恩的语气道:“道友别来无恙。”
“是你!”蒯恩整个人都愣住了,旋即笑了起来,“我早该想到是你,只有你兄弟二人有此胆魄!”
三吴之战暂时平息,但刘裕的名声越来越响,尤其是一人追砍千人,都快成为神话。
士卒和百姓口口相传。
刘道规也跟着沾了些光。
“不知蒯兄有无胆魄?”刘道规也不废话。
看蒯恩和他身边人的穿戴,就知道这两年过的并不好,跟刘毅合作,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过蒯恩却并没有回答,“我危难之时,若非刘毅庇护,早被官府抓走,今若叛之,有失忠义,非豪杰所为。”
但他旁边的人立即不满道:“刘毅收容我等,乃是有利所图,都快将我等吃干抹净,下个月若是拿不出钱来,只怕……”
“对啊,兄长,刘毅已经投奔琅琊王父子,迟早会出卖我等,我我们的人头换他一身荣华富贵!”
刘道规还没怎么劝,他身边的人却忍不住,大发牢骚。
难怪这些人一副穷酸样,原来钱都被刘毅弄走了。
有钱就能聚起人,人多了,也就起了势,刘毅这两年实力突飞猛进,跟这笔钱不无关系。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每个人的第一笔钱至关重要。
到现在这笔钱快用完了,他跟刘毅之间的关系也就到头了。
“本以为道友是性情中人,没想到犹豫不决,非成事之人,刘毅非汝之主,汝亦非其臣,何谈忠义?如若不愿,在下也不勉强,就此告辞。”
刘道规最见不得就是拖泥带水之人,转身就要走。
蒯恩还未下定决心,这是谈判策略的一种,刘道规十二三岁就在草市上贩卖草鞋草席,最擅长讨价还价。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
刘毅只是利用他,并没有将他当成自己人,毕竟蒯恩犯下的事情太大,两边不可能建立互信,一旦查出来,也要跟着受牵连,所以刘毅肯定会留一手,与他保持距离。
而他现在的处境看起来也有些不妙。
利用价值越来越小,捏在手上,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
“兄长!”
其他几人纷纷望向蒯恩。
“大丈夫何必犹犹豫豫?成与不成,一言而决!”刘道规大喝一声,犹如当头棒喝。
第201章 军户
蒯恩根本没有退路,看他现在的样子,如果拒绝,手下的这帮兄弟也会离散,人心就是这般经不住考验。
而他手下的这帮人能跟着他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蒯恩咬牙道:“参军居然不惧,我一介草莽,何必惜命?”
“好兄弟!”刘道规一把握住他的手。
“劫掠盐渎绝非小事,事成之后,我这帮兄弟如何安身?”蒯恩并非莽夫,先要为自己找到一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