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136节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盐渎一年少说十几万缗的收入,若是完全恢复,一年四五十缗钱,简直是一座金山银山,刘毅说不要就不要了,也算一方豪杰。

  桓弘难受,刘道规并不难受,他们狗咬狗当然最好,“竟有此事?”

  “我虽是征虏将军,但你知道,不过是个空架子,手上的兵权都被别人掏空了。”桓弘特意在“别人”二字上加重语气。

  顿了顿,又道:“此贼不除,你我永无宁日,他手上也捏着老弟不少东西。”

  刘道规心中暗笑,刘毅若真捏着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他跟戴耆之早就禀报给司马元显,弄死自己了,用不着等到现在。

  司马元显将刘毅安排在这个位置上,明显是冲着桓弘来的。

  桓氏和司马氏之间的斗法,自己这种小角色还是不要参与进去为妙。

  见刘道规不说话,桓弘干脆直接挑明,“我现在能依仗的只有老弟你了。”

  话里话外,是让刘道规下手弄死刘毅。

  但刘毅如同蟑螂一样,生命力极强,当初被荀信之坑了一把,不死,后来蹦来蹦去,反而越活越滋润了。

  像他这种地头蛇,麾下各路人马龙蛇混杂,手头上的实力也不弱。

  刘道规与他动起手来,只会两败俱伤,让桓弘捡一个便宜。

  而且就算弄死了刘毅,引起司马元显的震怒,到时候自己还是会被推出去当替罪羊。

  桓弘不会保自己,刘牢之更不会……

  刘道规非常有自知之明。

  而刘毅与桓弘明争暗斗,刘道规反而坐收渔利……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桓弘口口声声老弟老弟的,让自己办这么大的事,一点好处都不愿意承诺,简直是拿自己当三岁孩童戏耍。

  即便要合作也应该有诚意。

  “啪”的一声,刘道规拍案而起,拔出腰间环首刀。

  动作太过突然,吓得桓弘脸上肥肉一颤,哐哐哐……后屋冲出十几个甲士,明晃晃的刀子在堂中异常扎眼……

  “误……误会……尔等作甚?快快退下,莫要惊扰了我道则老弟。”桓弘满脸干笑。

  他安排这么多甲士,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刘道规满脸涨红,“刘毅贼子,跟将军过不去,便是跟我刘道规过不去,我与此贼势不两立!”

  一刀劈下,案几断为两截。

  桓弘脸上笑开了花,“刘老弟是个厚道人啊。”

  刘道规大义凛然道:“将军放心,我这就扩充人马,让那贼子伤不到将军分毫!”

  桓弘的笑容僵在脸上,“老弟啊……以你的实力,对付刘毅绰绰有余,依我看,不必再生枝节,以免夜长梦多。”

  他巴不得刘道规现在就与刘毅火并,自相残杀,元气大伤后,他出来重掌兵权。

  刘道规不会这么傻。

  征虏军府的争斗不仅仅是桓弘、刘毅、刘道规三方,背后还有桓氏和司马氏。

  桓弘和刘毅背后都有人,他们当然唯恐天下不乱,刘道规没什么靠山,刘牢之不太靠得住,更不会因为自己而得罪司马元显。

  “将军有所不知,刘毅麾下猛将如云,新收流民不下八九千,属下手上只有一千余众,实力不足,属下兵败身死是小,只怕耽误将军大事……”

  刘道规趁机索要兵权。

  征虏军府当有五千四百八十二名正兵,实际兵额不到一半,又被谢琰调走了檀祇、高珣两部,加上出征的伤亡,扩军已是必然。

  不过扩军需要他这个征虏将军点头。

  “八九千?”桓弘睁大眼睛,显然不相信刘道规胡诌,“老弟可以暗取之……”

  若能刺杀刘毅,他早就动手了,也轮不到自己。

  “士卒征战三吴,早已疲惫,依属下之见,此事当从长计议,万不可急于一时,将军也知道,刘毅背后有人。”

  空口白牙,就想让刘道规冲上去卖命,简直是做梦。

第197章 斗

  桓弘目光闪闪烁烁,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身为士族,不可能与刘道规真心结交,刘道规也不会像刘牢之那般,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的仁慈之上。

  要刘道规出手也不是不行,拿出实实在在的利益来。

  反正完全今日不下令扩军,其他事情全部免提。

  “此事容我思虑一二。”桓弘神色骤变,没了刚才的亲热劲儿。

  “刘毅实力越来越强,还望将军早日决断。”刘道规无所谓,反正着急了是他,拖延下去,维持这种斗而不破的局面反而更好一些。

  三方势力,无论哪一方衰败,另外两方都会陷入水火不容的局面。

  刘道规只需牢牢将兵权掌握在手上即可,他们斗他们的。

  手上的实力来自于底层,而非权贵,与桓弘、刘毅的路子不大相同。

  “道则啊,这天下已非昔日之天下,你可知晓?”桓弘换了一种口吻,满脸严肃。

  背后的意思是说他桓家今非昔比,说不定有一朝一日能取司马氏而代之,让刘道规赶紧俯首帖耳,甘心当狗,为他卖命。

  “属下愚昧,没看出这天下有何不同,还望将军指点一二。”

  刘道规膝盖太硬,跪不下去,也不想跪,刘道规的夙愿是北伐,而不是给这些士族高门当狗,一个男人只要跪下一次,骨头便再也硬不起来了……

  而且就算桓家今非昔比,但也还没走到那一步。

  “哈哈哈……来日方长。”桓弘笑了起来,全身肥肉乱颤。

  “属下告退。”刘道规拱手一礼,退出堂外。

  刘怀慎等候多时,对望一眼,有外人在,都没有说话。

  “参军回来了。”几个门卫热情的打着招呼。

  “回来了,诸位兄弟辛苦,这些拿去喝酒。”刘道规随手甩了一袋钱过去。

  “哟,多谢参军,咱征虏军府谁不念着参军的好?”门卫们喜笑颜开。

  其中一人低声道:“几日前,有五百多人从西边来,进了将军府,听口音是荆州一带的,一个个人高马壮的。”

  刘道规心中一动,难怪桓弘今日如此硬气,原来是桓家有人支援来了,这个消息非常重要。

  万一有朝一日征虏军府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五百桓家精锐忽然暴起,会让自己措手不及。

  如此看来,桓弘除了想对付刘毅,还想重新掌握征虏兵权才是真。

  西面,桓玄与殷仲堪、杨佺期迟早有一战,与司马家也迟早有一战,拿到征虏兵权对桓家有利。

  “多谢!”

  “自从参军来了之后,我等才吃上一口饱饭。”门卫们满脸感激之色。

  “好兄弟!”刘道规洒了那么多钱下去,全都变成了人心,连将军府的人都愿意为自己效力,不禁信心大增。

  征虏军府上下的军心全在自己身上桓弘和刘毅拿什么跟自己斗?

  回到自己的衙署,徐长命赶来禀报,“参军,刘毅派人来,想与参军见上一面。”

  “就说我军务繁忙,无暇抽身。”刘道规没将话说死。

  从会稽回来之后,不知不觉间竟然成了香饽饽。

  军府中形势明显,刘道规站在哪一边,哪边就能赢,桓弘和刘毅虽然都不是什么好鸟,但现在哪一边倒下都不是什么好事。

  征虏军府不应该成为朝廷内斗焦点,动静闹得太大,对刘道规威胁最大。

  再熬些时日,西府三股势力即将决战,天师道也将卷土重来。

  “是。”徐长命转身就走。

  刘怀慎道:“桓弘与刘毅若能斗起来,对我们最有利,可惜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灯,我看阿规不如请命北上,离开是非之地,两人没了威胁,定会大打出手。”

  “妙计!”刘道规点头赞许,“不过要等到年后,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

  “何事?”

  “扩军!”征虏军府被谢琰抽调走了两部,兵力空虚。

  “桓弘不是还未下令么?”刘怀慎满脸疑惑。

  刘道规笑道:“不要忘了,征虏军府除了中兵,还有五六千的军户,若能将这些势力掌握在手上,我们将立于不败之地!”

  军户也是北方流民,其中必有勇武之士。

  军户虽不在刘道规这个中兵参军的管辖职权之内,却在刘怀慎长史的权限内。

  当然,袁鹤也有管辖权,但他现在完全躺平了,什么事都不管。

  其实这样的人反而是最聪明的,不参与内斗,谁赢了,都有用得着他们袁家的时候。

  “阿规智计百出,计谋百变,真乃魏武复生也!”刘怀慎由衷感慨,眼中亮着一团光。

  “行了,你也别吹捧了,此事我不能出面,不然会引起桓弘和刘毅的警觉,还是你亲自去办,我将虎贲全部调拨给你,再从八幢调些人手过来,在征虏军中再打造一支八幢,要多少钱,你直接开口!”

  八幢凝聚力强,耕战渔猎一体,最适合军户。

  只要能让这些人吃饱穿暖,不怕这些人不跟着自己。

  五六千军户,将近三万人,只需打造出一支五千人的大军,刘道规的实力将会增长到一个恐怖的地步。

  眼下朝廷正焦头烂额,没空关注江北。

  世道这么乱,刘道规不妨步子迈的大一些。

  晋室本来就是各种势力临时拼凑出来的,对地方掌控力十分有限,在当你强大之后,朝廷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不得不重用。

  孙恩抄了司马家和士族高门的老底,为寒门崛起创造了机会。

  不只是刘道规,刘毅私下里的小动作也不少,聚集了不少人马,野心同样不小。

  “有你兄弟二人,刘家大兴,指日可待!”刘怀慎忽然满脸憧憬之色。

  “一家一户之兴起有什么意思?若能北伐,若能兴复华夏,此生无憾!”

  人都是有追求的,刘道规以前只求吃饱穿暖,全家不饿,如今手握兵权,难免有了更大的追求,“驱除胡虏、复我山河”,看上去也没有那么遥远了。

  身边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

  时事变化无常,南国一轮一轮的争斗,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打破了很多固有格局,而来自底层的力量在不断壮大……

第198章 信

  桓弘的军令要不到,袁鹤的文牒却容易的多。

  刘道规打个招呼,便自行取来司马印章,盖了下去。

首节 上一节 136/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