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郡如何?”刘道规望向东北面。
其实泰山郡更适合作为战场,境内山重水复,能够有效遏制燕国骑兵,
但自己想到的,敌人也早就想到了。
“慕容垂之孙慕容会,一万人马。”
“慕容家哪来的这么多兵马?”刘遵忍不住问道。
滑台七万,高平一万,鲁郡两万,泰山一万,这就去了十一万,留守河北的少说也有七八万人马……
真有这么多刘道规也就不用打了。
王元德道:“当年石虎仅有黄河两岸,便可掀起四十万大军伐燕,苻坚北伐,起北方诸族八十万万,北国常年厮杀,男女老少皆可为军,慕容垂击败翟钊,丁零人马皆入燕军。”
刘道规眉头一皱,想要从慕容垂嘴中虎口夺食,看来并不简单。
北方形势非常明朗。
高平、鲁郡、泰山三郡三点一线,对彭城兰陵沛郡形成了半包围之势。
任何一地受到攻击,另外两地援兵转眼就来。
燕国骑兵多,随时可抄袭刘道规的后路。
尤其是高平,一向是淮北重镇,扼守泗水要冲。
慕容垂估计早就防备着淮北一线的晋军北上,派来的都是强将。
毛德祖道:“若是尽起八幢,可凑出一万人马。”
这时一人高声道:“何必如此麻烦?燕军皆乌合之众也,我军三千五百,足可一战!”
第153章 我寡
众人纷纷望了过去,却是刘裕。
他淡定从容道:“当年刘都督五千北府军主动渡洛,大破氐秦五万人马,淝水之战,谢都督七千精锐渡河,血战数十万胡虏,北府军最擅长血战恶战,慕容垂布置重兵,以为我等不敢主动进攻,若我军北上直扑鲁郡与高平之间的任城,索虏定然惊慌失措,仓促来援,我军可背水击之,只要能利用好泗水,便可消解索虏骑兵之利!”
鲁郡在邹县正北,任城在正西,高平在西南,三地距离邹县的路程正好是一样的。
而任城夹在高平和鲁郡之间,背靠洙水、泗水。
燕军骑兵反而不便,而北府军大多擅水。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刘裕入京口北府军三年,默默无闻,眼光和胆魄远非一般人可比。
王元德皱眉道:“虽然如此,但敌众我寡,倘若直扑平阳,再取邹县,岂不断我军之后?”
“北府军从来有进无退,今日为何要想着退路?如同樗蒲,上了秤就要勇往直前,无需瞻前顾后,应该让敌人去思考对策!以平阳邹县两座小城换取任城、高平、鲁三郡有何不可?”
刘裕镇定的望着众人。
这话并没有说错,北府军每一次大战都是以少胜多,要么全胜,要么全败。
刘牢之能在洛涧大破十倍之敌,却在临漳匹马逃生……
这年头想要火中取栗,不玩命肯定不行。
战场跟樗蒲其实一样,不敢下场的人,永远赢不了。
孟龙符道:“诸位若是怕了,可留在兰陵,我北府军北上即可,出来一次不易,总要斩几颗胡虏头颅回去!”
众人目光又转向刘道规。
“兄长不惧生死,小弟岂能袖手旁观?此战我军有四胜,其一,慕容垂主力不在,其二,索虏不知我军之精锐,其三,我军主动进攻,出其不意,其四,有泗水、洙水在,可抵消贼军骑兵是利!”
刘道规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一箭不放就退了回去。
刘裕说的很对,既然上了秤就要勇往直前,无需瞻前顾后。
北府打的都是神仙仗,早就习惯了以寡击众。
“战!”王元德王仲德兄弟大声道。
其他几人早就唯刘道规马首是瞻,纷纷点头。
“那就这么定了,兵贵神速,明日起兵,每人携带十日之粮,毛德祖率五百骑兵为先锋,直扑任城。”
“领命!”
春风袭面,大地回暖。
几只飞燕从树梢扑下,掠过水面,衔起一口春泥,飞向远处的村落。
马蹄踩在北方松软大地上,留下一道道蹄印。
周围旌旗林立,黄、玄、白、赤,猛虎栩栩如生,偌大的“刘”字挺立中间。
旗下士卒虎背熊腰,士气高昂。
根本不在乎对面的敌人是自己的十倍。
“短短两年,便能练出此等强军,阿规真将才也。”刘裕扫了一眼雄赳赳气昂昂的幢兵。
不仅是幢兵,连征虏中兵都士气如虹,行进之间,步伐整齐坚定,杀气腾腾。
“读了这么多兵书,总要有些长进才是。”
“说得好,这一战乃我家立足之战,便是慕容垂来了,也要磕掉三颗老牙!”
无论是樗蒲还是打仗,他总是信心百倍。
“报,前锋毛德祖击破索虏段速骨部一千三百骑,阵斩三百余众!”斥候高声来报。
周围士卒们顿时高呼起来。
毛德祖的骑兵只有五百,却能击败敌军一千三百骑,还斩杀三百……
半年不见,麾下的这群人竟然生猛至此。
刘裕笑道:“看到没?为兄可说错一个字?索虏皆乌合之众,虽十倍于我,不足为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此战必能横扫泗水诸郡!”
刘道规只想拿一个鲁郡,他倒好,准备一口啃下整个泗水流域。
心中顿时热血沸腾,大声超身边士卒喊道:“破城之后,城中钱粮归尔等,土地青壮归我!”
“必胜!”
身边刘遵忽然大吼一声,士卒们也跟着狂呼起来。
呼喊之声直冲云霄。
“哈哈哈哈……”刘裕胯下战马人立而起,箭一般朝前奔去。
泗水横亘在天地之间,青山耸立犹如虎踞龙盘,大地广阔无垠,昔日良田无人耕种,变成了茫茫草原,马蹄之下,惊动一群白鹭飞向湛蓝的苍穹……
也不知为何,有兄长刘裕在,刘道规心中也生出此战必胜的念头。
再多的敌军都不足为惧。
他一人冲在前面,士卒们脚步加快,紧随其后。
士气被他一个人带上了顶点。
渡过泗水,刘道规让斥候哨探上下游的浅水区,这个集结还未到雨季,泗水蜿蜒,水势也不强,很多地方只深及人脖颈处。
人可渡,战马想要渡过就有些麻烦。
“报,索虏慕容宙部一万七千人马直奔我军而来!”十几骑斥候踏着河水,在对岸高呼。
过不多时,又有几名斥候奔来,“报,慕容会部率五千步骑直奔邹县。”
燕军的动向,基本都被刘裕猜中了。
唯一没有下场的只有高平慕容隆。
“高平可有动静?”
“没有。”
斥候转身而去。
“传令,就地扎营!”
刘道规准备以逸待劳。
士卒们伐木设置鹿角,掘土筑垒,刘道规故意烧起篝火,吸引敌军前来。
休整一日,第二日斥候来报,慕容宙部在上游的横河口按兵不动。
刘裕一眼就窥破了敌军的意图,“这是在等待慕容会部攻陷邹城,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时不我待,我立即率一千人马返回邹城,先吃掉慕容会部,若慕容宙驰援,你立即北上攻打鲁郡,若慕容宙攻你,我领兵来援,前后夹击!”
刘道规道:“兄长一千人马迎战慕容会五千步骑?”
刘裕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毛德祖的骑兵调拨给我,再给我三百甲士,不破慕容会,提头来见!”
“我将檀祇所部人马调给你!”刘道规见他如此有信心,也不再迟疑。
本来就是突袭。
毛德祖的第一战,已经证明燕军战力低下。
檀凭之跟刘裕称兄道弟,檀祇已经成了自己人,不怕他不下死力。
第154章 夹击
不知何事,风渐渐大了起来,旌旗猎作响,泗水缓缓流淌。
一千二步骑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东方地平线上。
敌不动,我不动。
刘裕领兵去后,刘道规筑垒泗水之西,静待形势发展。
第二日,斥候飞奔来报,“高平慕容隆部三千骑兵朝我军急袭而来!”
还会喘过气,北面又有一波斥候奔来,“报,慕容宙一万七千大军南下!”
泗水流域出了一条河,基本一马平川,双方的动静都在眼皮子底下。
刘裕驰援邹县,分散的兵力,燕军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南北夹击。
“北面一万七,南面三千骑,足足两万人,这怎么打?”刘遵急了。
高珣也面露难色,“不如速速返回邹县,与刘司马汇合。”
刘道规道:“慕容隆三千骑,一旦我们没有泗水为依托,两日之内就会被他们咬上,到时候只会死得更惨。”
王元德建议道:“属下建议直取慕容隆三千骑!”
的确,只看数字,刘道规还剩两千三百步卒,能与慕容隆碰一碰,但他是骑兵。
高平城中明明有一万人马,他却只带这三千骑兵过来,不用问,肯定是鲜卑精锐。
此人也是打了一辈子仗的人,自己冲上去,人家未必会决战。
只需跟在后面,刘道规便会被他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