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85节

  原本大熙王朝其实是没有这么多派系的。

  在隆庆帝当政时期,孔派、清流、郭党、崔党这些派系其实都是穿一条裤子。

  孔派一直劳心经营着自己的山东。

  程范经营着自己的家乡山西,他把控吏部,掌管着官员升迁大权,在山西安排了大量自己的门生。

  幸运的是,如今这些人都被吴胜搞死了。

  郭白原本就是吏部侍郎,是程范的得力臂助,后来了兵部尚书,主管兵部。

  最后的崔枢则是掌管户部,一直不忘初心,玩命的贪污。

  这四人上下一心,通力合作,顺便还带个工部尚书喝汤,三年时间,把大熙经营的越来越薄,自己却越来越富,直到现在才被迫分开。

  如今,孔派和清流对剩下的两个名额势在必得。

  而勋贵方面也有数人想要争夺对应的名额。

  郭白崔枢虽然已经得到了名额,但是他们不能允许剩下的名额被自己的政敌拿到,所以还要在暗中出手阻拦。

  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势力纷纷在暗中使劲,各显神通,争夺起了这最后两个名额的归属。

  贾家,贾赦从朝会上回来,面带愁容。

  在这次朝会上,方永没有对贾家进行任何安排。

  这让贾赦心中很是不安。

  方永打下了京城,现在已经不需要他再帮忙走私武器装备。

  没有了用处,谁知道对方还会不会记得他?

  家族中,只有贾琏目前在泽州勉强算是有些作用。

  除此以外便一无是处。

  贾赦忍不住胡思乱想。

  会不会是因为迎春,所以方将军生气了……

  彼时,太行山中,一名老者的嘴中溢出大量黑血。

  老者狞笑着看着魏兴。

  “我什么都不会说的。”

  话音落下,立时毙命当场。

  魏兴面色难看的看着对方。

  手下士兵这时来报:“魏将军,拷问过了,其余人都是临时雇佣来的,不知粮队底细。”

  魏兴深吸了一口气,面色凝重的看着那一辆辆粮车上的大米。

  大部分的大米只是寻常。

  但是额外有一车的大米……比别的大米大!

  这代表着什么,众人心中非常清楚……

  突然,后方有嘈杂声传来。

  却是方永的人赶到,告诉魏兴京城已破,让魏兴带兵撤回。

  魏兴遂下令撤军。

  手下问道:“将军,那大米……”

  魏兴闭上眼睛道:

  “看过那辆车的人有多少?”

  那手下道:“将军,就咱们两个。”

  魏兴闻言握紧了刀柄……

  可当他睁开眼睛,看着面前从金陵起义就一直跟着自己的兄弟,最终还是无法下手,放下了刀。

  “记住,这里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了,你什么都不知道,明白吗?”

  手下郑重的点了点头。

  魏兴叹气。

  希望不是他想的那个最坏的结果吧。

  这米只有区区一车,想来应该也不至于是那个人。

  大概率只是个别米虫所为……

  “撤!”

  军队从太行山中撤离。

  京城,封王大典不日举行,军机处也已经开始进行加盖。

  方永封王的消息迅速向外传播出去,不出意外的话又将引起天下震动。

  朝会结束后的翟逊没有丝毫停歇,直接带兵负责起了直隶的屯田工作。

  军机处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名头。

  他负责的工作远不止于此。

  张远带领水军,搭配翟逊行事。

  翟逊负责稳住那些在直隶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和其进行谈判磋商,张远则直接对那些中小地主动刀,以各种名义收回他们的土地,配合的有赏,不配合的也有赏,根据人口多少赏不等的刀法。

  方永仍旧在乾清宫住着。

  屯田一事,外界杀的人头滚滚,每天都有雪花一样的奏折送入宫中。

  方永根本不看,只是将其交给郭白、崔枢处理。

  让这二人进军机处是干什么的。

  不就是替方永背这份恶名的吗?

  郭白、崔枢苦着脸处理这些奏折。

  淮阴军他们能惹吗?

  不能惹。

  脑袋没有残疾都能看得出来,翟逊、张远完全是按照方永的意思行事。

  所以他们该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

  只能是苦一苦这些上书“陈述冤情”的人了呗!

  与此同时,方永派人回淮州,接回黛玉、宝钗等人,前来参加自己的封王大典,以及纳妃大典!

  本来是想再等两年,封黛玉为皇后。

  可是现在有了黄帝内经,他就可以……

  当然,老汉也接回来。

  毕竟是自己爹。

第226章 ,直隶屯田

  养心殿内,隆庆帝默声低着头,一言不发。

  软榻上躺靠着一个老人,身体枯槁,但气势很强。

  戴权跪在地上,将外界发生的诸事一一诉出,尤其是不久前在朝会上的方永封王之事。

  “混账……混账。”

  老人虚弱的说着,手指指向隆庆帝。

  “你,我之前是怎么教你的,要制衡诸臣,平衡利益,你,你为何不听……”

  戴权深深跪在地下,不敢发声。

  隆庆帝低着头,听着太上皇的絮絮叨叨,逐渐面露不满之色。

  “够了,现在还说这些有什么用!”

  隆庆帝爆发道。

  太上皇见状怒道:

  “不思进取,刚愎自用,你这样的性格怎么能当好皇帝?”

  隆庆帝丝毫不惯着,回应道:

  “大哥贤明,大哥思进取,你怎么不让大哥当皇帝?”

  此话一出,太上皇顿时被气的坐了起来,深陷的眼窝都硬生生的往外凸现。

  “你,你!”

  太上皇颤抖的说着。

  隆庆帝直接站起来与其对视

  毫不留情的将当年的往事说出。

  “是你,若不是你年过古稀仍贪恋权位,大哥怎么会被你逼得造反?你杀了大哥,又杀了大哥的党羽,株连了多少无辜之人,事后你害怕天下悠悠之口,这才将皇位禅让给我!”

  两名太监听着这些话,瑟瑟发抖的趴在地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隆庆帝继续说道:

  “我是一无是处!我是不会当皇帝!我是不会平衡之术!可这不正是你想看到的吗!那么多兄长,你为什么偏偏选我,不就是看中这一点,再加上我没有母族势力相助,好方便你继续把控朝政!”

  太上皇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隆庆帝撕开最后一层遮羞布,红着眼道:

  “都是你,是你害的!当年苏州的白莲教起义是你一手操控的吧?是你害了大熙,害了江山社稷!”

  太上皇闻听此言,身体一晃,一口气窜进了肺里,剧烈的咳嗽起来。

  夏守忠见状赶忙去给太上皇顺气。

  忽的,一大口浓黑的淤血从太上皇嘴里咳出。

  隆庆帝吓了一跳,赶忙停下话语,担心的看了过去。

  不会被他气死了吧?

  幸运的是,太上皇没有大碍。

  一口淤血吐出不仅没有让他受到太大损伤,相反眼神还更加凝实了一些,只是身体因为吐血变得多少有些虚弱,最终在夏守忠的搀扶下重新躺回软榻休息。

  这一回,太上皇仿佛想通了什么,不再追究隆庆帝的过错。

首节 上一节 185/2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