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出言阻止自己封王一事,方永都不需要自己开口,自有大儒为他辩经。
礼部尚书孟申直接站了出来。
此人是海内大儒,孔氏门生,最擅变节。
如今方永已得天下大势,其自然毫不意外的投靠了过来。
只见孟申言之凿凿的驳斥于涟道:
“太傅此言差矣!祖制者,为国之本,意在保国安民,昌盛社稷。今方将军挽国之颓势,安天下大局,不封其为王,何以彰其功德?”
于涟怒而反驳道:
“永淮公受封苏、徽二洲,已是陛下圣德,今又据山东、直隶,若再封王,国之纲纪何存?”
孟申道:
“有何不宜?封王一事,虽有违祖制纲纪,却实乃顺应时势、维护社稷之举,岂可如太傅一般,腐朽不通,墨守成规,不应时变?”
侍郎孟良帮腔道:
“方将军驱逐鞑虏,安定社稷,有大功于天下,今为吴王,乃是实至名归!”
侍郎高京更不要脸,上前言道:
“不但如此,陛下为彰方将军之功德,还应赐方将军冕九旒,假黄钺,总百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之礼遇。”
于涟闻言怒视着高京,被他的无耻气的说不出话来。
其余官员此时皆一同呼声道:
“请陛下加封!”
隆庆帝望着下方跪倒的群臣,只觉一种巨大的无力感袭来。
纵观古今历史,有这般待遇之人,没有一个是不篡权造反的。
殿下诸官不可能不知此事,却仍然如此逼宫……
难道,难道,大熙要亡于他的手中吗?
“准……奏”
隆庆帝无力的吐出两个音节,其已然失去了全部力气。
方永淡笑着进行三辞三让。
最终一切完毕后才微笑着收下王位,道:
“谢陛下隆恩。”
隆庆帝苦涩的道:
“吴王不必多礼,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方永道:
“臣有要事,奏请陛下。”
隆庆帝不知道方永还想干什么,但无论方永要做什么,他都无力抵抗,只能道:
“何事启奏,吴王请讲。”
方永道:
“今陛下所住宫城曾为鞑虏所据,鞑虏阴险,必留奸细于其中,为保护陛下安全,臣请陛下重设锦衣卫,护卫宫城内外安危。”
隆庆帝一听,哪里还不知道方永这是在找借口派人监视他,有着“草原奸细”这一罪名,日后还不是方永想抓谁抓谁?
但他没有反抗的办法,为了不自取其辱,只好顺从的道:
“准奏,不知锦衣卫指挥使可有人选?”
方永道:
“臣弟李泥忠心为国,可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隆庆帝闻言,无奈答应下来。
方永又道:
“今天下虽定,然九州仍波诡云谲,起义造反之徒不胜几许,为保社稷安宁,臣请奏陛下于乾清宫增盖小院,设军机处,选朝中八位忠贞之臣以任军机大臣,安定国事。”
军机处!
方永话音一落,朝中的大臣瞬间便都看了过来。
能踏上朝堂的没有庸人,方永一说,他们瞬间就意识到,这所谓的军机处,就是第二个内阁。
如今隆庆帝已经沦为傀儡,原来的内阁自然就没用了,想要再次进入权利的中心,就得进军机处!
隆庆帝此时也大致能看出方永的意图,可他无力反抗,只能听之任之,配合着方永说道:
“吴王所言甚是,不知何人忠贞,可为军机大臣?”
方永闻言答道:
“吴元、翟逊,此二人对陛下忠心耿耿,在与鞑虏交战之中,屡立大功,可为军机大臣。”
隆庆帝闻言不禁看了吴元和翟逊一眼。
吴元和翟逊对隆庆帝“善意”的笑了笑。
隆庆帝完全不知道这二人有何忠心,但方永说了,他也只能答应。
方永又说道:
“薛鳌、贾雨村,此二人同样忠心于陛下,虽未于阵前杀敌,却是在后方立功,可为军机大臣。”
隆庆帝闻言,再次答应下来。
方永再度开口,这次他转过身去,将目光看向朝中众臣。
大熙的官员们见状顿时面露激动之色。
看这样子,剩下的位置轮到他们了!
方永在大臣中扫视了两眼,最终将目光定格在郭白、崔枢二人身上,道:
“郭白、崔枢,此二人对陛下一向忠贞,为国之柱石,陛下之左膀右臂,可为军机大臣。”
郭白崔枢闻言顿时喜不自胜。
隆庆帝却是气的咬牙切齿。
这两个奸佞小人,若不是他们蒙骗了自己,他又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看着郭白、崔枢高兴的嘴脸,隆庆帝恨不得手撕了二人。
“准,准奏。”
隆庆帝咬着牙说道。
任谁都能听出他语气中的不满。
方永却没在意隆庆帝的小情绪,他说起最后两个名额。
“至于最后二人……”
方永停顿了一下,看着殿上激动的众臣,方永道:
“陛下,臣毕竟仍为臣子,不好代陛下而定,这最后的两个名额,就交给诸公商议决定吧!”
隆庆帝闻言看着方永,心中忍不住暗骂。
什么仍为臣子,不好代陛下而定?
不好代陛下而定八个人你定六个?
混账,混账,乱臣贼子,王莽董卓!
当然,这些话他也只敢在心里说说。
面上仍然非常恭顺的道:
“吴王大公无私,朕心甚慰,如此便交由众卿保举,下次朝会朕与吴王共决之,可好?”
方永道:“陛下英明。”
第225章 ,大封群臣
此时,殿上的众臣已是哗然。
听到方永将最后两个名额交给了他们,每个人的眼睛中都冒起了火花,露出激动的表情。
这军机处可是相当于内阁。
全国上下总共就只有八个名额,可以想象这里面的权利有多大,进入其中,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家族,都是登天的好处。
此时朝会还未结束,众臣们便已经开始思考要怎么打击政敌,争抢名额了。
方永看着这一幕,心中非常满意。
他选择将这最后两个名额抛出去,就是故意交给众人争夺,让这些虫豸狗咬狗,他好腾出手来,快速稳固自身的实力。
所谓的军机处不过就是他的一言堂,有着军权在手,就算军机处的八个名额都是隆庆帝的人他也不怕。
目前摆在方永面前最紧要的事情不是军机处,而是直隶和山东两地的屯田问题。
之前他忙着征战,虽然打下了山东和直隶却基本没有进行治理,如今春耕在即,若是再不着手施行屯田,就要损失很多粮食了。
而想要进行屯田,势必要引起那些士绅地主的反抗。
方永虽然有能力将所有反抗者镇压,但那样他本身也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浙江还有一条横跳的徐少宝需要处理,因此能分化一些敌人就分化一些为好。
拉拢一批,打倒一批,然后再打倒拉拢的那一批。
这样才是目前最好的做法。
接下来,方永又给自己的其他班底也都保举(安排)了职位。
牛金被安排成京营节度使,周栓任禁军统领,李盛负责御林军,张远总揽京津水师等等。
出于多种因素考虑,直隶、山东二地没有被方永急着纳入自身的封地,而是由翟逊任直隶总督,马庆任山东总督进行管理。(马庆即马老黑本名)
散朝后,隆庆帝继续被送回养心殿软禁。
李泥全程负责陪护,主打一个忠心护主。
朝中众臣则泾渭分明的分成数波散开。
其中最主要的派别有孔派,即以孟申为主的一派官员。
然后有清流,即程范等官员。
还有郭党,崔党,也就是郭白崔枢的派系。
刑部尚书是个小透明,在新政之后,刑部成了六部中垫底的部门,权力被挤压到最低,因此刑部尚书渐渐退出了权利的争夺。
勋贵家族表面上铁板一块。
但其实根据各家的关系不同,又再分为好几个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