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71节

  但是由于忽雷勒勇不愿再损失自己的兵马了,因此没有响应李昊的召集命令。

  李昊对此没有办法,现在不是内斗的时候。

  他只能将其余的大部分兵马交给巴赞,命令巴赞带领七千草原精兵和一万汉兵前往房山查探情况。

  如果淮阴军没有在那里驻守,那自然皆大欢喜。

  如果真的驻守了,那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在淮阴军立足未稳之时将其消灭,最不济也要将其赶出房山。

  不然就……

第209章 ,攻打京城

  巴赞得到了命令之后,迅速领兵前去。

  彼时,魏兴和马老黑正在房山布置层层防御。

  他们的任务基本已经完成,现在只需要守住这里几天,等翟逊的后续兵马调遣过来就行了。

  这并不困难,如今卡赫可汗的绝大部分兵力都被翟逊牵制,京城根本没有多少可用之兵,不足以对他们造成威胁。

  房山区域多山壑纵横,是天然的防御工事。

  魏兴在制高区域布置火炮,险峻之处布置弓弩手,纵横交错区域布置兵马,必经之路建立防御工事,林木茂密区域布置伏兵,陷阱。

  层层布置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补不足,任何一处受到攻击,都会引发众多攻击连锁而至。

  马老黑专门挑选了一处缓坡,将重骑兵安放于缓坡之上。

  重骑兵擅长破阵冲杀,缺点是消耗太大,续航不足,将兵马安排在缓坡之上,战斗时可以顺势而下,一举击溃敌军。

  却说巴赞带领兵马进入房山区域后,前半区域地势平缓,兵马顺利进入。

  巴赞紧张的心情稍微有所缓解。

  然而到了后半部分,刚一上山,淮阴军的攻击便陡然而至。

  草原骑兵擅长在平原攻杀,但在这种山峦地带,战斗力却大打折扣。

  巴赞对这种战斗没有什么经验,他命令士兵去进攻正面的淮阴军防御,但侧面又有弓弩射来。

  他命士兵去解决弓弩,可途中又遭遇大量陷阱埋伏,损失惨重。

  他命士兵分散作战,又有马老黑的重骑兵神出鬼没,一波一波连续不断的收割着草原士兵的生命。

  他命令士兵聚集应敌,又有火炮炸响,将士兵打的溃不成军。

  在这种情况下,草原兵马被打的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窜,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巴赞感觉自己如何指挥都是错的,根本不可能攻的上去。

  一旁的汉人军官见状,赶忙命令手下撤军。

  眼前这种情况明显是攻不上去的,只能另找路线。

  撤出去后,巴赞冷静了下来。

  他询问汉人军官之后该怎么做。

  汉人军官回答道:

  “大人,此地地势险要,淮阴贼防御完善,且其兵马数量不弱于我等,强攻几乎不可为,只能寻找其他路线。附近山中或有百姓居住,可向其问路。”

  巴赞闻言点点头,认可了汉人军官的意见。

  很快,巴赞找到了一家山中的农户。

  那农户见巴赞是草原人,拒不开口,被巴赞残忍锯杀。

  其妻亦被凌辱后杀。

  只剩屋里一孤寡老人,余一孩童。

  老人紧紧抱着孩童,手指害怕的颤抖,但面上却无丝毫表情,只说自己年老眼花,耳朵也不好使,询问巴赞自己儿子儿媳去哪了?

  巴赞残忍一笑,正欲逼问,被汉人军官拦住。

  那汉人军官谎称自己是淮阴军,又说老人的儿子儿媳去给军队做饭了,他从兜里拿出银钱交给老人,说是报酬,然后温声询问其道路。

  老人果然上当,感激的接过银钱,再三道谢,将一条隐蔽道路说出,事后还淳朴的邀请巴赞等人吃饭。

  巴赞残忍一笑,挥刀斩草除根。

  当天夜里,草原大军按照老人给出的道路绕过了淮阴军的防线,然后走进了另外一条防线。

  铺天盖地的火箭射出,无数草原士兵惨死,一泼火油溅在了巴赞脸上,将他烫的满脸大泡,眉毛都烧掉了。

  在火光的照应下,巴赞仿佛看到了老人淳朴的笑容。

  “中夏人,良心大大滴坏!”

  巴赞怒吼着,连续的两次损失让他几乎没有了再战之力,之后他又在房山盘旋了两天,试探着攻击了几次,皆无功而返。

  第四天,翟逊派遣的后续兵马赶来,在房山驻守,总数量高达七万,整片防御稳如泰山。

  巴赞眼看没有了机会,眼珠一转,斩杀了那名汉人军官,将责任全推给了对方,然后回去复命。

  没过多久,马老黑带兵五万直出房山,兵临京城。

  卡赫可汗此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由于距离原因,他得知消息时就已经晚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房山被淮阴军占据。

  当巴赞被击败后,他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彻底破灭。

  如今房山落入敌手,连接上霸州和津海,宛如一只巨型的勺子,将他和他的部队尽数勺在里面。

  如今他只能撤退,别无他法。

  继续在这里作战只是自寻死路。

  眼前的局势,如果继续留在这里,淮阴军有无数种办法可以让他死路一条。

  最简单的就是强攻京城,他把兵马都带了出来,如今的京城万分空虚,一旦京城被破,那他这群士兵都将成为城下枯骨。

  难道,是天不佑我族吗?

  卡赫可汗不禁伤心落泪。

  他宣布撤军。

  翟逊见状立刻咬上。

  由于马老黑现在正在攻打京城,卡赫可汗根本不敢和翟逊纠缠,只能留下一支军队殿后。

  翻译一下,就是留下一批人送死。

  最好的选择自然是汉人。

  可是卡赫可汗又担心,只留下汉人的话对方可能会直接投降。

  思来想去,卡赫可汗决定各自一半,留下一部分汉人,一部分草原人。

  其中汉人简单,随便选了五千。

  草原人就有些困难了,毕竟谁都不愿意留下送死。

  那些稍微有点实力的部族自然是不可能出人送死的。

  要么卡赫可汗自己出人,要么选一个弱小的部族……

  弓羽烈,就决定是你了!

  原本弓羽烈所在的部族并不算小,在草原八大部族中算是中上。

  但此前弓羽烈和拔都雄奉命追击隆庆帝,半途遇上了方永,被方永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弓羽烈靠装死躲过一劫,拔都雄当场饮恨。

  二人的兵马也只剩下了几千人。

  如今弓羽烈还在京城养伤,但他和拔都雄的兵马却被卡赫可汗征集在了身边,如今正好让这些残兵送死。

  当下,卡赫可汗留下五千汉人,两三千草原人,共计七八千人,负责断后。

  他则带着大部队撤离。

  彼时,马老黑已经在京城外开始了攻城。

  虽然知道靠自己在短时间内拿下京城的可能性很小,但万一真的实现了……

  京城内,那些大熙的降官听到城外的炮火之声,心中不由泛得起了涟漪。

  在这一刻,他们突然不约而同想起了自己是中夏的血脉。

  怎么能替卑贱的草原鞑子卖命呢?

第210章 ,水之意境

  那些留下来断后的士兵很是勇猛。

  无论是草原人还是汉人都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投降。

  卡赫可汗确实拥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至少在表面上,他对麾下的草原人和汉人是相对平等的。

  因此很多投降的汉人愿意为其卖命。

  然而大势不可逆。

  尽管这些断后的士兵非常勇猛,但依然无法阻挡淮阴军前进的车轮。

  人数差距太大了。

  方永麾下其实也有着一些草原士兵。

  但比起汉人,草原人更加野性难驯。

  因为汉人的知恩图报是刻在骨子里的,只要给予其优厚的待遇和一定程度上的尊重就很容易将其收服,这是中夏几千年来的传承和稳定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而草原上的生活环境太过恶劣,比起什么礼仪,草原人更愿意信奉弱肉强食的规则。

  也因此,方永对草原人的管理大棒多一些,甜枣相对较少。

  在这场断后的战斗中,投降到方永这边的草原人悍然对他们那些曾经的同胞举起了屠刀。

  杀够五个人,只要杀够五个人就可以摆脱降兵的身份,成为正式的淮阴军!

  这是姜季针对这些草原降兵献计制定出来的奖励政策。

  别觉得五个人少。

  人没有那么好杀。

  在真正的战场上,生死相搏,杀死一个敌人就已经是不小的功勋了。

  最终,那些卡赫可汗派出的士兵抵抗了半天左右就因为伤亡太大崩溃了。

  淮阴军追杀十几里,死者降者无数,七八千人的部队最终只剩下了几百人逃了回去。

  翟逊带兵稳步向京城逼近。

  如今战局已定,只需求稳即可。

  另一边,李盛带着手下的水军从津海抵达了通州。

首节 上一节 171/2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