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97节

  大宋的宰相嘛。

  一般有人弹劾,为了避险,无论如何都要自请外放。

  你这个翰林学士天天说位比宰相,那也不例外。

  更何况大宋没有位比宰相这个职位。”

  晏殊眯了眯眼睛,看着宋煊道:

  “十二郎为了自己,要把他们也都卷进风波里来吗?”

  “早就卷进来了,所以也没必要自欺欺人,认为敌人会心慈手软,那才是害人害己。”

  宋煊两手一摊,哼笑一声:

  “那窦臭可不是什么大气之人,范相公等人拒绝他的要求,他窦臭难不成还能表现出宰相肚里能撑船?”

  “俺劝晏相公,还是早日放弃幻想,准备斗争吧,他早就憋着坏想要坏了晏相公的大事呢。”

  晏殊想要离开中枢,有自己故意的思维在。

  如今太后当政,身边聚集了不少谄媚之人。

  新皇想亲政,还需要挺久的时间,或许要等到刘太后病故。

  这段时间,晏殊的等得起的。

  现在听到宋煊如此直白的话,搞得晏殊隐藏的心思都无了。

  有些事。

  不是你想躲,就不会找上你的。

  “搅吧,搅吧。”

  晏殊指着宋煊道:

  “你知不知道波云诡谲的事在没有铁定前,后发则制人,先发很可能受制于人!”

  “你如今还没有考取进士,就开始搅和朝廷的争斗,你可真有本事。”

  “晏相公如今是应天府知府,俺们皆是应天府书院学子,纵然将来进了朝廷,那身上也会打上晏相公的烙印,逃是逃不掉的,不如早些面对,正巧增长些许经验。”

  宋煊脸上带着笑:“况且转身就逃,绝不是俺的行事作风。”

  “哼。”

  晏殊甩了下衣袖。

  还不等再说些什么,便见到宋煊转身就走,根本就不等晏殊的答案。

  张亢瞧着宋煊这个行事作风。

  脑门上全是问号。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哈哈哈。”

  晏殊见宋煊这般行事,伸出手指,终究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张亢没理解宋煊为何说话自己打自己脸。

  晏殊瞧着张亢这张肥胖的脸上尽是不解之色,心情大好之下:

  “你不理解?”

  “回知府,我确实是没想明白宋十二这样做的意思。”

  “这小子只是提了个意见,最终决断权在我,他也不会逼迫我来做这个决定。”

  晏殊站起身来溜达了两步:

  “因为出主意的不会担什么干系,最终做决定的那个人才会担干系。”

  晏殊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宋煊的分寸拿捏的极好。

  张亢恍然大悟,倒是更加确认晏相公是有识人之明。

  否则也不会把自己带了十多年的玉佩赠送给宋十二。

  “多谢晏知府教导。”张亢连忙道谢,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十二郎也不是个常听劝之人。”

  “怎么呢?”

  见晏殊询问,张亢便解释了当初他劝宋煊还是别轻易讲道理了,尽量选择给别人开瓢吧,这样还能减少祸从口出的祸事。

  晏殊瞥了张亢一眼,谁告诉你他没听你劝的?

  先前晏殊还觉得窦臭是冤枉了宋煊,可是宋煊身上的嫌疑洗的太清澈了。

  那十有八九就是他差人做下的。

  窦臭这就属于歪打正着了!

  “罢了,你也休息去,我还是要想一想。”

  张亢行礼出去了,不打扰他做决断。

  晏殊站起身来溜达了一二,又重新坐下。

  躲不过,当真是躲不过。

  “范掌教。”

  宋煊又在门边探头,瞧见范仲淹在写东西。

  他便放下手中的笔墨:

  “原来是十二来了。”

  宋煊笑呵呵的走进门来,瞥了一眼笔迹还没干涸的书信。

  “范掌教是想要写弹劾窦臭的奏折吗?”

  “不该问的别问。”

  范仲淹自是不想让宋煊掺和进来,万事有他在前面顶着就行。

  “俺方才与晏相公聊过了。”

  宋煊的话让范仲淹一愣:

  “怎么,他全都与你说了?”

  “范掌教未免过于小看俺了,俺可是神童啊!”

  宋煊脸皮颇厚的坐在他对面:“这种小事俺一猜就能猜出来。”

  范仲淹对宋煊很是看重,也愿意照拂他。

  毕竟大家自幼出身相同,而且看起来,自己比宋煊要好上许多。

  当年养父对他也不错。

  只是他自己一时间接受不了这种结果,才会冬日里化粥苦读的。

  “后悔了?”

  “谈不上。”宋煊继续笑嘻嘻:

  “其实俺是怕给范掌教惹麻烦,依照俺们乡下的法子,这件事早就解决了,也用不着报官。”

  “收起你那泼皮的性子。”

  范仲淹当然是好好打探了一下勒马镇三害之一及时雨的名头。

  这小子在乡邻间的名声还是不错的。

  至于远离那条街嘛,那就风评各异了。

  宋煊便说了一下自己的法子,更何况这是晏相公治下,本就他上书合适,你越俎代庖容易主动给人送把柄。

  范仲淹本想着用不着宋煊教自己做事。

  但一想到晏相公提拔自己来书院教导学子,他也不能不与他通个气,挥了挥手让宋煊出去,表示自己晓得了。

  “放屁。”

  书院院子里正在吵闹。

  苏洵怒目而视:

  “你凭什么说十二哥他的靠作弊才考的第三?”

  “反正我就是听到有人说。”

  “就是有人说。”

  “好。”

  苏洵见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强忍着怒气:

  “敢问你的姓名?”

  “在下杜琛。”

  “杜琛,你是没考进了书院吗?”

  “我考进来了,但我要为没有考进书院的同窗发声。”

  “那么多人远离家乡来参加书院的考试,结果有人因为作弊进来了,挤掉那些本可以进入书院学习的名额,谁人能服气?”

  杜琛看着越来越多的人:

  “据我所知,新任的范掌教与宋煊是同乡,他们早就认识,平日里宋煊涉猎钓鱼,根本就不好好读书,他怎么能一下子就考如此高的排名。”

  “那真相便是只有一个,自是他偷看了范掌教早就出好的题目,早就有所应对。”

  包拯拦住想要亮拳头的苏洵,沉稳的道:“那你可有证据?”

  一问证据,杜琛便哼笑一声:“我要是有证据怎么说?”

  “他宋煊敢认吗?”

  包拯面色黑黢黢,看不出喜怒,他只是淡淡的道:

  “这位同窗,据我所知大宋有诬告反坐罪的,若是你的证据不能证明宋煊是靠考试作弊进入书院的,你完了。”

第103章 莫须有公式

  “包兄,你何必与他说这些?”张方平有些着急的道:

  “让十二哥报官即可,他连证据都拿不出来,这么多人都能作证,他还能跑了?”

  杜琛瞧着这个第一名的张方平,哼笑一声:

  “我有人证,你张方平也别想跑。”

  “要不然你能考得过王尧臣?”

  “哎。”本来在吃瓜的王尧臣当即站出来:

首节 上一节 97/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