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哥儿方才帮了我,我请你去庆楼吃一顿,东京城的樊楼我是去不起的,但是宋城人皆传庆楼是翻版樊楼,可以一试。”
其实就是樊楼的名气太大,众人心生向往。
但付得起价钱的人又太少,那自是有平替来支撑这个下沉市场。
庆楼在宋城也就是相当一个“网红店”,来了荷包里有点钱的人都想要去尝试一二。
“哈哈哈。”宋煊大笑几声:
“待到改日俺们去了东京,定要请苏三郎去樊楼吃一顿,况且你初到此地,焉能让你破费,去俺家吃饭,空出时间温习功课,俺家里的饭菜不比庆楼差。”
苏洵不像他儿子苏东坡似的,是个吃货,但总归也是想要尝尝新鲜的。
苏洵虽然早早开蒙,但他还没有心思全都放在读书上,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图强,之前一直都想要到外面晃荡。
如今他第一次出远门,见识了不少人,更是想要交朋友。
碍不过宋煊的热情,年轻的苏洵自是不会客气,他当即应承下来。
少年人,尤其是男人之间的交朋友,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打个招呼兴许就能成为朋友。
此番苏洵出门游学,交朋友是必需课。
包拯倒是对宋煊结交朋友的速度感到十分惊奇。
但仔细一想,他与宋煊也是三言两语便建立起了好感。
人处于局中的时候有许多事都看不清楚。
但是当包拯跳出局外,看宋煊与苏洵二人相交,他才想明白一些事。
宋煊待人当真是如沐春风。
即使是刻意与大家保持距离的石介,对宋煊的观感也谈不上什么不友好。
“哦呦!”
苏洵进了宋煊的院落,指着一排兵器架子:
“我的佩剑还在客栈当中,十二哥也是练武来强身健体吗?”
第81章 终于出现了新的学渣
四川至今还闹老虎呢。
更不用说动乱才刚平息数年。
苏洵出门带剑出门,实在是正常操作。
“不错。”
宋煊站在走廊下,挥舞着扇子:
“俺练的是长枪,只有身体强壮了,经常用功读书,才不容易生病。”
“否则连进士都没有考上,就先劳累得病而亡,那太可惜了。”
苏洵深以为然。
他爹的八个兄弟全都是幼年体弱多病而亡。
唯有他爹行七存活下来。
故而苏洵也喜欢练武强身。
万一在路途上遇到不平事,还能行侠仗义。
免得到时候不至于什么力都出不了!
“十二哥。”
苏洵叫的很顺口,连忙指着那箭靶,惊喜的叫:
“你还练射箭呐?”
“啊,古人云:君子六艺,俺不单单练射箭,还练习驾驶驴车咧。”
苏洵也看见棚子里露头的驴子了。
要不是价钱贵一些,他也想买一头路上骑行用。
至于马匹,就算是驽马。
谁都没抱希望家里养一头。
似乎为了回应宋煊的话,二毛那头驴还发出了驴子特有的叫声:
“啊呃——啊——啊呃——啊。”
宋煊撇撇嘴。
公驴子就是欲望太强烈了。
这种叫声就是在求偶。
“陶宏,等曲泽来的时候,问他附近有没有要配驴的。”
“好。”
陶宏轻笑一声,连跟着少爷的驴子都有如此待遇,更何况他人?
宋煊直接邀请苏洵去三味书屋歇息,顺便温习功课。
明天就考试了,今天该磨枪也磨枪,就是为了保持手感。
饶是苏洵浪子的性子,此时在三个学霸围绕的环境下,也硬生生的坐住了。
房间内很清凉,桌子上除了书籍还有凉浆。
他心中大为惊讶。
中原的学子都这般用功吗?
回想苏洵自己自从读书过后,在学堂当真是坐不住的。
这些人的屁股上都缀了铅块吗?
他爹三年想了无数种办法都没有成功,这才由着苏洵性子去外面耍。
待到快要吃中午饭了,宋煊才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溜达了几圈,去上了个厕所。
“三郎,你复习的如何?”
宋煊见苏洵并没有默写什么,一直再看话本小说。
“十二哥,你有所不知,就算考上应天府书院,我还得考虑要不要在此读书。”
“那你无需考虑。”宋煊毫不客气的戳穿苏洵:
“今年来应考的超过一千人,竞争极为激烈。”
“哈哈哈。”
张方平忍不住笑出声来。
一个学渣总是想有的没的,着实是令人发笑。
这个少年人还不如石介有把握呢!
苏洵也不以为意,反正就重在参与嘛。
宋煊却是晓得苏老泉二十七,才开始奋发读书。
可就算他奋发读书后,数次考试都落榜,期间张方平向欧阳修举荐苏洵,但是未果,直到嘉祐二年那场考试,他们父子三人才同时名动天下。
苏洵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又有天赋,觉得什么时候读书都不晚,趁着年轻到处玩有什么不好的?
但痛苦的日子终于在他第一次参加乡试落选后,苏洵心态才崩了。
他掏出以前数百篇写的书稿仔细读下来,才发现全都是狗屎,一把火烧了,从头开始读书。
对于张方平的大笑,苏洵也不恼火。
他的想法是等我考完试之后,你们等着瞧我大放光彩吧。
光是苦读书是没有什么用的,还得看自己聪明与否!
当然了,心里话说出来,就不叫心里话了。
苏洵也同样笑了笑:
“如此盛事,既然我赶上了,自是要好好参与一番,至于中不中的就看夫子的抉择了。”
宋煊轻微颔首,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包拯的性格,还是劝了一句苏洵认真对待考试,不可小觑他人。
苏洵豪迈的摆摆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包拯对于苏洵的态度是有些不理解,但一想到此子最为年轻。
兴许今后遇到些许挫折便能快速成长起来吧。
况且依照自己目前的实力,对于考上应天府书院都没有十分把握了。
过了一会,众人便听到焦明喊吃饭。
几人说说笑笑的下楼去恰饭,苏洵嘴里不断的发出巴适的声音。
如此美味的食物,他从小到大当真是没有吃过!
“十二哥家里人的厨艺,莫不是樊楼退下来的?”
依照苏洵的理解,比庆楼好吃,那一定是名扬天下的樊楼的厨子了。
“哈哈哈。”
宋煊笑了笑,十分得瑟的道:
“纵然是樊楼厨子亲来此地,也不如俺家焦明的手艺。”
“十二哥说的对。”
苏洵站起身来自己给自己盛饭,这也太好吃了。
兴许是石介在大家都吃完后,才选择出门,前往那条街上吃素面。
正在院子里刷碗的苏洵吓了一跳,怎么还有其他人在,而且十二哥没有叫他一起吃饭。
十二哥的为人,不像是那么小气的。
“他也是来此考试的学子?”
张方平嗯了一声,把此人的行为说了一遍,引得苏洵不屑。
明明有钱非要装没钱。
等你跟我一样把钱花完了身无分文再回家,就知道该吃哪些苦了。
用得着如此刻意没苦硬吃?
在苏洵看来,石介如此行径,是一丁点都不会有什么长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