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237节

  不妥!

  赵祯心想十二哥儿有如此手段,一旦传播开来,必定被他人所觊觎。

  那可就不妙了!

  赵祯有些发愁的都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就在这个时候。

  房门被推开了。

  郭皇后走了进来行礼:

  “陛下,夜深了,莫要操劳国事,还是该歇息了。”

  “谁让你进来的,出去。”

  郭皇后脸色一顿,着实是没想到会如此热脸贴冷屁股。

  她也是年轻的很,当即脸上挂不住了。

  赵祯自是走到自己的桌子上开始收拾东西,免得被她看见自己的秘密。

  就算她是大宋的皇后,皇帝也不会与他分享任何秘密。

  郭皇后还想上前,便又是一声:

  “站那。”

  “陛下。”

  郭皇后想要撒撒娇,带他回床上去,依旧没有止住脚步。

  “朕让你,站那!”

  郭皇后登时手足无措。

  赵祯方才已经吩咐了,没有他的命令,谁都不许进来。

  “阎文应。”

  赵祯喊了一声,便见一个年轻的宦官跪在门口:

  “朕说的话,都不好使了吗?”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阎文应跪在地上磕头,他拦了。

  可是被郭皇后命人赏了几巴掌,此时嘴角肿的老高。

  再加上郭皇后在宫中向来跋扈,谁敢拦他。

  “谁打的你?”

  阎文应不敢指名道姓,连忙说是方才天黑自己狗眼挡了路之类的。

  “朕的人,你也敢随意殴打,朕说的话,你也敢随意违抗,你到底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面对赵祯气得咬牙切齿的话,郭皇后也是发懵。

  她第一次瞧见如此好脾气的天子发怒,就算声音不高。

  阎文应知道天子气得胳膊都颤抖,足以见识天子是真的生气了。

  因为他素来知道天子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从来不形于色。

  郭皇后的行为,算是彻底触碰到了天子的逆鳞。

  仗着太后的宠信,几次三番不把他的话放在眼里,肆意违抗。

  赵祯努力让自己平复下来,最终只是低声挥手,保持体面:

  “夜深了,皇后回去歇息吧,朕还要处理政务。”

第185章 他诗赋不对仗!

  许是方才天子的激动,让郭皇后也有些发懵。

  毕竟方才自己可是拿出贴心的姿态,去讨好皇帝。

  未曾想会是这种结果。

  她以为自己随便教训几个奴才,进皇帝的屋子。

  别人没资格进,她还没有资格进吗?

  此时的郭皇后不过才十二岁,见天子声音微弱,当即打消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我没错!”

  “我就是来关心天子的。”

  “是天子他因为处理政务烦躁。”

  “明日我去与母后说一说。”

  郭皇后很快就给自己找补好了理由,然后脸上扯出笑容跟天子赵祯告退。

  赵祯看见郭皇后脸上还有笑,当即心中更是大怒。

  “挑衅!”

  “她完全不顾及朕的感受!”

  “仗着母后对她的宠爱,肆意的欺辱朕!”

  赵祯手中的拳头都攥得生疼。

  他下意识的想要把桌面上所有的东西都滑落到地上发泄一通。

  但最终他的双手支持撑在桌子上,无声的叹息。

  “朕这个大宋皇帝,什么时候能够获得自由啊!”

  第二天。

  应天府知府晏殊的奏章才送到了朝廷。

  毕竟出现当街杀官之事,是一件非常恶劣的事。

  辛亏顾通判得到了王神医的救治,才堪堪保住一条性命。

  尤其那杀手火眼狻猊还是从东京城来的,希望开封府能够配合抓捕。

  饶是经历过政治斗争的这群宰相们,也没经历过当街被刺杀的事。

  这得是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那顾子墨偷了别人老婆吗?

  搞得从东京雇佣人去杀他。

  刘娥眉头微挑,这么多年她也没有听过有官员被当街刺杀。

  顶多是宰相王旦被人当街扔书砸一砸。

  但她执政多年,并没有率先开口。

  知道真相的皇帝赵祯端坐在龙椅上,他是知道事情的真相的。

  但是没想到晏殊竟然没有如实上报,并且隐去了宋煊救治仇家的消息。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说实话。

  但赵祯也是习惯的不语。

  吕夷简当即开口道:“此事实在是恶劣,若是不抓住凶手,加以惩治,大宋的威严也就没有了。”

  就算宋庭的政策是整体宽松些,许多百姓也敢敲鼓去告官,甚至去拿捏官员。

  但都是没有撕破脸皮,可以允许的操作,毕竟是没有性命之忧。

  可当街刺杀,那就不一样了!

  若是朝廷不严加惩治,今后效仿的人会不会更多?

  那些歹人一旦杀官,下一步是不是就要造反?

  如此危害整个大宋的政权,必须要重拳出击。

  “不错。”

  王曾也对于杀官这种事感到很是愤怒。

  难不成又要回到五代十国那种,不把人当人的时代吗?

  “必须要重惩,并且派人前往宋城调查清楚缘由。”

  王钦若自是抬头看向皇太后。

  刘娥只是点头:“派皇城司的人也一起去探查一二。”

  赵祯一听这话,心头有些震颤。

  母后如何能派皇城司的人去呢?

  “太后,此事还是交给提刑司去办吧。”

  吕夷简可不想皇城司的人去查案子,尤其这件事还是涉及官员的性命问题。

  “是啊。”

  在这件事上,王曾也是愿意官府的人去查案子而不是皇城司:

  “自从太宗设立以来,虽不是常设,但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提刑司是宋仁宗亲政后才决定设为常有机构,是中央派出去,代表中央监督所辖州县等等。

  宋慈这个位置相当于省检察院的院长。

  刘娥看向一旁的王钦若。

  王钦若也是赞同由提刑司去办。

  “既然如此,那便推举人选,也好尽快查办此事。”

  皇太后刘娥也没有非要皇城司的人去。

  她其实是知道天子派人出去了。

  方才提了一嘴,不过是敲打敲打皇帝。

  其实宫中发生什么事,都瞒不过刘娥的。

  对于皇帝与皇后之间夜晚的争执,她也清楚,但并不打算管,甚至还想要放纵一二。

  刘娥不是对赵祯要求严格,而是有着一定的自己的思考。

  你爹便是年纪轻轻沉迷于女色导致年轻就病故了,你绝对不能走他的后路。

  当年太宗有三个儿子。

  真宗皇帝是老三,就想当个闲散王爷,可命运开了个玩笑。

  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太宗寄予厚望的长子疯了。

首节 上一节 237/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