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174节

  “你又没有其他法子,所以就当俺这是死马当作活马医。”

  宋煊与柳三变说这话,就瞧见王洙又把张方平给提溜出来,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番。

  那意思是你连宋煊都比不过,他将来能靠着一首词能在青楼里吃软饭,更不用说他还有一个赚钱的铺子。

  你张方平如此好的天赋,怎么也能跟他一样对付,写成这个逼样?

  那叫诗吗?

  张方平心里也是有些委屈,他的天赋是过目不忘,又不是天生会作诗?

  就算十二哥那种天生会作诗,嘴里时不时就往外蹦出一两句佳句,他写的科举考试这个诗赋也是如此不堪。

  张方平更觉得自己写这个逼样,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作为班主任的王洙却不那样认为,你们都能在那么多人当中脱颖而出,那指定是有过人之处。

  你们两个没有写出达到科举考试水平的诗赋,那就是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张方平也不敢反驳,他早就从宋煊那里学到了菜就多练的道理。

  如今这个诗赋,他们两个水平确实是偏低的。

  没让张方平失望,被王洙重点关注诗赋都不行的人,全都交出来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

  你们如此不用功,对得起书院的栽培,父母的期望,以及你们自己这么多年用功的时间吗?

  总之,只要来了应天书院,到了他的甲班。

  所有人必须要卷起来!

  你们谁要受不了,那就去找院长申请换班,有的是人想要排队进入甲班呢!

  王洙越是这样说,就越没有人退出。

  那不光是脸面问题,更多的还是自己能否通过科举考试的问题。

  吃苦?

  自古以来华夏百姓都善于吃苦,只要能有收获,那吃苦也是值得的。

  宋煊与张方平二人齐齐在树荫下瞧着王夫子唾沫横飞的训人。

  “该说不说,王夫子刚刚走成功这条路,他的心得对咱们很重要,从里到外的卷,太卷了!”

  宋煊叹了口气:“在科举这条道上有多少天赋极高之人,可就是走不通这条路。”

  “十二哥,你这诗赋怎么写的也这么差啊?”

  张方平没有听着宋煊的感慨,他知道科举这条路上只有少数人能成功。

  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不会成功,因为老天爷给了他这个天赋,简直是读书最大的助力。

  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西昆体都是一帮衣食无忧,身居高位的故作忧愁的呻吟,跟俺说的那少年不识愁滋味差不多。”

  宋煊指了指自己:“你我两个都是穷过苦过的,对于他们这些狗屁倒灶的贵族抒发情感,就天然气场不和,俺如何能写的精彩?”

  “确实。”

  张方平也觉得这本书籍许多诗赋都是无病呻吟,还用了许多前人的典故。

  一首诗全都是典故,哪有什么原创。

  这也叫诗赋?

  “十二哥说的果然没错,真该好好饿上他们几天,看他们还能无病呻吟,写出那么空洞的诗赋来不。”

  张方平攥着拳头道:“等我当官了,定是要改革科举,废除这个令人头疼作呕的诗赋。”

  “嗯,有志气。”宋煊自是赞同张方平的想法:

  “不过在废弃这个诗赋之前,你也得想出一个能够填补空缺的法子试行一二,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哎呦。”

  张方平又泄气了,他方才就是给自己打气罢了,哪像十二哥那样,眼珠子不转就有鬼主意冒出来。

  “我还是想想如何通过解试吧。”

  没过多久,王泰也被从别的方面批了一顿,出来郁闷的站在树荫下。

  王洙倒是没有体罚学生的习惯,让他们站在大太阳底下。

  若是因此中暑,那只会更加拖延他们温习功课的进度,得不偿失。

  王泰低着头,浑身像是被抽走了力气,过来寻宋煊。

  “十二郎,那天你说要给俺开药的事,你是不是忘了,我这几日总是没有什么精神头。”

  宋煊用力的锤了下王泰:“其实俺是故意夸大,想要忽悠你的。”

  “什么?”王泰惊叫一声。

  “不过俺也不是夸大许多,你真是应该节制一些,不要觉得年轻无所谓,兴许你到了三十岁,就更不行了。”

  “那我该咋办?”

  王泰是相信宋煊有一手的,毕竟他想要哄骗自己,也得从脉象里摸出一些东西来才行。

  要不然随口胡诌能够让那两个妇人都认同?

  “你就该吃吃该睡睡,子时之前睡觉,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吃食、”

  “若是想让身体变得更好一些,就是做那个事的时间长一点,你就跑跑步,做做深蹲,轮换着来。”

  “此事是欲速则不达,贵在自律和坚持。”

  “不开药?”

  王泰已然信了宋煊的话,可是他不开点药自己心里不踏实。

  “你还年轻,况且是药三分毒。”

  宋煊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待到以后岁数更大了,再吃药也不迟,否则你年纪轻轻就吃药,岁数大了吃药怕是得拉着人家姑娘的手,谈天说地等半个时辰都不一定能硬起来。”

  王泰脸色煞白,一想到宋煊说的后果,他再次小心翼翼的确认:

  “十二郎,你莫要诓我!”

  “这种事,俺骗你作甚?”

  宋煊指了指张方平:

  “俺每日早起都会做深蹲,练一练枪法以及箭法的,待到活动开了,才吃饭来上学的,你先坚持三个月,兴许情况就有极大的改观。”

  “好。”

  甲班班主任王洙回到办公室,抓起瓷壶,畅饮起来。

  他把每个学生都痛批一顿,就是想要激起他们卷起来学习的心思。

  “原叔,你费这么大功夫作甚?”

  听到范仲淹的询问,王洙顺了口气,才笑嘻嘻的道:

  “院长不是说要给我班里送来一个新学子嘛,而且他的卷子我也都看了,是个冲击状元的好苗子,四门都较为平稳。”

  “嗯,倒是如此。”

  “所以我打算让他来当全班人的磨刀石。”

  王洙的话一开口,就吸引了范仲淹。

  此人是晏知府推荐来的,主要是因为他爹突然病死,所以才耽误了入院考试。

  “磨刀石。”

  范仲淹觉得王洙这个想法是对的,但是对新来的人又有些不公平。

  尤其是亲人刚去世这种,范仲淹就是丁忧才回到宁陵县这里的。

  “你的想法是否过于激进了?”

  “院长,你且安心,我会注意的,没有比他更合适的学生了。”

第153章 我亦有成为大宋状元的可能!

  王洙对即将到来的学子韩琦很是看重。

  为人端重寡言,不喜嬉戏,学问过人。

  四岁丧父,便由几个兄长带着他由泉州一同回安阳老家安葬父亲守孝,也是在几个兄长的照应下长大。

  前些时候因为嫡母去世,他这才错过考试时间,但是家中兄长又让他来此读书,不能耽误弟弟的前途。

  韩琦这才从老家赶到应天书院。

  虽然韩琦是拿着推荐书,但是范仲淹等人还是对他进行了一番考核,这才当场同意韩琦入学。

  然后就被分配到了王洙的甲班。

  今天一早,王洙就在想怎么才能打压一下班里的学子们,激起他们的好胜心。

  尤其是王洙发现,班内考前几名的学子,他们之间竞争意愿并不强烈。

  一个个的反倒是安逸的很。

  那如何能行?

  作为夫子必须要把他们的情绪全都带动起来,发解试就在眼前,还有多少时间浪费?

  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岁数小,还有的是机会。

  特别是宋煊这个惫懒的性子,直接影响了周遭一群人。

  现在王洙打算把韩琦这个端重寡言的人带进班级里,一定不会被宋煊所感染。

  如此一来,既能带动班内良性竞争,还能改变班级较为懒散的风气,一举多得。

  王洙又把韩琦叫过来,对着他叮嘱道:

  “甲班不少同窗成绩优秀,张方平与宋煊二人双科第一的事,你应该是听闻了,他们两个也是能摸到状元的。”

  韩琦点头。

  至今外面的红榜还没有揭下,排名靠前的人他都记住了。

  还有宋煊二人名字单独拎出来的。

  “第二名王尧臣,他本该与我一同去参加殿试,但是他为了考取状元,选择回到书院继续苦读三年。”

  “我看你也是状元的有利人选,但大宋历代状元只有一人,更不用说还有书院之外其他学子的竞争者,你今后定要好好努力用功,切不可与宋煊一般变得懈怠了。”

  韩琦沉默,他着实是没想到宋煊考进书院后会如此懈怠。

  尤其是这话从夫子嘴里说出来,那可是代表真实性很强。

  王洙语重心长的道:

首节 上一节 174/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