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端起茶杯稳住心神,想要等着宋煊有什么说法,他也好接招。
宋煊装模作样的想了想,随即问道:
“杨夫子,书院经常采购成都楮纸吗?”
“倒是采购一些用于学子们的模拟考试用。”
杨子晋一辈子都待在书院里,对书院许多事都了如指掌:“但是价格偏贵,许多时候都是麻纸。”
“那可有能联系购买大量成都楮纸的渠道?”
不等杨子晋回答,晏殊当即眯着眼睛:
“宋十二,你该不会想造假交子为书院谋取大量资金吧?”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毕竟晏殊的说辞,也太生草了!
哪有让学子做假交子补充书院的资金缺口的?
“晏知府未免太高看俺了。”宋煊脸上有些无奈的道:
“光是仿制出来一张就需要耗费大量的银钱,是赔本的买卖,谁会去干呐。”
“你果真想过此事!”
面对晏殊的步步追问,宋煊只能解释他想要在自家一楼开个书铺,自是要好好的去调查市场。
那交子的原材料,都是大家谈论的话题,想不知道也不行。
听到这个,晏殊心中立马就失望了。
书院开个书铺,挣谁的钱?
难道去挣书院这帮穷鬼学子们的钱?
不如让他们直接花钱买饭菜吃,还能省去中间商赚差价。
范仲淹则是觉得晏殊对宋煊报以太大的期望,所以听他说要开书铺才会失望。
“晏知府,其实俺开书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书铺。”
宋煊笑了笑,继续询问杨子晋:
“不知道杨夫子能否利用人脉寻到能大量采购成都楮纸的渠道,若是有这个渠道的话。”
“俺便有一个好法子能够让书院不用花上一文钱,便能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分红,用来建设书院!”
第122章 叫俺金主爸爸
“什么?”
“不可能!”
“十二,你莫要说些大话。”
宋煊方才说的话太大了。
不花一文,就能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用来建设书院。
简直是无本的买卖。
难不成光靠嘴说?
在座的几个人除了杨子晋外,都是当过官的。
你纵然是百里侯,说几句鼓舞人心的话,百姓们也不会相信你的。
只有赈灾的米进了他们的肚子里,那些百姓才会静下心来听你这个县令说了什么话。
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利益才是能够把旁人拴在你旁边的主要缘由,而不是嘴里喊上几句圣贤之言,那些百姓就能一呼百应的跟着你干事!
这一点,范仲淹是深有体会的!
晏殊倒是来了兴趣,他始终认为宋煊这个人骨子里就有不服输的劲头,而且还颇为自傲,看不上大部分人。
尽管他与许多人都能交上朋友,让别人觉得他是个豪迈之人。
但这些都是表象!
同为神童圈子的晏殊,可是老理解宋煊这种状态了。
当年他也是如此过来的,只是年岁大了一些,才觉得当年自己的思维想法是多么的可笑以及幼稚。
但每个人都是要走上这么一遭,到了岁数后会自己不知不觉就觉醒了,也用不着旁人去教育。
“你且说说。”
晏殊此时倒是有了极大的耐心,到底是要看他能说出什么惊天言论来。
如此好的买卖,难道大宋那么多善于经商的大豪商们都没发现,偏偏被你小子给发现了吗?
说出去都没有人相信!
“若是诸位能找到大量供应书院成都楮纸的渠道,俺便把俺的商业谋划全盘托出,若是没有,那与诸位说了也没有用。”
于是众人皆是看向杨子晋,杨子晋见全体目光都向他看齐,遂点头:
“我父亲倒是还有些故旧以及学生,可以搞定这事。”
宋煊听到这样的回答,便主动关上房门,避免有人偷听,几个人见他如此严禁,脸上也带了几分严肃之色。
“俺的计划是这样的。”
晏殊等人听完宋煊的谋划,不时的提出问题。
宋绶连连摇头:“不行,你这是在违反大宋律法!”
“宋通判,你觉得俺是违反了大宋哪一条律法?”
北宋时期,赌博是被视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尽管法律严厉,但赌博在民间仍然盛行,法律与现实有着极大的矛盾。
宋煊见他们还在思索便解释道:
“根据大宋刑统里规定,参与赌博的人将被处以杖刑(用棍棒打臀部),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金;
组织赌博的人将被处以更重的刑罚,甚至可能被流放或判处徒刑;
赌博所用的钱财和物品将被官府没收。”
“可是方才俺说的商业计划,有哪一条违反了大宋刑统的律法?”
晏殊等人都对宋煊如此了解大宋律法感到疑惑,他不熟读四书五经,竟然熟读大宋律法。
科举考试并不考律法,直到宋真宗之后,才规定朝廷选择官员要进行司法考试。
择其优者进行提拔,然后便有人通过作弊升职。
宰相王旦发现这帮官员竟然作弊,于是下令加强考试纪律。
宋煊的反问,倒是让宋绶变得沉默起来。
因为百姓去他书铺买的是小说章节用来观看,其中为了回馈客户,赠送三星彩,中奖可以领取奖金。
如此一来便回避了大宋律法,算是合理钻了漏洞。
晏殊轻微颔首:“十二哥儿说的在理,倒是没有违反大宋律法,可你已经在朝堂上挂了号,盯着你的人可是有不少。”
他觉得宋煊既然已经提前上了牌桌,那宋煊的所作所为就不能只代表他自己了。
“晏相公说的对,可难道因为害怕旁人惦记,就不去追求我等心中想要实现的目标啊?”
宋煊挥舞着折扇:“俺可不想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眼中,限制住了自己的行动。”
“就算朝廷将来要追究,可也得依照大宋律法进行改进,一旦要改进大宋律法还需一段时间。
俺有信心在此期间能够把扩建书院以及给众多同窗提供一顿饭食的钱挣出来。”
不论旁人,其实杨子晋听完宋煊的话,便已然心动了。
书院不花一文钱,仅仅提供一个渠道,便能做出那么多的事情来,他愿意陪着宋煊闯一闯。
只要把应天书院建设的更好,那他这把老骨头死而无憾。
就算将来事发了,由他来背锅,杨子晋也是愿意的。
他立马就跟宋煊表了态,让他放心大胆的去准备,自己要亲自搞定这个渠道稳定的事。
就算将来出了差错,也是他一人承担,与旁人无关。
范仲淹立即又争抢起来,我如今是应天书院掌教,就算出了事,也是我顶着。
你杨子晋只是个教书育人的夫子,与你有什么关系?
眼见两人又开始为将来背锅争论起来,晏殊挥了挥衣袖:
“好了,你们莫要争论了,这小子比猴子还精呢,一旦有些风吹草动他早就跑了,用不着你们来背锅。”
况且要让应天书院走的更远,也是我一手操持的,就算真的背锅,你们也不够格,全都是我晏殊的事。
当然晏殊没有把心里话给说出来。
他只是询问:“十二哥儿,我且问你,你有几分把握?”
“若是我们费尽心思把成都楮纸大量采购回来,反倒卖不出去,那你可就误了事。”
“晏相公尽管安心,又用不着你们出一文钱,无论输赢都是俺宋十二往外搭钱,你们只需要提供稳定的渠道就可,安心等着回馈。”
“好。”晏殊一锤定音:
“那接下来咱们聊聊分成的事。”
宋煊嘴角含笑:“不知道晏相公想要几几分成?”
“五五分成!”
晏殊伸出一个手掌,宋煊根本就不给面子哼了一声:
“妄想!”
这俩字一出口,便是让张师德瞪大眼睛。
你还是不是书院的好学生了?
方才还说要为书院如何如何,不惜背负会治罪的理念。
结果一谈到钱,你上来就俩字。
“十二郎是觉得你要的太多,不好意思了?”
“晏知府当真是装糊涂的高手。”
宋煊把这话原封不动的还给晏殊。
“哈哈哈。”
晏殊大笑一阵,随即确认了这个买卖是挣钱的。
要不然宋煊不会为自己争取利益,他完全可以说些大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