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第81节

  他身旁的慕容忠催马过来,他是慕容诺曷钵的叔叔,赶紧制止:“大王,那和尚并非旁人,乃慕容顺之子慕容诺曷钵,请大王收回成命!

  如果此时放箭的话,把对方逼急了,必定会伤了慕容诺曷钵。”

  天柱王本不想救慕容诺曷钵,但是,当着众人的面,这话没法说出口:“今日,如果抓不住他们的话,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可汗有令,让活捉李承乾,可没说要把他杀死。

  但是,我们必须要确保慕容诺曷钵的安全。

  现在这个情况,即使我们回去如实汇报,我想可汗也不会怪罪咱们的。

  再说了,李承乾是大唐的太子,如果真把他杀了的话,李世民岂能与我们善罢甘休?

  那样咱们吐谷浑可就和大唐结下了死仇,再也解不开了,岂不是把唐军给引来了?”

  天柱王沉默不语。

  慕容忠用手指着对面,道:“大王请看,他们手下尚有七百军士,据我观察,这些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其中不乏神射手,而且,你发现没有,他们手上的弩箭十分特殊,和我们的不一样,威力不可小觑。

  如果逼急了,双方打起来,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天柱王一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因此,只好下令:“闪开,让李承乾他们通过。”

  李承乾一抱拳:“天柱王,谢过了,不过,孤在临行之前,还要奉劝你几句,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希望你回去好好规劝伏允可汗,让他把那份协议签了,送到长安。

  从今以后,你们再不要侵犯大唐的边境,孤在父皇的面前,替你们说情,不发兵攻打你们。

  如果你们不听良言相劝,一意孤行的话,到时候,就算孤想救你们,恐怕也无能为力了。”

  “李承乾,你是在恐吓本王吗?

  告诉你,本王可不是被吓大的。

  如果你们大唐自恃兵力强大,那你们就发兵过来好了。

  我们吐谷浑人可没有孬种。”

  木吉设说:“殿下,和这种人多说无益,看我一箭射穿他马的左眼,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说话间,只听“嗖”的一声响,木吉设一箭射去,正中天柱王胯下马的左眼,由于他力道过大,那箭的箭镞的穿透力也强,竟然射穿了马的颅骨,那马当场摔倒于地,死了。

  天柱王也被掀下了马背。

  慕容忠看见,赶紧跳下马来,把他从地上搀扶了起来:“大王,你没事吧?”

  天柱王站起身来之后,惊魂未定,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问慕容忠:“本王还活着吗?”

  慕容忠一听,想乐也不敢乐:“大王,你没事,只不过,你的马死了。”

  “他们的箭法果然精准啊,相距大概有两百步,竟然也能射中!”

  “是啊,大王,刚才幸亏他只是说射你马的左眼,他要是射向你的左眼,你能躲得开吗?”

  “你所言极是,传令,快撤!”天柱王迅速地换了一匹马。

  于是,慕容忠高声喊道:“大王有令,撤!”

  李承乾又对天柱王说:“你回去以后,再和伏允可汗好好说说,党项已经投降了大唐,让他不要再找党项的麻烦了。”

  天柱王一听,心想党项果然已经投降了大唐,于是,他率领手下人等撤回了伏俟城。

  李承乾众人则前往党项。

  半道上,苏婉对李承乾说:“伏允可汗,偏听偏信,他听天柱王的唆使,要让他投降大唐是绝不可能的了,他们必定还会再次侵犯大唐的边境,对付他们,我们只能用武力解决。”

  李承乾一想,诚如苏婉所言,伏允可汗对大唐的成见很深,再加上天柱王是个顽固分子,想要让他们改变态度,几乎不可能。

  “伏允可汗没签协议,等我们到了党项,那七部首领问及此事,我们该当如何回答呢?”

  “我已经让雪儿伪造了一份协议,就说党项自愿投降大唐,那是他们的权利,吐谷浑不予干涉,而且,吐谷浑也有投降大唐之意。”苏婉说着从怀里取出了一份协议递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打开一看,上面还盖着吐谷浑的大印。

  “这大印是从哪弄来的?”

  “雪儿用萝卜刻的。”

  “啊?没想到雪儿姑娘可真是个人才啊。”李承乾称赞道。

  “我不是和你说过吗,她会的可多了。”苏婉嘴角上扬。

  “但是,这份协议是假的,恐怕不妥。”

  “为什么你做事,总是那么墨守成规呢?

  只要有了这份协议,党项的七部首领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他们就会联合起来逼着拓跋赤辞降唐。

  拓跋赤辞孤掌难鸣,他就是想不降唐也不行。

  只要等他们降了大唐以后,咱们把他们的军队进行改编,重要岗位换上我们自己的人,就算他们发现这份协议是假的,到那时,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难道他们还能反悔不成?

  他们所求的也就是官职和俸禄罢了,只要给他们加官进爵,管保他们没意见。”

  李承乾听她这么一说,好像也有些道理。

  有了这份假的协议,要少死多少人,是不是自己思想有点落伍了呢?不管怎么说,先把党项招降了再说。

  河曲之地。

  李承乾率领着人马刚刚进入党项地界,只见前面有一队人马,像是在等候他们。

  等到离近了,李承乾发现前来迎接自己的非是旁人,正是李泰。

  在李泰的身后站着拓跋赤辞和其他七部首领。

  只见李泰抢步上前,施礼:“皇兄,别来无恙,弟这厢有礼了。”

  李承乾觉得十分纳闷,与苏婉对看了一眼。

  “李泰,你怎么会在这里?”

  “回皇兄的话,弟得知你出使党项已经很长时间了,没有你的消息,十分牵挂,怕你有什么闪失,

  于是,弟又向父皇请示,率领敬尧带回的两千禁军前来接应你,顺便到此招降了党项。

  另外,听说皇兄把弟上次带来的五百名侍卫带走了,既然皇兄安然无恙地返了回来,那么,就请皇兄把那五百名侍卫也交还给弟吧。”

  苏婉一听,顿时杏眼圆翻,柳眉倒竖,心想你李泰可真够不要脸的,你上次到党项来,丢下了五百名侍卫,你一个人骑着天马跑了回去,如今,听说我们和党项谈得差不多了,你却趁机插了一脚进来,招降了党项,好在你父皇面前邀功,天下有这样的好事吗?

  你特么是个什么东西。

  还有李世民也是的,上次给了李泰五百名侍卫,这次又拨了两千名禁军给他,你给李承乾一兵一卒了吗?

  可真够偏心眼儿的。

  苏婉越想越气,就要发作。

  李承乾以目示意,制止了她。

  “原来如此,多谢你的挂念,孤平安无事。

  既然你已经把党项招降,那么,这可是造福两国百姓的好事。你是好样的!

  五百名侍卫原本就是你的部下,自然是要归还给你的,”李承乾说到这里,回头喊一声,“苏瑰!”

  “末将在!”苏瑰答应道。

  “立即,把那五百名侍卫调给越王。”

  “这——。”苏瑰有点犹豫,看向李承乾。

  “你看孤作甚?难道孤说的话,你没听见吗?”

  “诺!”

第64章 李泰接管羁縻州,喜结良缘

  “皇兄,还有一件事,我要对你说一下,父皇已经下旨,把党项改为羁縻州,封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而且,该州也已经划到了兄弟的辖区。”李泰说。

  闻言,苏婉气得简直要吐血了。

  她和李承乾出生入死,到头来白忙活了一场,却为李泰扩大了地盘,增加了实力。

  李承乾听了这话,心中也很不平,可是,他觉得在外人的面前,如果兄弟俩争功,那就让人家看了笑话。

  于是,他勉强一笑:“如此说来,愚兄就要恭喜你了,治下又多了一个州。”

  李泰笑容满面:“皇兄,咱俩是亲兄弟,兄弟的辖区多了一个州,不也就等于是你的治下多了一个州吗?

  更何况你是太子,将来这天下都是你的,弟不过是暂时帮你守着罢了。”

  那位细封部的首领问道:“殿下,你们此去吐谷浑,见到伏允可汗没有,他对于我们党项投降大唐是什么意见?有没有说要找我们的麻烦?”

  “这——。”李承乾迟愣了一下。

  苏婉却说:“见着了,他还称赞说拓跋赤辞是个好女婿,识时务,做得对,他们也打算投降大唐呢。”

  “哦,原来如此,那么,他可有什么书信为凭据?”细封部的首领心里还是有点不托底。

  “有的,这里有份协议,请你们看看。”苏婉说着便把那封伪造的协议拿了出来。

  七部的首领看了之后,信以为真:“这我们就放心了。”

  李泰说:“拿给本王看看。”

  有人把那份协议又递给了李泰。

  李泰看过了之后,心花怒放,他心想真是上天要让自己在西域建功啊,自己已经招降了党项,如果再能把吐谷浑招降过来的话,那自己的功德就超过李承乾很多了。

  拓跋赤辞邀请李承乾等人进城休息。

  李承乾说:“既然越王来了,有他在这里主持大局,孤就不去了。

  孤立即返回长安向父皇交旨。

  如果你们这边有什么的事的话,直接和越王商量就行了。”

  拓跋赤辞和另外七部首领见李承乾坚持要走,也就不再勉强了。

  “皇兄,既然你们要返回长安,弟就不送了,你们一路小心。”李泰说到这里看了看苏婉和雪儿,似乎让他回想起了一些往事。

  苏婉昂起脸,根本就不理他。

  李泰又瞪了一眼法通,心想好你个臭和尚,当初,你收了本王那么多的好处,答应和本王一起共同对付李承乾的,没想到,你现在却处处维护着他,竟敢戏耍本王,你小子等着我呢。

  法通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目不斜视,就好像没看见他似的。

  李泰又来到了杜荷的面前,行了师礼:“老师,有段时间没见了,你一向可好。”

  杜荷一看,心想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没想到李泰竟然能主动向自己行礼。

  不过,他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这小子是有意在党项八部首领表现一番,显得谦恭有礼啊。

  杜荷回礼:“感谢越王的挂念,微臣一切都好!”

  李承乾和苏婉等人又回到了阿史那社尔的军营之中。

  阿史那社尔和衡阳公主为他们接风洗尘。

首节 上一节 81/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