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第76节

  李承乾以手遮阳,见军容整肃,队列整齐。那些军士一个个如下山的猛虎,出水的蛟龙。

  阿史那社尔说:“殿下,末将有盔甲在身,请允许末将以军礼参拜!”

  李承乾微微颔首:“将军,辛苦了!”

  “末将不辛苦,殿下旅途劳顿才辛苦!”

  阿史那社尔见衡阳公主也来了,赶紧过来施礼:“拜见公主。”

  衡阳公主见阿史那社尔瘦了,十分心疼,眼里噙着泪花:“将军,别来无恙?”

  “感谢公主的挂念,在殿下的大力支持下,我一切都好!”

  “那就好,只要你平安就好。”

  众人又寒暄了一番之后,阿史那社尔命手下人杀牛宰羊宴请众人。

  席间,阿史那社尔频频向李承乾和众人敬酒!

  他首先说道:“末将对于殿下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上次,末将借来两千禁军与薛延佗部交战,双方僵持不下,幸得殿下和公主又派出四百人前来支援,我才得以打败薛延佗部,报了此仇。

  如今末将把三千薛延佗俘虏进行了改编,正在加紧训练。”

  李承乾说:“你做得很好!

  父皇已经赦免了你们窃取兵符,私自调兵的罪过,不过,他一直盯着那两千禁军,因此,明日,你把两千禁军交给敬尧带回长安去。”

  “诺!”阿史那社尔虽然心里舍不得,但是,也没办法。

  “将军,殿下此次前来,给你带来了五千个面具,一千个弩和十万支箭,用于装备你的军队,这个弩和箭都是殿下亲自设计的,可以连发,杀伤力和穿透力极强,在来的路上,我们已经用过几次,果然威力巨大!”杜正伦说着拿出一副弩箭交给了阿史那社尔,同时,又向他演示怎样操作。

  “是吗?没想到殿下还会设计兵器啊。”

  阿史那社尔把弩箭接在手中,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不住地称赞。

  “孤也是闲来无事,胡乱设计的。”

  “殿下真是天才一样的人物啊。”

  杜正伦说:“殿下考虑到你要招兵买马,因此,给你带来了十万两银子。”

  “多少?”

  “十万两啊。”

  阿史那社尔听了,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再次施礼:“殿下,末将一定不负所托,誓死效忠殿下。”

  李承乾说:“军队的编制,就按照五千骑兵来招收兵员,那两千禁军返回长安之后,你再招收两千新兵补充上去,抓紧进行训练。

  如果马匹不够的话,就再去购买。”

  “诺!”

  李承乾看向众人,缓缓道:“因为吐谷浑率先撕毁盟约,屡次侵犯我大唐的边境,边境的百姓怨声载道,所以,此次,孤主动请缨出使党项。

  没想到的是,李泰想要在父皇的面前邀功,抢先出使,竟然中了人家的埋伏,五百侍卫全被人家抓了去。

  党项是吐谷浑最重要的盟友,我们要解决吐谷浑的问题,必须先把党项争取过来。”

  闻言,阿史那社尔面色忧虑:“党项恐怕也不是那么好争取的。

  他们双方联了姻,关系十分牢固。

  而且,吐谷浑的盟友也不仅仅是党项,以前他们和东突厥相互勾结,去年,东突厥已经被大唐收复了,他们就转而和吐蕃、高昌甚至倭奴国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这里的形势十分复杂。”

  众人听了,都很犯愁。

  李承乾问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和弱点,那么,你可知道拓跋赤辞有什么爱好吗?”

  杜正伦一听,道:“殿下,这个问题还用问吗?哪个男人不喜欢美女呢?”

  阿史那社尔说:“这一点,你可真说错了,拓跋赤辞就不太喜欢美女。”

  “那他爱好什么?”杜正伦觉得好奇。

  “他对中原文化非常感兴趣,尤其对法家思想特别推崇,听说他很想得到《韩非子》的原作,曾经扬言,如果有谁能帮他得到那本书,他愿意献出三座城。”

  “是吗?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啊。”

  众人听了,也都觉得新鲜。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也能理解,当初,张良是个侠士,他曾在博浪沙刺杀嬴政,没想到嬴政很狡猾,弄了几辆一模一样的车,张良和手下人弄不清嬴政坐在哪辆车里,砸错了,所以,嬴政幸免于难。

  后来,张良隐姓埋名,跟随黄石公学习《太公兵法》,终于,帮着刘邦得了天下。

  因此,一部好书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韩非子》一书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如果拓跋赤辞能研习透的话,那么,党项称霸西域也不是没有可能。”

  杜正伦说:“殿下说得极是,可是,《韩非子》一书的原作失传已久,到哪里去弄呢?”

  苏婉对大家说:“这个不难。我平时喜欢读书,这本书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我不说倒背如流,但是,完全可以默写下来。

  恰巧雪儿也在这,你们可不要小看她,她的书法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而她最大的优点是擅长模仿他人的笔体,她曾经模仿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连李泰都以为是原作。

  我可以请她再模仿韩非的笔迹写一本《韩非子》来,即使韩非复活,恐怕都分辨不出真假来。”

  “没看出来,雪儿姑娘也是一个奇才啊。”

  “是啊,她会的可多了。”

  李承乾也觉得此计可行:“既然如此,那么,这事就辛苦你和雪儿了。”

  阿史那社尔请示李承乾:“我们抓了两百名吐谷浑的俘虏,如何处置?”

  杜正伦建议说:“吐谷浑人顽固不化,如果把他们放回去,还是会再次作乱的,不如全杀了省事。”

  李承乾说:“我们此次来出使,是来解决问题的,能和平解决是最好,何况上次李泰手下有五百名的侍卫被人家党项俘虏了去,我们若是能以这两百名俘虏换回那五百名侍卫不是更好吗?

  孤打算亲自前往党项和吐谷浑商谈此事。”

  “殿下,那些蛮夷之人,不懂礼节,恨不能将你杀了,你怎么可以轻易涉险呢?你不能去。”杜正伦强烈阻拦。

  “是啊,殿下,你不能去。”众人都这么说。

  “此次孤为正使,孤若不去,怎么能行呢?”

  李承乾遂不听众人的劝阻。

  “如果你一定要去的话,我陪你一起去。”苏婉说。

  李承乾本不想带她前去,可是苏婉执意要去,就只好把她带上了。

  众人又仔细地谋划了一番。

  晚上。

  衡阳公主正在帐中端详着那个面具。

  阿史那社尔前来拜见。

  此时,帐中只有他们两个人,衡阳公主顾不得那些礼仪,站起身来,扑在阿史那社尔的怀中,哭着说:“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阿史那社尔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公主,从长安到这里七千余里,中间还隔着大沙漠,你是怎么到的这里?你可真是坚强啊。”

  “只要能与你相见,我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听说你差点自杀,幸好殿下及时赶到救了你啊。你怎么那么傻呢?你若是死了,我又怎么能独活呢?”

  “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我只想着,如果我死了,皇上就能不找你的麻烦了。”

  阿史那社尔捧着她的脸说:“以后,你绝对不可再做这种傻事了。”

  衡阳公主点了点头。

  她叹了一口气:“承乾和李泰都是我的侄儿,我作为他们的姑姑自然是希望他们和睦相处,可是,没想到,李泰觊觎太子之位,这就不应该了,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应该贪恋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啊。”

  “世上的人,哪有你说的那样单纯呢?”

  “不管怎么样,太子对你十分器重,你要好好把握机会,希望你将来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啊。”

  “请公主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你要深刻领会太子的用意,西域并不安宁,这里有吐谷浑、党项、吐蕃、高昌、薛延佗和西突厥等等,他们之中,有几个是善茬呢?

  尤其是吐谷浑,那伏允可汗顽固不化,他听天柱王的,总是与我们大唐为敌,想要让他改变,恐怕不太可能啊。

  吐谷浑和大唐之间,早晚必有一战。你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只是我们兵员、战马,以及训练都不足,尚需要一定的时间。”

  “你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日以继夜地抓紧时间训练!”

  “我知道。”

  “皇上已经同意了我们之间的亲事,你以后就是大唐的驸马了,只是你尚且没有军功,无法提拔你的官职。

  上一次,你俘虏了两百名吐谷浑的军士,承乾想在皇上的面前替你邀功,可是,没想到皇上因为你迟迟没有把两千名禁军送还,因此,十分恼怒,幸亏魏征在旁边加以解劝,皇上才赦免了你的死罪。”

  “我不奢望天可汗提拔我的官职,只要我们能在一起,我就心满意足了。”

  “你心里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我可以对天发誓。”阿史那社尔急得脸涨得通红。

  衡阳公主看他那个窘样,“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男人就会来这一套,动不动就发誓,誓发得太多,还能记得住吗?”

  阿史那社尔一脸的尴尬。

  翌日,清晨。

  苏婉和雪儿几乎一宿未睡,终于,把《韩非子》写了出来。

  苏婉把那书拿去给李承乾看,李承乾啧啧称奇。

  “婉儿,真没看出来,你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啊。”李承乾十分称赞。

  “你到今天才发现吗?”苏婉嘴角上扬。

  “这和原作几乎一模一样啊。雪儿姑娘也很了不起啊。”

  “她若是个饭桶,我能把她带着吗?”

  “你说的也是。这就叫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雪儿经常和你在一起,难免会有进步。”

  “那可不,你没发现,你和我在一起,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吗?以前,你就像是个傻小子似的。”苏婉面露得意之色。

  此时,苏瑰来向李承乾禀报说:“阿史那社尔拨了两百名骑兵给我,押送两百名吐谷浑的俘虏一同出发。”

  李承乾说:“好!”

  法通也过来请求一同出使:“我当回去劝说我爷爷与大唐和睦相处。”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李承乾觉得法通的秉性还是不错的,如果他真能劝说伏允不与大唐作对的话,那倒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李承乾也同意了。

  另外,李承乾把药师惠子和那四名黑衣忍者留下了,把药师惠日也带上了。

  药师惠日明白,李承乾是要把他的妹妹作为人质,如果自己不配合他们的工作的话,那么,他的妹妹就会有生命危险。

  众人吃罢早饭,准备停当,前往党项。

  河曲之地,位于黄河交汇处。

首节 上一节 76/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