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第54节

  可是,你父皇不也豁出去了吗?终于,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如果他当时犹豫不决,那么,死的恐怕就不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了。”

  李承乾依旧不同意:“此计太急,你还有别的计策吗?”

  苏婉叹息了一声:“这是你最好的机会,你若是错过了,恐怕最终是要后悔的。

  如果你觉得这样做不合适的话,我还有一个主意。”

  “说来听听。”

  “我们可以如此这般。”

  李承乾刮了一下苏婉的鼻子,笑道:“亏你能想得出,那样能行吗?”

  “我觉得差不多,这事你就交给我了,你就甭管了。”

  “好吧,你再详细地计划一番,千万不要露出什么马脚来。”

  “我知道了。”

  大兴善寺,西禅房。

  李泰拿出一万两银子要送给波颇。

  “哎呀,越王,这怎么好意思呢?

  你父皇对于我们大兴善寺特别关照,已经拨出了许多银两给我们,足够开销了。”波颇笑容可掬。

  “大师,你原是西域之人,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大唐,到大兴善寺主持译场,太过辛苦了啊。

  我们大唐向来尊奉佛教,我父皇支持你们也是应该的,这只是小王的一点心意,还望大师笑纳。”李泰满面春风。

  所谓出家人不爱财,越多越好。

  “既然如此,那么,老衲就替佛祖收下,谢过了。”

  李泰听了,心中好笑,心想你这大和尚真有意思,收下就收下吧,偏要说是替佛祖收下的,佛祖在哪呢?难道他能花到这笔钱吗?

  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他心里这样想,口中不能这么说:“大师,你太客气了,今后,如果钱不够用,和小王说一声,小王一定倾囊相助。”

  “越王真是功德无量啊。”

  李泰心想,哪里是我有功德呢?分明就是银子的功德。

  “法通,你过来。”

  此时,法通走了过来,口称:“师父!”

  “拜见越王!”

  “是!”

  法通来到李泰的面前,施礼:“小僧拜见越王。”

  李泰微微颔首:“不必多礼!”

  法通侍立在波颇的身后。

  波颇眼望着西方:“当初,老衲到大唐来,途经吐谷浑,伏允可汗亲自接待了老衲,礼遇甚厚。后来,他觉得吐谷浑的局势不太稳定,就提出一个要求,让老衲收法通为徒,把法通带到大唐来,让他习文练武,参悟佛法。

  老衲已经有很多年不收弟子了,可是,推脱不过,便收法通为记名弟子,把他领到这里来。

  所谓受人之托,必办忠心之事,老衲闲睱时,便传授他一些经文,同时,也让他对中原的文化有所了解。

  有幸他被越王看中,这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分啊。”

  闻言,李泰心想,吐谷浑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伏允可汗还算不错,能屈能伸,虽然当初被大隋灭了国,可是,后来,他趁着隋末大乱,又复了国。

  可是,他的儿子慕容顺就没听说有什么建树了。

  只是听说,当初伏允可汗派他出使隋朝,请求和谈,可是他态度傲慢,出言不逊,惹恼了隋炀帝,被关押了起来。

  轮到法通就更不行了,除了块头大,会摔跤之外,好像也没看出有什么过人之处,像这样的人将来若是做了吐谷浑的可汗,那么,大唐无忧了。

  李泰清了清嗓音,笑道:“法通年轻勇武,小王十分喜欢,我们大唐与吐谷浑乃友好的邻邦,不管将来,他遇到什么困难,看在大师的面上,小王一定竭力帮助他。”

  波颇听了李泰的话,对法通说:“你还不快谢过越王?”

  “多谢越王!”法通感动地要给李泰磕头。

  李泰赶紧用双手搀扶住了他:“礼太过了,不必如此。”

  波颇和李泰寒暄了几句,让法通领着几个小沙弥把银子全搬走了。

  此时,苏勖和韦挺从外面走了进来。

  李泰把脸沉下了,看着他们俩。

  两个人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番。

  “什么?李承乾杀死了我们两名水手?”李泰感到十分吃惊。

  “是的。”

  “真没看出来,他可真够狠的,竟然动手杀人了!”

  苏勖说:“我弟苏功被他们抓了去,请越王设法营救。”

  “这是自然,你放心,本王一定会想办法把你弟救出来的。

  不过,你们俩也太大意了,有那么好的机会,竟然没有杀死李承乾,奇怪的是,李承乾什么时候又会游泳和潜水了?”

  “他不但会潜水,而且在水里的功夫还很厉害,他潜到我的船只下面,晃动我的船只,差点把我的船给掀翻了,幸亏我扯起了帆,才得以逃脱。”

  韦挺说:“其实,我们眼看就要得手了,可是,没想到,李承乾来了帮手。

  那些人一个个武艺高强,擅长骑射,而且,看上去像是突厥人。”

  “突厥人?”李泰觉得很意外,“难道说李承乾和突厥人有勾结?”

  “现在还不能确定,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上疏弹劾他了。”

  “难道说,他豢养死士,就不能治他的罪了吗?你是御史大夫,监察朝中所有的大臣,难道你没有办法吗?”

  “越王,只是目前,我们还没有掌握到充分的证据啊,”韦挺紧皱眉头,“听说房遗爱突然昏迷不醒,萧德言也被抓了。”

  “房遗爱得的是什么病?”

  众人都摇头。

  “听说他那方面的功能不行,所以,经常找医生调治,胡乱吃药所致。”韦挺说。

  “他定是女人玩多了,所以,才会得病的。

  药能随便乱吃吗?即使正常人,药吃多了,也会变得不正常了。”

  “越王说的也是。”

  “萧德言又是怎么被抓起来的?”

  顾胤说:“他在长安城外养了一个女人,名叫赛西施。

  有一天晚上,赛西施来找他,说她娘病重,要见他最后一面,他就跟着一起去了。然后,就没回来了。”

  “知道他被谁抓去了吗?”

  “不清楚。不知他在长安得罪了谁,人家给他下了套。”

  李泰冷笑了一声:“这么一说,他是被赛西施给坑了呗。

  本王早就和你们说过,女人不可信。尤其是外面的女人,更不可信,你一不小心,她就会在背后捅你一刀。”

  “越王英明。”众人说道。

  李泰沉思了片刻:“明天早上返回长安城。”

  顾胤的眼睛转了转:“如果大王要返回长安的话,卑职建议不要走东边的春明门入城,改走玄武门入城,以防万一。”

  李泰明白他的意思,知道他也是一片好心,于是,点了点头:“好吧,就按你说的办。”

  第二天上午。

  李世民下了早朝之后,来到了立政殿,在桌子边坐下了。

  长孙皇后为他倒了一杯热茶。

  长孙皇后察言观色,发现李世民今天的气色还不错:“看你红光满面的,你们今天在朝堂之上都聊了些什么?”

  李世民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笑道:“今日房玄龄在朝堂之上,称赞《括地志》编纂得好,已经初具规模,是一部难得的百科全书,文武大臣也赞口不绝。”

  长孙皇后听了之后,一皱眉:“承乾去上朝了吗?”

  “去了啊。”

  “《括地志》是泰儿主持编纂的,房玄龄却在众文武大臣的面前称赞《括地志》是一部好书,那么,承乾听了,会作何感想呢?”

  “这——,”李世民把茶杯放下了,“不过,这部书的前几卷,朕已经看了,的确不错。”

  长孙皇后双手放于腹前,缓缓道:“你有没有听到一种不协调的声音?”

  “你指的是什么?”

  “朝中多有传闻,说承乾和泰儿关系不和,而且,为此,已经死了几个人,如果照这样下去,臣妾担心玄武门的悲剧会重演啊。”

  闻言,李世民的面色也变得凝重了起来:“死了几个人?有这种事?”

  “臣妾也是听说,是真是假,现在还不得而知。

  别的不说,那个曾经报告东宫埋有桐木人的人不是已经死了吗?那么,他到底得了暴病,还是自杀,或者是他杀?”

  这件事李世民原本并未放在心上,现在听长孙皇后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蹊跷。

  他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厅堂里来回直溜:“你的意思是那个人可能是泰儿指使人去杀的?杀人灭口?”

  “这只是臣妾的猜测,目前,并没有证据。”

  “可是,泰儿尚且年幼,他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吗?”

  “当初,你让泰儿成立文学馆,允许他凭着自己的喜好招揽士人,臣妾就曾劝诫过你,可是,你不听。

  泰儿自身的德行还算不错,可是,他架不住手底下那帮人,天天给他出馊主意啊。”

  “应该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吧?”

  “有没有到这种地步,你让人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就在这时,李泰从门外走了进来,趴在地上磕头:“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李世民见儿子回来了,也很高兴:“免礼平身!”

  “谢父皇!”

  由于李泰太胖,他哼哧了半天,终于,从地上爬了起来,然后,侍立在一旁。

  李世民看了看儿子,微微颔首:“从扬州到长安,路途遥远,你一路辛苦了。”

  “儿臣不辛苦,倒是父皇为国事操劳,母后既要照顾为善,又要操心后宫诸事,那才叫辛苦。为此,儿臣从扬州带来两车绸缎,还有一些扬州烫干丝、千层油糕等土特产孝敬父皇和母后。”

  李泰说着把手一挥,有仆从把那些东西从外面搬了进来。

首节 上一节 54/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