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礼摇了摇头,道:“为父也不知道啊。”
赵氏双手放于腹前,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照我看,这件事多数都与那太子妃苏婉有关。
她不但不给咱们送钱,还盗走了咱们的钱。”
“这不太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关于那个苏婉的事我倒是听说了一些,她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姑娘,你们要这样看的话,那可是太小看她了,她诡计多端,而且心狠手辣。”
李元礼说:“即使如此,但是,我们没有掌握证据,也不能乱说呀。
如何能证明这件事就是她干的呢?
而且,那三名侍卫已经死了,现在死无对证。”
“什么?他们是怎么死的?”赵氏问道。
“他们好像是受了内伤,像是少林拳法震断经脉而死。”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可以断定,那三名侍卫就是被秦英打死的。
因为秦英在少林学过拳脚功夫,相当厉害的。”
李元礼一听,气得火冒三丈:“李承乾真是太过分了,他不但要霸占整个淮南的煤,就连我们府库里的东西,他都想得到。
他说要给我们送来五万两银子,原来只是一句空话。”
赵氏冷笑了一声,道:“大人,李承乾不过是个刚刚行了冠礼的少年。
你是他的叔父,没想到却被他玩得团团转。”
“凭我对李承乾的观察,他不是那样的人啊。
他从小就品性敦厚,善良真诚。”
“他不是那样的人,不代表太子妃也是好人啊。”
“你所言极是,不行,我要在陛下的面前参他一本。”
赵氏一听,连忙阻止道:“大人,我想你是气糊涂了。
当今的皇上李世民乃李承乾的父亲,你参李承乾一本,又没有充分的证据,李世民能把太子怎么样呢?”
徒添烦恼罢了。”
李元礼和李茂一听,也觉得赵氏说得对呀,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证据,没有证据,李世民又怎么会相信自己的话呢?
李元礼损失了众多的钱财,只好暗气暗憋。
苏婉、秦英和卢照邻三个人回到长安之后,苏婉让他们把那些钱财暂时放在自己府上的仓库里。
因为李承乾有规定,像那些大额钱财,不准放在东宫。
下午。
苏婉洗了个热水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去东宫找李承乾。
可是,当她到达东宫时,云娟却对她说:“太子不在东宫。”
“太子去了哪里?”
“他父皇找他有事,他去了紫宸殿。”
紫宸殿。
李世民面沉似水,端坐在文案里,魏征垂手伺立在一旁。
李承乾和李泰跪在文a案前面。
李世民并没有让他俩起来的意思,而是,低头看了看他们兄弟俩。
再看李泰浑身是伤,脸上横一道竖一道的,哭得跟泪人似的。
李世民有些烦躁:“你别哭了,说说你在焉耆出使的经过,怎么到了这种地步?”
李泰向前跪爬了两步:“父皇,儿臣差点儿就见不到你了呀。”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倒是快说呀。”
“启禀父皇,前段时间,父皇让儿臣到焉耆去把皇兄替换回来,于是,儿臣奉命前往焉耆。
儿臣原以为焉耆不过是个藩邦小国,没什么了不起,因此,也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于是,我到了焉耆之后,也没有多想,便直接去面见焉耆王突骑支。
谁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突骑支火冒三丈,说什么他手下的一名侍卫统领者力被他的兄弟颉鼻叶护给杀了。”李泰一边抹眼泪一边说。
“那么,这件事的根源是什么呢?”
“原来是因为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此话怎讲?”李世民不解地问道。
“原来皇兄骗走了突骑支最心爱的女人。”
李成琴听李泰这么一说,脑袋瓜子也是嗡嗡直响。
李世民听李泰这么一说,气得把文案一拍:“泰儿,你在胡说些什么?
承乾不是有太子妃苏婉了吗?
他怎么会骗走突骑支的女人?
那突骑支多大年纪了?
这怎么可能?”
李泰跪的时间长了,只觉得头部一阵发晕:“父皇,儿臣头晕得厉害,儿臣可以站起来说话吗?”
“你们俩都站起来说话。”李世民说。
可是,李泰由于跪的时间太久了,手脚都麻了,想要站起来都很费劲,李承乾把他搀扶了起来。
李泰活动了筋骨,然后,说道:“父皇,儿臣所说的都是事实。
原来高昌王麹文泰有一个女儿叫麹智丽,长得十分美貌。
突骑支十分喜欢麹智丽,便向麹文泰提亲。
可是,后来,他才知道麹智丽喜欢的人不是他,而是皇兄李承乾。”
“有这样的事?”李世民听了,也很疑惑。
“父皇,儿臣岂敢在你的面前胡说八道呢?
事实如此啊。
麹智丽不喜欢突骑支。
突骑支便把麹智丽的哥哥麹智盛给抓了起来,然后,麹智丽去找皇兄想办法把他的哥哥给救出来。
于是,皇兄一个人便来到了焉耆王的宫殿。
不知道皇兄是怎么和突骑支说的,把麹智丽给惹毛了,突骑支一声令下,把皇兄关到了后山的牢房里,
突骑支认为皇兄是他的情敌,所以,想把皇兄杀死,以此来绝了麹智丽的念头。”李泰说。
李世民说:“看来这个焉耆王也是个情种,他的心也真够狠的。”
第140章 李泰请缨,出兵焉耆
李泰接着说:“突骑支一心想得到高昌公主,因此,他把皇兄给恨透了。
于是,他让手下的侍卫统领者力到后山的山洞之中去刺杀皇兄。
后来,颉鼻叶护及时赶到,把者力给杀了,救了皇兄、太子妃和麹智盛。”
李世民听到这里,脸色稍缓:“看来,这颉鼻叶护还挺识时务的。”
“皇兄走了,等到儿臣和突骑支见面之时,突骑支便把一腔的怒火都发到了儿臣的头上。
儿臣和他也没说上几句话,他便下令让手下人抓捕儿臣。
幸好房遗爱和长孙冲在我的左右,他们俩奋力抵抗。
最后,我们三人杀出一条血路,才得以逃回来。
要不是他们俩拼死命保护儿臣,咱们父子就再也见不着面了。”李泰说到这里又痛哭流涕了起来。
魏征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此时,忍不住地说道:“越王,怎么说你也是个王爷,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哭哭啼啼的,像个女人似的。”
闻言,李泰脸上一红,掏出手绢,把眼泪鼻涕擦了擦。
李世民看了看李承乾,问道:“承乾,你和高昌公主麹智丽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施礼:“回父皇的话,我和麹智丽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不知父皇是否记得,去年麹文泰和李玉波一起到长安来朝贡的时候,父皇赐李玉波‘李’姓。
并且,封她为常乐公主。”
麹智丽是他们的女儿。”
李世民想了想,想起来了,道:“哦,原来她是李玉波的女儿。”
李承乾就把自己在高昌出使的经过讲述了一遍,当然,他是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李世民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这么一说,是你们救了麹智盛?”
“是的。”
魏征在旁边再次说道:“陛下,太子此举非常仁义呀。
他能不计较两国之间的隔阂,不远万里到蓬莱仙岛把卢照邻给请来,替麹智盛治病,并且把他给医治好了,这才感动了高昌王啊。
正因为如此,高昌王才会和我们签订和平协议。
虽然他没有答应出兵帮助咱们,但是,他能不出兵帮助焉耆等国,那就已经很不错了呀。
陛下,当记太子大功一件。”
李世民听了点了点头,道:“去年,麹文泰和李玉波到长安来的时候,朕就发现李玉波非常贤良。
所以,这才赐她‘李’姓。
只是麹文泰的立场不太坚定,有时,他的思想受到西域诸国的影响,有所波动。
他对于我们大唐的态度,时好时坏,至于你们此次出使焉耆,看来是无功而返。
此仗是非打不可了。
李承乾劝说道:“父皇,如果要去攻打焉耆的话,儿臣劝父皇再等等。”
“为什么呢?”
“因为去年我们和东突厥交战,虽然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今年,前段时间我们又灭了吐谷浑,又损失了很多兵马和钱粮,
此时,我们当养精蓄锐,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努力使我们的国库变得充盈起来,等我们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再发兵去攻打焉耆,方有胜算。”
李泰听了,却不以为然道:“父皇,对此儿臣有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