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第165节

第107章 阎婉:青雀,你还喜欢哪些女人?(求月票)

  阎婉也是个争强好胜的女人。

  她双臂抱于胸前,来回走动,道:“所以说,富贵险中求。房遗爱分析得也不是没有道理。

  你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

  你写书,李承乾也写书,而且,人家写得比你写得更好,写得更多,都拿到超市里去卖了。

  人家卖书已经挣了很多钱了。

  你成立文学馆,人家成立崇文馆,而且,规模比你的文学馆还要大,而在他手底下聚集的人才比你手下的那些人更有学问。

  人家身体康复了以后,相貌英俊,仪表堂堂,你再看看你的肚子,和女人十月怀胎似的。还能走得动路吗?”

  李泰略显尴尬地说:“这事儿就别提了,自从上次,我从他们那里买了减肥药,吃了之后,不但一点肥没减掉,相反,还长出十斤肉来。”

  阎婉一听,白了他一眼,气得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你心里喜欢那个雪儿姑娘,你当我不知道吗?

  只是,我不想说你罢了。

  什么减肥药能价值一万两银子?

  难道那药是金子做的吗?

  人家就是在糊弄你,你都不知道。

  依我看,她卖给你的,不是减肥药,是增肥药吧。”

  李泰听了,心想坏了,这事儿阎婉是怎么知道的呢?自己是很喜欢雪儿,那雪儿不但字写得好,而且也是一位才女,要不然,她怎么会把自己给迷得神魂颠倒呢?

  他稳了稳心神:“不过,要说雪儿卖的是假药,估计也不太可能.

  应该说,还得感谢人家雪儿。”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不是吃了雪儿给的药,按照本王以前体重增长速度来衡量的话,起码还得再长三十斤,可是,这一次只是长了十斤,由此可以说明,雪儿给的减肥药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你可千万不要听人家乱说,本王从来也不曾喜欢过雪儿。

  本王只是欣赏她的书法罢了。”

  “你不必解释,解释就是掩饰。难道你只是喜欢她的书法吗?你对她就一点没有动过心吗?

  算我看错了人,我看你只要是漂亮的女人,你都会喜欢。

  你还喜欢哪些女人?”

  “你就不要乱猜了,一个也没有啊,”李泰也不想就这个话题和他纠缠下去,而是转移了话题,“你的意思是本王应该去出使高昌和焉耆?”

  “那是自然。

  你有这么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

  这不仅仅是为朝廷着想,也是为了你自己着想。

  你得在西域建功,如果有一天你做了太子,将来当了皇帝,你得在西域立威啊。

  你现在就可以打基础了。

  男子汉大丈夫,如果你做事总是畏首畏尾的话,那么,我也要看不起你了。”

  李泰听阎婉这么一说,心里觉得她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不管怎么样,自己不能在阎婉面前表现得太怂了啊。

  “既然你也这么说,那么,好吧,本王这就去向父皇请缨。

  不过,本王也不能确定父皇能不能答应这件事啊。”

  “你一定要把这个出使的机会给争取过来,不行的话,我陪着你一起去出使。”

  “你也要去?”

  “是啊,怎么,不行吗?”

  李泰的双手抱在胸前,道:“这事就免了吧,你没去过西域,你不了解那里的情况。”

  “什么情况?是不是西域的女子有一种异国风情,把你给迷到了?”

  “呃——,”李泰听她这么一说,顿时噎住,“你想得太多了。

  如果父皇能同意本王去高昌和焉耆出使的话,那么,将是九死一生,本王哪里有那份心情想那些事呢?”

  “不是吧,我听说,你总是出入北里,喜欢和那些风月女子打情骂俏呢。”

  闻言,李泰的心里更是一惊,这些事,她都是怎么知道的呢?

  他想到此处,赶紧矢口否认:“你是听谁说的?那些都是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

  可是,我听说,你先是和雪儿姑娘在一起谈论什么《兰亭集序》,然后,又和她在一起饮酒,再后来,你就到柴房里睡觉去了,是也不是?”

  “这……这……。”李泰心想这是谁在背后搞自己的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这些都是苏婉授意雪儿做的。

  于是乎。

  雪儿就写下了一封信,趁阎家超市没人的时候,从门缝里给塞了进去。

  第二天,阎婉一进门,就看见了那封信,差点儿没气得晕死过去。

  可是,她转念一想,这世上的男人又有几个是好人呢?

  尤其是像李泰这样生在帝王家的男人,就更没几个好东西了。

  皇上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那些皇子们虽然比不了皇上,但是,身边的女人也不在少数。

  再说了,也不知这封信是真是假,总不能因为这封信就和李泰说再见吧。

  虽然阎婉心里不是滋味,但是,她也只好忍了。

  晚上。

  立政殿。

  李治正在写字,长孙皇后把风扇对着他吹。

  李治长得像个女孩儿似的,皮肤白嫩,面如冠玉。

  “母后,你看我的书法有进步吗?”李治声音稚嫩。

  长孙皇后仔细地看了看,笑道:“为善的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了,真是字如其人啊。”

  李治听了之后,是一脸的满足。

  此时,李世民从外面走了进来,他见李治写字的样子很端正,很像那么回事,笑道:“你今天写的是什么字?”

  “‘李’字。”李治回答道。

  “你可知,这‘李’字从何而来吗?”

  “老子姓李。”

  李世民微微颔首:“我们是老子李耳的后代,我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李广,你皇爷爷是老子的五十六代孙,而朕是老子的五十七代孙。

  五代十六国有一个叫西凉的,其建立者李嵩是朕的祖先;

  朕的曾祖父李虎是唐国公,八柱国之一。

  这些你都记住了吗?到任何时候,咱们都不能忘了祖宗。”

  “孩儿记住了。”

  长孙皇后起身给李世民倒了一杯茶,道:“陛下,看你心事重重的样子,发生了什么事吗?”

  李世民叹息了一声,就把焉耆作乱,李承乾请求出使焉耆和高昌的事讲述了一遍。

  长孙皇后听了,也很震惊:“承乾要去出使,那不是太危险了吗?”

  “是啊,是很危险,可是,他坚持要去,他看上去胸有成竹的样子。”

  “可是,焉耆如此凶狠野蛮,承乾去了,倘若有什么不测,又该怎么办呢?”

  “为此,朕也有点担心啊。”

  他们俩正在说着话,李泰从外面走了进来,趴在地上磕头:“儿臣给父皇和母后请安。”

  李世民见他满头大汗,道:“起来吧。”

  李泰从地上爬了起来,垂手侍立在一旁。

  李世民看了看他,问道:“你最近是不是又长胖了?”

  “是又长了十斤。”李泰也没隐瞒。

  “这样吧,长安城里还是很热的,朕在城南有一个庄园,你可以搬到那里去避暑。”

  “儿臣多谢父皇!”

  “这么晚了,你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儿臣听说父皇要派使臣到高昌和焉耆去。”

  “是的。”李世民点了点头。

  “儿臣请求出使高昌与焉耆。”

  闻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看了一眼,然后,说道:“不是朕不相信你,可是,你想一想,你此前先是出使党项,然后,你一个人跑了回来;

  再后来,朕让你率兵十万攻打吐谷浑,你又大败而归;

  你的历史成绩如此之差,朕又如何能放心把这样艰巨的任务交给你呢?”

  李泰听了,脸上也是一红:“父皇批评的是,不过,前两次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一方面,儿臣的年龄小了点,经验不足;

  另一方面,也是儿臣掉以轻心了,没有认真对待。

  这一次,儿臣一定会圆满完成出使任务的。”

  “光说是没有用的。”

  长孙皇后看着他,问道:“可能在你的心目中觉得在西域建功是一件很让人羡慕的事,可是,你对西域又了解多少呢?

  想当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第一次出使就被匈奴人囚禁了十三年。

  苏武更是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甚至到了吃草根、树皮和破棉絮的地步。

  至于班超,武艺出众。

  傅介子胆识过人!

  那么,你除了书法不错,文章写得还行之外,还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这——,”李泰顿时为之语塞,“儿臣不如他们啊。”

  “既然你知道自己不如他们,为什么还要请求出使呢?

  你以为出使焉耆和高昌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儿吗?

  此次出使和以往不同,异常凶险。

首节 上一节 165/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