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那么,你觉得该如何处置呢?”
“陛下,微臣可是对事不对人,有那么一句话,叫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既然太子触犯了朝廷的制度,那么,他就要承担相应的惩罚,滥杀无辜,私自调动地方军队理当斩首!”
李世民听房玄龄说出这样的话,心里也是“咯噔”了一下,但是,关于调兵一事,朝廷确实是有这样的规定,必须有皇上的旨意或者虎符,方才可以调动地方上的军队,否则,任何人包括太子和诸王在内,都是不可以调动军队的。
李世民说:“此事,等承乾回来再说吧。”
晚上。
伏俟城,大殿内。
李承乾在这里设宴款待众将。
李承乾居中而坐,众人分坐在两旁。
在每个人的面前摆着一张方桌,桌子上摆满了酒肉。
房遗爱屁股上的伤也好了一半,他端起酒杯,道:“平西大元帅用兵如神,没用多长时间就把吐谷浑给收复了,这仗打得也太漂亮了,比当年隋炀帝灭吐谷浑那可是强得太多了。
来,我们大家一起举杯,敬平西大元帅。”
于是,众人都把酒杯端了起来。
李承乾也端起了酒杯,朗声道:“众位辛苦了,本元帅敬各位。”
众人把酒都喝下了。
李恪把酒杯放在桌上就说:“皇兄,吐谷浑是多么的强大啊。
可是,我们一走一过,就把他们给拿下了,我们不如趁此机会把什么高昌、西突厥、龟兹和焉耆都灭了就得了。”
闻言,李承乾摇了摇头:“那可不行,我们并没有得到父皇的旨意,怎么可以私自去消灭人家呢?
我们大唐是热爱和平的,从来不欺负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他们遵守做臣子的礼节,按时朝贡,我们绝不能去做这样的事情。”
大相尚囊说:“我有幸能够参加此次的战斗,我们的大王松赞干布对于平西大元帅,十分佩服,希望大元帅能够到吐蕃去转一转,逗留一段时间。”
李承乾挥了挥手,一笑道:“此次,我们能够顺利地拿下吐谷浑,你功不可没呀。
本大元帅代表天可汗向你们的大王松赞干布表示感谢,同时,对于你的英勇表现也要给予重赏。来呀,赏白银一万两!”
这时,有两名侍卫抬上来一万两银子,放在了大相尚囊的面前。
大相尚囊哈哈一笑:“我能够参加此次的战斗,已经深感荣幸了,哪敢奢望什么奖赏呢?”
“本元帅也知道这些奖赏并不多,但是呢,也算是本元帅的一点心意,请你务必收下。”
“既然如此,那我就谢过大元帅了,回头分发给手下的将士。”
李承乾微微颔首:“我早就听说你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啊。”
此时,侯君集说:“这一次,我和段志玄、李道宗、薛万彻等人前来助阵,说实话,我们刚到军营之时,心里还在担心,担心平西大元帅年龄太小,没有作战经验,恐怕不是吐谷浑的对手。
可是,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平西大元帅考虑问题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周全。
可能你们也都知道,我的师父乃李靖,他的战绩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一个将军相比。
但是,我认为平西大元帅调兵遣将,运用自如,也不次于我的师父,此乃大唐之幸啊。”
“为大唐贺!”众人齐声说道。
第94章 青雀争功,太子受罚
长孙冲感慨地说道:“说实话,当初,越王要出兵攻打吐谷浑,我是反对的,因为我觉得这个仗很难打。
本身吐谷浑的实力就很雄厚,他们周边又有西突厥、高昌、龟兹等国相助,牵一发而动全身。
果然不出我所料,越王率兵前来,刚和吐谷浑的军队接触,便被打得一败涂地。
那时,我觉得我们彻底完了。
当时,有那么多的逃兵,我们无法控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后来,大元帅来了,军队还是那个军队,可是一切都改变了,也没有人再逃跑了,也不见平西大元帅做了些什么,他只不过是坐在那里写了几封信,又找慕容顺喝了一顿下午茶,然后,慕容顺就和他的父亲一起投降了大唐。
哎呀,简直不可思议,形势的变化怎么会如此之大呢?”
长孙冲又说了很多阿谀奉承的话。
李承乾在众人的歌功颂德声中,也喝了很多酒,可是,当他回到帐中的时候,却发现苏婉闷闷不乐地坐在那里吹风扇,一脸的忧虑。
李承乾来到了她的身边,问道:“婉儿,你这是怎么了?好像我们打了胜仗,你却不开心似的,难道是因为本元帅没有奖赏你吗?”
苏婉勉强一笑:“你认为我是在乎那些奖赏的人吗?”
“那倒也是,不过,你这一次功不可没呀,吐蕃原来是吐谷浑的盟友,因此,让你到吐蕃去出使,孤很不放心,生怕他们会对你不利啊。
而你到了吐蕃,三言两语,松赞干布便撕毁了和吐谷浑之间的盟约,然后,派兵来支援我们攻打吐谷浑,要知道这一反一正是多么不容易呀。
我们也正是有了吐蕃的支援,那些西域诸国才不敢轻举妄动的,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苏婉皱起了眉头:“殿下,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最近,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要我说我也说不上来。”
“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苏婉的一双美眸看着李承乾:“你还记得当初刘备夺取益州,又拿下汉中的时候吗,像张飞那些人也对他歌功颂德,从那以后刘备就开始飘了,变得刚愎自用了起来,不管什么事情,也不和诸葛亮商量,就自己做主了。
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他就让关羽攻打襄阳、樊城,这也是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的前因。
最终,关羽不但失了荆州,而且丢了性命。
刘备听说关羽死了之后,不假思索就发动大军攻打东吴,最终,夷陵一战,一败涂地,竟然不是人家陆逊的对手。
因此,我劝你千万不要骄傲,大唐周边的形势还很复杂,并不是像我们所想的那么太平。”
李承乾听了,觉得苏婉说得有道理。
苏婉接着说:“我们的内部矛盾也很尖锐,像房遗爱、长孙冲表面上说得好听,背后在干些什么,咱们都不知道。
你不要忘记他们都是李泰的人啊。
他们冲锋陷阵不行,说那些没用的话,却是滔滔不绝。”
李承乾说:“孤也没把他们怎么样,他们应该不会给咱们使绊子吧。”
“人心难测,这很难说啊。你把房遗爱打了一顿,忘记了吗?”
“孤若不是看在高阳的面上,起码得揍他一百军棍!”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呢?”
“让段志玄和李道宗在此驻守,我们班师回朝。”
越王府上。
李泰听说李承乾打了胜仗,心有不甘。
他又偷偷地返回了长安。
他召集了萧德言、顾胤、韦挺和苏勖等人在一起商量。
李泰居中而坐,道:“没想到,李承乾到了前方,居然把吐谷浑给收服了。
对于这件事,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苏勖因为弟弟苏功死了,把这件事归罪于李承乾。
他说:“大王,微臣以为这个功劳不能都算在李承乾一个人的头上,大王也是居功至伟的。”
“哦,你为什么这么说呢?”李泰因为自己当初撂挑子不干了,却让李承乾抢去了功劳而懊恼,现在有人这么说,他自然听着顺耳了。
“因为大王先前和他们打了一仗,大大地消耗了吐谷浑的实力。
所以,李承乾到了前方的战场之上,才能够顺利地拿下吐谷浑。
如果没有大王前期为他做了铺垫,他想收复吐谷浑,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他私自调动益州的兵马,犯了朝廷大忌,此乃杀头之罪,我们当参他一本!”
李泰一听,觉得他这个主意还不错。
苏勖接着说:“由此可见,李承乾和李恪是一伙儿的。
李恪身为蜀王,益州大都督,居然听李承乾的调动,李承乾既没有圣旨,又没有虎符,凭什么调动人家的军队?
想当初,大王让长孙冲送李恪那么多的美女,李恪拒不接受,大王在攻打吐谷浑之时,李恪也没有派兵来相助,他这样做,难道不可恨吗?
因此,我们在上疏的时候,得把李恪也带上。”
李泰又问:“你们还有别的主意吗?”
萧德言就说:“李承乾和慕容顺之间有旧呀,听说他们在两军的阵前喝了一下午的茶。
并且,李承乾承诺慕容顺将来做吐谷浑的可汗。
你们说,他这是什么行为?
他这不是在培植自己的党羽和势力吗?
李承乾有什么权利封慕容顺为吐谷浑可汗呢?
像这种事情,不是只有陛下才有权利做主的吗?
他这是越权和培植党羽行为啊。
照我看,他有造反的嫌疑。”
“嗯,你们说的没错。”
“要说李承乾培植自身的势力,不仅仅是吐谷浑,他们和吐蕃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暧昧,令人不解的是,当初,吐蕃是吐谷浑的盟友,只要吐谷浑有什么危难,吐蕃肯定会出兵相助。
大王前去攻打吐谷浑之时,那吐蕃不是出兵帮助了吐谷浑吗?
可是,李承乾到了之后,派苏婉出使吐蕃,也不知道苏婉和松赞干布说了些什么,松赞干布居然撕毁了和吐谷浑之间的盟约,派出大将大相尚囊前去支援李承乾,这难道不奇怪吗?
既然李承乾许诺慕容顺将来做吐谷浑的可汗,那么,就保不准他会许诺松赞干布永为吐蕃之王。
大王要想与李承乾争夺太子之位的话,这个外援的势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泰听他们这么一说,坐不住了,原本夏天就很热,他心里一急躁,满头大汗。
他手里拿着一个蒲扇,不停地扇着:“你们要不说,本王都没想起这些事情来。
看来李承乾是早有预谋呀,怪不得他要主动请缨出征吐谷浑呢,原来都是在为他自己打算。
最可恨的是拓跋赤辞,李承乾叫他出兵支援,他就来了,他们党项已经改为羁縻州,在本王的治下,可是,他居然敢不听本王的命令,真是气死本王了!”
“是啊,拓跋赤辞固然可恨,但是,李承乾私自调动拓跋赤辞的军队,也是不合规矩的。
而且,我还听说,他此次攻下吐谷浑,得到了大量的财物,可是,他只是把少数不值钱的东西上缴给了国库,其他的,全部收入自己的囊中了。”
“有这样的事?”
“对,他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我们要弹骇他。”
紫宸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