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第139节

  房遗爱眼瞅着跪在地上的李大山:“是的。”

  “那么,事情的经过,你都听说了吗?”

  “卑职已经听说了。”

  “咱们军中有十七律,五十四斩,你们可曾知晓?”

  “知道。”房遗爱一听,心想这些谁不知道啊,不过,他见太子要和他们上纲上线,觉得不太对劲啊。

  “丁香的父亲在这里,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这件事呢?”

  “这——。”

  “按律该当如何?”李承乾又问了一遍。

  “按律当——。”房遗爱原本是想说“按律当斩”,但是,那个“斩”字在口中转了半天,愣是没说出来。

  李承乾心情沉重地说道:“我们唐军向来都是百姓的保护神,我们也一再强调军纪,不准扰民,不得调戏良家妇女,可是,总有那么几个人不拿军纪当回事。

  今日,老周头儿的女儿已死,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必须得给老周头儿一个交代。”

  那老周头儿看着李大山,恨不能上前咬他两口。

  李大山磕头如捣蒜,道:“大元帅,我可什么也没干,只是搂抱了一下,亲了一下,我可没杀她啊。”

  “你觉得你做的这些还不够吗?”李承乾反问道。

  李大山不敢再顶嘴,只是看着房遗爱,那意思你快说句话啊。

  平时,房遗爱和李大山经常在一起玩耍,搂脖子抱腰,不分彼此。没想到,他今日会做出这等事来,眼看着好朋友要掉脑袋,房遗爱仗了仗胆子道:“大元帅,李大山确实有过错,不过,人毕竟不是他杀的,能不能请大元帅网开一面,饶他不死。”

  老周头儿一听,赶紧磕头:“大元帅,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他得抵命!”

  李承乾对房遗爱说:“虽然李大山没有直接杀死丁香,可是,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无可挽回,现在,本元帅命令你斩杀李大山。”

  “啊?”房遗爱一听,脸也绿了,“大元帅,我下不了手啊。”

  “房遗爱,自从本元帅到军中来,就发现你的问题是最多,先是你的手下逃兵最多,然后,是你的部下军纪最为涣散,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李大山是你部下,你不动手,难道要本元帅动手吗?”李承乾铁青着脸说。

  房遗爱一看李承乾是真急了,对李大山说:“兄弟,你可别怪我心狠啊,我这也是没办法。”

  李大山一看自己今天是活不了了:“大元帅,房将军,是我的不对,一人做事,一人当,你们多保重,末将就先走一步了。”

  李大山说着把心一横,把脖子往他身后侍卫的手里的刀刃上猛地撞了上去。

  那名侍卫也没想到他会自杀,来不及撤刀,李大山的脖子断了,血流如注,当场毙命。

  房遗爱见李大山死了,也吓得心惊肉跳。

  李承乾说:“你作为李大山的官长,却不能约束部下,你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来呀!把房遗爱拖出去,把他的裤子扒下,重打四十军棍,要棍棍见血!”

  “诺!”

  又有人把房遗爱拖了出去,狠狠地揍了一顿。

  老周头儿一看,李承乾果然执法如山,再次磕头:“多谢大元帅替小老儿报了仇。”

  李承乾把他扶了起来,好言安慰。

  老周头儿这才走了。

  李淳风一直在旁边看着,并没有说话。

  他发现李承乾处理问题,雷厉风行,铁面无私,也不拖泥带水。

  “大元帅,房遗爱乃房玄龄的爱子,又是当朝驸马,李泰的爱将,你这样处置,高阳公主、房玄龄和李泰会不会有意见?”李淳风提醒他说。

  李承乾眼看着帐外,缓缓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军纪,都要受罚,就是本元帅也不例外。”

  “大元帅说得对啊,自古以来,没有严明的军纪,那军队就成了一盘散沙,又怎么可能有战斗力呢?”

  “本元帅绝不是一个喜欢杀人的人,可是,本元帅来到军中,才发现这支军队已经给李泰带坏了。

  兵无斗志,军纪涣散,如果不遏制这种不正之风,我们唐军是很难打赢这一仗的。

  所以,必须要严惩李大山。

  如果本元帅心慈手软的话,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效仿李大山,到那时,本元帅是管还是不管,又何以服众?”

  “大元帅思虑深远,乃我们唐军之幸啊。”

  唐军的将士听说太子又杀了李大山,房遗爱前去求情,不但没求下来情,还挨了四十军棍,人人敬畏,军容整肃。

  以前,将士们都觉得太子是个书生,今日一看,太子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小孩子了,治军甚严,不徇私情,没有谁不怕李承乾的。

第92章 苏婉下战书,太子牛刀小试

  第二天早上。

  李承乾正在校军场观看众军士训练。

  有一名军士跑来向他禀报说:“苏婉和苏瑰他们回来了。”

  “哦,”李承乾的心里也是一阵激动,因为他已经有点后悔,心想如果苏婉出了点什么意外可怎么办呢?

  他为此而担忧,现在听说苏婉和苏瑰他们已经平安回来了,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他们人在何处?”

  “你看他们已经到了。”那名军士用手一指李承乾的身后。

  李承乾转过身来一看,可不是吗?

  苏婉、苏瑰和雪儿,三个人骑着三匹马已经来到了近前。

  三个人翻身下马,与李承乾见礼。

  “一路辛苦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李承乾看着苏婉说道。

  苏婉昂起头,嘴角上扬:“大元帅,不但我们回来了,而且,我们还给你带来了一万骑兵。”

  李承乾一听乐坏了:“是吗?你们可真厉害!”

  “那可不!”

  于是,她便把出使吐蕃的经过讲述了一遍,李承乾听了也是心惊肉跳。

  “这么一说,那尺尊公主对我们大唐很有意见啊。”

  苏婉笑道:“依我看,她是不自信,害怕失去松赞干布,她是怕松赞干布到大唐娶了大唐的公主,所以才会这么想。”

  李承乾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呀。”

  此时,苏瑰牵着那匹火龙驹过来了:“大元帅,这是大宛天马,名叫赤炭火龙驹,是松赞干布送给你的。”

  “是吗?”李承乾仔细地打量着那匹马,高大威武,浑身上下的毛一刷齐,真是太漂亮了。

  要知道这大宛天马非常珍贵呀,想当年汉武帝为了得到天马,竟然不惜发动战争。

  李承乾看了看那匹火龙驹,又看了看自己的左脚,神色黯然,他的脚正是因为骑马,才弄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既然这匹马是你骑回来的,那你就留着骑吧。

  孤的脚不太方便,骑什么马都一样。”

  “大元帅,那怎么行呢?这是松赞干布送给你的呀。”

  苏婉听了李承乾的话之后,感到一阵心酸。

  苏婉的一双美眸看向李承乾:“大元帅,等打完这一仗,我们回到长安之后,一定想办法把你的脚给治好。”

  李承乾摇头苦笑了一声:“太医署的太医都治不好,你能有办法治好吗?”

  “那可不一定。听说有位道士名叫孙思邈,是一位神医,他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

  你父皇多次招他为国学博士、谏议大夫,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如果我们能找到他的话,说不定能治好你的脚。”

  李承乾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升腾了一丝希望:“这件事等以后再说吧,大相尚囊他们在什么地方?”

  “他们距此约二十里安营扎寨了。”

  “很好,回头给他们送一些粮食过去,吐蕃的骑兵十分骁勇善战,原本他们是帮着吐谷浑的,现在,在你们的劝说之下,掉过头来帮着咱们攻打吐谷浑,如此一来,我们的胜算就更大了。”

  苏婉就问:“大元帅,其他几路使者什么情况呢?”

  李承乾摇了摇头,神情忧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息。”

  “你不必过于忧虑,我相信他们很快就会给我们带来好消息的。”

  “但愿如此吧!”

  李承乾又把斩杀李大山的事讲述了一遍。

  苏婉说:“大元帅,你做得对,像那种人就是我们唐军中的蛀虫,如果不把这种不正之风遏制住的话,他们就会更加肆无忌惮,那么,百姓会怎样看待我们唐军?

  我们唐军和那些盗贼、无赖又有什么区别?

  一支军纪涣散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而且,房遗爱纵容自己的部下胡作非为,打他四十军棍都算轻的了。

  若是依我,就把他的狗腿打断!”

  第二天。

  杜正伦和药师惠日等人回来了。

  拓跋赤辞在药师惠日的劝说下,表示愿意出兵支援唐军。

  阿史那社尔更是没得说。

  但是,阿史那社尔的五千骑兵作为唐军的最后一张王牌,不到万一,李承乾是不会拿出来使用的。

  李恪也从益州领兵一万赶了过来。

  李承乾十分高兴,他和李淳风商量这一仗到底该怎么打。

  李淳风说:“即使如此,吐谷浑也仍然很难打呀!

  尤其是天柱王和慕容孝隽所率领的骑兵,十分彪悍,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如果我们和他们硬拼的话,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此时,苏婉从外面走了进来:“大元帅,我有一计可破吐谷浑。”

  闻言,李承乾笑问道:“你有何良策?”

  “我们不妨如此这般。”

  李承乾听了之后,与李淳风又商量了一下,点头同意。

  这一日,李承乾下令,全军开赴吐谷浑,距离伏俟城一百里下寨。

  伏俟城。

  大殿内。

  伏允可汗居中而坐,文官武将侍立在一旁。

首节 上一节 139/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