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第134节

  “从今天开始,士兵逃跑,斩伍长;

  伍长逃跑,斩什长;

  什长逃跑,斩校尉;

  校尉逃跑,斩将军;

  将军逃跑,孤自斩头颅以谢父皇,你们听清楚了没有?”李承乾朗声说道。

  众将听了,面面相觑:“听见了。”

  “大点声!”

  “听见了!”众人齐声道。

  房遗爱心想刚才那名逃跑的校尉正是自己的部下,如果按照这条军令执行的话,自己的脑袋也搬家了,看来,殿下还是给自己留了一点情面的。

  李承乾手扶着铜案:“吐谷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那些盟国,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瓦解他们的联盟,把吐谷浑给孤立起来,我们再去打他,就容易得多了!”

  众人听了,频频点头,认为李承乾说得对!

  李承乾当即提笔在手写了几封书信,分别是写给吐蕃、西突厥、高昌、龟兹、焉耆和薛延陀等,叫他们不要参加此次的战斗。

  同时,又写下了几封信给原党项的拓跋赤辞、益州大都督李恪和阿史那社尔,让他们从侧翼支援唐军。

  其他几国的使者都好安排,李承乾派药师惠日到党项去,杜正伦去阿史那社尔的军中,但是,谁去吐蕃好呢?

  李承乾犹豫未定。

  苏婉道:“大元帅,还是我去吐蕃吧!”

  “此去吐蕃路途遥远,一路上诸多凶险,如果你去的话,恐怕有所不便!”

  “请殿下放心,我一定会完成此次使命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就让苏瑰和雪儿陪着你一起去吧。”

  “诺!”

  苏婉接过书信,也很兴奋。

  “明天早上,孤要亲自阅兵,房遗爱和长孙冲你们俩准备一下。”

  “是,殿下!”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闻言,李承乾正色道:“军中没有殿下,只有大元帅!”

  “是,大元帅!”

  晚上。

  此时,已经到了六月,天气炎热,蚊虫也多。

  穿越到大唐的李承乾的血型可能是AB型的,特别惹蚊子喜欢,他的腿上、胳膊上被蚊子叮咬的都是包。

  他心想这里没有空调也就罢了,连个电风扇也没有,还没有蚊香。

  他手里拿着一个蒲扇不停地扇着,仍然觉得燥热难当。

  此时,但见模拟器的屏幕上显示:【宿主,如果你觉得不适的话,本系统可以赠送你一个多功能风扇,此风扇不用通电,也能运转,而且,具有驱除蚊虫、发射暗器等效果;】

  李承乾一听,真是想啥来啥,有这么好的事吗?

  但见一道亮光闪过,在铜案上出现了一个类似于落地扇的东西。

  那扇叶轻轻转动,便吹出凉风来。

  李承乾顿时觉得空气凉爽,而且,暗含着一股香味儿,蚊虫也没有了。

  此刻,苏婉从外面走了进来。

  她见李承乾有风扇在吹,也觉得很好奇。

  她瞅了瞅那风扇,确定在大唐从未见过:“大元帅,这也是你制作的吗?”

  “呃,”李承乾一时之间,不知该怎样向他解释才好了,“算是吧。”

  “你的奇思妙想可真多,不过,这玩意儿看上去,还不错。”

  “如果你喜欢,拿去用吧。”

  “明天早上,我就要走了,也用不着,要它干嘛呢?等我回来再说吧。”

  “好的,你明天就要走了,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苏婉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只是有一件事,我觉得你做得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哦?什么事?”

  “就是你今天斩杀那四名逃兵的事。那名校尉家中尚有老母在堂,你把她的儿子杀了,这样做是否合适?”

  李承乾双手抱于胸前:“你平时总是说孤心肠太软,为何现在又说这样的话呢?”

  “我也说不上来。”

  “孤绝不是一个喜欢杀人的人,孤之所以这样做,恰恰是为了保护更多的唐军军士啊。

  你想一想,如果所有的人都像他们几个那样逃跑了,那么,这支军队还会有战斗力吗?

  等到吐谷浑的军队一到,将会一触即溃,一败涂地,到那时将会死更多的人啊。

  所以,孤来到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坚决杜绝这种现象!”

  “你说的是啊,”苏婉听了之后,点了点头,“另外,我要提醒你,那长孙冲和房遗爱可是李泰的人啊,你要提防着点儿,不如把他们打发回去就得了。”

  李承乾来回踱着步子,低头想了想,道:“不用,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啊。

  不能让他们回去,那房遗爱乃一名武将,功夫还是不错的。”

  “他?他不是那方面不行吗?都不知道他到现在和高阳公主同房了没有。他能有多厉害?”

  闻言,李承乾都觉得有点抹不开,这事不是别的事,他做兄长的,也不能去问高阳。

  “不管怎么说,他的功夫还是不错的,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孤这里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倒是你到吐蕃去,孤很是放心不下。”

  “你不用想太多,我的手段,你还不知道吗?不用担心。”苏婉信心十足。

  李承乾一听,笑了:“那倒也是,孤完全相信你的能力。”

  “据我所知,吐谷浑的马匹都是良马,他们最是善于长途奔袭,来去无踪,你可要小心着点啊。”

  “孤知道了。”

  “还有你手下的那些大将,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你要虚心地向他们求教,切不可骄傲自大,不把他们当回事啊。”

  “你说的有道理,在这方面孤会注意的。”

  第二天早上,各路使者都走了。

  苏婉、苏瑰和雪儿也辞别了李承乾,前往吐蕃。

  李承乾领着手下众将来到了校军场。

  这个校军场是临时的,但是,各种设施应有尽有。

  房遗爱和长孙冲两个人早早地做好了准备。

  果然,自从李承乾命人把那四颗人头挂在了辕门上,又下了那道军令之后,没有一人逃跑了。

  军队还是那个军队,只不过主将换了之后,就不一样了。

  李承乾来到校军场,步兵在前,骑兵在后,排列得倒也还算整齐,但是,士气低落,所有将士就像那霜打的茄子似的,无精打采。

  房遗爱高声道:“平西大元帅到!”

  那意思是提醒各位将士,你们都精神着点儿。

  但是很显然,并没有什么效果。

  李承乾一瘸一拐地走向了中央的一座高台之上,转过身来,面对着大家,朗声道:“将士们,你们辛苦了!

  本大元帅受父皇所托,前来军中接替李泰的职务,与众位一起讨伐吐谷浑。

  临来之时,本大元帅已经在父皇的面前下过保证,此次必须消灭吐谷浑,活捉伏允可汗那个老小子,将他押送回长安,交给父皇处置。

  否则,本大元帅绝不还朝,你们有信心打败吐谷浑吗?”

  “有!”

  台下有那么三三两两的人说道,可是,声音不是太大。

  “你们是没吃早餐吗?大点声!”

  “有!”这一次的声音比上一次要大上许多。

  “本大元帅和你们说,我们唐军是打不败的,从来都是我们打人家,哪里有人家欺负咱们的呢?

  想当年,我父皇和皇爷爷从晋阳起兵之时,那才多少点人马?

  他们马匹也少,既没有盔甲,也没有兵器,更没有援军,隋军都把他们当作叫花子,结果怎么样呢?

  我们的军队从晋阳一直打到长安,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如今,我们大唐国力强盛,我们有着坚强的后盾,我们手里有锋利的兵器和坚固的盾牌,身上穿有盔甲,我们的骑兵有战马,步兵有战靴。

  我们现在的装备是当年所不敢想的。

  另外,本大元帅还和大家透露两个好消息。”

  有一名军士大着胆子问道:“什么好消息?”

  “本大元帅在临来之时,业已对父皇表明,马上就要给你们配备这种最先进的弩,这种弩可以连发,而且可以一次性发射出去三支箭,上面还有瞄准器,精度更高,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可以射穿对方的铠甲!”李承乾说到这里从肩头上把那弩取下展示给众人看。

  那些将士把那弩拿在手中,仔细观看,发现那弩比一般的弩要小一些,更加灵活方便,那箭的箭镞比秦时的三棱箭镞也更加先进。

  李承乾来到靶场,转过身来对众人说:“这样吧,孤现在给你们演示一下。”

  李承乾把那弩箭接过,一下子搭上了三支箭,瞄准前面两百步开外的靶心,只听“嗖”地一声响,那三支箭已经发射了出去,正好射中了三个靶的靶心。

  “好!大元帅神射!”众军士齐声叫好!

  所谓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就这么一下子,令众人刮目相看。

  要知道两百步远啊,能射中一个靶心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何况是一下子,射中三个靶心,这令人简直不敢想像啊。

  当年,吕布辕门射戟,也不过是一百五十步,而且,他只是射出了一支箭而已。

  整个校军场顿时沸腾了起来。

  原本所有人都知道李承乾是太子,占了皇上的光,所以,做了平西大元帅,又见他腿脚有疾,心想,可能还不如李泰呢。

  没想到李承乾竟有如此神射,似此等绝技,在场能做到的,恐怕很难再挑出第二个来。

  唐军的士气一下子便高涨了起来。

  将是兵的胆,兵是将的威啊,众将士见太子如此神勇,能不兴奋吗?

  “将士们,你们要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唐军将士而感到骄傲啊,因为在唐军的历史上,就没有‘失败’两个字,无数人,从一名普通的小兵成长为大唐的将军。

  在本元帅的身后,有很多的将军,相信有的你们也认识,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就是从底层做起,现在成了名垂青史的名将。”李承乾指着他身后的侯君集、段志玄、薛万彻等人说道。

  这些将军的名气太大,可以说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在场的有很多军士都认识他们。

首节 上一节 134/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