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第119节

  “穷则思变,咱们和李泰没法比呀,人家有二十三个州,一年的赋税多少钱!

  你指望你父皇给你的那一点钱够干啥的呢?

  再说了,你在外面养了那么多的军队,要是被你父皇知道了,别说他不会给你军饷,可能还要找你的麻烦。

  其实,有这支军队驻守在高昌附近,对西域也是一种威慑,党项和高昌,包括吐谷浑在内,都不敢轻举妄动。

  若没有这支军队,他们随时都可以侵犯大唐的边境!”

  “好吧,这事儿就按你说的办。”

  两个人计议已定,云娟又进来了,报告说:“蜀王来了。”

  “李恪?”

  “是的。”

  李承乾和苏婉对看了一眼,觉得有点意外。

  李承乾和苏婉出门相迎。

  三个人相互见完了礼之后,李承乾拉着李恪的手,道:“我正准备把你请来,咱们兄弟俩好好喝两盅呢。”

  李恪笑道:“高阳和房遗爱大婚,因此,我从益州赶了回来。

  你是兄长,我理当来拜访你呀。”

  兄弟二人携手揽腕进了厅堂。

  “你此次回到长安,大概能逗留多久?”李承乾问道。

  李恪也听说苏婉即将要和李承乾定亲了,道:“等你们定了亲之后,我再走。

  听说你们这里要成立崇文馆,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

  李承乾刚想说没什么要你帮忙的,谁知苏婉接过了话茬:“你现在贵为蜀王,恐怕我们就是想请你帮忙,也不好意思开口啊。”

  “苏姑娘,你马上就要成为太子妃了,咱们可就是一家人了,既然是一家人,那么就不说两家话了,只要有用得着兄弟的地方,尽管说话。”李恪说。

  苏婉一笑:“蜀王不愧是蜀王,说话果然豪爽大气!

  那么,成立崇文馆,首先第一件事就是需要钱呐,

  你是知道的,你父皇为了缩减开支,对付东突厥把东宫的经费一再压缩。

  不怕你笑话,包括他们宫女,还有小太监的月例钱都是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的。

  你说,成立这么大的崇文馆,没有钱怎么能行呢?

  如果蜀王手头宽裕的话,能否给咱们支持一笔经费?”

  李承乾一听,心想这苏婉也是真好意思开口,刚一见面就找别人借钱!

  “这——,”李恪顿了顿,一笑道,“你所言不差,这确实是一件很烧钱的事儿,但是,你们也是知道的,我们蜀地那边,山川较多,耕地较少,可不像李泰治下的都是肥沃之地。

  所以呢,我们的赋税也比他们少很多,本来他是二十二个州,后来,党项被招降过来之后,父皇又把党项改为羁縻州,也划到了他的治下,也就是说李泰现在有二十三个州,我们只有八个州,那也是没法比的了。

  既然你说了,那么,我就支持你们二十万的银子,这个钱,以后也就不用还了,咱们兄弟之间谁跟谁啊。”

  李承乾和苏婉也没有想到,李恪竟然如此大方,一出手就是二十万两银子。

  这也不是个小数目了。

  苏婉飘飘万福:“那就多谢蜀王了。”

  李承乾心想这丫头是真厉害,要换做是他,他是无论如何也张不开嘴的呀。

  “不必客气,本来嘛,皇兄是太子,将来是要做皇帝的,无论是我治下的八个州,还是李泰的二十三个州,将来,都是皇兄的。

  我们只不过是暂时替皇兄先守着。”

  苏婉笑道:“那你在蜀地一定要把那里治理好了,不要让你的父皇和皇兄担心!”

  “这一点,请你们放心!蜀地那边民风淳朴,百姓都很安分,我到了那里之后,走访了一些州衙府县,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隋末之时,战火连天,那里的庄园也受到了破坏,如今正在逐渐恢复生产!

  老百姓都能有饭吃,目前,蜀地已基本上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苏婉大加称赞:“看来,蜀王治理地方,还是很有一套办法的,包括你皇兄都要向你学习呀。”

  “你过奖了,我比皇兄差远了,我得向皇兄学习才是啊,”李恪说到这里顿了顿,“我今天来,还有一件事要和皇兄商量。”

  李承乾端起茶碗,呷了一口:“你说,什么事?”

  “就是关于长乐公主李丽质和宗正少卿长孙冲之间的婚事。”

  “你怎么说?”

  “这件事,我是坚决反对的。”

  李承乾注视着他:“哦?为什么呢?”

  “长孙冲的形象咱们就不说了,咱们不能以貌取人,对不对?

  但是,长孙冲不喜读书,不学无术,喜欢斗鸡走狗,经常出入赌局,而且,为人十分蛮横霸道,他就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像这样的人,李丽质嫁给了他,将来怎么可能会有幸福呢?

  此事,之前我已经和父皇说过了,可是,父皇好像听不进去!”

  李承乾把茶碗放下,双手抱于胸前,缓缓道:“听说长孙冲现在已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他经常到杜荷的府上去求教。”

  李恪一听,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道:“似此等雕虫小技,只能瞒得了那些不知内情的人,他能瞒得过我吗?

  狗改不了吃屎!

  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能有几个人呢?

  他是为了得到李丽质,故意隐瞒自己的缺点,希望借此博得一个好名声!

  他分明就是在沽名钓誉。”

  其实,苏婉和李恪有同样的看法,她也觉得长孙冲是在作秀。

  但是,苏婉有顾虑。

  她说:“不管怎么说,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儿子,是皇后的亲侄子,听说,上一次,长孙冲被拒绝了之后,服毒自杀,差一点死了!

  为此,长孙无忌大哭了一场,真是吓坏了。

  如果拒绝了这门亲事的话,长孙冲要是再想不开,做出傻事,要是出了什么后果,谁能承担得起呀?”

  李恪一听这话,豁然站起,怒道:“长孙冲也太没出息了,这叫道德绑架!

  人家把他给拒绝了,他就用死来吓唬人家,这才叫真正的卑鄙!

  如果他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的话,李丽质为什么不考虑他呢?”

  李恪说到这里,已经气得脸红脖子粗,额头上青筋暴起。

  李承乾连忙劝说:“你先不要激动!这事儿咱们再商量商量,快坐下。”

  李恪又气呼呼地坐下了:“我觉得这事没什么好商量的,不行就是不行。咱们不能为了拉拢朝廷的大臣,就不考虑李丽质的终身幸福呀。

  这是对李丽质不负责任的行为,希望殿下能够在父皇的面前好好地劝说一番,不要被长孙冲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李承乾两手一摊,也很犯难:“这件事,孤已经和父皇说过了,可是父皇说,长孙冲有诚意悔改的,应该给他一次机会。”

  “父皇英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不过父皇说了,要考一考长孙冲,

  如果他能考试过关的话,就同意这门亲事,如果他的学问没有长进,考试过不了关的话,就不同意这门亲事。”

  李恪一听,觉得这还行:“那什么时候考他?”

  “大概明天吧。”

第83章 长孙皇后考女婿,青雀游览崇文馆

  上午。

  紫宸殿。

  今天在这里举行了一场非常特别的考试,那就是皇上和皇后要亲自考察长孙冲的学问。

  如果长孙冲能够顺利过关的话,就把李丽质许配给他;

  如果长孙冲过不了关的话,这门亲事就此作罢。

  到场的人有李世民、长孙皇后、李丽质、长孙冲、李承乾、苏婉、李恪、李泰、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等,规模空前。

  李世民居中而坐,众人跪伏在地上,山呼万岁。

  “免礼平身,今天都是咱们自家人,大家不必拘礼!”李世民说。

  众人站起身来之后依次落座,长孙冲坐在李泰的后面,在他的面前有一张方桌,用于考试之用。

  长孙皇后对于长孙冲的学问也很关注,一方是自己的侄子,一方是自己的女儿,都是自己的至亲骨肉,如果说他们两家能结成亲家的话,表兄妹成亲,亲上加亲,真是再好不过了。

  李丽质的眼睛还有一点红肿,很显然,她昨天晚上哭过。

  虽然她心里不乐意,但是,她也觉得父皇这样安排,也有一定的道理。

  李世民冲着李承乾使了使眼色,李承乾会意,只见他站起身来,面向大家:“本场考试,主要是考察长孙冲的学问,可能这一次考试的方式方法和太学那边不太一样,更加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第一场考试时间为一个时辰,由父皇出题,母后监考!

  下面,请父皇出题。”

  李世民说:“今天考试重点是考察长孙冲的学问,不过,承乾、泰儿、恪儿和房遗爱,你们几位也要参加。

  朕也想就此机会了解一下你们的学问,到底怎么样了?”

  李世民说完就拿出了考题,让李承乾分发下去。

  长孙冲拿到考题打开一看,上面就一道题目:论证唐朝取代隋朝的合法性!

  李世民为什么出这么一道题呢?

  因为,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也就是说他们李家和杨家原本有着骨肉之情,这是其一。

  其二呢,李渊原来被封为唐国公,是隋朝的臣子。

  而最终的结果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夺了隋炀帝的天下,所以,李世民心中一直有点忧虑,担心天下人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认为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不念亲情,以下犯上。

  当然了,作为君主,他最担心的是手下的那些臣子也会像他以前那样起兵造反,甚至夺取帝位,如果人人都这样想的话,那岂不是天下大乱了?

  长孙冲一看这个题目,顿时脑袋就大了,这道题也太难了,从哪里下笔呀?

  再说了什么合法不合法的,谁兵强马壮,谁就当皇帝呗。

  他埋头苦想也想不出来,急得差点要哭了。

  长孙皇后站起身来,在场内走来走去,她目光锐利,谁要是做什么小动作,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李泰饱读诗书,他自然知道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之说,其中就讲到了君权神授的问题,大致的意思就是说,汉取代秦乃天意,刘邦夺取天下,乃神明的意思。

  是神让他老刘家坐江山的。

  李泰就以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为依据,展开论述,说明了唐取代隋的合法性,论述了李氏取得杨氏乃顺天应人。

  长孙冲急得抓耳挠腮,他在李泰的身后,用脚踢了一下他的屁股。

首节 上一节 119/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