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霸王 第42节

  尤其是薛姨妈,恨不得上去给他一嘴巴子!

  蓉大爷刚要给她们家张罗亲事,结果这贾宝玉发癫把事情搅合了。

  贾蓉并不是那么好心,其实也不是对柳湘莲多好,而是先把联姻的路堵死。

  不然以后皇帝让自己姑姑贾惜春进宫,那就麻烦了。

  总不能把皇帝杀了吧?

  虽然也可以,不过现在直接先定下一个口头约定,将来悔婚就是了。

  贾蓉是根本不在意面子问题的。

  

  王熙凤在屋子里和贾元春一桌,此时懒得去陪老太太说笑。

  平时哪里都有她,每天专职逗老太太发笑。

  可见识到贾元春的大奶奶生活后,王熙凤感觉自己过的真苦。

  每天伺候老太太,伺候完了还要伺候婆婆,然后才是回家吃饭,还要管理各种事情。

  如今怀了孕,还要看着贾元春的面子才能坐下吃饭。

  王熙凤越想越酸!

  姑奶奶肚子里的也是他的种!

  贾蓉安抚好宝二爷,又说道:“今年这边花了不少银子,正好惜春姑娘在这里住了差不多十年了,明年我打算让她回去住。”

  贾母说:“我这里舍不得,你看多住几年可好?”

  贾蓉说:“以前是宁国府人丁稀少,没多少人也不懂照顾小孩,所以送来了这边由长辈照顾。”

  “如今我家也兴旺了起来,又新修了园子和住处,也该回去了,而且我明年少不了和一些达官贵人来往,别人拜访我的时候,也知道家里有这么一号人。”

  贾母见状也不好挽留,“那就听你的安排,不过以后还是经常过来走动走动,惜春过来吃饭。”

  贾惜春从三春那桌过来,坐在了贾蓉这边。

  贾蓉说:“我准备了千两黄金和千两白银,饭后让人送到老太太屋子里,我家惜春姑娘可是千金小姐。”

  贾母迅速说:“这可怎么使得?你不用送来,我不要!”

  贾蓉说:“钱好挣,都是身外之物,人团聚了才是根本,老太太就收下吧,当初举人宴时我也没有和这边客气,太客气了就见外了。”

  王夫人笑着说:“老太太,这是姑爷的心意,就收下吧。”

  邢夫人也极力说:“姑爷这是来拜年来的,快收下吧!”

  王熙凤看邢夫人说的难听,从里屋起身过来说:“老太太,这蓉大爷是过来走亲戚的,为的是礼尚往来,一来是惜春姑娘的事情,二来给惜春姑娘长长面子,好让外面人知道咱们贾家的姑娘一个个都精贵着呢~谁娶了咱们家姑娘,那是福气造化!”

  贾蓉适时说道:“这是给老太太的心意,老太太宠了惜春这些年,以后拿着这些钱也宠宠迎春探春,大家都是老太太的亲孙女。”

  老太太高兴道:“好!好!我就收下了。”

  老太太也不是蠢人,这阵子花了多少银子,心里大概是有个数的。

  如今王子腾被贬去了外地,王家大不如前。

  史家的情况也不好,薛家更是不能指望。

  大儿子贾赦死了,爵位往下一代世袭下去又降了一等,二儿子也不是做官的料,花钱如流水。

  外面又不太平,隔三岔五就有贼人作乱,光是雇佣仆从夜间巡逻守卫也是一大笔开支。

  虽然也不至于见底,但是依照家里现在这情况,不依靠宁国府那边帮衬是不行的。

  而且一万多两银子,自己不收这钱的话,儿媳孙媳只怕都要唠叨埋怨记恨,以后吃饭的时候称病不来伺候了。

第52章 热闹

  吃过饭后,贾蓉出去拉银子。

  这个时候贾宝玉看向林黛玉。

  “我们吃饱了就走吧,该回去睡觉了。”

  林黛玉说:“我留下来看看,等下和惜春妹妹一起回去。”

  探春也说道:“你着急什么?没看大家都在这里坐着吗?”

  站在一旁的王夫人笑着说:“想回去就回去吧,你是有福气,现在就你能睡得着。”

  众人听到后都笑了起来,包括老太太和附近的丫鬟。

  王夫人难得的讲了一个大家都会笑的笑话,她平时可不是这样的,总是沉着脸,给人一种不会说话,不理别人的感觉。

  贾宝玉很不自在,又看着林黛玉和薛宝钗,“你们怎得也俗气起来了?这有什么好看的?”

  林黛玉笑着说:“我怎么俗气了?蓉哥哥除了和我说诗词文章外,也和我说经营之道,可都是人吃得饱饭的经济之道,是治民兴业的大贤,我父亲都赞不绝口,你怎么看到银子就觉得俗气起来,我看你才是俗气。”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如今是扬州知府,需要的就是贾蓉说的那些经济之道,鼓励商人流动,发展小农经济。

  贾宝玉被说了后,就不高兴的走了。

  丫鬟们都没有跟着他走,除了大丫鬟外,其余丫鬟也都留下来看热闹。

  不多久,嬷嬷进来喊道:“姑爷来了!”

  众人都起身看着,也不分里屋外屋了。

  贾蓉抱着一个箱子直接走进来,鸳鸯站在一边给他掀开帘子,眼神里都是温柔。

  众人又看后面,发现没有人跟着了。

  贾蓉手里的箱子也不大,放在地上也就比膝盖高一些,一臂多长,看起来装不了多少东西。

  贾宝玉的丫鬟晴雯好奇道:“怎么就一个箱?后面人走丢了吗?”

  贾蓉没有说话,直接走到贾母的桌子前面,把箱子放下,然后打开箱子。

  贾母和身后的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看着箱子,看到了在黄色绸缎里放着的一个个金元宝。

  贾蓉微笑说:“一个金元宝是十两,这里一共是一百个金元宝,每层三十五个,总共三层,最下面一层放着的是银条,统共千两金、千两银。”

  贾惜春在这里住了不到十年,每年一百两生活费来算,这些金银也只多不少。

  “太太可以掂量一下,这估摸着得四五个人才能抬动。”贾蓉盖上盖子,微笑着邀请。

  王夫人和邢夫人看着老太太,老太太也笑着点头。

  邢夫人主动伸手扶着箱子试着搬起来,很快笑着松开手,“我搬不动。”

  王夫人没动手,不过也是高兴。

  贾蓉对着鸳鸯说:“你们四个试试,看看有多重就知道了。”

  鸳鸯等四个丫鬟高兴的过来,四个人站在四个位置使劲。

  “一!二!”

  四人很快一起使劲,但也只是勉强让箱子起来一点点。

  贾蓉迅速说:“放下吧,我把金元宝和银条分开,老太太收着金子,银子就让太太奶奶们收着吧。”

  贾母高兴道:“好!不然可搬不动。”

  贾蓉很快打开箱子,在一群丫鬟婆婆姑娘奶奶太太的注视下,将一个个金元宝取出来。

  王熙凤很快过来帮忙,笑着把一个个金元宝摆放在桌子上。

  其余人都看着数着,一个又一个的都数的清楚。

  “一百个金元宝,一个不差,一个不少,这过我手的我都掂量着呢,都是足金!”

  一百个金元宝整整齐齐的铺在桌子上,在灯光照耀下金碧辉煌,富贵逼人。

  贾蓉把里面的银条交给丫鬟放在另外一桌,此时这一千两银子反而没多少了。

  惜春和探春迎春都拿着银条观看掂量,好奇又兴奋。

  和三春不一样,薛宝钗和林黛玉没动,只是看着。

  贾蓉又开始把金元宝放进箱子。

  “老太太,这金元宝我给你收好,你也好好收着,若是少了丢了的话就让鸳鸯喊我,我给你找回来。”

  贾蓉一边把金元宝放进去,一边安慰老太太。

  也是给一些手脚不干净的人一些警告。

  老太太是明白道理的人,微笑说:“好,这金元宝我就收下了。”

  金子收下了,银子自然是交给王熙凤这个管家收下入库了。

  贾蓉说道:“天色已晚,我也该回去了,还要忙着回去的安排和打点。”

  老太太点了点头,看了一圈,很快叹息道:“想找个送你一程的爷们都找不到了。”

  贾蓉安慰说:“今年没有,明年就有了,而且我发现宝玉虽然不喜欢读书,但并不是不会读书,平常待人处物都很好,和谁都能聊得来。”

  “我也是忙了十年才有今天,将来荣国府这里有琏叔处理内务外务,兰哥儿科举走仕途,宝玉结交人物,贾环贾琮也都是机灵能办事的人,等我以后给他们安排好差事,慢慢就都有出息了。”

  “而且婶婶也有了孩子,将来不管是男儿还是女儿都是为贾家带来新生,老太太不要伤感,多等几年就是,时候还长着呢。”

  “说的是啊。”老太太老怀大慰,笑着说:“越热闹越好,我就喜欢热闹。”

  

  王夫人也心感安慰,感觉贾宝玉确实是如贾蓉说的那样,并不是一无是处。

  这个时候外面进来一个丫鬟,对着老太太和邢夫人说:“老太太,大太太,柳公子派人过来传信,说城外有三十多人前来奔丧,都赶在一起来了。”

  贾母询问说:“是哪里的人?这都过去一个半月了。”

  贾蓉算了一下,八月科举,九月中旬回来没几天贾赦就死了,如今十一月,差不多是一个半月。

  丫鬟说:“有大奶奶的嫂子一家,珠大奶奶的嫂子和两位妹子,薛大姑娘的妹子,薛大爷的兄弟,还有二奶奶的哥哥,一共三十多人进不来城,说是都在城墙外面冻着不让进。”

  薛宝钗说道:“应该是我族中兄弟薛蝌和他妹子。”

  李纨也说道:“是我寡嫂和两个表妹。”

  王熙凤迅速说:“是我大哥一家,前些时候派人回去通知他们过来奔丧,一来一回耽误了不少时间,不知怎么没有遇到二爷他们?”

  邢夫人着急说:“我哥哥一家是从姑苏过来奔丧,现在进不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如今皇帝简直就像是炸毛了一样,不停的往外赶人,许出不许进。

  只要出去,哪怕是给盘缠送走都行。

  他着急,但是着急没用,底下一群办事的人可不会真做到滴水不漏。

  京城人还是要吃饭的,吃喝拉撒都是问题,没有外部支援,京城可维持不下去。

  尤其是过年各个权贵都要收租,收的都是城外的租子,不然可没钱过年。

  贾蓉安慰说:“既然湘莲知道他们和我有渊源,自然不会让他们冻着,况且城外也有不少客栈铺子庄子,并非是一片荒郊野岭,你们放心就是。”

  王熙凤询问说:“可好进来?我们各家使点银子就是,眼下年关不好让亲戚们大老远过来再回去。”

首节 上一节 42/1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