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想走。
这里是京城啊!
贾蓉说:“不能寒了大家的心,我让年纪大的回去就行了,你们安心在这里!”
贾蓉对着剩下六房的人说:“我宁国府贾蓉,还能护不住你们吗?”
护不住就护不住,皇帝让他们走的,关我屁事。
贾蓉没打算负责到底,但在场的老人听到后都松了口气。
老人们回去养老没问题,主要是一些财产都需要年轻人在这里守着。
没有人,钱就守不住。
荣国府的代表是赖大,赖大询问说:“那走了一些年纪大的就行了吗?”
贾蓉看向这人。
“依我看先把荣国府养的门客散了,现在一个门客抵得上几十个奴仆,圣上想赶走的难道真是那些奴仆?其实是那些有能耐又没有为朝廷效力的人罢了!”
赖大迅速说:“这个老爷肯定不答应。”
贾蓉站起来说:“你们想想吧,上次大办丧礼那么多人来,别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贾家有的是人?我看你还是回去让太太快点把手下门客全都送走吧,免得惹麻烦。”
“她是女人,可以出面把人赶走,大不了让政老爷以后再请过来就是。”
“我家里也一堆事情,我也先回去想着让谁回去好了。”
众人开始散会,各自回去安排年纪大的老人回家。
两府之前都象征性的遣散了一些人,如今皇帝寝食难安睡不着觉,下面一群人肯定是要低调一些的。
回到家后,贾蓉把人喊来说了说最近的事情。
“京城的生意不好做了,估计是赚不到银子了,以后生意要往南边发展,甚至是海外。”
“扬州、苏州、广州、松江府一代都有我们的人,现在先回去金陵一部分。”
管家询问:“老爷,我们以后是不是没办法在京城做生意了?”
贾蓉说:“这里人少了,赚谁的钱?我看以后外面都是兵匪,到时候做生意赚不到钱不说,被一群兵匪勒索,还怎么做生意?”
“现在走的都是花钱的人,留下来的都是要钱的人。”
听到贾蓉这么说,大家也知道京城是留不住了。
贾蓉也就是装装样子,本来就是要派人回家过年了,如今正好回去。
老家和南方等地方也需要人去管理发展,以前贾家人死活赖在京城不肯走,如今正好有机会让他们回老家,或者去南方发财。
这种事情没有皇帝背锅,贾蓉这个族长说话也不好使,还会遭人埋怨。
不过如今皇帝背锅了,赶人就顺利多了。
贾蓉后院和府里人一个都没赶走,反倒是把旁系和一些临时工赶走了。
荣国府只赶走了一些门客,各房的丫鬟奴仆都有些关系。
外面几个王公贵族和大户人家也都是一样,大部分不想承担骂名赶走亲戚和族人忠仆。
很多人就算是赶走了一些人,也只是暂时躲躲风声,没事了还会再过来。
皇帝胆颤心惊的又过了几天,平安无事。
不过新皇帝自从登基后就没出去过皇宫,对外面的了解更多还是亲信汇报和各地的奏折。
太上皇和老太妃也还在。
京城的防卫力量,以及大内侍卫都增加了不少。
贾蓉最近很忙,老婆小妾又怀孕了,再加上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频繁索要,夜里没时间出去玩,只能把力气发泄在了女人身上。
王熙凤这天笑呵呵的来到了贾蓉这里。
“大老爷,你什么时候回去?”
她今天带了两个丫鬟两个三十多岁的妇女一起跟着,明显不是来办私事的。
贾蓉眉头一挑,“有了?”
王熙凤笑着说:“猜的真准!我一大清早就让人送信给二爷了,是赦老爷之前那几天的事情。”
贾赦没死多久,但是王熙凤和贾蓉都清楚孩子是谁的,也知道王熙凤的话是说给身后两个下人听的。
贾蓉笑着说:“恭喜!”
王熙凤走过去坐在书房的空椅子上,优雅的说道:“大老爷不得表示一下吗?”
贾蓉知道是自己的,“那我送这孩子六十六两,讨个喜。”
王熙凤皱起眉头,“这可不像是蓉大爷的手笔啊,我还记得巧姐那时候,光是给琏二爷的就八百八十八两八钱了~”
贾蓉笑了笑,“你这女人太算计了,真以为我这银子是大风刮来的?”
王熙凤叹息道:“你不当家不知道我这难处,今年举人宴,各个哥啊姐啊爷啊奶奶太太老太太生日,还有各种人情往来,年底又那么多事情使银子。”
“今天太太给了政老爷养的那十多个清客相公一大笔盘缠送他们走,哎呦!这今年花了十八万两银子了!!”
“庄子收成和城里生意也不好,进来时被守门的官兵拿了不少,这日子过得苦啊!”
贾蓉没好气道:“别和我哭穷了,银子没有,但是今年元春她们要过去过年,西边的年货我来备就行了,要什么给我一个清单,别搞的太过分,我可不是肯吃亏的人!”
王熙凤打到了三四千银子的好处,笑着说:“不会不会,我哪敢啊~”
贾蓉没和她说废话,提醒说:“我可不是关心你,只是提醒你你一件事情。”
王熙凤笑着说:“放心,我嘴巴紧着呢!”
贾蓉冷漠的说:“我又不怕你说出去,我提醒你一句,你那边的事情少管点,你身子不好,如果太累的话,你儿子就要死在你肚子里了!”
“是儿子重要,还是这一年管家重要,你自己考虑!”
“如果这次流产了,你以后…恐怕就绝后了。”
王熙凤看着贾蓉那冷漠的脸,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第51章 千金小姐
到了腊月时,贾蓉带着家人来到了荣国府。
贾赦死了,贾琏贾政不在家,贾家庶子贾环贾琮没什么地位。
虽然男女大防,但此时总不能让贾宝玉招待贾蓉。
于是就当是提前的年夜饭。
众人聚在一起后,依旧是按照大家族的规矩分开吃饭。
男一桌女一桌,媳妇们站着伺候姑娘和老太太。
老太太这桌只有贾宝玉和贾蓉、林黛玉、薛宝钗,以及作为客人过来做客的尤氏。
六个人不多也不少。
贾元春同样是站着,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规矩。
在宁国府可以不遵守规矩,在荣国府就没那么自由了。
不是贾蓉逼着她站着的,是她家自己的规矩。
贾蓉说:“我妻子元春有孕在身,不能总是站着,老太太可否允许她每天过来服侍一次就够了?”
贾蓉不是反抗封建糟粕对女性的压迫,有时候也觉得自家老婆守点规矩是好事情,只是现在老婆怀孕了,没必要那么遵守规矩。
母凭子归,也是封建时代的特色,怀孕的女人就是容易得到特殊照顾,这样也显得把女人肚子搞大的自己更厉害了。
贾母不高兴的说:“她是你的媳妇,也是我的孙女,我疼爱她都来不及,哪里舍得让她累着?”
“凤丫头,你陪着元春坐下吃饭,以后你就不用过来伺候了,好好养着身子。”
贾母迅速对贾元春进行了安排,也照顾了王熙凤,找个自家的女人陪着贾元春。
一来宁国府的女管家是贾元春,荣国府是王熙凤,两人关系好点没坏处。
尤其是目前贾琏和贾蓉关系不太好,所以王熙凤和贾元春搞好关系就更有必要了。
二来贾元春一个人坐下吃饭也不合适,没有和她一个辈分的媳妇,总不能让邢夫人和王夫人两个长辈陪着。
李纨和王熙凤都可以,那自然是同样怀孕的王熙凤更合适。
贾蓉客气道:“多谢老太太照顾我这小辈的任性,这里确实是有些不合适,传出去会让人笑话,只是想来想去,还是老婆孩子更重要些,外面人的言语,我却是不在意的。”
贾母叹息道:“老太太我到今天还是有些在意这些,但是你们过的好就行了,我也不多说什么惹你们烦。”
贾母的意思很明显,甚至是在意到了不肯掩饰的地步。
贾蓉妻子挑选严重的犯了错,越想越错。
在贾母看来,贾蓉要是娶了王熙凤,现在贾家王家的实力影响力,绝对会更上一层楼!
可惜贾蓉很清楚娶了王熙凤的可怕后果,王熙凤这女人有了靠山,能比现在恶劣十倍不止,破坏力惊人!
贾蓉说:“最近城里抓了不少人,我早些时候帮理国公柳家子第柳湘莲,买了个八品的东门城门尉,借着祖宗关系拿了实职。”
“此人武艺高强,人也不错,是个忠义之人,我打算等过些年,虽然比惜春姑娘大了十岁,不过是一个好人家。”
“等明年事情少些的时候,我让他过来看看,若是不成就算了,不必强求。”
贾母很在意这个事情,皱眉说道:“我认识理国公,却不知道这柳湘莲是谁?”
贾蓉说道:“是旁系子弟,父母早丧,也不爱读书,成日吃酒赌博,也爱唱戏,不过如今十八九岁,也知道用在正途,家境虽然不好,但人是很好的。”
贾母点了点头,“既然你这么说,那就看看,惜春丫头现在还小,他可能等个五六年?”
贾蓉说:“应该可以,我会与他说好这个事情,若是他寻得有缘人,这事情就算了。”
贾母说:“好,若是遇到了良人,也帮另外几个姑娘找找好人家。”
林黛玉、贾探春、贾迎春、薛宝钗都看向这边。
尤其是薛宝钗和薛姨妈,此时最是激动。
就在此时,贾宝玉发疯了一般起身大喊道:“不嫁人!姐姐不嫁,妹妹也不嫁!嫁了人就不干净了!眼睛里没有光了!呜呜呜…”
贾蓉看他发疯,迅速说:“好好好,你坐下吃饭说话,我不说这个了,明天我就要回去金陵,大概明年元宵节前回来,你父亲他们估摸着差不多一起。”
“你和林姑娘她们都还小,我不逼你,等过几年你大了以后自己就懂事了。”
贾蓉第一次温柔的对待贾宝玉。
可能是王夫人贾母贾元春都在这里的关系。
也可能是贾政不在,不想对贾宝玉那么严厉。
再或者是还把贾宝玉和几个姑娘当小孩的关系。
王夫人和贾母看到贾蓉这么迁就贾宝玉,顿时就宽慰了许多,露出了微笑。
薛姨妈和薛宝钗瞪大了眼睛看着宝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