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天汗!”
“长生天汗!”
朱常洛听着近处远处的呼喊,缓缓站了起来看着跪在草地上的林丹巴图尔。
为了把大明架起来、让他们能够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林丹巴图尔不惜为他献上这等汗号。
要知道他肯定十分清楚,一旦他有了这样的汗号,那么在笃信长生天的草原部民心目当中本身就会带上神性。
可他仍旧这么做了。
所以要么就真的是已经准备再不与他为敌,要么就是只把希望留在遥远的将来。
毕竟上一个天可汗治下的大唐,最终不也是烟消云散了吗?
不过朱常洛不在乎,他只要这个阶段北疆各族至少名义上的臣服。
名义很重要,做许多事,有了名义就会容易很多。
“朕为天子,九州万方子民,朕都放在心里!”朱常洛端起了酒盏,“今得各部尊奉为长生天汗,朕明白告诉天下子民:朕临此世,正为了子民安居乐业,不论是汉民,还是各部子民!今夜辽河畔,苍天星辰为证:愿为各部子民谋福祉,以求饱暖安居,无有灾兵之祸!”
“长生天汗圣明!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来,牺牲,歃血!”朱常洛肃然说道,“朕今指天为誓:和盟既定,今后各部无有犯大明,大明绝不犯各部!西起阴山,东至海滨,漠南漠北从此亲如一家,守望互助,共谋安定繁荣!”
所谓歃血为盟,正儿八经讲并不是自己割出血来。
要有专门祭祀的牲畜,以其血涂于唇边,以示诚意。
现在朱常洛指天为誓,在各部心目当中是十分诚恳的了。
大明皇帝既明说了此后不会再有战,对于担心不已的一些部族来说当然是心中大石落了地。
此刻只是在他们进献汗号之余临时起意,但会盟的基调算是定了下来。
朱常洛哈哈大笑:“今夜且歌且舞,不醉不归!以后若还想较劲,代之以大赛会!试看各族英雄齐登场,把勇武都逞在赛会上!名列前茅者,朕为长生天汗,钦赐为勇士。每项前三,各赏金银铜戒!”
巴图鲁、巴特尔、拔都,也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勇士。
自此后,在北方这些延续首领称“汗”为传统的部族、汗国圈子里,这便是有了第一个跨国的文化交流项目:体育比赛。
这是好东西,竞争、交流,都能以之作为平台。
首届通辽大赛会,大明准备充足。
而各部来的人,注定要在通辽见识到太多新花样……
第372章 时代变了
一个巨大的环形跑马场,中间的空地上还有十分大的区域,周围刚好有大半圈土坡。
这通辽大赛会的举办场地当然是提前选过的。
现在条件简陋,开幕典仪更像是大明耀武扬威。
昨天酒醉之前,长生天汗说得坦诚:大明还是要让你们都看看如今实力的,这样有助于大家认清现实,改变相处心态。
而后天子、外藩王公、大明文武重臣所在的行殿上,出现在林丹巴图尔、布扬古、莽古思他们面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千里镜。
“在这面前就看得分明了。”朱常洛示意了一下,“路途遥远,这种立式望远镜只带了四具来,你们可依次看看。”
说罢自己则拿出了一个手持的看了看远方:“鸣炮,开始吧。”
这边遵旨挥动旗帜,远处过了一会响起战鼓声。
沉闷的声音传来,林丹巴图尔先看了看朱常洛,只见他聚精会神地通过那千里镜望着远方,似乎并不在意他们凑到那另外四具望远镜前。
因此他下定决心走了过去,眼睛往前一凑之后就心里一颤。
对面山坡顶端的大明炮兵阵清晰可见。他挪开了眼睛,往远处瞄了瞄,以他的目力根本看不清那里有人。
又看了看朱常洛,只见他在看的是场地中央。林丹巴图尔循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曾经在大凌河西岸把他堵住的袁可立走过来两步笑道:“元顺王,可以动一动千里镜,看看炮靶。”
说罢帮他调了一下望远镜的角度,林丹巴图尔再次看过去时,才看到场地中央那里有一个白色的圈。
片刻之后,是炮声传来,随后只见那个白圈一带贱起了烟尘。
林丹巴图尔看得分明,并不算是全轰在白圈里,也有的在圈外。
“以高打低,相去不到三里。”袁可立摇了摇头感叹,“旧制虎蹲小炮,虽便于携运,威力和准头相比明威炮还是差多了。”
林丹巴图尔默不作声地看了看他不太满意的表情。
昨夜,篝火畔的“渤海王”等人说起了赫图阿拉城外的一战。他们原先已经归顺建州女真,当时就在赫图阿拉城内。说起细节,自然让众人惊惧。
数里之外,准确地打到头顶。先是努尔哈赤没动之时就挨了一炮,所幸命大,没有当场死去。
而后上马行进,移动之中却仍旧挨了准确的两炮。所谓命大,也大不过真能要命的明威神炮。
现在林丹巴图尔知道了,主要是因为这千里镜。你看不见别人,别人却能对伱的举动尽收眼底……
如今大明皇帝就这么大大方方地让他们见识千里镜。
没人这个时候会不知趣地去问大明:这东西能不能卖?
铁器以后不禁的原因他们明白,毕竟大明的铳、炮都能比以前打得更远、更准了。
但这千里镜……就算没有与之相配、能在很远处打到敌人的火器,用它来窥探敌情,也已经是神器了,大明焉能卖给他们?
九轮炮响,此刻行殿前方一侧观赛的外族使团们也已经能用肉眼看得出来了:中间草地上多出了一片小地方,裸露出泥土,满目疮痍。
而后是行殿那边的高呼:“边军入场,受皇帝陛下检阅!”
先出现在南部山坡顶上的骑兵,计有约五百。
而后是人数有一千的步卒,分成了两部分。后一半,却好像只是仪仗,都擎着旗帜。
他们就这样从南面的上坡上行进下来。
现在四具望远镜前面都站着人了,除了林丹巴图尔,科尔沁的奥巴、莽古思分别占据了一个,剩下那一个却是博硕克图抢了。
他们看的是将旗。
也不用他们多分辨,路程并不算遥远,近了一些之后他们就自己喊了起来。
“威辽伯,辽东总兵官孙守廉,率宁国铁骑营受阅!”
孙守廉十分激动,一战立功封伯,而皇帝特地赐名李成梁当年建立的辽东铁骑为宁国铁骑营,让他的名号传承下去,这就是有功必赏、信重武臣的态度。
如今,他要接过李成梁的衣钵,成为辽东镇新任总兵官了。
在草原部族眼中看来,大明的骑兵当然也只能说是就那样。
但已经越来越不同了,因为精气神本就已经不同,现在他们获得了更好的草场,将来的战马、兵源……
更别提,这支骑兵手上拿的武器是清一色的火铳。
好在火铳也只能慢慢击发,马上装填更不容易……
卜石兔和林丹巴图尔却想着那种新火铳。
随后是杜松,带着大明左军左都督、西凉侯麻贵的标兵营五百前来受阅。
但现在众人看清了,最后那五百人,却并非寻常兵卒,而都是勋臣、武将。
他们每个人手里擎着的都是自己的将旗。
走最前面的,赫然是俞咨皋。
朱常洛把千里镜交给了一旁的刘若愚,慢慢走到了行殿前木台的最前端。
“这一战,彪炳千秋!青史上都有你们的名字!”
他放声大喊起来,而后下面只有一声一声的“大明万胜”。
朱常洛抬手压了压之后,又大声喊道:“朕今天让你们来,一是当面褒奖!第二,让你们都看看今后能用上什么家伙!众将听令,分列两旁!西凉侯,设靶,演练九雷铳!”
听到远远的喧嚣,见到那边的旗语,麻贵标兵营里没有参加检阅的一群人立即开口了。
“快快快!都跟上!”
每个人都扛着一块木板,上面锯成了一个人没有手的上半身轮廓,下面就是一根木棍。
一共百人扛着这靶子冲入了场地,那里的草地上自有一条用石灰撒出的白线,那就是留给他们插靶子的地方。
林丹巴图尔已经听到了九雷铳这个新名字,他心里一紧,看了看那些靶子立的地方。
而近处,大明诸将已经各擎将旗战立在两侧,中间则是那五百步卒里走出四排。
每一排百人,另有百人则是从一旁过来的军阵里抬过去了很多箱子。
林丹巴图尔已经把望远镜想办法对准了那四排,一番细细观察之后,发现了最后一排手上拿着的火铳的明显不一样。
现在他们正从箱子里继续拿出新的东西,在那里做着准备,像是要把那火铳装好。
片刻之后,底下已经传来呼喊:“启禀陛下,靶标已设好,九雷铳兵待令演练!”
“开始吧。”
朱常洛点了点头,这是麻贵安排的变动。
要体现对比。
所以,前面三排仍是鸟铳兵,而第四排才是九雷铳兵。
靶标是静止的,因此这演练只等他们准备好就能开始。
首先仍是各部族都很熟悉的鸟铳兵,分三排,填充药包和弹丸、装上引药点燃火绳轮流击发。
只有最后一排的新式火铳兵什么也没干。
只见他们静静地等待着前面的鸟铳兵先后各击发了三弹,一共形成了九轮射击。
而这时,才见那第四排忽然乱糟糟地从他们的队列里冲了出去,然后场地上顿时形成了并不整齐的开铳声。
即便围观的大明众将也不由得看着这种乱糟糟的战法。
但是,他们并非完全没有章法。数人一组,明显像是做着寻找位置的模样,然后再击发他们手上的九雷铳。
而令人极为意外的是,再也没有看见什么装填火药和弹丸的举动。相反,场地里杂乱的铳声,单论出现频率,甚至比之前的三百鸟铳兵轮流击发还要密集、连续。
林丹巴图尔从望远镜里看得分明,他的手微微发抖,额头有冷汗冒出来。
场地边上的孙守廉则眼睛比什么都亮,他身边的副将语气都颤抖了:“伯爷!要是我们铁骑营能用这种铳……那不比九雷铳……”
孙守廉当然懂。
他已经看出来了,这帮九雷铳兵只需要拉一个铳上的玩意,然后专心瞄准击发就行。
眼下他们是假装攻夺阵地,西凉侯这是让他们都看着:九雷铳兵不必像以前的铳枪阵那样想方设法排成战阵以守待攻。
如果行进之中火力足够、杀敌容易,这玩意岂不是更适合骑兵?试想一下,策马疾驰,相聚这么远也能用这种比鸟铳射得还快的九雷铳来杀敌,那不是如同砍瓜切菜?
鸟铳兵们每人只打了三弹,而这些九雷铳兵,一边行进一边击发,竟像是那铳声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这……这……”张神武激动地问俞咨皋,“公爷,这是不是军工园……”
“没错!”俞咨皋双目微红,“看样子是制出来了……可惜……”
要是早一些就能有这个,他的天枢营也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