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 第297节

  等朱常洛和朱由检都上了车,守古北口的密云后卫恭送皇帝和太子出边墙,御驾开始行进。

  承德府知府舒柏卿则只带着王珣和滦平县官员们等在十八盘外的山下。

  一路上,骑在马上的文臣们缓缓而行,怀古叹今。

  “路无斥堠惟看日,岭近云霄可摘星。”李三才感慨着,“这摘星楼十八盘,昔年又有多少宋使叹过燕云?”

  李汝华嘴角含笑。

  方从哲则低着头细细看着石板路上的车辙道:“徽钦二帝囚车北渡,赵宋昏君奸臣误国,燕云又岂是叹得回来的?自此出使契丹中京,却不曾见多少使臣怅恨叹惋,倒是一路寻幽访胜,‘朱桥柳映潭,忽见似江南’,可悲,可叹。”

  李三才连连点头:“如今大明圣君在位,群臣一心,方有今日你我从容过此摘星岭,伴驾出塞召诸蛮来朝。这般胜景,当有诗文传世!”

  方从哲却笑问:“李都督雅兴,请!”

  李三才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调任枢密院任中军右都督,当然算是“极受重用”。

  君不见另一个右都督袁可立已经在辽东先围得鞑靼汗主乞降,又讨灭了建州女真?

  但李三才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多少军事上的才干。这中军都督府也不比其余四府,天子眼皮底下,中军左都督很重要,中军右都督却只是个平常办杂事的。

  现在方从哲这么一称呼,李三才的诗兴顿时大减。

  不过既然是他自己发起了这个话头,只能说道:“那修吾就先抛砖引玉。”

  他自号修吾,素有大志,如今却到了并不能发挥自己能力的枢密院。

  都是进士出身,李三才开了头,枢密院的文臣和礼部的文臣此刻纷纷构思起边塞诗文来。

  武将那边,却都是在听着俞咨皋、达云、秦良玉、张神武讲去年及今年的战事。

  俞咨皋命大,虽然断了一掌,最终还是活了下来。

  如今他以靖国公的身份,拥有了另一个职务:真正的亲军都指挥使。

  这个职位,已经从锦衣卫里剥离开。

  而锦衣卫也已经随着天枢营的回京正式拆分。

  骆思恭提督的外察事厂,将来会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其中部分人,隶属于军方,但在理藩院办事。

  锦衣卫的南镇抚司,则会进入到枢密院名为五军镇抚司,作为皇帝专门进行军队司法的机构。

  而锦衣卫北镇抚司,则大部分编入了天枢营。一方面补充天枢营的兵力,另一方面也继续发挥天枢营对内、对外的特战潜力。

  至于锦衣卫本身……从此是真正专门的仪仗队了,只保留极少的力量作为紫禁城宿卫。

  勇卫营、天枢营,构成皇帝亲军当中的高端武装力量。亲军都指挥使司之下,还将通过外察事厂、五军镇抚司、将来的治安司掌握外藩情报、军队司法和地方治安三大力量。

  这是俞咨皋用命换来的,也适逢其会被皇帝安排到这个位置上。

  他们都是皇帝拔擢重用的臣子。

  一路都是安宁祥和的气氛。

  这大小十八盘蜿蜒过山,然后就看见了滦河谷。

  东边就是去年曾经对峙许久的哈喇河套,现在它自然不再叫异族名字。

  下了山,便是在分水岭下、滦河西岸刚刚开始修筑的滦平县城。

  至于承德府城,跟在东面数十里外,位于以逊河汇入滦河之后的下游北岸。

  大明天子正式开始这一次出巡,路线定为出古北口到滦平,经承德府城到此前被称为插汉河套一带新设的松亭县,再去老哈河上游的大宁,而后转向东先经大凌河谷到义州,随后北上经古直道从辽河道到沈阳,而后才北上到开原,最后去往通辽。

  如今,这个路线上的许多地段都在先行修路。

  不仅仅是方便皇帝出巡,收回这开平大宁故地之后,确实需要重新修整路网,至少要先把干道修通。

  朱常洛这样走,也无非借自己出巡的压力让新任命的这些边臣多用心。

  人力暂时是有的。

  去年大战之后,俘虏了大量原先是喀喇沁、朵颜等部及察哈尔岭南四部、喀尔喀及科尔沁等部的部民。

  长期目标是要同化他们、当做大明子民来看待,但眼下这个时节,仍旧是以工代赈的路数。

  “臣此前在通州逗留了两月,又与昌明号、宗明号和其他各地商行东主议好了,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各地所募力工共有三万余。加上原先逃边汉民和归顺百姓,当务之急是三事,修路,筑城,垦荒……”

  舒柏卿汇报着工作,这当然是难得的机会。

  “拓边之难,朕都知道。”朱常洛听完之后点着头,“百废待兴,你们都很辛苦。钱粮方面不必担心,到了府城,朕在行驾接见那些迁边百姓。有了定心丸,朕离开承德之后,你就同户部一起主持承德府田土清丈、发卖。除了你说的当务之急三事,第四件事要同工部商议好,那就是水利。”

  滦河水系发达,而自从宋代时失去了这里,期间只有明初之时暂时在这一带有过实控,但不久就又退回到了长城防线以南。

  数百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以畜牧为主。

  如今它重回大明之手,不论是将来发展农耕还是商业、工业,滦河水系的水利治理都是一个长久工程。

  同时也是一个交通工程。

  

  这一次出巡就像之前去军工园和大沽一样,对于朱常洛来说是很熟悉的感觉。

  一路视察、指导诸多方面的工作,见一见地方官吏勉励勉励,见一见迁边的汉民鼓励鼓励,另外也不忘见一见归顺的鞑靼百姓安抚安抚。

  主旨很明确:大明要建设好一个新的承德府,让这里比以前更兴旺、更富庶。

  他在路途中行进,李晖也开始从汉城开始往西北行进。

  看押他一同出使大明的朝鲜群臣之首,名叫姜宏立。

  李晖现在神情漠然,已经懒得再呵斥他们的不忠。

  姜宏立的母亲是朝鲜中宗时名相郑光弼的曾孙女,他的祖父也曾官居右议政,父亲还有晋兴君的封号。

  姜家在这段时期的朝鲜里,属于南人党。

  万历二十五年,姜宏立在朝鲜科举试中及第后,第一个官职是世子侍讲院说书,是光海君李晖的僚属。

  李晖对他可谓“恩重如山”,很快就把他搞到京畿道都事的职位,又外放到咸镜道任过都事,而后又是司宪府掌令。

  但李晖并不清楚,就算没有如今的这些事,原先的姜宏立也会在将来任元帅附从大明征讨努尔哈赤时兵败投降,还和担任副元帅的金景瑞一起被努尔哈赤关押在界凡寨所扩建的界凡城里。

  在那里,金景瑞还在想办法写情报送回朝鲜,提出自己对于建州女真的“防御之策”,然后就被姜宏立这个软骨头向努尔哈赤举报了,最终逼得金景瑞自杀。

  这家伙在建州女真那边的八年甚至又娶了个老婆,因为能舔,最终还被皇太极允许带着两百四十七个汉人奴隶、三十一个朝鲜奴隶回到了朝鲜。

  如今,姜宏立则因为是科举及第,熟知汉文,站队又极快,因此被“委以重任”。

  此刻他对李晖好言相劝:“受努尔哈赤蛊惑,怨而悖凡上国。殿下虽然做出了这些事,但皇帝陛下宽仁,殿下当无性命之忧。如今既然罪己禅位,到了御前诚心悔过,仍不失安享晚年。连年战乱,朝鲜百姓无不渴盼上国恩泽。这一路上,殿下莫让我为难了。”

  李晖双目没有焦距,没看他,也像是没听到他说的话。

  小小马车就是囚车。

  现在他已经过了最初的愤怒期,再没有了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豪情。

  可是死……他其实并不想死,他也没有那种与其受辱不如自杀的念头。

  他只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回想着最初见面时的印象,他心里想着:那个家伙只是想要朝鲜吧?

  所以才这样玩弄自己。

  现在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何必一定要杀了他,灭绝李氏,让大明域外诸族心中忌惮恐惧?

  姜宏立仍在喋喋不休,李晖渐渐听得有些烦了。

  “闭嘴吧。”

  姜宏立脸上微怒,但想到他的身份,不知道皇帝最终会怎么处置他,还是悻悻退开了,只吩咐旁边那些人好好看着他。

  长长的队伍里,有“追随”金景瑞兵谏李晖的朝鲜文臣们精挑细选出来的一批太监、宫女。

  这其实是惯例了,只不过只有在明初时,尤其是朱棣在时才是惯例。

  而这一批宫女当然也不是单纯的宫女,基本都来自各大家族,或者他们从各种来源里搜罗来的美人。

  选为贵人、充作宫女、赏给臣下……大明皇帝想如何处置都行。

  而这个时候,努尔哈赤被大明于数里之外以神炮精准炮决的消息已经传遍草原。

  传到他们耳中时,这距离已经变成了十里之外。

  大明天兵掌握了千里眼神通,又有威力巨大的神炮。

  听上去倒像是将来能有千里之外取虏酋首级的威能,如今不过小试牛刀。

  “胡说八道!”

  林丹巴图尔怒骂着,随后又十分惶然地看了看岱青:“台吉,努尔哈赤怎么这么……你不是说他……”

  岱青虽失去了他的敖汉部,失去了他的弟弟,可他收获了大伤元气的察哈尔部的新职位,成为了林丹巴图尔必须得倚重的臣属。

  努尔哈赤战死了,这是肯定的,这么快。

  沉默了许久之后,岱青才说道:“我让人去问了卜石兔,他们土默特为什么要背弃同源血亲的情谊。”

  “……”林丹巴图尔心里是恨的,“目光短浅,还不是大明许的利益!”

  “是火器。”岱青说道,“一种新的火器。这一次,明军没有对我们用过的火器。”

  林丹巴图尔愕然看着他:“什么样的火器?”

  “不用再燃火捻,一两息就能发一弹的火器……”岱青闭上了眼睛,“想必,这次去通辽,到底什么是千里眼,还有那种火器,汉人都会让我们看到的。”

  林丹巴图尔明白了他的意思,因此心情更加沉重。

  如果大明连这些利器都没用上就击败了长生天的子民,那么将来……

  还能等到翻身的那天吗?

  即将到来的、由汉人皇帝发起的库里台大会,草原上的权贵们还会有几根硬骨头?

第366章 能歌善舞铳

  燕长城已难寻,它原先是沿着努鲁儿虎山往东北延伸,和西辽河之间还有一片广阔的草原。

  明初时,朵颜三卫当中的泰宁、福余二卫驻牧于这一带。过去几十年间,这里是科尔沁的牧场,因此如今也被叫做科尔沁草原。

  但时代已经变了。

  此刻,承德府以北,七老图山以东,努鲁儿虎山以北,老哈河下游以东,再加上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聚成为西辽河的西北岸,这里分设大宁、哈州、临潢、庆州四个军民府。

  由蓟州镇改成的辽西镇实则将岭南女真都包围了。

  在以原先老哈河东面奈曼部为核心区域改设的哈州军民府东边,则是属于新到辽东镇管辖的通辽军民府。

  此世本无通辽,但如今有了通辽这个名字。

  在后世,通辽有着十分炸天的管辖区域轮廓,直插向大兴安岭。

  但如今,它的核心区域只在大约原先燕长城的北面、西辽河的南面。

  如今,西辽河畔正有两城大兴土木、加紧修建当中。

  一座位于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的交汇口一带,在它们汇成的西辽河北岸,这里是将来要控制住前往庆州的东线要道、遥控西辽河北岸巴林草原的临潢府。

  北岸军城,南岸港城。原先的敖汉、奈曼等部本就凭着群山的天赐与大明进行着木马市易,此刻河流解冻,源源不断的大木从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上游漂流至此。

首节 上一节 297/3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