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汗,是因为他“收服”了科尔沁,但科尔沁现在向大明乞和了。
称帝,是因为他不甘心被大明就这么驱逐着,只过一个小国藩王,像李晖那样被大明拿捏。但现在,明军把他们围在了赫图阿拉城。
他低估了明军的战斗力吗?
没有,其实若不是当时的形势让他觉得机不可失,其他情况下,他现在真的不敢反,自认还没有那个实力。
但他也确实低估了。察哈尔汗庭的溃败是一,哈达城和广顺关的坚守是二,区区不到两千人就彻底打乱了他的战略撤退大计是三。
汗宫的正殿大厅里气氛沉重。
他还是开了口:“费英东在,必能保得大金八旗子民东走。你们担心身死于此?”
努尔哈赤问的是归顺他的海西三部权贵。
哈达、辉发、乌拉这三部,归顺他的人里有一些他信得过,已经可用,人并不在这里。
剩下的这些,他心里没底,不敢让他们随大部队先离开,所以仍旧带在身边控制着。
“哪里哪里!臣等誓与皇上共进退!”
现在努尔哈赤问出了话,这些人连忙表态。
努尔哈赤只是看着他们。
大明那个皇帝颁告了明旨,说要讨伐的只是建州女真,是他努尔哈赤。
哈达部还好,辉发和乌拉两部都只是前年才攻灭,他们对建州女真有多少忠心?
连努尔哈赤都不能完全信任他们,怕他们会在背后来一刀,那就更不敢放他们先走了。
他们就算怕努尔哈赤,难道会怕诸英?
“好!那就先去好好准备突围。”
“皇上,往哪边突围?”
“往萨尔浒走!”
不少人顿时吃了一惊:“往萨尔浒走,那不是……”
“他们现在都怕我们往东走,那就反着来!”努尔哈赤说道,“援军行军疲惫,奇袭必能得手!就算马尔敦寨那边援军再多也不怕,等他们刚到,正是突围良机。这周围的山陵,他们哪里有我熟悉?就在这群山之间和他们绕圈子,我大金部民才能走得更安全!就这么定了,你们先回去歇着吧!”
努尔哈赤驱走了他不是完全信任的人,留下了扈尔汉等心腹。
“皇上,真要往萨尔浒那边走?”扈尔汉问了一句。
努尔哈赤看着他们不说话。
扈尔汉咬了咬牙:“末将这就去准备!”
其他人都心情沉重,但也齐刷刷地站起来行礼,准备去各自准备。
“慢!”努尔哈赤叫住了他们,随后先点了一人,“你先去,仔细留意他们的动静。如果有异心,定会想方设法和明军联络。诸多准备都装作向萨尔浒那边突围,实则向南。”
“……向南?”扈尔汉问道。
“不错。明日我就再跟他们说,先固守赫图阿拉城。我大好头颅在此,多少明军将卒想夺这功劳?他们必会蜂拥而至。守城期间,谁忠谁奸自见分晓。要论我们熟悉而他们不熟悉的,实则是南面群山。我们自山间直奔宽甸六堡,那里的边军最孱弱,况且很可能自鸦鹘关赶来抢功。宽甸六堡若空虚,我们就攻破一二,掳掠了粮草军资人丁,再去朝鲜咸镜道!”
他冷笑了一声:“若谁是真有异心的,那就让他们往萨尔浒那边突围。要以假乱真,还要有人真从那边走。”
努尔哈赤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扈尔汉,届时你先从那边走,就说是为我们开路。”
“臣领旨!”扈尔汉毫不犹豫,“那臣若是能脱身……”
“莽莽群山,哪里去不得?你还是想方设法去乌拉城那边,与诸英汇合。”努尔哈赤看着他,“到时我龙旗往南,你要遁走,不难。”
“皇上,要不还是先斩了他们吧!刀枪无眼,说是不幸身死,他们的子侄姻亲也没有话说。臣怎能让皇上为臣诱贼南下?”
“要斩他们也是借明军的手。若当真有异心,勾结明军在西面布下重兵的,你丢下他们自走便是。我再从南门杀出去,明军就只当他们是诈降诱敌,实则助我逃脱,他们哪里会有生路?”
努尔哈赤在这里定下了突围的策略,他也并没有像刘綎以为的那样宁死也要殉国、激起残余女真人继续反叛大明的勇气和恨意。
但不管如何,由于努尔哈赤想要先做出固守姿态调动更外围的明军来围杀他,刘綎自己带的兵力也稍嫌不足,赫图阿拉城内外的战场倒是一时平静了下来。
袁可立已经亲率大军自萨尔浒启程经苏子河谷赶赴赫图阿拉城,这边的战报也以最快速度送去北京城。
当然,最快的仍然是袁可立给刘綎的军令。
刘綎听完呆了呆:“你说什么?筑堡,建城?”
“不错。都督说,赫图阿拉城太小,将来侯爷若是要永镇辽东,建州城还是得大一些。既然确信努尔哈赤就在城中,那就不急了。不管哪一面都绝不放松警惕,用最笨的法子活活困死他。就围住赫图阿拉城,看建州贼子来不来救。不来救,女真人顿时要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来了,便是围点打援。”
刘綎抠了抠脑壳:“什么我永镇辽东?”
他虽然想,但那不是得看皇帝的意思?
“都督是叫我这么说的。”传令兵说着,“总之,先把赫图阿拉城当做以后的建州城,几个口子都先筑寨堡,壕沟挖好也可作为将来城墙根基。孤城一座,只要粮草断绝,迟早能拿下。反倒是若轰烂了,将来再建起来还花钱。”
“……那不是杀贼无门?”
传令兵古怪地看着他。
刘綎又拍了拍脑袋:“是了是了,女真人必定不会坐视我们困死他们,定会出城试图突围。”
杀敌建功的机会还是有的,只不过尽量把战场设置在城外,不把赫图阿拉城轰个稀巴烂。
只不过如果这么做的话,那么重心除了拔堡沟,倒是北面和南面最为紧要了。
刘綎也懒得多想,随后就吩咐了下去:“不管了,苏子河北岸、西岸,南面山谷、东南面群山山脊,先给老子修一条木头寨墙起来。再加上拔堡沟关隘!”
于是赫图阿拉城周边开始变成了一个工地。
努尔哈赤在城墙上看得脸色沉重。
明军忽然又不急着抢这个破城擒敌的头功了,用上这种最笨的法子。
但又是最有效的。
“皇上,臣领一千精兵,先去袭扰,万不能让他们把这道木寨墙建起来!”扈尔汉顿时请命。
努尔哈赤看了看他们在苏子河对岸架起来的铳炮,咬着牙缓缓摇了摇头。
“又不是像大明边关一样的长城,怕什么?”
既然打定了主意是要走的,他们要耗费人力把这木头寨墙建起来,到时候破除出去并不算特别麻烦。
到了这等墙边,几把火的事,又不是坚固的石头城墙。
反倒是他们如果一直进行这种攻城,围困赫图阿拉城的明军兵卒将何等疲惫?
结果又过了两日,他们忽然注意到来了许多老人和妇孺。仔细瞧去,竟像是女真人。
努尔哈赤胸口一闷。
原来是因为去年兵灾又起,辽源军民府的归顺女真人日子自然又难过起来。如今不仅是到赫图阿拉这边以工代赈,还是以工代围。
袁可立困敌、抚民、建设新边三不误。
这下不得不开始袭扰了,总不能完全坐视不管,显得并不担心被困死。
辽东这边的战局和袁可立的策略一同送到了紫禁城,朱常洛看完之后先是很沉痛:“天枢营竟受如此重创,靖夷侯也……”
“天枢营数赴险地,功勋卓著。靖夷侯伤重,该当尽快回到边关内,遣名医救治……”田乐先说了这些,而后就行礼,“官军奋勇,虏酋受困,平定建州已无需忧虑,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朱常洛沉默着,随后开口问道:“袁礼卿是想生擒努尔哈赤?只怕不能如愿。”
“能生擒之,陛下万寿圣节于通辽会盟诸部,自可震慑四方。努尔哈赤不甘受辱,自戕也好战死也好,留下赫图阿拉城也于长远有利。大战一年,辽东边军若能少伤亡一些,也能留下更多精兵将来继续追缴残贼。”
田乐认为袁可立的策略很好。
“那就这样吧。”朱常洛点了点头,“既然是这样,那么万万不能短了粮草军需。数万大军围困,内有袭扰,外有援军,人吃马嚼不能出岔子。”
“臣明白。这些事,枢密院绝不会出了差错。”
“传旨,进封靖夷侯为靖国公,天枢营休整好后便班师回京!”
田乐心中一震:“陛下天恩浩荡,臣先代天枢营将士谢恩。天枢营将士抚恤事,臣这就先议出方略呈奏!”
朱常洛有些难过地说道:“要是再等一些年,等新的铳炮,等望远镜……”
这应该是大明军队最后一次以这种还接近的兵器装备水平与周边外敌作战了。
这必须是。
要不然,天枢营不必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
这也是因为皇帝想要打出一场此前都没有的大胜仗,取得足够辉煌的战果,好方便在内政上推动下一步。
一将功成尚且万骨枯,何况一个圣君想要睥睨四海?
第359章 大明有神器
努尔哈赤并不算太熟悉袁可立,尽管他此前就在辽东任了数年巡按、巡抚。
但是从泰昌元年一直到去年大战爆发,袁可立在辽东的表现无非是一个干练边臣。整饬边军、严明军纪、安抚边民,袁可立当然是努尔哈赤印象里的一个出色人物,但也仅此而已。
第一个直面袁可立在战场上的军事能力的,是林丹巴图尔和岱青。他们在大凌河西面被袁可立堵得寸步难进,最终才耽搁了宝贵的突围时间。
如果一切并无改变,努尔哈赤也终将直面袁可立。
当时,大明辽东也继续全部失守,努尔哈赤其实已经实现了他有辽东、联盟鞑靼的战略,大明已经岌岌可危。
而天启二年才巡抚登莱的袁可立就以山东为基地,以水师为亮点,节制麾下悍将毛文龙、水师的沈有容以战舰来往攻袭于辽东各岛,一年后收复了旅顺和金州、复州、盖州三卫周围的辽南一带。
努尔哈赤后方出现了个大窟窿,这才不能进一步继续入关。
辽南一盘棋,下活了整个辽东,由原来的节节败退丧地失城转为以攻代守收复辽南。
但他在这一带的事业也只持续了五年而已,天启六年就在党争和魏忠贤的排挤之下再次致仕。由此,大明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辽东战局走向无可避免的崩溃。
现在努尔哈赤提前见识到了袁可立的能耐,而且是被他围在自己的都城。
只见袁可立骑在马上,弯弓搭箭,一箭射在赫图阿拉城北门外的苏子河南岸。
“卸甲弃兵,过了此处泅渡过来,大明允降!”
“都督好箭法!”
“都督威武!”
袁可立“精骑射剑术,以故治兵兵练,治赋赋理,较士士服。”
听着城北的明军为袁可立喝彩,努尔哈赤目光阴沉,转身看着众人。
不光是袁可立这边城北、城西方向的中军,城西南和南面的明军也进退有度。
那边统帅的人他更熟悉一些,毕竟是去年底主持着抵挡住了他攻势的熊廷弼。
至于东面……那是最先赶到、悍勇无双的彰勇侯刘綎所部。
赫图阿拉城已经确实是被围住了,哪一面都不好突破。
“皇上……”被努尔哈赤认为可能有异心的那些三部归顺权贵里,有人被他看得心里发毛。
“敢说降的,斩!”努尔哈赤只丢下一句,“等下去!扬古利和诸英,必定会攻下乌拉城。等下去,休整好,等时机!”
破坏总比建设容易,努尔哈赤不在乎他们现在筑起的木头寨墙。
他现在更感到棘手的,是袁可立、熊廷弼每每驱使那些到这边来做工的三部弃民一边吃东西一边隔河喊话,扰乱他的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