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 第276节

  现在一晃就四儿三女了,但数目远比不上后宫人数。

  抱着一儿一女瞅了瞅逗了逗之后交给宫女,眼前已经是一后三妃九嫔了。

  朱常洛想起李太后说的话……叶赫那拉氏甚至都不配现在来见他,毕竟昭仪婕妤好多个。

  皇后郭兰芝,淑妃范思容,丽妃刘依,荣妃张双梅,她们都已经有孩子。如今这些嫔里,有孩子的也只有秀嫔张馥、慎嫔王佳月和生下朱润芸的康嫔李思琴。

  看了看李思琴,朱常洛瞅着她期待的眼神心里琢磨了一下。

  妃位才三个,此前张馥生了二女儿没有进位为妃,那还能说因为只是生了个女儿……

  如今王佳月生了皇四子,按说是该进位为妃的,只是一直顾不上办。

  这个李思琴嘛……说来她也着实有些“魅惑”。当初是她惩罚王佳月,朱常洛才对她有些印象。降了级让人去“调教”她,后来有次想起来就去看了看她长进没有,然后当天就临幸了一次。

  只不过后来感觉还是不能多宠,怕她故态复萌。

  但要说鱼水之欢……说实在的,朱常洛最中意的还是张馥和这李思琴。

  想了想之后,朱常洛就说道:“秀嫔、慎嫔、康嫔都有了孩子,朕也一直没来得及办进位的事。如今朕回来了,这就办吧,都进位为妃,仍用原号。”

  三人自是大喜,立即谢恩。

  朱常洛一眼看过去,心里有些古怪。

  过去还是节制了一些,目的性强了一些。不知不觉几年下来,山西十家里竟有了三人位居妃位。

  他看了看郭兰芝之后说道:“快过年了,朕既然已经回京,随后再一一去看你们,都先回去吧。”

  随后则去坤宁宫,去的路上就说道:“今天我让由检和我一起从永定门走入午门的,他能吃苦。天气冷,让他泡个热水澡,舒活血脉,捏拿一下腿脚吧。我离京这段时间,你操心了。”

  “这是臣妾分内之事。倒是陛下离京,餐风露宿天寒地冻的,还要忧虑军务……”

  “餐风露宿夸张了,谁能慢待我?”朱常洛笑起来,随后肃然道,“由检已经不小了。过完年,我便着人呈奏请立太子!”

  郭兰芝心中一震,虽然说八九不离十,但这是皇帝明确给她态度了。

  于是她顿时跪下:“臣妾听凭陛下做主!”

  “起来吧。几个月不见倒更生份,我也走了一路,你给我也捏捏。”

  “那臣妾让人先备好热水……陛下也受了风吹……”郭兰芝心里暖烘烘地,知道皇帝进封三妃之后,回宫第一夜还是要与自己一起过。

  不论何时,他的心思都是这般细腻的。

  憋了许久,朱常洛当然是乐得先活穴化欲、舒通精汩。

  而后提到了叶赫那拉氏。

  “原想着那努尔哈赤还能用一用,终究是反意早坚。”朱常洛说着,“辽东事关大明千年基业,辽东不稳,北疆永远稳不了。由检将来继承大统,辽东腹地终究还是要渐渐过渡到流官治理。这样一来,那叶赫部以后所称的岭南女真,定不能有异心。你和东哥要把关系走近,她若为我生下一子,将来我要让那孩子去做岭南女真之主,让他保岭南女真不与鞑靼再能里应外合,让他带岭南女真渐习王化。”

  “臣妾明白了!”

  郭兰芝知道这事关儿子将来做皇帝之后的边疆安稳,而皇帝现在就考虑他的身后事,自然令郭兰芝感动不已。

  “由检大了些,要让这哥俩从小就感情好,要好好教他本事。”朱常洛说着,“其他叶赫部头领,布扬古自己恐怕也会防着这些,所以他得清楚他必须靠着大明,将来必须靠着由检。老哈河那里彻底稳固住,辽东就只用防着北面的鄂温江和东边的渤海女真。昌明号山西各家对将来的由检也十分关键,淑妃、慎妃、秀妃,你要能够让她们敬服你。”

  贤者时间里,朱常洛倒是和她一直聊着为将来的大明、将来的朱由检做的准备。

  有了这个开头,后面无非是设计好顶层框架,文臣武将继续去开疆拓土,宗藩继续去融合教化当地。

  而他重视科技和工业之后,方向是清晰的。下一阶段会急需的各种原料,煤、铁等等易于开采的多在北方。

  东北的重要性不仅仅是那平原,其实现在开垦起来十分困难。

  但到了气候更加寒冷的时候,一个开发程度更高、纵深更大、防御更强的东北对于北部的边防局势来说至关重要。

  儿子将来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列祖列宗都不一样,只有朱常洛能预见到。

  只有来自大陆上的忧虑更少,他才能放更多心思去应对海洋时代。

  

  这是一定的,因为只要技术条件成熟了,海运的规模、成本,总体上就是远远低于陆运。

  这一点就算到了铁路纵横的二十一世纪也没有改变。

  要应对海洋,舰队这种玩意、港口这种玩意就主要仍在东南沿海。

  远洋的商船在这个注定亦商亦匪的时代必定要配备武力。

  那里本就富,本就距离北京这个中枢远。

  当那里更富裕,还有了天然能够进入的长江,长久来看江南的水面武力是很有可能以此割据的。

  因此朱常洛一定要动朝鲜和日本的心思,因为这意味着北方既有强大的边防陆军实力,也会有一支离中枢更近、用来维系渤海、黄海一带格局稳定的海军。

  时刻能震慑住江南,才会在这个已经被他改变了不少的时代里继续维系更大疆域的统一。

  初回紫禁城,他又是向皇后说着自己的心绪,也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至于建州女真和朝鲜?

  朱常洛回京前,除了对努尔哈赤麾下各种女真的那道旨意,也有对此次宣大、蓟镇、辽东边军及京营的旨意。

  大战仍未停,剿灭建州女真、平定朝鲜叛乱之后总叙功。

  眼下必定满饷,伤亡必厚恤。

  最重要的是:公侯伯不吝,必定效法云南,有人可以永镇边陲!

  重赏之下,岂无勇夫?彰勇侯珠玉在前,黔国公一脉世代举足轻重,谁不眼热?

  这就够了。

  努尔哈赤赖以指望的辽东战局混乱、大明左支右绌没有出现,他就注定只有失败一途。

  朱常洛不是万历,不是原先的泰昌帝,更不是那个末年大明里的天启、崇祯。

  大胜归来后,大明才算是正式换了人间。

  他可以真正开始大刀阔斧了。

  三十而立,离他正儿八经满三十周岁还有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难道还不够彻底把建州女真搞定,把朝鲜的李晖彻底玩到绝路?

  还不够让江南的各位知道该怎么做?

  一夜数日之后神清气爽,皇极殿内重新有了主人,五相齐临。

第344章 新边疆

  皇极殿很高大,如今炭盆里燃得旺,殿中很温暖。

  朱常洛解下了外袍递给王安之后,随意地抬了抬手:“坐,坐。”

  五个人的姿态都很恭敬。

  除田乐伴驾一路之外,其余四人都很清楚:昨天御驾凯旋,皇帝牵着皇长子走入北京城之后,大明泰昌朝除非皇帝做了好几回天怒人怨明显不占理的事,要不然就会稳如泰山。

  没错,不是一回。

  他已经有了“任性”的资本。

  即便毫无根基、初登大位的皇帝,只要法统清晰,甚至都有可以由着性子做几桩事情的机会,更何况是如今平定北虏、复了旧土拓地万里的皇帝?

  坐好之后,朱常洛一一看了看其余四人。

  “京城和江南都没乱起来,朕很欣慰。”朱常洛开口就说这个,然后笑着调侃,“听说沈一贯已经启程,和几位亲王一同入京了?”

  回话的是叶向高,他谨慎而敬畏地说道:“正是。通政使司已经收到了沈总参的请罪疏。”

  “龙江公啊龙江公……”朱常洛继续笑着,“临危受命,虽然奏请留一半漕粮在江南考虑不周,但总体仍是功大于过,江南并没有乱嘛。另外,那一半漕粮本就是三月前过淮的那一批,倒也没误事。”

  说罢收起了笑容:“除此之外,如今北方还要更多粮!当务之急,开平、大宁、辽河套,这些地方怎么布防、治理,有许多事要尽快拿出方略来。眼下只有边军驻扎于寥寥数个要地,朝廷没拿出章程颁告天下,百姓是不敢去的。明年正月的朝报上,要把这大方略刊出来。”

  王安和邹义一起把屏风抬了过来,朱常洛也走下宝座,踱到那边朝众人招了招手。

  随着大明与察哈尔汗庭的和约订立,现在名义上已经属于大明疆域的范围大多了。

  朱常洛指着舆图:“从大马群山,经渜水过开平,东至七老图山,再折向南到大宁,再沿老哈河往东北到辽河,经通辽到叶赫,这就东接辽源军民府了。目前,大明最多控制这一条线以南。”

  从和约里,大明要的地方当然更大。

  但从西到东,在大明古称渜水、鞑靼人称之为上都河的滦河上游以北,大明准备安置顺义王所领的土默特。

  所谓大马群山,就是张家口北面的群山。燕山山脉是横亘北京北面,大体东西走向的。大马群山里除了发源出与桑干河一同汇入永定河的洋河的支流,还发源出了滦河。

  大马群山东面,就是滦河水系了。这一次,大明要控制整个滦河水系。最西北面就是原先蒙元的上都开平,而滦河诸多支流汇聚的地方,就有后来大名鼎鼎的承德。此时,它还没得到这个名字。

  滦河水系的西北侧,则是最北端与大兴安岭相接的七老图山。七老图山与努鲁尔虎山之间是西辽河支流老哈河的水系,努鲁尔虎山南面则是大凌河谷。

  根据朱常洛之前的承诺,七老图山东面,老哈河西面,西流河上游的干流西拉木伦河南面,则是原先的叶赫部、将来的岭南女真的领地。

  “当前第一紧要的,至少要重筑、加筑或改筑新边七城:开平、大宁、哈州、临潢、通辽、扶州、庆州。”

  开平和大宁就不用说了,从西北侧和东北侧进入滦河水系的两个重要口子。

  而所谓哈州,就是敖汉部、奈曼部所在老哈河一带。岭南女真安置到老哈河西面之后,大明也需要在老哈河东面筑一城,与大宁一起依托努鲁尔虎山守御东面的辽河套。

  临潢则是设于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汇为西辽河的三岔河处。这一带曾经是辽上京所在,而如今则是肥美的科尔沁草原。

  临潢西面,一个是位于西拉木伦河北面的庆州,一个是位于西辽河南面的通辽,再延伸到东辽河南面叶赫部改成的扶州和辽源军民府,这就是大明北境东半部分的新疆界了。

  庆州是个突出部,既控制叶赫部,也和临潢一起构成将来继续进窥松嫩平原的西线桥头堡。

  “七座城……”萧大亨喃喃说着,在他眼里当然都是钱。

  “不能再少了。”田乐说道,“新边数千里,仅筑七城,哪里够?无非如今大明军威正盛,可镇压一时。”

  大家当然不会反驳这一点,七座边城当然不能说多。

  “慢慢来。”朱常洛说道,“先行规划,短时间内主要是军城,土墙甚至木墙也不是不行。与之相配套的,宣府、蓟镇、辽东,这三镇要重新安排一下了。”

  边境既然推到了更北的地方,长城就不必作为第一道防线了。

  “枢密院的意思,改蓟镇为辽西镇。西起昔年开平左右屯卫所在,东至临潢,治所大宁。愿辽东镇则西起通辽,经扶州、辽源而至将来的建州、鸭绿江北岸的千山、龙岗山。”

  萧大亨看着他,又看着皇帝:“那如今辽东腹地……”

  “北虏之患既然稍绝,辽东安宁,设一省,称辽宁。”朱常洛理所当然地说道,“宣府镇囊括大马群山,东北直至开平,滦河腹地设承德府。借这个机会,地方衙署改制也该提上日程了。”

  众人心头一震。

  他们都知道,新设一省倒不是重点,原先所沟通过的地方衙署改革涉及的面才广。

  “要在这承德府和辽宁省先打个样,毕竟仍近边陲,又是新设。”朱常洛看着他们,“卿等明白了吗?”

  “……是。”

  所谓打样,就是这承德府及其下县州、辽宁省各衙都要尝试采用新的体系。

  “大战之余,辽东和蓟州二镇伤兵、老兵不少。他们转而为衙差,这件事也要考虑进去。”朱常洛另外说道,“绝北患是为了让九边军防不至于一年比一年费钱,东边打了样,西边将来也好说一些。”

  最后顿了顿,又说道:“今非昔比了,西边的土默特和鄂尔多斯,一步步来。眼下先助他们另立南元,将来再改为内蒙,仍允他们自治,但要朝着融为一体、朝廷接过边防治安、委任民政官的方向去走。”

  “……他们岂会愿意?”叶向高不免说了一嘴。

  “不愿意也会愿意。”朱常洛淡定地说,“今年,实则是大明在兵器之利仍弱的一年胜了汗庭。再过上一些年,大明兵甲之盛、火器之利,必定完全提高一个境界。况且,打生打死还不是为了富贵?权位虽然会少一些,但比如今更富贵,又有什么不愿意的。让阴山也成为大明的边疆形盛,那才是北面金瓯无缺了。”

  对那个忠顺公,朱常洛是一定会不吝扶助的。

首节 上一节 276/3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