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时间很好,大凌河下游还没结冰,汗庭大军也不能轻易过河。
“传令十三山驿,让河东大军沿河列阵,五里一营!”袁可立当机立断,“前出至小凌河驿,本督且看他们如何过河。塔山大捷,宁远侯必不会贻误战机。拖住他们三日,他们就只能往西逃回去!”
西边的小凌河谷,达云和秦良玉带着人也想拖住汗庭大军的步伐。
南面的李成梁在略作休整之后,即刻行军北上,目标是重新夺回之前弃守的松山堡。
对汗庭大军的小包围网就是北面的义州明军、东面的袁可立,南面的李成梁。
而更大的范围之内,李化龙率领的蓟镇边军正朝大凌河谷包去,刘綎则留下了一些人之后,带着土默特的骑兵从老哈河上游南下,同样朝大凌河行进。
这是辽东西面的战场。
而辽东北面,麻贵正沿着辽河往东驰援辽河防线,科尔沁及内喀尔喀残部正在攻来。
辽东东面,如今却是辽源军民府岌岌可危。
努尔哈赤的第一步自然不是去冲击大明边墙,而是边墙之外的辽源军民府、宽甸六堡。
俞咨皋的压力极大,毕竟建州多年的百战老兵的第一个目标是辽源军民府,是原先的海西三部之地。
“夺回你们的故地!”努尔哈赤咆哮着,“先夺回你们的故地,再铲除女真的叛徒叶赫部,攻下开原之后,辽东就可长驱直入。从今日起,让属于满人的金国威名传遍辽东!”
浑河南面的赫图阿拉一带,守住就是!
明军如果出了抚顺关和鸦鹘关,努尔哈赤乐得与他们野战。
兴许还能掳获一些明军的铳、炮,那样后面攻城也会有把握一些。
在攻大明边墙之前,一定要先让边墙之外都干干净净,没有后患!
整个辽东的战火就此燃起。
半天之后,还没到达小凌河驿的袁可立一部就迎头撞上了往东面来的汗庭大军。
鼓声大作,明军结阵。
“存亡之战!”林丹巴图尔在这一点上还是看得清楚的,此刻年轻的他骑在马上,声嘶力竭地鼓舞着士气,“汉人不会让我们轻松渡过大凌河,但我们一定要往东面去!搅乱整个辽东,科尔沁和女真人就能赢得轻松!汉人出了寨堡挑衅大汗英勇的将士,你们怎么说!”
“杀!”
“杀!”
“杀!”
“杜陵,不能再分心了!”
岱青欲言又止。
为什么非要冲击这么多明军组成的军阵?
汗庭都是骑兵,绕过去,他们追得上吗?
军心确实需要一场大胜,所以为什么不干脆先冲到大凌河边?就算河的对岸也有明军准备击他们于半渡,总能以快打慢吧?
但年轻的大汗此前在塔山那里受挫,现在非要用这样的正面硬刚重新建立他的威信。
“忽惹!忽惹!”岱青顾不得其他的了,现在确实要死中求活,他不能让内部出现矛盾。
集合了从敖汉部那边逃过来的其余兵卒之后,现在汗庭大军已有近两万。
不是不能战。
袁可立看着前面冲杀过来的鞑靼骑兵,只是大声喊道:“陛下有旨,此战功成,不吝公侯伯!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锦州东面的阻击战打响。
鞑靼想打溃这里的明军,那么其后渡过大凌河就会容易很多。
深入辽东边墙之内,现在岱青已经失去了敖汉部的领地,对汗庭来说没有任何退路了。
要么死在不断的逃窜途中,要么让大明的整个辽东迎来战略上的失败。
他们只能寄希望于科尔沁、内喀尔喀、建州女真的群起而攻最终带来战局上的转机。
因为林丹巴图尔血气上涌的决定,前方侦查情报的哨骑飞快地把消息传递到南面。
刚刚抵达松山堡南面杏山驿附近的李成梁闻讯略略思索就道:“鞑子全力突围往东,蓟镇大军和彰勇侯他们恐怕赶不上了。速速报去蓟州镇城行驾,传我将令,义州附近大军南下,锦州城内守军东出,就把鞑子围在海边!”
而后则是命令张维贤:“小公爷,传令下去,急行军!”
这是难得的机会,既然鞑子不准备到西面去耗着等待机会,而是非要突围到东面,那么在这里就是决战了。
地势平坦辽阔,或者最终仍有大小数股鞑骑四散,随后追索歼敌麻烦一些,但那毕竟只是时间问题。
军情急递到蓟州镇城,朱常洛还在消化着塔山大捷。
闻言之后凝重起来:“林丹巴图尔倒是果断!”
本以为他们会凭借对大凌河谷一带更熟悉地形的优势在那边另找机会,但他们偏偏一门心思往辽东腹地闯。
“局势至此,你死我活罢了。”田乐说道,“察哈尔岭南四部元气大伤,官军已占了他们老巢,如今只有让整个辽东溃难才能挽回败局。陛下,臣以为山海关那里不用再小心提防了,该为下一步做打算。援兵出关,进剿建州。”
“希智以为宁远侯和袁都督定能败敌于锦州东面?”
“自然。”田乐笑道,“袁礼卿出了大凌河堡,他已是算定那林丹巴图尔咽不下塔山大败的那口气。虏酋年轻气盛,若是避而远遁,鞑子军心就溃了。他以身为饵,宁远侯既然当机立断加紧赶过去,鞑子必定溃败。现在倒要速速传令广宁一带,准备好其后搜剿鞑子残部了。臣以为,该传令彰勇侯,让他速速赶去广宁。另外,让宁虏伯径去大胜堡,鞑子应当是合兵一处,弃了西逃后路。”
“到了这个地步,还盼着大明丢失整个辽东。”朱常洛明白了田乐的判断,“希智是说,林丹巴图尔要以哀兵之态,在辽东打游击?”
丢了岭南四部,又没守住塔山一带,鞑靼当然已经成为哀兵。
“建州女真那边不容有失,否则就真被鞑子等来转机了。尽快击溃他们,如今更为紧要。”
朱常洛想了想,随后说道:“速速传旨锦州方面,就说御驾这就出发,随后亲临锦州。”
田乐一惊,连忙劝阻:“陛下……”
“朕不用亲去。”朱常洛摆了摆手,“至少现在不用亲去。把龙旗速速送去,且看虏酋窥见之后,会不会想着俘获朕换得转机。”
田乐明白了过来,随后失笑道:“这倒是个法子……”
“若能就此大败贼军,随后广宁鼎定,朕自当前往犒赏三军!”
很快,代表皇帝仪仗的旗帜、禁卫就飞速驰往山海关。
马不停蹄地赶到锦州时,那已经将是大战开始的两三日之后。
毕竟急递到蓟州镇城也花了半日时间。
此刻,已经冲击了袁可立军阵数次的鞑靼大军仍未能得手,战况胶着。
北面、西面、南面,明军正往这边赶来合围,游骑回报的消息让林丹巴图尔越来越烦躁。
也越来越怀疑自己做了错误的决策。
当急行军到此的李成梁将旗出现在小凌河西岸时,林丹巴图尔忽然感到气息极为不顺。
莫非之前该听岱青的?
第330章 进退两难
“他便是那袁可立?”
眼望着前面已经坚持了足足三天的明军,林丹巴图尔恨得咬牙切齿。
“正是他……”岱青眼神幽远地看着前方,“前些年,这人巡抚辽东,我们敖汉部在大康堡那里与他们市易,原以为只是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
现在是短暂休兵的间隙。
不论哪一方,都做不到真正源源不断地猛攻,总需要有歇息的休整的时间。
何况另外三面的消息都不好,该好好准备一下,做最后一次冲击了。
“旷野结阵,竟能稳守住这么久,连杜陵亲自领军冲杀都没乱了阵脚,这人留不得!”
听了林丹巴图尔的话,岱青沉默不语,又看了看西面和南面。
不是留不留这个人的问题了,是还能不能突围的问题。
“伤兵……”他小声开了口。
林丹巴图尔有些不自然地转了转头看向别处,然后才说道:“让他们歇着。下一次,定能冲溃他们!他们伤亡也不少,还带了那么多民夫,别看现在好像人更多……”
接连血战,两边确实都有较大的伤亡。
李成梁遥遥望着东北面,一边吩咐先休整一个时辰吃饱饭,一边派勇悍哨骑先行绕过去,希望能够到袁可立那边知道前两天的战况,了解一下伤亡情况。
“此战之后,小公爷若仍有心立军功,要好生请教袁都督了。”李成梁也有些意外,“袁都督胆魄非常人所及,原先只以为他做文臣不畏权贵,没想到领军也如此气壮。若不是他将那条大凌河守得严密,鞑子现在已经冲过河去了。”
张维贤点了点头,但他其实不太明白:“李侯,鞑子马快,为什么就非要在这里冲散袁都督的大营?”
在他看来,如果本身是想转战四方搅得辽东大乱,凭马速绕过去就是了。
“过河,哪有那么容易。”李成梁语气里仍是十分赞赏,“宁虏伯出边关之后,辽东边墙之内便是袁都督在主持大局。鞑子必定先派了游骑去查探。若我所料不差,袁都督在大凌河东这一段必定留了不少人。他带着大军到了大凌河西,就在旷野结阵固守。官军是背水一战,鞑子何尝不是耽搁不得?”
张维贤觉得李成梁还是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李成梁看了看他,又抬手指了指天:“天气。如今虽然水浅了一些,但若不是从容准备,过河就会元气大伤。是人能受得了这冷水,还是水深不过马蹄?搭浮桥也好,吹好羊皮筏也罢,都要时间。放任官军不管,袁都督大可从容迫近,击其于半渡。”
“原来如此……”
“况且这虏酋,如今看来着实是个刚愎自用志大才疏之人,执意深入辽东,却不愿先在这一带躲一躲,等辽东大小河流都冻上了岂不方便得多?”
如果汗庭大军战力强悍,辽东边军与之对战之后一触即溃,那么这支大军在辽东腹地转战如风当然会产生很大的破坏。
但如今袁可立毕竟把他们挡在了这里,虽然仅仅才挡住不满三天。
李成梁现在要确认他还能挡住多久。
恐怕损伤也不少,毕竟是旷野接战。鞑子的箭矢抛射之下,没有寨墙甚至城墙的防护,仅凭盾牌盔甲……大明还不能让边军人人都披甲。
大凌河西面袁可立的大营之中,他有很多事要忙。
“你们安心养伤便是。皮甲先让给还能上阵的同袍。只带了七日军粮不要紧,敞开了吃!鞑子这次歇得久一些,一定是西边援军赶来了!”
他要分派物资,要安排随军的民夫照料伤员、保障好食物和水。
临时结成的营寨外围都是随军过来运送物资时的车,用它们围起来之后,中军这里损失不大。
毕竟每每还有刀牌手先前出布阵,迟滞攻来的敌骑。
袁可立并不贪功,定要怎么斩杀敌军,他只是就钉在这里。
他们来了,就防守为主。远有铳炮、弓弩,近则用步卒刀牌手与之相持。
说到底,恐怕始终不溃的原因就是他始终在这里。
他是不才四十七的左军右都督,是枢密院里已经数得上好的人物。
他能不退,虽不像武将那样能身先士卒,但他自有他镇定自若的气度。
“鞑子打得越来越急躁。锦州是朝廷早就商议好放开的口子,现在他们果然中计了,身陷重围!”
“费千总,还有闲割了这多鞑子耳朵?再出战,可不能再追了。我们堵住他们便是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