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奴婢也为他说话?”朱翊钧瞪着成敬。
“……奴婢多嘴,陛下恕罪。”
朱翊钧当然知道他们说的是实情,这也侧面佐证了罪魁祸首不能安给皇长子。
“……若非看在大局的份上,朕决不轻饶!”他说着硬气话,“滚回去!景阳宫上下若再有不懂规矩的,休怪朕严惩!不单景阳宫,四司八局十二监都一样!”
像是不针对景阳宫,成敬恭声称是。
朱常洛就这么被叫来挨了一顿训,回到景阳宫之后憋闷得不行。
太祖皇帝在上,若不是还没多少根基,我是真想反了他算了!
这破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太后也不管管他,张居正又没了。
就让他这么无法无天吗?
朱常洛心里一横:必须行动了!
……
一边是内阁照旧小心翼翼题请移居事宜和开讲事宜,一边是仍有不服阁臣或者别有用心的人上疏言王德完无罪,一边是锦衣卫抓着人、同时刑部与皇帝扯皮司法权的事,另外还混着对郑国泰的弹劾与郑国泰的自辩。
好不热闹。
皇帝只和阁臣交流,辩说此前两宫未修好、与皇后共居启祥宫时,感情好得很。
顺便再次挽留疯狂请辞的赵志皋。
而端午当日,更是让许多外命妇入了宫:你们自己瞧瞧,皇后身体好着呢!
这样一来,王德完就当真是妄议宫禁是非了。
“……册立冠婚本欲举行,因大小臣工沽名市恩,屡屡渎激,所以延迟。”
“诸臣为皇长子耶?抑为德完耶?如为皇长子,慎无扰渎。必欲渎扰,则再迟册立一岁。”
既然已经有了“证据”,朱翊钧就派了成敬去内阁宣谕,再次发出“推迟”警告。
沈一贯欲哭无泪。
“接下来的话,陛下只对阁老说。”
“臣恭听圣谕!”
“皇长子移宫之日已定,朕圣心独断,不因偶有畜物聒激而改移,卿当明白。”
“臣明白。”
成敬点了点头:“既如此,咱家便去办差复旨了。”
沈一贯欲言又止。
成敬要去办的差,是将王德完杖百棍、罢官发回原籍为民。
一面是皇帝让皇长子移居,一面是威胁再有上本胡说八道就推迟册立一年,一面是重责王德完杀鸡儆猴。
信不信皇帝?
皇后不是好好的吗?皇长子移居慈庆宫是不是已经定下了日子?
沈一贯日常心惊胆颤。
他得赶紧去行刑现场,千万不能闹出百官愤而哭门的事。
以前,这种廷杖的事都是在宫里,在左顺门附近。
但现在三殿三门都烧掉了,何况左顺门廷杖,是因为皇帝还御门听政、上朝。
现在朱翊钧证明了皇后好得很,就是你们这些人惹是生非,那还不理所当然地杀一儆百?
廷杖安排在了午门外打,因为六科廊在这,诸部衙也不远,可以来看。
就是这些科道言官最喜聒噪!
王德完被人从诏狱里带来了,虽然憔悴、虚弱,但看得出来没有受酷刑。
成敬宣读着皇帝口谕数落王德完罪状的这段时间里,诸部衙大小官员已经闻风而动。
王德完悲愤不已地望着右边太庙的方向呼喊:“列圣在上,睁眼瞧瞧啊!储君事关国本,迟迟不得册立,道路流言四起,大祸朝夕将至!臣忠义之心,列圣明鉴!罪我一人,能平流言、弥大祸乎?”
声音悲怆,围观群臣无不动容,有不少人抹着泪。
而后,自然有人带头朝着太庙的方向跪下了,高声哭喊。
成敬头皮发麻,但旨意必须要执行。
“打。”他说完之后,又小声补了一句,“着实打……”
皇帝的旨意他明白,不是非要杀了他,却又不能不警戒外臣。
但成敬不能真的直接说着实打,万一王德完扛不住呢?
看看如今这午门外的情势。
行刑之人也是懂的,既然成敬是这样说的,那么就介于敷衍和认真之间吧,至少不是最顶格的照死里打。
沈一贯在不远处安抚着“哭太庙”的众臣,他真是快扛不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哭列祖列宗,是说今上不是人君吗?
既不能说王德完确实有罪,也不能说皇帝已经定下移居日子仍旧是言而无信。
就连眼下不跟他们一起跪着哭告列祖列宗都可能在随后被人喷。
这阁臣,真是狗都不当!
可现在还得努力劝住这些随时准备出笼狂喷狂咬的大小官员。
王德完正在痛失臀部曲线,午门外的动静自然传到了朱翊钧那边。
朱翊钧这次竟没有愤怒。
没什么奇怪的,这样的场面也不是第一次了。
还敢哭告列圣?太祖若还在,他们敢于凌迫君上吗?
如今这局面,他们的咄咄逼人正是首功!
那里的喧闹声是如此之大,也隐隐传到了景阳宫。
朱常洛听不分明,但还是稍微听出来是不少人在哭,就如同出丧一般。
就不知李太后听不听得到。
但哭又有什么用?李太后听到了又怎样?
站在她的立场,想全个功成身退再不干政的名声,只会更加维护她儿子的权威。
朱翊钧已经摆烂又偏激,早已不是亲政之初那个还有些心气的单纯少年。
他没有与臣下斗而不破的心理素质,更没有真正为国为民的能力与志气。
真正的明君,谁不是见识到了真正的朝堂斗争和人性还能有方向和手腕?
朱常洛默默地望向西南面。
只能靠自己了,只能出奇招!
不树立起自己万不可或缺的绝对形象,接下来这二十年,他熬不过去!狗都不熬!
我刚穿过来,我能受这窝囊气?
第18章 他要干什么?
皇后是真没病,皇长子是真“病”了。
陈矩奉命来到了景阳宫。
王恭妃双眼红红地坐在床榻上,王安伺候在一旁。
“殿下如何了?”
陈矩看了看床榻上的皇长子,开口问的是太医。
“回陈公公的话,脉象倒还好。”太医院的太医有些害怕,犹豫着说道,“没有要紧病症……”
陈矩皱了皱眉,那是装病?
已经定下了移居慈庆宫的日子,而后马上还要去进学呢。
但景阳宫报到皇帝和太后那边去,说是病了无法晨昏定省。
皇帝自然也没什么指示,没想到太后却过问了一下,让人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陈矩虽然当时“没办好差”、“惊动皇太后”,但他一直把祖宗法度和规矩放在第一的名声起了效果。
如今被皇帝派来探病,陈矩听完御医的说法就走到了榻前:“殿下?”
朱常洛躺在床上满头是汗,脸色微红。紧闭的双眼下,瞳仁四动。嘴唇还微微翕张,但看去又显然是唇齿很用力。
“不会……不会……”他的声音含糊,又很小。
“殿下?”陈矩又喊了一声。
“不会的……呜……”
断断续续的呢喃声中,皇长子最后有点像是在哭,似乎有什么极让人恐怖的事。
“……殿下这样已经多久了?”陈矩问王安。
“回公公,昨日来请见殿下,便未起身,一直这样。醒一会,又极困倦,而后便梦魇连连……”
陈矩默不作声,直直地盯着朱常洛的脸。
这是搞什么?
御医是不敢在这等事上胡言乱语的。
既然说脉象没什么毛病,那就是没病。
说没有要紧病症,其实就是没有病症。
装这副模样做什么?
当然了,他身份尊贵。他既然要装,除非李太后、皇帝亲至,也没有人直言不讳地拆穿他。
“……既如此,好生照料殿下吧,我去复旨了。”
陈矩转身往外走,快到门口时却听皇长子说出了比较大而清晰的一声:“我不信!”
他转头看过去,只见皇长子仍旧躺在床上,双眼紧闭,额头却有青筋迸起。
陈矩到了皇帝面前时,心里还在斟酌怎么说。
最后也只决定如实说。
不说自己内心的判断,只详细转述自己的见闻。